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为什么聪明读书笔记

2021-04-20 读书笔记

  “真正的哲学问题能够把握和解决的唯一地方是火车站”——维特根斯坦。

  这是作为犹太人的鲍曼最欣赏的由犹太人说出的三句话中的其一。也是我最为震动的一句。另外两句是:

  拉斐尔:“我作为一个犹太人的意义是,我在任何地方出现都是不合时宜的。”

  斯坦纳:“我的祖国就是我的打字机。”

  胞馒认为这三句话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那就是:“无家可归”,正是这种无家可归的感觉使犹太人摆脱了规则的束缚而得以看得更远,同时也使他们更接近上帝的“世界公民”的角色,把关心的对象提升到全世界的公平、正义和全人类的道德建设。而我更为感受的,是这“无家可归”背后透露出的深邃苍茫的荒凉和荒凉背后仍持有的对苦难的宽宏和对信仰的坚定。

  ——世界的美丽孤儿。

  难道不是么?我想用这两个字来总结我从《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这本书中体会到的犹太民族。

  从公元前就开始的.一次次被迫逃离家园,从故乡耶路撒冷的一次次被攻击陷落,从迦南流落到埃及,从埃及流落到如今的世界各地,即使现在建立了以以色列为中心的犹太“地盘”,但犹太人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流浪,因为,他们的心早已在几千年的放逐寻找中坚定了一个信念:外在形式的“家”是空的,而精神信仰上的那个“家”永无止境,没有故乡。只有不停地探索追求,他们才能更接近上帝。而,接近上帝就是接近真理,对于他们来说,真理就是一切。

  在西方文化中,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姑且不论犹大是不是犹太人或者犹太人的祖先,在这里,我们至少看到,在信奉上帝的其他西方基督徒看来,犹太民族是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他们反上帝、背叛了信仰。其实不然。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圣经·旧约》(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第二部就是由犹太人自行编写的对《圣经·旧约》进行解释和研究的伟大著作《塔木德》,它对《妥拉》(《圣经·旧约》中的其中一部分)及犹太教经文中的“613条诫律”逐一做出了详尽解释;第三部是《米德拉什》。住在亚洲的犹太法律专家,为犹太人团体从事社会义务活动的迈克尔·沙皮罗指出:“对没有自己的祖国并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来说,《圣经》和《塔木德》就是祖国。孩子们从父母那里接受关于戒律和生活习俗的教育,并在犹太教会中接受拉比(犹太教教士)的教导。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犹太人。”

  越远离越是谨记住,越叛逆其实越忠诚,越流浪越坚定,越孤独就越信仰。犹太人的不被理解,其实也正是因为大多的“世界人民”没有置身过同犹太民族一样的流离历史,也就不能深切体会到他们在矛盾的生存状况下夹生的这种越发虔诚的笃定。

  犹如卡夫卡有关四脚动物的比喻:“它的后腿已经离开了地面,但它的前腿还没有找到插足的地方。”虽说人类的这一处境或多或少是普遍性的,但犹太人首先发现并且更能深刻体会到自己正身处这一偶然性和选择性的境遇之中。如何摆脱这种偶然的不确定,这种被选择的不自由?在这里,我想到一位朋友对鲁迅先生的一句倾谈:“先生,是不是人只有在自由与束缚的间隙里艰难生长,像那岩缝里的野草,才可于这世间得到些前行的希望,尔后继续走自己的路去?”

  在束缚中战胜苦难,在苦难中坚持信仰,在信仰中追求真理,在真理中投奔上帝,在上帝的怀里获得自由。

  犹太人从未绝望。虽然历史的一次次屠杀深深地留在了每一个犹太人心中,几乎让他们怀疑上帝的存在,但仍有幸存者喊出这样的声音:

  当敌人疯狂时,他毁灭;当杀人者疯狂时,他杀人;当我们疯狂时,我们歌唱。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09-07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15篇03-08

聪明反被聪明误01-13

聪明公主10-06

聪明反被聪明误作文01-14

聪明的近义词09-19

聪明的蚂蚁09-12

聪明的小鸡02-19

聪明的狐狸12-19

始终不聪明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