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作文

2021-06-11 反思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思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反思作文 篇1

  潍坊二中 高中语文组 董艳丽

  教学目标:体悟老舍平实的文字中积蕴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选择平凡的素材体现深挚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辅手段:多媒体投影、印发类文

  教学过程:

  [导语]

  师:有这样一个城市,她热闹但动中有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和树,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吗?

  众生:不知道,猜不出。

  生:北平。

  师:如果不知道今天要学习《想北平》,你会猜出这是北平吗?

  生:不会。

  师:这就是老舍笔下的北平。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北京的文章,你会怎样写?

  生:写她的宏伟壮阔,写她作为皇城的豪气,写长城,写故宫。

  生:写她的悠久历史,博大的文明,还有名胜古迹。

  生:写她的特色,王府井,北京的小吃。(众生笑)

  师:对饮食情有独鈡。

  生:写她的胡同,北京有八大胡同。

  师:很好,有一位作家汪增祺写过一篇关于胡同的,叫《胡同文化》。

  师:刚才你们都说,要写她的宏伟,名胜,特色,为什么写这些?这是因为你们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今天咱们看看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舍先生是怎样写北平的?老舍眼中的北平有哪些特点?

  (众生读课文。读完同位之间小声交流。)

  师:谁起来说说?

  生:北平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

  师:很好,这段文字突出了北平的复杂而有边际,有没有细节化的句子,里面沉积了怎样的一种情绪?

  生:第四节中“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喜欢这句的描写,它表现了北平生活环境的快乐舒适,让人很容易平静下来享受这份宁静。

  生:看小蝌蚪和嫩蜻蜓,说明老舍很有情趣,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这些句子也是为了说明北平的静谧。

  生:老舍很喜欢北平,“安适和安睡”说明他有在家的感觉。

  师:你们生长在潍坊,经常去白浪河畔吗?有没有在那里一坐一天,只为看蝌蚪,看嫩蜻蜓,而且特别“安适”?

  众生笑:没有。

  师:一个小时也不曾有吗?

  众生笑: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

  生:没有老舍这样的童心。(众生笑)

  生:还没有爱一个地方到这种程度,即使简单的小事,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幸福,所谓“爱屋及乌”吧!

  师:很好,这样平常稚嫩的小事,对老舍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安适,没有深厚的感情是体验不到这种快乐的。这样的小事入笔,你们觉得起到了怎样

  的效果?

  生:很细腻的传递了一种感情,更深的体现老舍对北平的爱。

  生:比写大的素材还要真实和生活化,所谓以小见大吧。

  师:很好。那么,上一句话“北平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你们是如何理解的。

  生:北京古老,但又有着童年的一些记忆,老舍小时候,可能经常到古城墙摘酸枣吃。

  (众生笑)

  师:北平有老舍成长的记忆。

  生:摸着老城墙能让人感觉到踏实安全。

  师:对,只有在踏实安静的环境中,人才能享受到这份宁静快乐。

  师:接着说,北平还有什么特点?

  生: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师:这是老舍从城市的布局上把北平和巴黎做了比较,北平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北平的美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师:很好,北平还有哪些特点?

  生:北平又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城市。

  生:花多、菜多、果子多。

  生:居民的院子里养满了花。

  生:更接近了自然。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

  师:很好,你们比较喜欢哪些句子?好在哪里?

  生:“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的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很有生活的气息,很平民化。

  师:点出平民化,很好,这是平民眼中的北平。

  生:“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很细腻,很清新,很有生活的气息。

  师:更多的是流露出对这样的市井生活的一种源自心底的喜爱。连琐细的生活,都带有了诗的色彩。

  生:“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着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观察很细腻,很幽默,很有乡村的气息,也诉说着作者对北平的喜爱。

  生:美国的水果比不上北平的新鲜,北平是都市里的田园。

  师:有乡村的气息,说明北平是一个接近自然的城市。还有吗?

  生:是一个很平民化的城市。

  师:何以见得?

