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作文

2021-11-10 奉献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奉献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奉献作文 篇1

  有一句话叫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被多少人所信奉,传承下来,它所表现的就是一种精神——奉献。

  有一个厨师,他在一家著名的高级餐厅做一个小厨子,但是,工资却是很低的。有一天,他做了一碗香喷喷的牛肉,它的香味太诱人了!他决定给主厨尝尝他的手艺,可是,刚给主厨看看,主厨便眉头紧锁,说:“什么垃圾,倒掉它!”他很舍不得,忽然看到一个流浪汉,出于同情又舍不得,便给他吃了。流浪汉吃完后,露出了幸福的神情。后来,他天天给流浪汉做菜,而这些钱都要他自己花。老板看到了,很感动,把他升为餐厅的主厨,成就了他的美梦。原来那个主厨被老板辞掉了。

  范仲淹是一代名将和伟大的诗人,他为了天下百姓和天下安危着想,为民而战,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给人民造福,为人民奉献。

  郦道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大自然。于是,他为人民总结地理现象,研究自然规律,收集天下民歌,终于为广大人民著出了天下名“注”:《水经注》,他为人民奉献,为人民而著!

  乐于奉献的人,总会得到人们尊重,得到别人敬畏,从而流芳千古!

  那个厨师有奉献精神,所以才会成为主厨,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但是,如果他没有为那个流浪汉送吃的,没有为他人奉献,那么老板就不会为他感动,就不会让它成为主厨,自然也不会改变命运。而且,正是因为主厨的冷淡、浪费,不为人奉献,所以才没保住自己主厨的位置,最终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失败。

  范仲淹正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想着为人民奉献,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所以才能流芳千古,而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但是,如果他没有为他人而奉献,有着“存者且偷生”的心里,那么他将不会成功,也没有这句千古名句,自然也不会流芳千古,而是一个平庸之人。

  郦道元正是对科学的热爱,对人民的奉献,对自然的征服,为人们总结规律,所以才会为人民奉献,为民造福,才会写出《水经注》。如果他没有奉献精神,没有为他人总结自然与地理现象的思想,没有热爱大自然和科学的热情,那么,他就一定不会为民造福,不会流芳千古,便不会有伟大的《水经注》了。

  所以,如果没有奉献精神,自然就不会流芳千古,而是一个平庸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受人尊敬和敬仰的人。

  让我们拥有奉献精神,摒弃那些不爱奉献的思想。人人都能奉献,相信,以后的社会会更加美好。

奉献作文 篇2

  烈日炎炎的夏天,街道上几乎不见一个人影,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间里。突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橙色的人影,手里拿着一把大扫把——是清洁工人。

  一辆车飞速地驶过,同时丢下了一个白色的垃圾。清洁工人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走过去,扫掉了那个垃圾。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做着。

  随后,我的视线中又出现了一群刚刚补完课的小孩子,他们吵吵闹闹地跑到了食品店。每个人买了一个棒冰,随手把棒冰外面的包装扔到了地上。清洁工人走向前,对孩子们和蔼地说:“小朋友,随手丢垃圾是不好的行为,老师不是经常教育你们吗?应该要养成将垃圾扔到垃圾箱的好习惯。“一个最大的孩子说:“扫垃圾的算什么,不要听她的。”几个年龄较小的孩子也应声附和。清洁工人并没有为此生气,而是继续教导到:“随手丢垃圾本来就是不好的习惯,怎么还能明知故犯呢?清洁工人的工作对你们来说也许低贱,但是对我来说却是神圣的。如果没有一个清洁工人的话,垃圾将会遍布整个地球。“孩子们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将地上的垃圾捡了起来。清洁工人笑着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了笑脸。随后,兴高采烈地走掉了。

  豆大的汗珠从清洁工人的脸上滴了下来,凝结着清洁工人的劳动成果。是他们用时间和汗水默默奉献,一点一点把马路上的垃圾清除干净,让行人和司机有一个干净的马路,使空气也清新了很多。

  有一种美丽叫奉献!

