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21-06-22 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笔记3000字(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笔记 篇1

  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乌巢。

  第三十一回袁绍粮草被烧之后,军力很快瓦解,曹操在仓亭背水一战,大破袁军,袁绍逃回邺城。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曹操,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在孙乾等人的劝说下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第三十二回袁绍病死,幼子袁尚继立,引来袁尚之兄袁谭不满。曹操趁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之时,从中取事,最终袁氏兄弟两败俱伤,被曹操从中渔利。曹操攻破邺城,审配身死,陈琳归降曹操。第三十三回曹操之子曹丕在邺城中发现袁绍儿媳甄氏,曹操为二人主婚。曹操在平原攻杀袁谭,又遣吕旷等人在壶关大破袁绍外甥高—干。袁熙、袁尚投奔乌桓,郭嘉劝曹操攻打乌桓,二袁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反被公孙康斩杀。第三十四回刘备攻打江夏张武、陈孙,缴获的卢马。蔡瑁屡次设计陷害刘备,但均未成功。刘表在襄阳摆下筵席,请刘备前来主持,蔡瑁想借此机会除掉刘备,但计谋被伊籍识破,刘备从西门逃脱,的卢马一跃三丈,跳过了檀溪。第三十五回刘备在筵席上逃脱后,不觉来到司马徽的草堂,司马徽向刘备介绍了伏龙、凤雏。刘备回到新野,一个自称单福的人前来投奔,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了曹仁部队。第三十六回单福向刘备献计,袭取了樊城,曹仁、李典败走。程昱告诉曹操,单福只是一个假名,此人真名为徐庶。曹操假借徐庶母亲书信赚徐庶往许都,徐庶临走之前劝刘备前往隆中寻找卧龙先生诸葛亮。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前来拜访刘备,对刘备叙述了诸葛亮的才能,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适逢诸葛亮出游,只得返回新野。几日后,刘备又前往隆中拜访,遇到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说诸葛亮行踪不定。第三十八回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拜诸葛亮为军师。孙权为报父仇,率兵袭取夏口,用降将甘宁为先锋,攻杀黄祖。第三十九回刘表之子刘琦因为后母蔡氏的迫害,向诸葛亮询问脱身之计,在刘琦的再三追问下,诸葛亮终于告诉刘琦如何脱身。曹操派夏侯敦率兵攻打新野,诸葛亮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第四十回刘表病死,蔡瑁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用诸葛亮之谋,弃城而走,火烧新野,击退曹仁部队。第四十一回刘备带领新野、樊城两地百姓来到襄阳城下,但蔡瑁不准刘备入城。刘备带领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赵云在长坂坡舍命救出刘备家眷,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第四十二回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击退曹军。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只得将周瑜从柴桑取回商议对策。第四十四回诸葛亮巧妙地改动了《铜雀台赋》中“二乔”二字的含义,使得周瑜决定迎战曹操。周瑜向孙权陈说利害,使得孙权决定破曹。周瑜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派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却无功而返。第四十五回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决定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曹操派蒋干前来说降周瑜,周瑜邀蒋干共榻而寝,故意让蒋干看见伪造的蔡瑁、张允与东吴结连的书信。蒋干回到江北,将书信献给曹操,曹操下令处斩蔡瑁、张允。第四十六回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第四十七回阚泽受黄盖之命前去曹营献诈降书,曹操派蒋干前去探听虚实。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第四十八回曹操面对长江,横槊赋诗,刘馥指出曹操诗中不吉之处,曹操大怒,杀了刘馥。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部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第四十九回诸葛亮为了治愈周瑜的心病,称自己能够借来东南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黄盖开火船前去烧曹操战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第五十回曹操从赤壁逃脱,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使得曹操部下士兵又折伤大半。曹操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操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第五十一回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与守将曹仁对垒。曹仁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

  周瑜用计赚曹仁前来劫营,正欲乘虚前去攻城,不料南郡、荆襄都已落入刘备手中,周瑜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第五十二回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诸葛亮说要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第五十三回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因为二人对敌方留情,使得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所杀。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第五十四回周瑜将刘备赚至东吴,欲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但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后的认可,吴国太后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第五十五回周瑜设计将刘备软禁在东吴,赵云用诸葛亮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刘备带孙夫人一同回荆州。孙权、周瑜分别派兵拦截,但都被孙夫人喝退。诸葛亮在江边接应刘备上船,令军士高声羞辱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船上。第五十六回邺城的铜雀台完工,曹操与众文武官员在铜雀台宴饮。刘备、诸葛亮对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必须取得益州之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欲以劳军为名袭取荆州,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待周瑜部队到来。第五十七回周瑜病逝,诸葛亮前去柴桑吊丧,回程中遇到庞统,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张飞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庞统非凡的才能,终于使庞统受到刘备的重用。第五十八回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操与战不利,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第五十九回马超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交锋,不分胜负。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终于使得二人反目成仇,最终韩遂被马超砍断手臂,但马超也受到曹操大军的攻击,逃往羌中。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

  读书笔记 篇2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是这么评价《老人与海》的。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老人与海》中所构想的世界。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看《老人与海》这本节的时候,我会经常性的感觉到老人仿佛是海中一条久经沙场的大鱼,也许这样的形容不准确,或者说老人就是海,可却是历尽沧桑的海。老人的眼睛如文中所提一样,时间在变老,可那双眼睛却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老人与小孩都时常用谎言去修饰那穷迫的生活,小孩对老人的尊重甚至充满了崇拜,他对老人的信心有增无减,并不断地激励他、照顾他。我有时在想,老人就像一条大鱼,虽然身疲力尽,可是绝不向大海和渔人屈服。老人的身体、力量在逐渐缩小,可老人那长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促使他存有信心,能捕捉到大鱼的信心。

  老人始终做着与别人不同的事,他做的是别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虽然有许多人不理解他,可他照样做。老人在海中经历了太多的事,当他捕到一条大青花鱼的时候,也兴奋的嚷了起来,经过两个多月来,他没有捕到一条鱼的事实,他开始自言自语,在海上交谈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仿佛成了所有出海的渔人之间的一种品德,可老人却由于孤单也许有其他的外在因素,促成老人嚷出了自己心中的话,老人渴望遇见走失的鱼群,因为大鱼肯定会在其中,老人在八十五天的时候用大青花鱼做为诱饵,太阳在他的脑后,海岸远离了他,在他的视眼里有的只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海与那青青的山。

  《老人与海》却是一本能让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坚强的书,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生活的老渔夫。大家应该记得,在书中提到过,老人的渔船上那破旧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败的旗帜,仿佛在宣告着老人永远都捕不到鱼的倒霉运气。但是,他没有放弃,仍然出海捕鱼。而在现实中,某些人却不能坚持,面对挫折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和那已经生活窘迫的老渔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挫折。我们可能会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因为别人的批评,而自暴自弃。在那时候,想想这个坚强的老渔夫,他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自己的心,自然就会释然许多。

  他的手已经沾满老茧,皮肤也已经被刺眼的阳光晒出斑点,那艘破烂的渔船也不能抵御什么风暴,自己那破旧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那种。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仍然天天早上迎着第一缕阳光出海捕鱼。无论有没有收获,他都会坚持出海捕鱼,这不只是因为他要依靠捕鱼谋生,而是捕鱼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种记忆。最后一次捕鱼,他抓到了一条大鱼,可是,在回港的路上,他碰到了鲨鱼攻击,他毅然拿起鱼叉扞卫自己辛苦得来的劳动果实。虽然,最后那条大鱼被鲨鱼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渔夫那种不言败的精神,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种行为,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无论是与书中那个老渔夫相比,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与那些艰难生活的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很好的了,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并且学会坚强的面对一切的挫折。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在今后我们会遇到比曾经更加多的,更加严重的挫折与失败,但我相信,只要想到那个老渔夫,他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也会学着坚强,自己面对困难!

