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思作文

2021-09-15 反思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反思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生活反思作文 篇1

  《小学习作教学“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以来,经过课题组老师大胆地实验、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了学生喜欢上作文课、积极交流、乐于表达的可喜局面。课题实验让多数学生的表达欲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觉得,这样的结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课题组的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游艺活动。一年级教室的“水中戏球”,学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级教室的“吹乒乓球”,学生鼓足了气,争得面红耳赤;三年级教室是最热闹的,“体感游戏”吸引了全校师生,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想过一把瘾;四年级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戏”,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五年级教室,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运乒乓球,师生小心谨慎,心随球动;六年级教室里,老师认真协调,不断提升踢球的难度。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谦让。

  端午节,学校请来了老奶奶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认真地学着、包着。不管包成什么样,看着自己包的粽子,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拿着粽子闻了又闻,塞进书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此外,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课题组的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汲取民族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在作文训练中,课题组的老师拟选了《开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戏》《我们的节日》《无法忘记的一件事》《我爱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儿明》等习作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最深入自己内心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身边的小事、细微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既写清了这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有趣,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在活动中渗透作文教学,强调在生活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倾诉,不会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作文内容也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并在生活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的写作特色很鲜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三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作者真实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笔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濡染和训练,不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还欣赏了课文的结构之美、表达之美。于是,在教学细节上,教者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内化,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写景比较困难,写游记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时组织学生到园博园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联系《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观察: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我带着学生逐一观察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以浏览为顺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们先后游览了园博园里的热带植物馆、“农家乐”、“长江畔”,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最后的习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怎么选材,怎么过渡,怎样前后呼应,怎样描写才生动具体……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进入了真实的情境,有了切身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才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习作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中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快乐而高效的。

  比如,“献宝”(让小作者在学习小组内、班内读自己的习作)活动中,往往会有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学生互相批改,积极合作,就能在别人的习作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作者在呈现及倾听同学的评议,回答同学的质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小听众:第一要务就是发现同学习作的亮点,评议的时候先谈“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里最精彩”,再谈如果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甄别瑕瑜,修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上。在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在写一次活动习作时,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小作者擅长运用拟声词使自己的习作有声有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她的开头写得很有气势,如果在结尾处前后呼应就更好了。”还有的说:“‘又高兴又紧张’,把高兴、紧张的表情和原因写出来,或许会使你的习作更加细腻,更容易让读者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觉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体的场面描写,有的地方写个人的内心体验,有详有略。这学习了《水》的写法,富有变化,生动形象,如果再加点对观众的描写,作文会更丰富。”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在点评和被点评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在畅所欲言中体现真情

  学生的习作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艺术加工,只需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实的生活、纯真的童趣、真切的儿童言语是学生习作追求的目标。真情才是学生习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修改本想升华学生习作的主题,使内容更丰富,描写更具体,却忽略了学生的本真和童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认为老师的修改改变了他本来的意思。有些学生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他们觉得那是套话、假话,不再是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有甚者,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指导显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老师一味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习惯来规范、指导、要求学生的习作,不仅会令学生的习作缺少个性,使学生对真实的生活缺少兴趣,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编造”的错误观念。这是教师必须尽力克服的。

  以上几点是课题组老师在一年多来总结出的经验,也许并不新鲜,并不独特,却是老师们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表达生活!

生活反思作文 篇2

  “富二代”、“文艺青年”、“白富美”、“土豪”……当我们周边频繁地出现网络新词时,其正面价值和负面效应随之而来。为此,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正视这些标签所带来的后果。

  几年前的“扶老人被讹”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争论,这起道德风波平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也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所谓的标签。

  而在今天,这一“标签”所带来的后遗症仍不可忽视。去年的一个配图帖子,就是讲述北京当地的一个大妈经过骑车老外身边时突然摔倒,老外下车搀扶却被大妈一口咬定是他撞倒的事件,说是外国小伙还给了一千多的医药费才让自己暂时得以脱身。这个帖子非常具有倾向性,纯粹把大妈塑造成一个碰瓷者,而外国小伙显然成了“扶老人”事件的又一牺牲品。一时间,“外国小伙扶中国大妈反被讹诈”的话题见诸各大媒体,当事的大妈也遭到了外界的愤怒声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后又有目击者证明是外国小伙为夺回摩托车对大妈大吼大叫,这才使两人起了争执,随后大妈也被小伙撞倒在人行道上。至于“老外流泪”、“交通堵塞一小时”等,纯属无稽之谈。