奉献作文 篇3

  基础篇 第一课 记叙文写作标准流程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人物分解和记叙要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确定中心

  1、讲解:

  给妈妈的话:现行教科书的作文教学体系往往将记叙文分成写人为主和记事为主两个大类,实际上,人物的性格特征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才能体现出来,没有具体的事例,人物的形象就不生动,血肉就不丰满,情感也无从表达,所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同样必须重视事例;而记事的文章,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反映一个或一群人的精神面貌,否则,这样的文章便没有多大的意义,除非它是一篇为破案或打官司采用的阐述事实证据的专业性文章。也就是说,无论是写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记叙文的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妈妈要给孩子讲的内容:写记叙文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介绍某个人或某群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必须先确定先写谁,是写这个人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我们自己的态度是表扬他还是批评他。我们表扬这个人的好的一面或批评他坏的一面的态度,就叫做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

  2、人物精神面貌的分解

  教学方法:妈妈给出人的精神的类别,让孩子列出例子,越多越好;最好是有几个孩子在一起进行讨论或举手发言,这样可以相互激发,如果人数足够,则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

  人物的精神面貌

  好的一面:习惯——早睡早起、讲究卫生、热爱锻炼、做事认真等等

  性格——文静、果断、稳重、乐观、大方、和蔼等等

  能力——成绩好、字写得漂亮、做手好菜、完游戏厉害、开车技术高等

  品德——善良、热情、热心助人、爱护环境、大公无私、不畏强权等等

  坏的一面:习惯——晚睡晚起、做事拖拉、做事没计划、懒惰、小偷小摸、不准时等

  性格——粗暴、好猜疑、轻浮、悲观、胆怯、吝惜、刚愎自用等

  能力——成绩差、动手能力差、口齿不清、不会整理内务、心理承受力低等等

  品德——自私、贪婪、冷血、恶毒、淫秽、下流、偷窃等

  3、确定具体的、要写的人物和选准这个人的其中一点或几点精神面貌(温馨提示:对初学者或基础不好的孩子来说,最好是只选一个点),并确立自己的态度

  教学方法:妈妈先举例子,然后让孩子自己独立选择

  参考例子:A、人物——爸爸;精神面貌——能力:做手好菜;我的态度——表扬

  B、人物——同学小明;精神面貌——品德:乐于助人;我的态度——表扬

  C、人物——隔壁阿三;精神面貌——习惯:懒惰;我的态度——批评

  二、选准事例

  1、讲解:

  教学方法:妈妈将下面的内容转化为自己习惯的口头语言,让孩子听明白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要表现出具体人物的任何一点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一件或多件事例来表明,通过他对事件的处理手段和处理过程中的.外貌(主要是服饰)、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将他的这一点精神面貌表现出来。

  2、列事例训练:

  教学方法:让孩子按照自己刚才确定的中心,列举出3个以上能说明人物这种精神面貌的事例。

  参考例子:中心:人物——同学小明;精神面貌——品德:乐于助人;我的态度——表扬

  小明乐于助人的事例:A、同学小军的成绩很差,小明经常主动帮他补课;

  B、体育课上,足球队的足球飞出了操场,小明顺手捡起来扔回去;

  C、商场上碰到迷路丢了妈妈的小朋友,费了很大劲才帮他找到妈妈

  D、同学阿芳被阿牛欺负,小明叫上一帮同学狠狠地揍了阿牛一顿。

  3、筛选事例训练:

  教学方法:妈妈对孩子列出的事例精心分析和评讲,让孩子从中筛选出最能符合中心的一个或两个事例。

  参考例子:从上面的例子来看,ABCD四个事例基本上都符合乐于助人这个标准,但是事例D中,小明的做法明显不太合适,也不能表扬这种行为,因为是记叙文而不是辩论文,所以,事例D可以排除;事例B行为发生的很短暂,很难展开来进行记叙和描述,而且事情也不是很有分量,因此,事例B也可以排除;事例A中经常帮小军补课,是一个持续性的事件,比较容易通过几次补课情形的对比,小明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变化来写小明的品德等,所以事例A是可以选择的一个事例;事例C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事件,事件中小明对小朋友的语言、动作等的细致刻画描写,都可以体现他热心助人的好品德,因此事例C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事例。

  4、确定事例

  教学方法:让孩子将筛选出来的事例中,挑出最符合中心的事例或自己最熟悉的事例作为这篇作文的写作材料。

  参考例子:从事例A或事例C中,选出其中一个都可以

  三、排列要素

  教学方法:妈妈先讲解概念和模式,然后让孩子肚子完成训练内容

  1、概念: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六要素排列模式:

  模式:

  第一部分(基本上用1个段落):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同时将时间、地点和人物点明;

  第二部分(可以用1个或2个以上的段落):按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讲清楚人物在某时做了什么事,在另一时又做了什么事;

  第三部分(基本上用1个段落):交代清楚事情的结果,并表明自己对事件或人物的看法。

  范例:

  第一段:星期四下午放学后(时间),我(人物)回到家里(地点),爸爸妈妈不在家,可我的肚子饿了(事件起因),决定自己做饭(事件)。

  第二段:首先,淘米做饭;接着,择菜、洗菜、切菜;然后,炒菜(炒菜作为重点也可以单独一段详细写)(经过)