  读书笔记 篇3

  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 《朱自清散文集》曾陪伴我走过人生的许多阶段,里面的文章, 有似清茶,有像咖啡,有如美酒……虽然味道不同,但总能给我带来美好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散文集里的《背影》,是熟记于心、刻骨铭心的,于记忆深处,那是拭之不去的云天爱语……因为教学的需要,我再一次打开了《朱自清散文集》,打开了《背影》,于是,火车站上,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爬上月台的背影,复又萦绕在我心间,久久不能弥散! 浓浓的父爱,让人深深地怀念,这一刻,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一直来,父亲在众人的心中,都是不苟言笑、说一不二、固执苛刻、绝对权威的形象。他的威严,在我们整个大家庭中,是不可逾越、无人能及、无法撼动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哼哼一声,讯息便能收到,立即便会收敛。为此,我们几兄妹甚至于父亲的兄妹对他都是敬畏有加的;为此,我曾经不了解过,曾经惧怕过,甚至于,曾经怨恨过……

  打记事起,父亲就外出工作,逢过年回来一次,每次见着,心里是高兴的,但是却也不敢太靠近。记得那时,半夜睡醒,只要看到自己跟父亲是睡同一个床头,第一反应就会抱着被子起身睡在另外一头;甭管做没做错事,只要父亲一大声,眼泪必定夺眶而出;要是挨了批评,那是会一辈子都记在心里的!

  父亲是长子,他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他爱整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小孩子家,最高兴地要算过年兜红包了,总想着,我们是父亲亲生的,红包就应该会大点。可父亲偏不,他将我们和叔叔家的堂姐堂弟们一一排列,谁大,谁的红包就大,这一点,连母亲也不例外,她的红包跟我两个婶婶都是一样的!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吝啬,对自己家里人苛刻,但是他却把他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整个大家庭,甚至于,把更多的爱给予了两个叔叔家及堂兄妹们,为此,母亲伤心,我也难过,小小的心里总也认为, 父亲是不爱我们的!

  我自知自己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所以,打上学起,我就非常的用功。用母亲的话来说是:学习比天大,每天晚上不到她喝令,我是不会停止学习的;若逢上考试,我会紧张得一晚上醒来好几次,就怕错过了时间;除此而外,学校的演讲赛、作文赛、歌唱赛……我总踊跃参与。因此,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矛,各方面一直表现优秀,家里的墙壁上满满地糊着几十张奖状。这一切, 父亲虽然没有目睹,但也有耳闻。

  农村重男亲女的现象是极正常的,极普遍的,庆幸的是, 父亲当时没有。小学六年级那年,继将哥哥从农村迁出城市后, 父亲也将我带离了农村,这算是我人生中较大的一个转折点。

  离开了母亲,跟着父亲来到城镇,与他的相处,从一年一次,到天天在一起生活,这在当时的我小心眼里是无法承受的变故:生活环境的变化,交往圈子的变化,语言的不通,再加上对母亲的思念,终究使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至今仍记得到新学校的第一天, 父亲和新班主任老师谈话的内容:他们拿着我的期末考试的成绩,敲打着计算器,商量着,以我农村的年级第一的成绩能否考上城市的重点中学,全然不顾我陌生的、怯怯的目光;至今仍记得小学毕业考成绩公布后,父亲那失望的眼神;至今仍记得那天落在我脸上的耳光————这辈子唯一的耳光,落在了我的脸上,更落在了我的心里……

  父亲最后还是咬咬牙,找了关系交了赞助,让我以借读生的身份上了重点中学。

  懵懂中,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好强的我又开始奋发图强了。宿舍里、教室里、操场上……到处都有我学习的身影,甚至于,晚上宿舍关灯后,我还在被窝里挑灯夜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云集了全县尖子生的重点中学,我,一个借读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我的成绩在班里稳步上升,最后挤进前三、前二,语文成绩在全县统考获最高分。优越感又重新回到,那个时候,一个更大的目标在我心里悄然而生:像哥哥一样,争取保送重点高中,考上好的大学。

  可是那时, 父亲却早有了打算:女孩子家家,考个师范,将来当个老师就很不错了!于是,我的保送资格没有了,我的大学梦破碎了,我的未来,我的前途,我的信念,一瞬间,轰然坍塌……那一刻,我认定, 父亲始终是重男亲女的,他是有意不让我上高中考大学的。于是临近中考,我在自己最热衷、最心爱的语文课堂上,跟我的班主任邓老师处处作对,直至邓老师发现不妥后的一次促膝长谈,我的心里包袱才得以释放:邓老师告诉我,考上师范远远要难于考上重点中学,因为它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于重点中学,而且它是有名额限制的,达到了分数线还要全方面的考核,所以必须是全市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读上中师……最终,我恢复了正常,也遂了父亲的愿望,以超过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的成绩成为了公费中师生。

  中师那三年,对我一生影响是最大的,那是我成长的关键期。在那里,我找寻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从组织委员到团支书,到最后的老班长及校刊审稿组长,期末总评第一名,一等奖学金……在那里,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知晓了道理,获得了满满的自信……在那里,我学会了乐观待己,懂得了真诚待人……在那里,我拥有了最知心的好朋友……最终,我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那一刻,我终于庆幸我是一个师范生,而父亲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

  毕业那年,我18岁,刚刚成年的我,便开始了闯荡江湖的日子:工作是自己找的,决定是自己做的,困难必须得自己解决,到最后,婚姻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工作生活之余,同事们到处潇洒,而我却躲在宿舍为了完成自己大专、本科的自学目标而奋斗,一年到头, 奔忙劳碌,飘荡在外,我心里开始有了怨恨: 父亲是不关心我的,他从来就没有给我打过一个电话,从来就没有了解过女儿工作的地方,工作的环境,交往的人群,他应该从来就没有担心过我……那个时候,突然觉得,除了身边的几个好友,自己似乎一无所有……

  至今,我的学业目标已经达到,职称已经拿下;已成家,已为人母;妈妈健康着,哥哥是一个医生,弟弟是一个工程师,赴意大利工作,妹妹是军嫂,自己是一个老师;有的知书达理的嫂嫂、体贴入微的弟媳,有活泼可爱的儿子、侄女、外甥。最重要的是,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们彼此的关系和谐,幸福着、快乐着……但是, 父亲依然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活依然简朴甚至于吝啬,依然固执甚至于苛刻,我们依然敬畏他!但是,与往日不同的是,虽然,他的一些想法、做法,我并不认同,可我已经能日益地理解他了。

  10月29日,晚上8点,正在跟儿子嬉闹,突然收到父亲的短信,内容很简单,仅有四个字:生日快乐!霎那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儿子发现了我的异常,用他的小手揉了揉我的眼睛,说:妈妈,沙子进了你的眼睛了吗?我说:是的,有东西进了我的心里!

  是的,生日快乐,这四个字,进了我的眼睛,更进了我的心里……虽然,这只是普通的四个字,虽然10月29日这个日期跟我身份证上的日期、跟母亲所记下的日期不一致,但是,那一刻,我感动了;那一刻, 父亲的不苟言笑、说一不二、固执苛刻、绝对权威,我理解了;那一刻我读懂了父爱!

  感谢《背影》,让我明白:父爱如山,头顶着威严,但爱却在心里流倘!

