《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后感

2021-01-07 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后感1

  那天,在网上搜索教师必读书目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教育和美好的生活》,首先是题目吸引了我,其次作者罗素是数理和哲学领域的才能,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比较好奇,这位数学家眼中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静下心来,怀着好奇,认真拜读。

  读完这本书后很是钦佩,也读懂了一些: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

  文中有一些话语我记得尤其深刻:

  (1)即使是对待最小的婴儿,也要像对待将在世上占有其地位的一个人那样予以尊重。

  (2)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3)回答有关问题乃是性教育的主要部分。有两条规则须贯彻其中,第一,永远要真实地回答问题;第二,要完全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对待性知识。

  (4)缺乏科学,爱是软弱无力的;缺乏爱,科学是充满破坏性的。

  还有罗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理想品性有四种“根基”: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活力是一种生理素质,更是一种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快乐而明智,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勇敢对于克服种种阻力、蒙蔽,树立人的独立性,成就美好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敏感对于匹夫之勇有补偏求弊之功,但是必须“适度”,敏感的理想发展形式是同情,虽然世上不乏纯自然的同情,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扩充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项是智力。“没有智力,我们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更不用说产生进步了”。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发展,但好奇心要转变为真正的智慧,要富有成效,就必须与正确的求知方法相结合,需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以及“虚心”、“勇敢”等品质。

  所以我认为站在老师的角度首先要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自信。在指出他的错误之前,首先表扬他好的方面。当学生出现了错误,不应一味地责骂,而应该告诉他们下次怎样做得更好。其次,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总喜欢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因此老师不要轻率地加以拒绝或制止,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学生的行动。老师应该按学生的意愿和方式去做一些事情,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老师适时地加以称赞,必要时给予指导,就会增加学生的一份自信心。让他们成为自信的人,也就是有勇气的人。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后感2

  读完英国作家伯特兰·罗素的《教育和美好的生活》一书后,使我感受深刻。

  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懂得赏识学生的老师;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生动有趣,真实自然而学有所得的音乐教学课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在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的得到陶冶。

  书中伯特兰·罗素充满了怀疑精神和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勇气,通过评估现有的各种教育制度,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他分别站在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的角度上观察和思考问题。他还详述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方法、授课技巧和美感培养等具体问题。道德教育从婴儿期一直讲到青春期,智育则从幼儿园一直讲到大学毕业。立论有据,极富哲理,处处表现出哲学家思想的深刻性。给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在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自信

  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会被学生欣赏。音乐课上,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唱、满意的回答、漂亮的表演之后,心理的感觉是美好的。作为音乐教师,要懂得欣赏,及时发现、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并巧妙的运用鼓励艺术,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记得上学期带了一名学生,在班里学习很差,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倒数几名。正因为如此,性格也变得特别胆小。在一次音乐课上,偶然间我发现她唱歌不跑调。抓住这个闪光点,我及时的表扬她并对她说:“你唱得不错,如果声音再大些会更好。”听了我的称赞她又唱了一遍,与第一遍相比她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便时常为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再后来我又鼓励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帮她树立了自信心,让她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渐渐地我发现她的性格不仅变得开朗、大方,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给他以自信心。在指出他的错误之前,首先表扬他好的方面。当学生出现了错误,不应一味地责骂,而应该告訴他们下次怎样做得更好。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一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

  二、在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以爱心,让学生能时时感受到真挚的师爱

  学生是最需要老师关心的,这能带给他们巨大的鼓舞,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书中作者伯特兰·罗素说:“没有科学,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科学是破坏性的。”他又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熟悉班级的每一个情况;要事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哪些是音乐积极分子,那些是调皮捣乱“专家”,要能随口喊出部分学生的名字;下课后,可以与学生多聊聊天,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想法。同时,作为新教师,应充分体谅、爱护学生,不要动不动就发火。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唱不了的段落,要耐心讲解,反复范唱;学生回答错了不要挖苦讽刺;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应乐于接受,给予鼓励、表扬;对调皮捣乱的学生应沉着,不慌不乱不怒,以礼相待或作冷处理。让学生能时时感受到真挚的师爱,乐于在你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伯特兰·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

  中小学生,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往往喜欢明快的音乐,这是他们所处的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必须遵循这一心理规律。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别出心裁地引入一些经典流行音乐最为切入点,启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中小学生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好动。结合这一特征,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动态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心理动态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潜能。例如:不妨让学生讲一讲,引导学生为音乐编写一则动人的小故事;说一说,让学生展开想象,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对音乐的理解;演一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感知,用几个富有创意的肢体语言或舞蹈表演来演绎对音乐的理解;跳一跳,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适时引入一些舞蹈片段,以点燃学生心中跃跃欲动的渴望;画一画,启发学生运用视听联系,用色彩渲染对音乐形象的印象。这样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中,可以避免学习的单一和枯燥,又能启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充分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循循善诱,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情,每一堂课都认真地、巧妙地设计,在教学中真正想到学生,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点出发,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们在游戏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得到潜能的发挥,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为此让我们教师一起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自信、有爱的成长环境吧!让学生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中健康成长,让教育与美好生活同在!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读后感】相关文章:

1.生活是美好的读后感范文

2.美好的生活

3.生活的美好

4.《生活是美好的》读后感400字

5.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读后感

6.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7.美好的生活作文

8.美好的长寿生活

上一篇:《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下一篇:读《贝多芬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