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读书笔记

2022-04-13 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孤独者》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者》读书笔记1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激进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时代的压迫走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魏连殳和是个近代知识分子,他留洋学成归来,工于生物学,喜爱读书,善于经史。在一个封建伦理纲常森严的时代里,他是学富五车的“异类”。他不反抗也不接受在这个时代里出乎意料的随和,可是善良真挚的他被封建纲常压迫的体无完肤,变成古怪孤僻的缴械者。

  原文里有这么一句“人要使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小说中多次提到哭泣。第一次是魏连殳留洋归来为祖母奔丧时,周围人对祖母的吊唁。第二次是魏连殳在葬礼结束后独自哀泣。第三次试小说的结尾,魏连殳去世,周遭人对他的吊唁。在我看来,第一次的哭泣和第三次哭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周遭人都渴望着从逝者身上捞到好处,虚伪的哀泣着生命的流逝,表达着逝者生前和自己的关系多么亲近,内心里巴不得马上分掉逝者的钱财,是一种充满了功利性的吊唁。相反第二次的哭泣,才算得上是一种吊唁。魏连殳在祖母生前远离故乡,留洋在外,他内心觉得没能花时间陪伴家人是一种遗憾,觉得自己年少时因为自己和祖母没有血缘关系而有意疏远她伤害了祖母的心而懊恼,最令他痛苦的是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弥补自己年少时犯下的过错。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本性的善良美好。

  小说里的“我”和魏连殳一样,也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对现世有着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较魏连殳的看法更为激进更为现实一点,魏连殳较“我”的看法更为美好善良一点。就好比小说中“我”和魏连殳关于孩子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意见分歧。起初,魏连殳待业独居时认为小孩本性天真善良,这样的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而“我”认为小孩本性中就有恶的因子。后来,魏连殳的兄长侄儿来投奔他时,他开始动摇,认为小孩中也有令人嫌恶的。小说结尾处,平日里最爱小孩的魏连殳对小孩不友好了起来。这里看出魏连殳心境的变化,也看出了封建伦理纲常的压迫下,魏连殳被压迫成一个完全不像他自己的人,更看出了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连小孩都变得和周遭世俗一样开始压迫荼毒弱者。着实令人痛心。

  其实魏连殳是个失败者,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起初的失败,也只是他在文论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被革职,仕途上的的小挫折。他和封建礼教抗争的心志和力量还在,他纯真善良的心还没被世俗拖下水。这时候的他不是真正的失败者。可是后来,他就是彻底的失败者了,他被逼迫的不得不向封建势力缴械投降,拔掉自己和封建礼教抗争的爪牙,穿上向封建礼教求乞的“不妥贴的衣冠”。再来探讨魏连殳的悲剧其实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挫折后,启蒙思想逐渐落潮之际,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样的“魏连殳”式的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上的,是生存、温饱的问题。也是很多“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缴械投降的原因。

  魏连殳、N先生、吕纬甫、涓生和子君等等,这类人物都是作者鲁迅笔下的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他们新潮的思想和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作者鲁迅在塑造这类人物的时候,大量运用了人物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用细腻的笔触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痛苦的经历:“这类知识分子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是多么可怕,他们十分渴望冲破这样的束缚,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但由于世人麻木不仁,传统封建思想势力过于强大,他们的美好理想终于走向毁灭。他们很痛苦,由于思想的觉醒,他们的内心活动很丰富,他们清醒的知道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传统思想势力的强大使他们的内心愿望极难实现,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的行动上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在生存问题面前,他们最终缴械投降,拔掉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爪牙,为了温饱问题向封建势力求乞。

  魏连殳的这些经历都和鲁迅十分相似,甚至连外貌也相像。其实《孤独者》是一部作者鲁迅在卸下自己的面具,袒露血肉的进行自我解剖的作品。作者的自我剖析其实是一种反抗绝望、勇敢正视生存困境的生存哲学,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自剖的精神。

《孤独者》读书笔记2

  一直都不太喜欢读鲁迅的作品,它从娱乐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没意思的,甚至是比较枯燥的,文字又太深刻,所以读起来就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场心灵的搏斗和拷问。你好像要拷问作者,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亦或许是自己的知识太过浅薄了。

  如今,静下心来读过才知道,他的文章并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只是一开始,没有深究他所在的时代特征,忽略了行文背景,文章自然就无所依了。这其中,《孤独者》是我比较喜欢的文章之一,无奈的时代,无助的生活,从开头到结尾,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刻骨铭心的凄凉,彻底的孤独和绝望,一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纠结。