  读书笔记 篇4

  著名作家日高邦彦被杀了。

  经过层层筛查,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就是和日高邦彦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儿童文学作家野野口修,对杀人一事,野野口修供认不讳。但是在谈到杀人动机后,野野口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野野口称虽然他和日高从小一起长大,但长大后的两人并无交集,两人重新联络是从七年前野野口拜访日高开始的。当时的日高邦彦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而野野口只是一个热爱写作的、想以写作为生的新人。他写了一部作品,想让日高邦彦帮忙引荐,但是当时的日高总是敷衍他,而且,日高又遇到了创作瓶颈,不仅不想帮忙,反而抓住他和自己妻子有染的把柄,并利用手中拍好的野野口修要杀掉自己的视频,把野野口修的作品据为己有,重新修改后出版了。意外的是,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日高邦彦也因为这部作品收获了极大的荣誉,拿奖拿到手软。从那以后,日高邦彦又继续利用这些把柄让野野口修当他的影子作家,替他写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在野野口修家搜查到的笔记也显示,野野口确实有那些作品的初稿,只是后来被日高发表的时候,稍作了改动,但故事的脉络大体还是那样的,种种迹象表明:日高邦彦真的剽窃了野野口修的作品。一切都昭然若揭,日高成了人人唾弃的冒牌作家,而野野口修,才是那个才华横溢、忍辱负重的影子作家。

  舆论的风向马上出现了逆转:虽然日高邦彦是被害者,但是舆论一边倒地认为野野口修是因为不堪他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才痛下杀机,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野野口修作为嫌疑人,本应被千夫所指,不料却收获了一大票同情,甚至没有人来谴责他。

  凶手被缉拿归案,案件到此也已经真相大白,按理说,法官们大可松一口气了。但是,有一位法官却凭借对破案过程中细微的观察,觉得案件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就是加贺恭一郎。

  说来也巧,加贺和野野口修多年前曾在一所学校里供职,通过和原来学校的老师交谈和他多年来对野野口的了解,加贺觉得野野口修并不像他自己说得那样无辜。同时,加贺拜访了野野口修原来的同学,在同学们的口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野野口修:

  野野口并不像他在狱中写得那样纯良无害,中学时候的他,为了躲避校园暴力,曾经帮助那些施暴者欺负那些善良的孩子们,日高邦彦便是被他们欺负得最厉害的一个。而反观日高邦彦,虽然他一直被同学欺负,但却心怀美好,因为和野野口家离得近,每当野野口因为害怕不想上学的时候,日高总会安抚他、陪他一起去。这样真诚善良的日高,真的很难让人和那个剽窃朋友作品的、面目狰狞的日高联系在一起。

  加贺有过多年的教师从业经验,结合日高上学时的经历和其作品里对校园暴力的描写,以及无论何时都一直存在无法遏制的校园暴力事件,推测出了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

  从小和日高一起长大的野野口,其实心底里对日高是非常不屑的。他憎恶他的出身,厌恶他的成长环境,虽然不得已和日高生活在一个地方,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和他是一类人,他的心里一直是有某种优越感的。当他们长大后,在他眼里平凡无奇的日高竟然成了畅销书作家,而自视甚高的野野口修写作道路却一直很坎坷,为了自身发展,野野口修找到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日高邦彦,而日高虽然手中掌握着他帮别人施暴的视频,却还是没有怨言地把他引荐给儿童文学编辑,让他成为了儿童文学作家,就这一点来说,日高对野野口修有着知遇之恩,野野口修应该感谢他才对。

  但实际上野野口修不仅没有感激他,反而对日高邦彦有很多不甘的,那不甘里,有嫉妒,也有仇恨,终于,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野野口修的嫉妒之火熊熊上升,化作了无穷无尽的恶意,制造了这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

  凭什么你成了畅销书作家,有名有利,而我却只能写自己并不喜欢的儿童文学?凭什么你的生活那么惬意,而我却在正当年的时候得了癌症?凭什么出身如此卑微的你却能收获幸福,而本应过得幸福的我却如此落魄?

  凭什么?你凭什么抢走本该属于我的幸福?

  这股恶意的力量强大到惊人,因为怀着恶意和种种不甘,野野口修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抄写日高邦彦的作品,并在情节脉络上稍作修改,让人以为真的是日高剽窃了他的作品;为了抹黑日高邦彦,野野口修不惜编造出自己和日高已故妻子有染的事情,也不惜通过在日高寄往加拿大的行李里做手脚,偷拍潜入日高家作案的视频和其他一件件小事证明日高是多么地凶狠残暴,而自己又是多么的可怜和无辜。可以说,野野口修的手法之凶狠,心思之缜密,也是前所未有。

  我将不久于人世,既然我过不好,那我也不让你过得好,我不光要让你死在我前面,还要竭尽所能搞臭你,让你死后都不能保全自己的名声,让人们提起你来时都是鄙视和唾弃!

  无法想象,是怀着怎样的恶意,才能让野野口修做出这样违背良知又近乎疯狂和变态的事情呢!野野口君,午夜梦回时,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东野圭吾的作品一直以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匪夷所思著称,尤其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在我看来,东野圭吾的书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读到最后一章,你永远无法预知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一旦读完整部书,心里就会豁然开朗:这个世界上当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人性也真的能恶毒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毫无疑问,《恶意》是对人性的拷问,也是对人性最深刻的剖析。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小说,是虚构出来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哪有人会狠毒到这种程度?”现实生活中确实没有人会如此恶毒,但是,一旦人们心中被嫉妒包围,所衍生出来的恶意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朋友小兰有一位亲戚,那位亲戚从来见不得别人好,但凡别人升职加薪,她就会明里暗里嘲讽;看到别人婆媳相处融洽她也嫉妒,经常话里话外挑拨人家间关系;村里的大小事务,不管懂不懂,总要插上几句话,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她的一生都生活在农村,她的全部世界也仅限于村里那巴掌点的地方,所以她的见识和她的人一样,都很狭隘和局促。她巴不得天下人都生活得不如她,但凡别人有一点比她好的地方就受不了,但她不知道:她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已,这个社会上有千千万万个人都过得比她好,正是因为她的狭隘和嫉妒,她的生活才越来越糟糕;正是因为每天只盯着别人看而忽略自我成长,她才一步步沦落到今天这钟地步。

  我们家乡有一名医生,这个医生医术非常高明,收费也合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人品也非常好,他在家乡属于那种德高望重的人物,但是,正是这样一位本该被人们爱戴的人,自家建的房屋刚打好地基的时候,就被人们恶意毁坏了。医生扪心自问:自己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从没多收过一分钱,也没怠慢过一位病人,实在想象不出到底哪里做得不对,让别人这样报复他。

  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有些人本身不学无术,在看到医生凭自己的本事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却又嫉妒得牙痒痒,他们不能明里陷害医生,就只能在暗地里用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勾当来对付他。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态能够平和一些。“哼,你不是过得好吗?你过得再好,我一样能整你,我就是见不得你好!”

  不得不承认,当一些人的心里真的升腾起那股恶意来的时候,他们会动用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做一些害人又害己的事情,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心底的恶意消散。

  我们总在歌颂生活的幸福快乐,但是正如张爱玲说得那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们的生命中也会不时出现一些煞风景的人,他们的出现也在无时无刻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你过得好。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就像墙上的那抹蚊子血,开始的时候是鲜红,随着时间的风化,慢慢褪色消散了。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提醒我们:你要努力,要做得更好,别人越是要毁灭你,你愈要过得更好。

  有时候我想,这本书为什么不叫《嫉妒》呢?后来想着,嫉妒也只是一种贬低、排斥、敌视的心理状态,带着浓浓的感情色彩;而恶意,就像是一张无边无际没入深渊的黑色的网,你猜不透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但你知道,这些东西是威力无穷的,能致人于死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某种感情色彩就能概括的了。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恶意比比皆是,但我从来没见过像东野圭吾的《恶意》里写得这样,能仅凭心中的恶意就将人置于死地,所以,这正是东野圭吾的厉害之处,他反其道而行,从别人观察不到的地方下笔,然后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用缜密的逻辑和冷静的头脑策划出一场跌宕起伏的惊天大案!