  生:他所描写的内容,特别是那句“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更能体现北平的平民化。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老舍花大量的笔墨写北京的物产,写小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

  生:小事更能体现的他对北平的爱,这样的微小的事情都能让他体会到快乐,足以看出他与北平的亲密的关系;所以他拟题为“想北平”,而不是“写北平”。

  生:写的是平民化的北平,是老舍眼中的北平。

  生:只有熟悉北平,热爱北平,才会这样写。

  生:越是生活化的描写,越真实和自然,越能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师:太好了,有句话叫:“一枝一叶总关情”,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他生于斯,长于斯,一生中的多数时光是在北平度过的,他真正的融入了北平的生活,深入到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去写长城故宫,而不可能像老舍这样写的原因。

  师: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学到了一种写作的方法,谁起来谈谈?

  生:选取平凡的小事,来抒写自己的感情。

  生:平实的语言也可以表达很深厚的感情,越生活化,越真实。

  生:我以前作文,总是关注大的素材,有时没有真情实感,写得很空洞。《想北平》的学习,

  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小的素材,小的生活的细节,只要有真情实感,也会写出很出精采的文章。

  师:谈得太好了。越是平凡的熟悉的生活小事,越是琐细的生活的情节,更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而不一定一落笔就写那些大的东西。这就涉及一个选材的问题,要有一颗柔软的心灵,要善于从你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有意蕴的素材,来抒写你对人生的感悟。

  投影一段文字:

  “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很能得到一些印象,得到一些写成很好的旅记的材料。但印象终归是印象,至好不过能表现出我们观察力的精确与敏锐;而不能做到信笔写来,头头是道。至于我们所熟悉的地方,特别是自幼生长在那里的地方,就不止于给我们一些印象了,而是它的一切都深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对于它能像对于自己分析得那么详细,连那里空气中所含的一点特别味道,都能一闭眼就想像的闻到。

  ――老舍《景物的描写》

  类文阅读

  师:越是摹写平凡的生活,越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同学们读下面两篇短文,再体会这种写法。

  (印发叶绍钧的《耦与莼菜》,王增祺的《咸菜茨菇汤》。)

  咸 菜 茨 菇 汤

  汪增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反思作文 篇2

  期末考试完了,我听到了一件事我的数学很差,我的三好学生拿不到了。

  我连忙看看我的英语和语文都是九十几分,那时我很难过。

  可是曹老师跟我说:“佳怡,你不要灰心,这次没考好没系。

  放寒假后买一些学数学知识的书,好好复习数学知识。争取下次考到九十五分以上。”我听了以后心情感觉好了许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三好学生的奖再拿回来。

反思作文 篇3

  对于这场考试,两天的紧张气氛终于结束,波浪起伏的紧张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哎,对于考试的评价四个字“糟糕透了”。

  首先就是语文,语文字音题简直是鬼门关,答案对了,就可以有免戒令,答案错了,语文科目还得加油努力,我还记得语文考完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但选择题一项有的同学说a,有的同学说aC,也有的同学说C,众云纷纷……。我选的是αC不少人跟我一样,沾沾自喜同时沮丧涌来,我的答案错误,4分失去了。

  然后就令我头疼的是数学,我耗尽脑细胞,小心翼翼写着每道题,最后一道题让时间耗尽了我也没做出来,我这次本指望数学能扭转局面,因为我平日里我为数学下了不功夫,谁知光选择题就扣了9分,最后一题没四舍五入,11分离我而去,二十分呀让我去丢失的心疼肝疼,欲哭无泪!

  最后指望英语吧,我这条咸鱼能否翻身就看这门课目了,考前我对英语还挺有信心,仔细对答案后。单单一道完形填空就错了一道,5分再见了,听力扣了3分,大错小错把分扣了最后就剩了九十多分,看起来我还是平日没掌握好知识要点,哎!

  对于副科,政史地生,没报多大希望,能及格就行,四科副科,我考前背背呀,但拿着手里的试卷一看还是超出了我智商,考前背的知识点彻底失去了作用。

  不过,这次庆幸的是妈妈没打我,也没嘟囔我,反而爸爸鼓励我调整心态,用新的努力去迎接明天未来的考试!