  小说的开头就让人心头为之一震——“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仿佛我和连殳的故事就是死亡的轮回。沉重的阴影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乃至整篇小说。

  从“送殓”始:魏连殳从小就和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死后,他从城里赶回来奔丧。因为是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学的学生,是村民眼中的异端人物。所以大家都特别紧张,紧张他回来会不会按照旧的传统规矩办事。于是便提出三个条件:穿孝服,跪拜,请和尚道士。想要难为连殳,却没想到他毫不犹豫的答应,并耐心的装殓祖母,使得村人分外惊奇。其实,并非他识时务,或是向旧势力屈服,而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孝子,从那个站在“我”前面的花白头发的老太太羡慕感叹声中,我们可以了解老人所想要的东西,我想:连殳的祖母一定也是满足的。因为是真孝,所以他不在乎从新学堂出来仍然一切照旧。骨子里,他是真正的讲礼,他反对的只是礼俗。以至于在许多女人又哭又拜的时候,他一声不响,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他要的不是虚假的形式,也无谓于别人的惊异和不满,他要的只是宣泄心中的伤痛,抒发失去祖母的伤感。

  由此,让我联想到了嵇康,阮籍。鲁迅曾经也说过,嵇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而连殳耐心的为祖母装殓,以及他的放声一哭,使得他们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因此,从连殳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与魏晋文人的共通之处,同时,也看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的东西。

  连殳无疑是孤独的,周围的人不仅不理解,甚至还想要当做笑话来看——“或者还会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都可以就是照旧,本来就无足观了,但他们还是要看,黄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满一堂前”……何等的不幸!新思潮的影响使他成为旧势力的坚决叛逆者,旧习俗的孤独异路人。

  在小说的第二小节中,可以看出连殳是喜欢孩子的——“手脸和衣服都很脏,而且丑的可以,但是连殳的眼里却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他还从为数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孩子们买礼物,对几个孩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

  为什么呢?只因为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的……。”他认为他们孩子的本性是纯洁的,后天的坏,平日里所看到的坏都是环境教出来的;他认为人的生存还是有希望的,而唯一的希望就在这些天真的孩子身上,既然是环境造成的就有改造的可能。但是,在文中,“我”对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坏花果不是无端的。这场关于人的生存有无希望的争论是没有结果。在最后,“我猜不出他是无话可说呢,还是不屑辩。”所反映的正是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

  现实是残酷的,当你背离社会的主流时,即使你是真理,也难免要接受社会的考验。小报上的攻击,学界上的留言,使他深陷泥潭,沦为失业者。之后的他,被社会孤立了,没有忧郁慷慨的青年前来交流,没有怀才不遇的奇士拜访,先前围着他打转的孩子们连他的东西都不要吃了;嗜书如命的他卖掉书籍,卖光了所有。只是想要活下去。

  如此困苦,为什么想要活下去呢?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字眼——“我还得活几天……”“然而要活下去……”“灭亡时不愿意的”……为此,他连抄写都可以迁就,愿意求乞,冻馁,寂寞,辛苦。只因为他还有理想,还有信仰在心中,即使理想破灭了,也还要为爱着的人活着,最后,连爱着的人都没有了,他是在为仇视他的人活,为不愿意他活着的人活,活的是一种不成全敌人意念。

  因为这个意念,这个残酷的选择,时代的潮流迫使其投靠有权有势的杜师长,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放弃自己的操守和坚持,为五斗米折腰,忍让退缩以至于走进自己先前所憎恨的泥坑,其内心是一种绝望的痛苦,那刻他的灵魂死了。他写信来说让“我”忘了他,他说他已经“好”了。仅剩一具背离初衷和信仰的躯壳,又何必铭记?还不如就当他已经离开好了。至少记忆里是那个有血有肉有追求的魏连殳。如此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引得后人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深深的同情与悲哀……

  继而,我们反思魏连殳的“孤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开始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异类的孤独,后来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绝望的孤独。这些都是因为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精神在当时社会不可能有立锥之地。这是时代的悲哀,是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吞噬,是封建传统思想对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残害,也是那个社会无可改变的宿命。

  连殳是以背叛自己和爱他的人为代价来取得对敌人的胜利的。如此,他的复仇就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作为代价,最后必然导致生命的终结。当我赶着去见面的时候,已只能面对连殳的尸体,也就出现了小说开头交代的“以送殓终”。