  只能说,我从没读过这样的小说。

  只能说,《恶意》太可怕了,东野圭吾太可怕了。

  读书笔记 篇5

  其实在抛开诸如升学需求或者专业需要之类的功利心去看《论语》的过程中,我倒是得到了很多身心上的愉悦。此前认为《论语》太蠢,基本上都是教条,没逻辑没理论,一点都不高深。但说实在的,所谓的高深又是什么,对你活着这件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于我而言,《论语》中承载的精神,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可以避而不谈很多像“天地”“宇宙”“超我”之类玄而又玄的东西,而回归社会行为生活本身,这对于俗世生活中的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当实用的。而所谓关于君子的诸多“教条”,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庄子的观点,我认为他们是愚蠢的。他们不喜欢高深,不喜欢你跟他们说理论,他们可以很轻易地解构辩证法和认识论,把尼采当蠢货,把马克思当共产主义的神棍。这时候教条就显得尤为重要。知“其然”便可,“所以然”这个层面的东西交由受教育者自己思索,自己大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当然也比较信服,于是教化的逻辑似乎有所颠倒,但效果仍是客观的。至少从小读君子之道的会活得比较地道些。

  回到《论语》文本本身。全篇出现“君子”这个词107次,若是加上“士”、“贤者”、“仁者”之类的更宽泛的概念,那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了。首先谈谈“君子”一词本身。君子初始指的是“大人”,既贵族统治者,如《诗经·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君子,与其相对的便是“小人”;而后在孔子的论说中,君子身上被尤其突出的便是其道德层面与知识修养的东西,君子在这时变成了社会文化精英。后一种君子身份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被不断强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化浸淫下的我们。

  孔子看来,理想的君子应是上述两种身份的结合,贵种好好学习成为祖国栋梁,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孔子心中君子身份的完美典范就是周公。这个结论是从厦门大学的姚金伟老师的论文中拿来的,虽然自己在看《论语》的时候就分明感觉到孔子对周公深深的爱,但有专业人士的结论傍身还是比较踏实些。首先周公是贵族,有了血统上的先天优势;其次周礼是他定的。这可太重要,因为我们老说孔子把周的礼制提升到“道”的高度,其实从源头上来看,他之所以那么推崇周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对周公深沉的爱。《论语·宪问》中关于君子的三道如下:“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周公以仁心辅政爱民是为大仁,吐哺之态收天下士人之心是为大智,以武功平“三叔”之乱、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为大勇。周公是稀有的,当时贵族普遍的样子大约就是季氏那样“八佾舞于庭”,变着法子骄奢淫逸,血统观念在他心中份量逐渐减轻,社会文化道德精英,也就是“士”,成了孔子“君子观”中的重点。

  于是我们退而求其次地来谈一谈《论语》中孔夫子给我们这些天生的“小人”铺就的“君子之道”。所以何为“君子”?受限于语录体这种很不方便索引的文体,孔子的学生也没有规规矩矩地把大纲列好,说“那句话和那段话是讲那个的所以要摆一起”,所以作为一个识过字的粗读过《论语》的人,我也只能依据自己的感觉经验很粗略地把君子之道分为四块。所谓的划分依据也并不严谨,既然要论内在的道德修养,这四块必然是免不了要提到的:性情、品德、胸怀、理想抱负。

  《论语·雍也》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首先从内在修养而言,一个君子,首要是稳重敦厚,如同山一般坚韧稳固。其实孔子很强调处变不惊这回事,无论遇上什么情况,第一条就是不能失态,缩小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论语·尧曰》),衣冠端正,不斜眼看人,外表端正和性情统一。同时话也不能乱讲,“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论语·述而》有云:“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性情温厚但自带些许严厉,威仪不显凶猛,庄严且安详。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君子的性情修养的第二大点,将孔子学生对他的这些评价稍作概括,我觉得就是所谓的中庸吧。照这样看来,我觉得孔子也并非单纯到只有“温、良、恭、俭、让”这一面,他所提倡的,或者说是他学生们印象中的老师并非是一个好好先生,也绝非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他正处于中间,君子就应该像块玉石,温润待人,却永远保持自己的坚硬。既然提到温润,更进一步的讲,那就是乐天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胸襟开阔,乐观明达,志向远大,才是君子的气度、怀抱,蝇营狗苟,不是君子的作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一个一生都在碰壁的达官贵人眼中的失败者,却为着自己的奋斗,不为成功,仅仅是为奋斗而感到愉悦,这是令我十分振奋的。所以我觉得孔子的乐天豁达还是有别于常人的,他是真的在享受生命的过程。

  论及品德,其实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取向问题。取向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如何对待利义取舍,孔子就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论语·里仁》)君子之义超越了个人的私利,能够利他人、利社会,进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如何对待贫富,孔子就会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处富去贫都要依据道义,贫富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没有因为其破坏底线。这里要说的是孔子的“义为上”原则,君子的基本品德操行。又比如何以报德、何以报怨,孔子讲的清清楚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不偏不倚,高风亮节。在待人接物上,《论语》也对君子做了要求。孔子不提倡与人相争,《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必有所争时也要保持翩翩风度,一派谦和。这是第二条,谦逊。“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追求人格的完整,守信是君子必要的德行。《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棿,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无信之小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因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能以上列举的不是很齐全,因为要论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在道德上可做要求的太多了,而我列举的“义以为先“、谦逊,守信在我看来是品德的基础,先把根扎实了,再谈其他的。

  君子之义是大义,儒生自古以来都想着匡扶社稷,当国之栋梁。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读书是为了兼济天下,这是儒家思想这门典型的入世哲学所提倡的,胸怀中始终要放着苍生,不单为学习而学习。把对象缩小来看,缩小到个人的学问钻研上,照样是要胸怀开阔。《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我们能读到的不应局限于谦虚上,因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基础是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却又不以自己的不足为耻,心中有他人,也有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开阔。开阔是一面,坚定又是君子胸怀的另一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句讲的是信念的坚定,更进一层,又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中所展现的对人生起落的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淡定。所以君子在某一程度上是乐天的苦行僧,这是我所做的或许不准确的注脚。

  至于理想抱负上的内容,作为学过马哲的现代化青年,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我看到是想骂人的,因为在我看来等级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划分制度的标准是可以不变的,这是很愚蠢的想法。但是转念一想,其实为百姓安居乐业也没什么错,只不过他一直想得不是太通,这就是为什么说反对盲目崇拜了,周公再厉害周礼也不可能是永远的真理。所以尝试着理解他吧,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略显固执的老人,他有着朴素的远大的志向,他给他心中的君子立下了同样朴素而远大的志向,“天下归仁”总归是没错的。

  关于《论语》中的君子之道,他谈的肯定不止这么点,我读到的也不止这么点,然而能够系统地阐述的大概就这么多了。其实读《论语》的初衷只是想真正了解身为马列主义信仰者的父亲一直批判的“孔老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读完之后,深感此人远比我想得有趣且智慧。说到底我也只是个小人,生活中许多层面在外人看来不是很地道,读了《论语》我也不一定觉得它对,觉得它对我也不会改,因为我想做的不是俗世里的君子,而是洪荒中的圣人,因此道德体系里多的是“老庄”,现在受儒家教育有点过晚了。痴话说到这里,打住。

  读书笔记 篇6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从近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文学来看,能与托尔斯泰比肩同声者,实无几人。《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复活》的简要内容是:一次,法院审理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被控,偷窃嫖客二十五百卢布的案子,陪审团中有一青年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发现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他姑姑家客居时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同她在狱中相见,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后来,聂赫留朵夫和玛丝络娃的道德都“复活”了。有个好的结局。

  小说名曰《复活》顾名思义,其中必有人“复活”。那幺“复活”的人究竟是谁呢?是聂赫留朵夫?还是玛丝洛娃?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此,评家众说纷纭,不过,细品全书后,就会有所知晓。

  聂赫留朵夫品性善良,且有抱负。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贵族特权极为不满,把名下的那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起初,他对姑母家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爱是真诚的。后来,他参军当了军官,军营生活却使他堕落成为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了自己当初曾热恋过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法庭上遇见卡秋莎之前,他正与一个有夫之妇私通,同时又有一个贵族小姐求婚;此外,他已放弃否定土地私有的理论,准备接受母亲的大家遗产。在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尤其是她被判苦役后发出的哭声,更是触动了他那似乎并未完全泯灭的良知。他痛悔过去的劣行,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