反思作文 篇4

  这次考得十分不理想,简直就是不堪入目——一踏糊涂。每次考试,每次后悔,每次粗心。这次连最基本的底抄都抄错了,其

  在是不应该。更掺的是灵活题,我的反应能力及差,老师讲过数十遍,数百遍甚至更多次的双重否定句都错了,让人简直无语不知是说你笨还是。就连人人都会做的按课文内容填空什么美都错了。更糟糕的是课文阅读,一连扣了9分,两个大大的叉叉像 红红的鲜血刺进你的心胸,亮怕你的双眼。虫子的名片这等简单的题目,我竟然全错,把你扣得措手不及。真后悔,当初因 为 讨厌看《昆虫记》看到一半便终止了,才落到了今天这个吃不了,兜着走的地步。竟然连口语交际都错了,后悔当初没 有仔细读过 。现在乍一看,竟然是自己原先写的,简马头不对狗尾。课内与课外阅读感觉尚好一共扣了2。5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文虽然仅扣了1。5分,可是里面却是错别字连篇一个又一个红色的圆圈深深地映入了眼帘,这扣的1。5分我想大概是拜这个错别字所赐的吧!总的来说,这次考试考的十分不理想,回家想必又是竹笋炒肉,被大骂一顿。

反思作文 篇5

  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正处于一个怪圈,教师指导累,费了九牛二虎之功,收效甚微;学生写作写了多年,提笔仍需千钧之力,艰难异常。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要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更加自如,有话可说。 一、自由作文

  和很多老师一样,我以前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这学期在重点班就尝试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外作文

  我始终认为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利用学校阅读课的时间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同时利用周记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 三、对话式讲评

  对话式讲评,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结合学生情况,尤其对于普通班学生来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显然更为重要和实际。

  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相关的目标任务。

反思作文 篇6

  今天下午,与班里的学生一起回顾整理,一起构思作文,有些疲惫,也有小惊喜,在导图引入教学之后,学生所呈现的进步值得点赞。在下午循序渐进的导学中,还是有收获的。

  1、回顾课题,向课文学"拟题"。以人物命题,以语言,以中心命题,本单元课文各有特色。这也是导图的第一步,需要有个主题,有此迁移,不再那么单调,学生在拟题上开始讲究《那抹淡淡的微笑》《秋阳下的笑脸》《一碗热粥》《餐桌上的那道菜》《暖语暧心》《一张纸条》《热心肠》??从题目中看出他们的那份用心,感受到一份真情实感。

  2、回顾内容,向课文学"写法"。每篇文章在构思上"有事例描写,有品质赞美,有情感表达",学框架构思;每篇文章在人物描写上有方法,环境,心理,动作,神态,外貌,借交流平台,找句子,谈体会,悟深意;每篇文章都有重点聚焦,主要人物要浓墨重彩,应避免主次不分。有此迁移,导图内容颇为丰富,那抹淡淡的微笑串联全文,我的心理变化贯穿其间,人物的描写方法的详尽运用,那份怀念与感激之情已跃然"图"上,令人感动。当然也有很多不断地修改与调整的,那都是进步的痕迹。

  3、绘制导图,向生活要素材。课内有铺垫学方法,课外有补充悟真情。进入关键环节有指导,我给的不多,一是会发现,生活中的事,要以小见大,小事见真情;二是启思,将脑海中的画面外显,图示,交流素材,交流思路,调整完善。可喜的是学生的善思妙想,同学之情,师生之情,父母之爱,偶发有感一一一选择的都很真实,选取的点都小。我想作文就是在不断构思推敲中得以训练。导图作文,效果不错!

反思作文 篇7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多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作文批改又是当前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常规的作文批改暴露出的教师“高耗”学生“低能”,不能不令广大语文教师及领导深思。怎样才能打破常规“精批细改”怪圈?我校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心学校和我校领导的大势力支持下,于20xx年9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自主、互助、协作作文评改教学改革。现就一年来教改时的肤浅体会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与同仁商榷。

  一、应努力走出作文教改的四大误区:

  1、领导认识上的误区——领导只想看到教师能勤勤肯肯,体现出“老黄牛”精神。只要教师能遵纪守规,就是敬业,只讲流汗,不求效率。

  2、教师意识上的误区——教师认为不让自己批改作文就算万事大吉,表现出敷衍情绪。只要自己能解放、负担能减轻就行,只讲轻松,不看实效。

  3、作文目标上的误区——基础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生“为了社会大家庭的生活写出切合实际的文章”。