  连殳走了,一种最彻底的方式带走了他的痛苦,也把他带离了那个无奈的时代。

  小说末尾,受伤的狼再次出现,死亡轮回的生命感受也随之走向顶点。这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无疑是连殳的心声,也正是作者自己的心声,同时也是无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终于,一切恢复平静,现状的改变又需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需要永不停留的向前迈进。用一份轻松的心境,坦然面对现实,在月光底下,从潮湿的石路出发,走向光明。

《孤独者》读书笔记3

  《孤独者》是一个独战多数的孤独者的悲剧。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他有所希望(“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有所眷顾(“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有所为”(“喜欢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有韧的精神,他“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不久,愿意他活几天的“已被敌人诱杀了”,对于孩子的信心也动摇(“一个很小的小孩,...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而且他被解职了。活的意义、的价值、的条件均已失去,这是内外双重的压迫。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为爱、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为恨而活。“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进行复仇。魏连殳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也不在于他的失业,他的悲剧在于生命意义的丧失。生命已经无处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进行复仇的盛典――为了恨!然而这样的复仇除了啃啮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烂――之外,于大众的愚昧、于社会的守旧、于旧势力无损丝毫。倒是那戴着肩章“不妥贴地躺着”的带着“一柄纸糊的指挥刀”的尸体,对于主人公不啻是个讽刺,人物的尴尬结局显示了作者对于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态度。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这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也是向来如此的”,“S城人倒并非这一回特别恶。”并没有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件、特别的迫害,围困是由“无主名”的日常性的社会生活环境完成的,如此,小说显示了社会改造的艰巨性。

  小说如一首诗,具有峻峭幽深的艺术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一个与魏连殳在精神、气质上颇有相通之处的人物,他们仿佛是精神上的孪生者,然而他与魏连殳的取向颇有差异,他不信进化论,对魏连殳的多疑,看得人们太坏也不以为然。他对魏连殳是牵挂的,但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对于魏连殳的“我还得活几天!”的声音冷峭地反问“为什么呢?”。这两个人物其实可以看作双重性对偶式主人公,他们的关系正是一种论争性关系,它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创造性运用。众所周知,无论是魏连殳还是人物“我”都带有鲁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鲁迅运用这一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他对于孤独的知识者的命运的复杂情思。面对乡村中国的知识者。

  2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个持续了近三百年的盛世。然而,正所谓“繁华落尽是辜负孤独”,在这繁荣的背后,无数仕途失意的文人在哀吟,在悲歌。这其中有一位被贺知章称为“嫡仙人”的诗人,他就是李白。

  李白的生与死都与月和酒有关。他的童心永远如月光般清澈纯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月是他的知己,他向月倾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托月亮为信使,将一片怀念送给友人。仍是月,陪他飞渡湖水:“一夜飞渡镜湖月。”酒,是忘忧物,是扫愁帚,李白自然离不了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切功名富贵不过是身外之物,若能暂时以酒浇愁,这有算得了什么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诗人万分忧愁之时,也只能以美酒佳肴醉了心吧。传说,李白是在醉酒后跳入水中捉月亮而死的,我毫不犹豫地相信了,或许李白是从月亮上被贬下凡间的。因此他总是那么清高,那么浪漫,在红尘中抱着月的余晖里去,可能是最美地消逝吧。

  最喜欢他的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陶渊明有诗:“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作者对此给予了极美的诠释:“影子,既是低于诗人的众生,也是曾经的诗人,是他的源头;月亮既是高于诗人的神灵,也是他神性的自我,是他内心梦幻和理想的写照,而诗人就在这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神灵的我中间徘徊着,凌乱着,寂寞着,孤独着……灵魂对超我的念念不忘与肉体无法摆脱本我的羁绊,是诗人孤独的原因,也是诗人伟大的源泉。正是这种灵与肉的冲突,使他们将神灵无限地接近伟大与崇高,又不得不随时受着尘世凡俗的困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却无法摆脱孤独。”

  李白,这样一位徘徊于神领域和人群之间的伟大诗人,在晚唐的衰落中逐渐隐去。

【《孤独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以孤独者的姿势仰望孤独作文900字10-28

孤独者读后感300字10-28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04-09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01-18

孤独09-06

孤独04-09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作文500字04-04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作文500字04-04

告别孤独07-13

感悟孤独11-03

读书笔记作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