  但是,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保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多方替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同他结婚。比如,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并持批评态度;对他曾想与之结婚的贵族小姐及其一家人的庸俗和虚伪心生厌恶。对他探监时耳闻目睹的专制制度的黑暗更是深恶痛绝。于是,他的精神“复活”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从对自己的罪恶的认识上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从对玛丝洛娃一人的同情转到对整个劳动阶级的同情。这时,他头脑中的贵族阶级思想逐渐为宗教制农民思想所代替。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根源就在于土地被地主阶级所霸占。于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安娜·卡转列尼娜》中的列文。玛丝洛娃的上诉被驳回,聂赫留朵夫对统治阶级及其法律的本质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的精神逐渐“复活”,伴随玛丝洛娃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遥远路程。

  在西伯利亚的三个月,是聂赫留朵夫彻底醒悟的三个月。他最终认清了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然而令他苦恼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战胜它的方法,甚至连该怎样做才可以战胜它也不能理解。无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书》,不料却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了摆脱苦难,惟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因而既不可惩罚他人,也不可纠正他人。聂赫留朵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复活”了。

  涅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爱情的青年,贵族家庭把他养成了种种坏毛病,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促使他去损害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但最终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读完《复活》之后,我终于有所了解,终于明白了为什幺命名为《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罪吗?其实,他们并没有什幺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浓厚的利已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这个社会造就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适应于这个社会,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聂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起初他认为精神的生命是真正的自我,而这却不被周围人认可,反而遭到嘲讽。比如,每当聂赫留朵夫思考、阅读、谈论上帝、真理、财富、贫困的时候,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而且是有点儿可笑的,母亲和姑姑会以一种温和的嘲讽的口吻称他为我们最可爱的哲学家;可是当他读长篇小说,说淫秽的话语,上法剧院看轻松喜剧并开心地讲剧中的情节的时候,大家反而称赞和鼓励他。当他认为必须节省开销,穿旧大衣,不喝酒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怪癖和标新立异,而当他把大笔的钱用于打猎,或者用于布置一间与众不同的奢华书房的时候,大家却称赞他的鉴赏力,送给他许多荒唐的东西。当他是个童男,并想将童贞一直保持到结婚的时候,他的亲人担心他的身体是否有毛病,当他的母亲知道他从同事手里夺过来一个法国女人,成了真正的男人,她甚至并不感到伤心,反而高兴。可是公爵夫人一想到儿子和卡秋莎的事,想到他可能打算和她结婚,心里却感到恐惧。聂赫留朵夫起初作过抗争,但抗争起来煞费力气,结果,聂赫留朵夫屈服了,不再相信自己了,而去相信别人。不可否认,玛丝洛娃的命运也是由社会背景造成的,本来一个纯情的少女却沦落为一个。因此,我们读文章时,特别是小说,不要随意地去否定主人公,要把他们的命运和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

  《复活》不失为歌颂人类同情心的最华美的诗章之一,值得我们品味。

  读书笔记 篇7

  读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的学习》,有一种价值观被颠覆的背叛,在我20多年不算长的人生中一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式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读完《一生的学习》,我体会到原来人生、教育、知识、老师甚至是自己的父母都可以用另一种表达来诠释,思想的颠覆让我找到了新的出口,现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付之于笔端。

  一、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1895—1986)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被誉为“20世纪最纯净的心灵,让整个世界驻足聆听的声音”

  二、《一生的学习》概述。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 教育与生活的意义,第二章 正确的教育,第三章 智力、权威与智慧,第四章 今日世界的危机,第五章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第六章 父母与教师,第七章 性与婚姻,第八章 艺术、美与创造。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信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知识,这是任何必懂得阅读的人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冲突和混乱,是由于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差错的关系而产生,除非我们了解此项关系而改变了它,否则,仅仅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一些技能,借此在来日谋生。我们对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将他塑造成一个专家,希望给予他一个安全的`经济地位。然而,技术的训练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吗?

  虽然,显而易见的,懂得念书写字、学习土木工程或其他某种职业,是必需的,然而技术能给予我们了解生活的能力吗?技术,无疑地,是次要的;如果技术是我们惟一奋力以求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摒弃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了。

  生活,是痛苦,喜悦、美、丑、爱,一旦我们将它整体地加以了解,那么这项了解在各方面都会创出它应有的技术。不过,相反的说法就是不是真的了:技术永远无法产生创造性的了解。

  今日的教育已全盘的失败,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技术。由于这种技术的过分强调,我们便毁灭了人。磨练技能和效率,然而对生活却不了解,对思想、欲望的行踪不能领悟,只会使我们变得日益残暴无情,以致于触发战争,危害了我们肉体上的安全。由于单单培养技术,已经制造出许多科学家、数学家、造桥工程师、征服太空的人,但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吗?一个专家能把生活加以整体地体验吗?惟有当他不是专家时,这才有可能。

  三、读后感。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在于其他,而是在于自己,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真正认识自我。所以教育的真谛并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育让我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学习。曾看过一个小故事,人们问放牛娃放牛是为了什么,放牛娃说为了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娃,生了娃放羊,就陷入了“放羊—娶亲—生娃—放羊”的恶性循环。我们感慨放牛娃的鼠目寸光,殊不知我们也已经走入了“考大学—工作—结婚—生孩—考大学”的怪圈。这难道就是现代教育赐予我们的礼物?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更多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灵魂。什么是教育的意义?教育应该让我们发现恒久不变的价值,使我们不至于只依附公式或重复口号;教育应该帮助我们拆除在国籍和社会上所竖立的栅栏。不幸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正促使我们变得卑屈,变得机械化,变得毫不思考,虽然教育唤醒我们的智力,然而,它使我们的内心残缺不全、矛盾、没有创造力。

  正确的教育使我们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现在社会的发展突出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但是要使一个人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我们更多需要的是“爱”,通过爱的传递,帮助他人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有了爱,才会和别人在同一层次、同一时间有即时的沟通。珍视现在,珍爱身边的人,学会理解和信任,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身上,尤其是父母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于自己的孩子,孩子有孩子的未来,他们的人生不是任何人能掌控的,家长应给以孩子更多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教师已经把教育当做一个扩张自我、满足自我的方法,即使是一群小学生也会成为他私人野心的工具。教育一个孩子不

  仅仅是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帮助他们了解何谓自由和完整,教导他们学会怜悯、同情、知足,寻求至高无上的真实。因为,惟有如此,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拯救。真正的教育,要唤醒智慧,培育一种完整的生活,惟有这种教育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一个和平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被评价为独立自主,我会觉得这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因为内心没有依赖,就没有束缚,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这样的人善于剔除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事物。这样的人生永远不会平庸,永远充满活力。

  一生的学习,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哗众取宠了,远不如原来的英文名字-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来的贴切,教育和生命的意义,或许在众多的书籍里面显的太过普通,确实是,关于教育和生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关于它的书也是汗牛充栋,可是这个名字切切实实的告诉你这本书是讲的什么。生命的意义,这个才是一切的根本,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是从这里出发,不是为了生命的意义,势必为功利所引导,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批批工蚁一般的工作机器。人,是有思想的,没有了思想的人,要么是麻木,要么是痛苦。

  教育从心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智慧充满我们的心灵,这个才是教育的根本,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后,生命才会充满宁静快乐,才有继续学习其他知识的能量。

  作者的故事大家可以自己去读传记。我读了传记之后第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克里希那穆提对于自身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这也成为他思想的重要基石。克里希那穆提14 岁就被神通学会认定为弥勒尊者的化身,可是在后来他坚决的解散了专为他设立的”世界明星社“。他相信真理是无限的,纯属个人的了悟,一旦落入某种组织或上师的崇拜,人的心智就开始僵化、定型、软弱和残缺。 如克里希那穆提一样,让我们和大师一起,去追寻我们心灵的自由,寻找自己的智慧吧。