  4、传统做法上的误区——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是批改上的主体,而忽略了新形势下课标所体现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育理念。

  二、应努力摆正作文教改的两大心态:

  1、教师的心态:作文教学改革只是形式上的一种转换,由过去教师是学生作品的评阅主体变成学生是主体,其设计、指导、评阅学生作文的工作量并没有减轻,因此,教师仍应该保持以往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把握角色、端正态度。绝不能因为学生去评改作文而放松自己,对学生评改后的作文束之高阁,甚至一期过后对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都不清楚。

  2、学生的心态:刚开始学生对这种评改方式感到很新鲜,参与自主评改的积极性很高,大多都能做到认真负责,用欣赏的眼光对待他热人的作文。可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便产生了敷衍情绪,认为是一种负担。鉴于此,教师必须适时进行引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瓶盖的兴趣。如:举行优秀评语展示、优秀评改小组评选、评改心得汇报、优秀作文展览等,力争使作文评改成为学生能力展示,个性张扬的舞台。

  三、应努力解决时间仓促的一大矛盾:

  传统的作文教学时间一般为每周两节课,而现行的作文评改改革从学生评改、师生互动讲评、教师写作指导再到学生写作至少需要三节课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使得现行的改革与现有的课时安排产生了很大矛盾。两节课只能解决评改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课外作文就会出现“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因此,时间问题就成了作文教学改革者的一大压力,一个嗜待解决的难题。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期待领导的答复!

  作文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改革亦无现成的路可走,我们将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将以提高语文成绩为目标,在摸索中前进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定会撑起适合农村作文教学的一片蓝天!

反思作文 篇8

  这次作文指导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这次讲授的内容是指导写人。备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联系所学课文,多媒体出示高尔基、李四光、列宁、宋庆龄的填空题让学生复习旧知;接着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然后出示一篇经典的写人范文,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互相启发,明确写一个人要通过写一件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参照范文来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完后请一两个学生读习作,集体来评讲。结果上课,学习范文时,体会不出写人的方法,和预设的效果相差甚远。评讲习作时,学生读出来的习作记流水账,语言干瘪,人物特点突不出来。

  2、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习作,总觉得太难太难了,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如果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学生就更不乐意上习作课了。这次习作研讨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就体现了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因此,多数学生写的习作,写事的过程不够具体,写人的人物的特点不够突出。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认为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备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在备课时,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找出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现实水平,明确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以便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制定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法。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

  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对于学困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要有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总之,在备课活动中,认真做好“备学生”的工作,对于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认真地备课,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反思作文 篇9

  习作在小学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100分的题,30分的作文。作文考验了孩子对字词、写作方法、句式的掌握运用。在字迹工整的前提下写的一手好文章,那孩子在成绩上会有很大的优势。

  语文书共八个单元,每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有习作。为了能让孩子们写出更好的作文,本学期我在作文指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事与愿违。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几个跑题作文。在第一次写作后,我以为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对跑题作文进行了一对一指导、纠正。可在第二单元又出现了相同的问题,我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不是自己的作文指导,指出了偏差?

  第一单元写“校园”。主要是写校园的景色,我强调了3点。1、总分总的游览顺序写。2、校园的两大特点:美丽、宽敞。3、主次分明,抓住一处重点景物写。以上都没有问题。但我觉得我的一句话误导了孩子们。我说:“一进校门,你就会看到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也得提。”结果孩子们有的就写教学楼。”教学楼里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等等等,于是,跑题了。

  反正习作的指导要适当,要精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误导学生。

【【推荐】反思作文9篇】相关文章:

1.反思的作文【推荐】

2.考试反思作文【推荐】

3.期中反思作文【推荐】

4.【推荐】考试反思作文

5.【推荐】月考反思作文

6.月考反思作文【推荐】

7.【推荐】反思作文3篇

8.【推荐】反思作文4篇

9.【推荐】反思作文五篇

上一篇:自我反思的作文 下一篇:期中考试后的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