  第三段,我学会了炒菜,对自己感到很自豪。(事情的结果和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3、训练:让孩子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和所选的事例,仿照模式和范例,排列好事件的六要素

  四、想象具体场面

  教学方法:妈妈以前面做饭的事例为案例,做一些简单的提示,让孩子按要求独立完成写作。

  训练1、将人物遇到事情和处理事情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详细写出来。

  训练2、将当时的环境(室外景物、市内摆设布置、天气等)写下来,目的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五、正式作文

  孩子将想象的场面内容补充进排列好的事例要素里面,稍微加以理顺和扩充,再对词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修饰(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一篇像模像样的作文就新鲜出炉了。

奉献作文 篇4

  这些天感冒,嗓子像堵了一团棉花似的很难受,头也昏昏沉沉的。妈妈见我可怜兮兮的样子,咬咬牙从她心爱的薄荷盆栽里折下一枝送给我,说:“看看它能不能让你感觉好一些。”

  我把它凑到鼻子跟前,丝丝缕缕的清香幽幽地钻进鼻孔。虽然它不能减弱我目前的痛苦,但大脑立时清醒多了。我感到很高兴。

  用完后我把它放在桌子上了,结果它被粗心的姐姐压在书本底下了。我心疼极了,细细地检查它的伤势。唉,它被压弯了,像一驼背老人。还好它的枝条上那一朵一朵白花并没有被揉碎,依然那么美丽。偶然间我发现枝条下端有许多片小叶子,比起上端饱嫩青翠的叶子它显得多么稚嫩柔弱,显然是刚长出来的芽儿。我不禁埋怨自己,为什么自己生病还要拉一个无辜的生命来陪葬!它本该继续生活在同伴之间,享受着太阳的温暖,吮吸着纯净甘甜的露水,和小虫们玩耍,和家人聊天;而且茁壮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然而它的生命即将结束,躯体将为我服务,我太残忍了!

  过了几天,我的愧疚感越来越淡,直到后来消失,虽然它还放在我的桌子上,虽然我只要一抬眼就可以看见它,但我却再没有捧起它。它的薄荷枝显然经不起时间的摧残,很快就枯萎了。洁白的小花瓣变成棕色,叶子蔫得尾部卷了起来,脉络被染成枯黄色。看到它憔悴而毫无生机的样子,我很想把它处理掉,扔到垃圾筒里。

  我重新拾起它时,薄荷香夹杂着枯叶的味道依然轻轻地飘来,回荡着,沁人心脾。我不由得对它产生敬重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枯萎的枝条夹在我的书本里。闻到我的指尖也染上了薄荷香……

  普宁市勤建学校九年级(20班)郑育欣

  简评:本文题目普通,但并不普通。本文以时间为序,行文脉络清晰。短小,情感却跌宕起伏:高兴—心疼—愧疚—淡忘—敬重。写法上也独辟蹊径,用自己的细腻的感受从侧面来写薄荷枝的无私奉献,比较有新意。结尾一句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

奉献作文 篇5

  奉献是一种美,这句话众人皆知,但又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忘我的去奉献呢?我奉献他人,是由于几年前的一个寒冷的下午。

  那一天,秋风萧瑟,冻的我们瑟瑟发抖。我和妹妹去外面购物,在乘坐公交车的旅途中,发生了一件让我认为寻常又不寻常的事,那时,在公交车上,人虽不是很拥挤,却也满了的没有了空位了。这时,一个大姐姐起来为我们让了座,我连忙向那个姐姐道谢,可没想到那个姐姐只是谦虚的说:“没事儿,不用谢。其实我也是因曾受过他人这样的恩惠,因此我才每次都为他人让座,也算是投桃报李吧,我希望这样的精神可以从我这里一直传承下去,你不用感谢我。”他姐姐的这番话,让我刻骨铭心,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从这次事件后,每次我乘坐公交,没有空座位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人让座,也就是大姐姐说的那句话,也算是投桃报李吧。其实,在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人都奉献一点点,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那社会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呀!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出我的一份爱来感化身边的人,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奉献是一种美,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奉献在心底长驻,拥有奉献,你将会拥有一个充满爱心、充满温暖的生活。

【【精品】奉献作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精品】奉献作文锦集6篇

2.【精品】奉献作文锦集五篇

3.【精品】奉献的作文锦集9篇

4.奉献作文锦集10篇

5.奉献作文锦集7篇

6.奉献作文锦集五篇

7.奉献作文锦集九篇

8.奉献作文锦集6篇

上一篇:无私奉献的作文 下一篇:默默的奉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