  读书笔记 篇8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后被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了。有些人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伤人又伤己。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会上做事,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里。而且有时很久都不回家。只负责每个月给父母寄钱,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们。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论来说,这样的人没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我们周围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都有他自己的特长。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还有学“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迨”。说的就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边读边边思考,把学的东西装进我们自己的脑子。如果我们不思考,学到的就只是表面的东西,那就是空读。“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不懂的就要问。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这讲的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虽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说的对于如今的社会都全部适用。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取适应自己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读书笔记 篇9

  在混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在苦苦摸索正确的活法,以期度过美好的人生。于是,兜售“高效、不流汗、轻松挣钱”的“成功学”应运而生、大行其道,但事实上这些书并没有解决人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稻盛和夫的成功学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一纸风行,根本在于稻盛和夫始终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判断基准,《心法》用最为通俗易懂的平实语言,讲述撼动人心的人生哲学,具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8—9月份集团人力资源中心组织各部室、子公司展开了《心法》的学习。

  前期读过《活法》《干法》,现在又读了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开始读的时候,似曾感觉相识,细想原来是在《活法》《干法》中有些读到过,但又感觉不同,随着细读,发现在前面学到的“作为人,何谓正确”“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等等,在这本书中从哲学的高度让我有了更清晰的体悟,以前只是感觉这些是对的,照着去做,做就对了。当我读了《心法》,懂得了从哲学的高度去看这些稻盛先生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哲学原点、经营十二条、六项精进等哲学稻盛哲学的原则,让我的心更加清晰了,心明了、心纯了,眼睛就亮了。再也不会对于自己认为的有些事情看着不顺眼、不恰当,甚至心生烦恼,也就不存在了。

  读到关于人的存在和生命价值,“一切存在绝非偶然,都因必要而存在”。首先认识到,对存在的接受,其次我尽量做到不要烦恼,就是摆脱烦恼, “怎么做才能不去烦恼”?如果有空去烦恼,不如去干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老是考虑自己,而是要更多的为别人着想,要具备利他之心。这么一想,烦恼自然会消退。在读到关于勤奋一章时,从稻盛先生谈到的二宫尊德的故事感悟到人通过拼命工作,不仅可以得到生活的食粮,而且可以磨练自己的灵魂,稻盛先生把工作,勤奋的工作和生命存在的目标结合来看,把认真工作理解为“锻炼心志、塑造心灵、达到开悟”的过程,让我认识到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可怕,要认真的去面对,因为他们是来帮助我锻炼心志的,是来提升我的心性的,这样我会乐观的去面对困难,会迎难而上,我才会敢于、也乐于让自己处于漩涡的中心。

  总之,读《活法》《干法》让我知道我怎么去做,怎么去提升自己的灵魂。读了《心法》,让我懂得为什么去做,怎么看待这么做,为什么要提升心性。感恩集团公司让我有机会接受稻盛哲学,感恩每位同事在工作中家人般的帮助,给我正能量,感恩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稻盛哲学,不断提升心性,抱着利他之心,为芭东大义名分的健康事业发展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工作。

  财务中心——李如国。

  读完全书,我不禁反思,每个人来到世间匆匆走过几十年,其实并不仅仅是来体味人生的五味杂陈,更多的是通过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咸,种种磨难来磨砺自己,提升人性,塑造高尚人格,为他人尽力的。活在现世,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磨砺灵魂,提升自我,最终实现非凡的人生价值呢?首先我们来到世上修行,就必然受到“命运”法则的影响,很多人相信命运,学会了认命,但是“命运不是宿命”,它可以改变,所以我们要在了解与生俱来的“命运”法则,更好的运用“因果报应法则”的改变,多种善因,想好事、做好事,思善行善,促使自己的命运向好的方向转变。其次人生“诸行无常”,痛苦连续,波澜万丈,既有顺利的时候又有挫折的时候,这就是试炼。顺利时,要谦虚,心存感激,持续努力,获取更大的幸运和成功;挫折时,要勇于承受,相信困难时暂时的,乐观开朗,不懈努力,全力奋战,终会迎来全新的未来;最后人生要善于总结,懂得思考,只有思考到“不需要思考”的时候,采取“尽人事待天命”的态度,才能不生烦恼,没有烦恼和憎恶的人也会更健康,现世的修行方会更久远。

  海城大陆——徐雪刚。

  对于每天面临繁忙的工作,我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踏踏实实的作风的重要意义。尤其当我疲倦时,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我都要尽全力完成它。在过去,我觉得很多工作都没有意义,或者说即使做好了,也看不到获得巨大成就的希望,但是我从他的身上看到,只要坚持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的积累,起步时再小的工作,再无意义的工作,到后来积累起来也一定是一项伟大的成就。稻盛和夫的书,对于当下浮躁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剂定心丸。告诉我们扎扎实实、稳步积累的工作的重要意义。无论当下的工作是什么,无论我们喜好与否,只要我们选择在当下投入这样的工作,就需要尽全力将完成,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海城地产——张杰。

  做为一个四年的芭东人,芭东给与我很多从前没有得到过的物质和精神及内在素质的养分,经过这些年的工作磨练了我的意志,知道了烦恼与憎恶都是自己内心中的魔鬼应该剔除,这世界中存在的国家和集团及个人都会遇到过的平常事情,我们都要用大义去考虑大局,不能私利熏心。做人就要知礼节明道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知道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接什么样的果子。我们要勤奋的做任何正确的事情,在公司工作就要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应该有的贡献。时间是用金钱所无法购买的,好的工作发展平台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晃35—40岁黄金四年在芭东即逝飞过,在这里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技术技能,在这里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物质与精神上的金石宝藏,在这里我知晓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与业务流程,在这里、在这里我应该庆幸,应该鸣谢,应该感恩。庆幸我是芭东人、鸣谢各个领导给与的关心与帮助和支持、感恩芭东家人般的温暖与照顾让我个人能力得以展现,为芭东事业做出微薄的贡献。

  物业公司——于长申。

  这已经是我所阅读的第8本稻盛先生的著作。亦如其他稻盛先生的著作,《心法》一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只有通俗易懂的娓娓道来,稻盛和夫就像拉家常一样告诉你,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是相通的,经营的成功源自正确的人生哲学。稻盛和夫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把经营企业的哲学回溯至人生乃至宇宙万物的原点去思考,他从人类存在、生存价值、宇宙、造物主这些宏大而又略显抽象的内容谈起,一步步逼近对人的本性的反思,进而推论出人应当怀着利他之心磨练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赢得经营的成功。

  在全书21章节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一段内容。人生中每个人都会有高潮和低谷。这正如书中所说的人生有命运和因果报应的法则交织而成,正所谓诸行无常,因此会有痛苦。而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面对失败,人的反应都是有分别的。有人以孤傲的心将成功和幸运归功于自己一人,也有人截然相反将成功认知为依靠环境和他人的帮助,自己内心抱着谦卑的态度。前一种人沉醉于自己的一时成功而失去了谦虚、倦怠了努力、骄傲自满的同时又膨胀欲望,奢望着不断的获得幸运。而后一种人心存感激,积极分享同时常存谦虚和踏实,再接再厉,不断奋斗。对于两种人所获得的结果我们是不难预测的。只有长期保持谦虚之心并不断保持奋斗的后者才是得到幸运和成功垂青的。因此正如稻盛先生书中所说:我们抱什么心态、如何去对应、决定了我们伺候的人生是上天堂还是入地狱。我之所以认为这段内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坚信无论成功失败内心常存感恩之心是十分必要的。他会引导着我们不断地付出勤奋努力、完善自我、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身心锤炼才能遇到成功机缘并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其实环视周遭同时内观自我,不难发现不仅身边同时存在着这两种类型的人,在自己的内心中也同时存在着这样一正一反的两种力量。所以驾驭自己内心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修行。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也只有通过正能量的不断累积才能寻得人生的真意!