  “标签”能够让这类剧情在时隔几年后重新上演,同时也能够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有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运动员分为两组,让一组人每天无所事事地闲逛,另一组人每天有意地想象自己进行锻炼,进而获得名次的场景。一个月以后,他们分别对两组运动员进行体能测验,却意外发现那些每天闲逛的运动员体能明显下降了,而那些每天在头脑中“锻炼”,却并未进行实践的运动员的体能反而提高了。

  当一个人被贴上特定的标签时,就会对自己的形象重新管理,使自己与“标签”一致。多给别人贴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标签,就能多给人以好的心理暗示,催化人朝着设定的方向发展、进取。有这样一个实例: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兵力不足,于是政府就决定派遣心理学家训练牢狱中的犯人。训练期间,专家要求犯人们每周给自己的亲人写信,内容统一拟好,大致就是犯人在牢狱中表现得如何好,如何服从指挥。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毫不逊色于正规军队。

  辩证地看待“贴标签”,并理性分析,利用“标签”中的积极因素,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去做的事情。

生活反思作文 篇3

  在现代社会,快乐和幸福并不缺少,甚至给人一种俯拾皆是的感觉。然而,当我们俯下身来寻找时,却惊奇地发现,散落满地的原来是一个个迷惑自己的问题和无法突破的障碍。我们甚至觉得,人生就是在逆境中寻找突破,追求理想和快乐。面对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我们需要拥有逆境中突破的智慧。

  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如意,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吗?

  我为什么难以突破现状,是自己的思维陷入怪圈之中了吗?

  我是在逃避生活的本质,还是已经在理想与现实中迷失?

  我为什么总是自卑、没信心,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当身陷逆境,心生困惑,不满足生活现状时,我们总会不停地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还可能积极投入到改变现状的行动中去。几个回合下来,收效甚微,一切都似乎没有太大进展。

  我们陷入了生活泥潭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中我们反问自己,生活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人生就像一杯水洒在地面,本质属于清澈透明、无色无味,而一旦落到地面就会被大地迅速吸收,与土壤融为一体。

  不管我们落在哪块土地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和土壤结下不解之缘。不过,很多人都很难辨清一个真相:自己到底是被土壤吸收,还是自己吸收了土壤?自己到底存在于土壤中,还是土壤存在与自己体内?

  生活的全部就在自己和土壤之间,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根本无法分清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模糊的感觉和想辨别清楚现状的欲望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寻找,自己到底是什么,土壤到底在自我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旦我们试着去发现真相,迷惑、混乱、烦恼、压抑、茫然就会随之而来,似乎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阻力束缚住了自己,无法挣脱,更难以超越。此时我们的生命陷入到逆境之中,而任何希望亮光的出现都会使我们对其充满惊喜、欣慰与渴望。

  然而,一切仍然像土壤的厚度那样,很难让自我辨清和穿越。甚至有时我们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一团糟,好像根本不属于自己一样,还有种陷入泥潭的感觉。我们奋力挣扎,然而一切都像在做无用功,没有任何突破。

  这个时候,快乐与幸福荡然无存,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迷乱纠缠着自己,既无法掌控,又挥之不去。于是,我们开始在阻力面前思考生活中突破之道:

  我将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目前不佳的现状?

  自己必须走出哪些思维怪圈?

  如何在失控中学会驾驭?

  怎样在痛苦中把握幸福?

  自己能否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是什么在阻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是什么让自己陷入了泥潭?

  如何使自己的做事效能更高些?

  如何让弱势的自己变得优秀?

  自己能否成为生命的强者?

  当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时,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原来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盲人摸象,所触摸到的并不是一切的真相。眼睛和感觉常使我们的思维陷入偏见之中,所以想认清自我就不能固守一隅,而是应该学着突破思维意识中的束缚,寻找生命中的非常之道。

  对于那些身心陷入困境的人来说,逆境生存智慧就是使其突破困境的非常之道。从逆境智慧中我们会:

  发现自己到底被哪种思维束缚着;

  清楚如何去驾驭失控中的自己;

  明白怎样把握人生的幸福真谛;

  学会如何去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知道是什么在阻碍自己前行;

  弄清自己为什么会陷入泥潭;

  清楚怎么做才会变得优秀;

  懂得怎样让自己突破局限,并一点点强大起来。

  人生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暂时处境。不管目前的处境是好还是坏,它都充满着各种变数。在面对人生变化时,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并积极为自己创造改变的条件,才能使变化更趋向于自己的内心期望。

【【精选】生活反思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1.精选生活反思作文4篇

2.精选生活反思作文三篇

3.【精选】生活反思作文4篇

4.【精选】生活反思作文四篇

5.精选生活反思作文3篇

6.生活反思作文(精选8篇)

7.精选生活反思作文四篇

8.生活反思作文

9.生活反思作文四篇

上一篇:期中的反思作文 下一篇:生活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