  读书笔记 篇10

  前不久,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有没有那种让你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我仔细想了想,脑海中不时浮现出若干本读过的书,但最后都“放下了”。今天,我刚刚读完《宇宙》(卡尔·萨根著)。我想我有答案了。

  今天回家路上,车里播放着主播汪洁播讲的《科幻世界漫游指南》。满脑子的外星人、人马座阿尔法星。如果眼前有一个外星人飘然落在车子的引擎盖上,而ta对地球的各种事物不甚了解。我一定会推荐ta在亚马逊商城购买此书。因为这本书讲了自人类诞生以来一切“值得一说”的事。如果ta想对我们有所了解,而不陷入尬聊的话,读这本书就够了。如果外星人的机场也卖书的话,这本《宇宙》的书名一定有个副标题“二十天了解关于地球人的一切”、“从陌生到老铁:一本书看透地球人”。

  我本想尽可能地简述该书的内容,让朋友们全方位地了解该书的有趣之处。可是该书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我只能选取其中几点来略做介绍了。

  该书出版于1980年。冷战渐热。所有生物数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个时候出现的这本书,仿佛像是一个将死之人,写下的回忆录,以及遗书。说是回忆录,因为这本书回顾了自古希腊时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为了了解宇宙,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说是遗书,因为这本书深刻检讨了过去所走的弯路,总结了过去的失败教训。同时还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这个憧憬也是悲壮的,因为这个憧憬的背景是掌握几万颗氢弹的人正在控制按钮边上打蟑螂。如果在最后的最后,最后一拨人类要封装一本书向太空深处发射火箭,表明“我们曾如此如此活过”。这本书就很合适。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确的科学知识,二是天马行空的浪漫。“如果我们被随机插入宇宙中,会发现自己位于一颗行星或其附近的概率是十亿忆亿亿(1的后面有33个零)分之一。”

  书的开篇就详细介绍了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埃拉托斯特尼因为一件日常小事就断定地球是圆的,并用现在初中生就有的数学知识、木棍、眼睛、大脑,就测出了地球的周长为40000千米。看到书中的图解,和介绍,我是震惊的。我特意查了用目前的技术测得的地球周长,40076千米。

  同时期的巨星还有欧几里得、狄奥尼修斯(语言学上的贡献与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贡献相当)、希罗菲卢斯(奠定生理学基础——大脑才是智慧之所)、郝仑(第一本关于机器人的著作《自动机》)、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阐明了圆锥曲线的各种形式,18世纪以后被开普勒用于描述行星运动)……人类以这样开局,连我都感受到了一种稳稳的幸福。然而,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建馆700年后,灰飞烟灭。亚历山大图书馆50万册图书被毁。有多遗憾?“书架上曾摆放着萨摩斯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的著作,论述地球只不过是众多行星中的一颗,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而恒星极为遥远。每一个结论都正确无误,但我们足足等了近2000年才得以重新发现这些正确的观点。”这一关灯,就要到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才开始再次睁眼看宇宙。期间的曲折挫折,常人难以想象。

  这又说回本书的特点。虽然是介绍科学发现的历程。内容却不是干巴巴的文学描述。如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如何对统一天文现象作各自的解读,哥白尼和托勒密还各自总结出了解释的理论。关键是这两个学说竟然基本都是奏效的。也就是可以用来预测行星的位置。之前一直好奇古代的人是怎么预测行星位置的,这回得到了部分答案。然而,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才是真正的答案。开普勒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他遇到了第谷。第谷,一个有天文梦想的纨绔子弟,死于暴饮暴食和酗酒。但他死之前将无价却一直没在意的观测资料交给了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之妙处在于,人在家中坐,用纸和笔就可以精确知道天上星星的过去未来。现正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介绍完太阳系、银河系、星际物质后,本书进入另一部分,天马行空的浪漫。卡尔·萨根从破译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开始说起,说到寻找古老而奇异的另一个文明的信息,寻求理解地外智慧的方法。他认定各个文明之间的共同语言:科学和数学。看到这里,我想起卡尔·萨根的一部科幻小说《接触》(也曾被改编成电影《超时空接触》)。卡尔·萨根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自然的法则在各处都一模一样。“遥远恒星和星系的光谱图样与太阳的相同,都能通过实验室中的实验而被理解。宇宙各处不只化学元素相同,而且主导原子辐射吸收和发射的量子力学在各处也同样适用。遥远的彼此绕转的星系与地球上落地的苹果遵守同样的引力定律,旅行者号飞船前往其他恒星的运动也同样。”

  卡尔·萨根在不断缩小寻找的范围,不断细化寻找的方法。由于自然法则的原因,如果我们主动发出信息,接收到并回应信息的会是比我们落后的文明。如果我们收到陌生信息,那么,该信息来源于比我们先进的文明。

  当时最先进的工具是阿雷西博天文台。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将《不列颠百科全书》发送给15000光年外的天文台。顺便说一句,当前及未来三十年,最先进的天文台在中国。地外文明似乎触手可及了呢。这仅仅是明天,还是后天的问题了。这么一来,世间的科幻小说似乎都落入俗套了。两个文明一旦相遇,不大可能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其中一个必然是“虫子”。

  按照估算文明数量的德雷克公式,银河系现存文明就数以百万计。不过,有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消息,我们可能是第一个文明。卡尔·萨根又提出几个猜测“也许星际空间飞行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毕竟在光速的速度下很难看到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会有什么样的阻碍出现。又或者地外智慧就在那里,但由于某种银河系中的公约、某种不要干预新出现文明的伦理规范,他们隐藏了起来。我们可以想想他们正好奇又冷静地在观察我们,来确定我们今年是否能再一次避免自我毁灭,就像我们观察一盘琼脂中的细菌文化。”一个文明可能像蔓延的葡萄藤一样向外探索。“任何一个以我们(人类)目前技术进步速度发展了百万年的文明,其超越我们的程度就好像我们超越夜猴或者猕猴一样。”根据卡尔·萨根的推算,最快与我们相遇的文明,起码发展了一百万年。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星际航行?可能是为了永生。一个由永生个体构成的文明是否会觉得星际航行有点幼稚呢?

  作者提醒我们,不必担忧地球人能不能对抗到访的地外文明。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对抗的余地。科幻作品中描述地球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战胜外星人的梗,可能是一种对地外文明的恐惧。其归根结底是对自身的恐惧。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弱肉强食的历史。而被我们毁灭的文明,也仅仅落后不太多而已。如科尔特斯和阿兹特克。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纯粹接收到星际广播。那时我们就该担忧文明的碰撞了。

  卡尔·萨根还提供了星际信息接收指南。一是发送类似质数这样的信息,因为自然界形成这类信号概率极低。二是如何解读信息。

  “射电技术允许传播的信息丰富得不可思议。也许当我们收听到信号时,会发现我们自己正处在《银河大百科全书》的第3267卷。”

  “无论耗费多少时间,我们终将回信。我们会发射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最初只是最基本的——作为我们发起的长长的星际聊天的开头,由于星际空间距离的广袤以及光速的有限,这场对话将会有我们遥远的后来来继续。有一天,在某颗遥远的恒星的一颗行星上,一种与我们非常不同的生命可能会要求我们发送最新版的《银河大百科全书》,以获悉最新加入银河文明部落的社会的零星信息。”

  在一番天马行空的畅想后,作者带着对核冬天造成自我毁灭的恐惧结束了本书。

  读书笔记 篇11

  简介:

  《寒夜》是巴金最具思想艺术价值的作品,堪称书写婆媳矛盾的经典之作,是典型中国家庭的缩影,其中借对汪、曾之间婚姻生活中种种日常矛盾的展示,探究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与婚姻的问题。我们将以《寒夜》为基点,通过与《伤逝》、《金锁记》等作品的类比分析,从而加深对《寒夜》中婚姻关系的理解。

  在此之前我不得不做一点声明,本篇文章不过是我一时兴起的玩物,谈不上学术,却也参考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的思路也是我当时的即兴之作,不过近来又加以完善,距《寒夜》的阅读约莫也有一年半载,情节人物略有生疏,当时的瞬时情感却还历历在目。因并非论文,故不作文献引用。

  不知《寒夜》的阅读受众,所以还是放一下简略的剧情简介: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他们年轻时的梦想是希望能自己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树生在大川银行工作。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树生常发生争执,汪文宣左右为难,此时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后来树生随年轻的银行经理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小宣回了昆明。两个月后,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文中的汪文宣是一个善良正直又懦弱的男人,而树生和汪母则是新、旧女性的典型代表,汪家的矛盾以树生为中心:婆媳矛盾不可调和,夫妻矛盾与其说是“七年之痒”,不如说是他们的所谓的爱情遭到了柴米油盐的考验,小宣母子的矛盾在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变得比水还淡。一直炫耀自己是“拿花轿接来”的汪母,固执而富有“恋子情结”,丈夫过早去世,她早就习惯了守着儿子过了一辈子的生活常态,即使为儿子去做洗衣老妈子也心甘情愿。但是尽管汪母爱儿子,为儿子付出了一切,她依旧却不理解儿子,她的爱没有给儿子带来幸福,反而增加了他的痛苦。此处我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母爱如同湿棉袄,脱了感到冷,穿着感到难受。”自然,《寒夜》中的汪文宣并没有鲁迅先生的那番思考,若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粗犷地将他认作是一个“巨婴”。

  《寒夜》是巴金最具思想艺术价值的作品,堪称书写婆媳矛盾的经典之作,极具深度。小说讲述的是“好人的悲剧”,成功地塑造了汪母、汪文宣和曾树生三个人物形象。《寒夜》作为巴金的巅峰之作,是典型中国家庭的缩影,书中通过展示汪、曾婚姻生活中的日常矛盾,探究揭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与婚姻的问题。我是没有看完巴金早期三部曲的,《家》看了一大半,只觉得不是很有意思,剧情还算可以,语言和人物塑造让我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寒夜》无论是人物、语言、环境甚至对于政治语境的把控都是不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任何一部小说,我阅读《寒夜》的时候,《家》的影子还残存在脑海里,两相对比,可以称得上震惊。

  《寒夜》是一部长篇小说,因我与其他多部交叉阅读,机缘巧合,有了些许念想,于以下呈现:

  家庭因爱而存在,夫妻感情是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依据,家庭问题如何能够通过是非道理就可以解决?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庭生活中,我们甚至无法把控衡量的标准。《寒夜》中所写人物不多,女性占了很大比例。我们将具体分析在婚姻关系中的女性,其实我也有想到分析男性,但不得不说,在以下关联的作品中,男性所占的比例却是不是很多,而我自身并没有什么与男性打交道的经验,若是强行分析,必定是有失偏颇,只作顺带一笔。兜了一圈,回归主题,首先还是看一下民国初年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思考:

  首先是1925年鲁迅《伤逝》中具有“独立人格”的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接着是民国初年的曹七巧:“你自己要晓得当心,谁不想你的钱。”虽然张爱玲是在四十年代才创作的《金锁记》,文中似乎刻意了模糊了时间,据推测大约是在民国初年。1928年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是这么写的:“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也许莎菲女士置于此地并不怎样的合拍,确也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总结一下:鲁迅在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说的那样:“娜拉”如果不想做傀儡,就必须取得经济权,这或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艰难。在中国改变太难了,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当时社会,所谓的妇女自由,只是理想的“乌托邦”而已。我们可以将子君的伤痛归结为经济不独立,曹七巧则是过于看重经济因素,莎菲女士是个异类,她基本经济独立,思想自由,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可我依旧认为她有着精神上的时代病。我在一篇论文中看到如下一种解法,觉得甚是有趣:

  “现实”为出逃的女性设下了“双层”陷阱。第一层陷阱是,“现实”让“她们的人生追求与爱情追求之间划了等号”,“她们跑出家门,似乎仅仅只是为了婚姻自主”,“尽管她们的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的初衷远远不仅于此”。然而,现实中女性没有爱情与婚姻,女性离家就变得毫无意义。那么女性脱离第一层陷阱解决办法是什么呢?是寻求“新”男性的庇护。但是现实中,“新”男性所给予的“庇护”又是否是离家女性所等待的“救赎”———具有平等对话权的爱情与婚姻呢?这恰恰又是“现实”为女性安排的第二层陷阱:“新”男性给以女性的“庇护”———女性勇敢追求而得到的“自由婚姻”,并不是对女性的“救赎”,它只是让女性再次扮演着“与在‘父’之秩序下一般无二的角色”。莎菲女士的种种百无聊赖大约是她陷入了第二重陷阱。

  那么让我们看回《寒夜》里的诸位女性,故事的大约发生在三四十年代。二十年过去了,人们的婚姻观念似乎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改观。

  首先是树生,她是书中新女性的代表。我认为她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甚至可以说是成功从“现实”为出逃的女性设下了“双层”陷阱脱困了。我觉得她获得了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与平等。虽然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但从我们这样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她大约是没有获取自由的。纵使她收获了爱情,却被爱情拖入了一个无法简单抽身的漩涡,而这股隐藏在甜蜜爱情背后的神秘力量,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是复杂的婆媳关系。

  之前也简略地介绍过汪母守寡多年,与儿子汪文宣相依为命,她严格遵循封建父权制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心甘情愿为儿子交出自己的一切,并不自觉地陶醉于对儿子的热爱与占有中不能自拔。我们可以说汪母确实是世界上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好母亲,是世界母亲群体的楷模。但同时汪母虽然亲手将儿子抚养长大,和他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可她从不了解儿子,更不明白何为爱情。她将男女爱情局限于金钱,也不明白儿子对妻子的依赖性。即使汪文宣一直想要努力承担家庭重任,不想依靠曾树生,但现实却是物质上、精神上都离不开她。况且因为树生和汪文宣并未正式举行过婚礼,所以汪文宣有爱的婚姻在汪母的眼里是不道德的,她总希望等到抗战胜利儿子发财,就能娶到一个“正经”的称心如意的媳妇,于是更加努力地逼走树生,最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出“好人们的悲剧”的发生。汪母最后成为了父权化的符号代码,以此填补父亲的缺位,她以父权的职能施加着母爱,这使得汪文宣最后成为一个身体成熟、思想人格却还未独立的大男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她无法平等地与儿子沟通交流,甚至她的父权越位了她作为母亲的身份,儿子不是她依靠的对象,而是她的附庸拼,这也正如曾树生所描述的那样,她是个“自私而又顽固保守”的女人。

  任何人身上都有时代的影子,即使是孤立的个体,背后也一定隐露一颗时代的尘埃。在与树生同时代同龄的女人们的对比烘托中,我们更能见出树生的独特之处:她们也许获得了尘世的幸福,也许只是被命运蹂躏,但却没有人选择与树生一样的道路。我们自然可以慨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人选择安于一方沃土,作茧自缚的同时却拥有了自得且可贵的安全感。如果我们选择前往彼方虚幻却有真实存在的自度的乐园、并最终抵达,获得精神自由、自我满足之后,我们是否会失意于精神世界的无尽?“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最后的最后,生命也不过是一只穷极穹顶的牢笼,叛逃者离开地面、挣扎到精疲力竭,却依旧在这座无有边界的牢笼,生生世世。

  我们可以将汪曾婚姻的悲剧归结为战争与未破除的依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观念等时代因素。几十年过去了,让我们把眼光指向现代,让人不禁思考当现代女性取得了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与人格独立时,是否应该为了家庭放弃自我精神和自由?

  本文牵扯作品过多,我也不过是作一读书笔记,深入思考分析,还是交付于未来的有志之士吧。

  至于男性人物,现在的我谈来不免过于虚幻,于是就此搁浅了。

【读书笔记3000字(精选11篇)】相关文章:

1.中庸读书笔记精选

2.《钱学森》读书笔记精选

3.童年读书笔记精选

4.护士读书笔记精选

5.《飘》读书笔记精选

6.读书笔记(精选10篇)

7.简爱英文读书笔记精选

8.在人间读书笔记精选

9.《狼牙》读书笔记精选

上一篇:小王子读书笔记 下一篇:读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