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

2018-06-24 改写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1

  一天,著名的宋代诗人辛弃疾出外游走,天气是那么的晴朗,不时还有鸟儿从头顶飞过,诗人走着走着,突然听见了哗啦啦的流水声,其中还夹杂着南方语言逗乐的声音,是谁呢?诗人往前走了走,看到了一间低矮的茅屋里有人,茅屋旁还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翠草。两位老夫妻坐在茅屋内,老翁手拿白色的玲珑酒杯盘腿坐在桌边,老妇靠在老翁身边,老翁略带酒意似的用南方的方言与老妇相互逗趣、取乐,只见老妇面带笑意地看着老翁,这对老翁媪虽然不算富裕,但还是其乐融融。这对白发苍苍、其乐融融的老人是谁家的老翁老妇?原来是三个儿子的父母啊!

  大儿子在溪东头的地里锄地虽然烈日炎炎,但他还在卖力的除草,时不时的直起腰,插插头上的汗,他想,我身为长子,一定要做好弟弟们的榜样,除草这这种力气活就让我来承担吧!想到这,他更买力地干起来。二儿子虽然年纪还小,可他也没闲着,他正坐在树荫底下编织鸡笼子虽然不小心将手扎破了,但是他还是编好了。

  最可爱、顽皮的小儿子他横卧在溪边,他一会逗逗小溪里的小鱼,一会拨剥食着莲蓬,他那调皮可爱的样子很讨人喜欢。辛弃疾想,这样美好的一幕,我回去一定要写成一首词,就这样,他写了一首清平乐·村居。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2

  在夏天一个静静的早晨,我散步时走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看见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小溪的右边,溪旁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我正欣赏着这祥和的景色,忽然听见茅草屋里有人操着几分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几分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这说话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到底是谁呢?

  我很好奇,便不顾体面地探头去望。这才看清:原来是一对白发的夫妇,正喝着酒,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开着玩笑呢!只见老翁用手指逗弄老妇的头发,老妇又转手给老翁哈痒。他们的生活可真美好,愉快呀!生活在这样温馨家庭下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样呢?

  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不时喘口粗气儿;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把鸡笼扎的漂亮,又很实用,还带着满意的笑容。他们的大孩子勤劳,实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二儿子心灵手巧又让我赞叹不已。咦?小儿子在干什么呢?我走近一看,他可真调皮可爱,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两只脚丫子甩来甩去,真惹人喜爱。

  他们一家五口人老老小小生活得其乐融融,孩子也过得无忧无虑,看上去十分亲切。我忽然觉得金钱和地位不那么重要,只要一家人生活得健康幸福快乐就好。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3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溪边长满了绿绿的青草,溪中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阵风轻轻地吹过,荷叶翩翩起舞。瞧,溪里倒映着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谁呢?原来是溪前的一棵大白杨呀!白杨树旁边,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条爬上了屋顶,结了许多个大南瓜。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放眼望去,那儿还种植了一大片大豆呢!

  屋里,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正借着酒意说悄悄话呢!老爷爷对老奶奶说:“你哟,可真是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漂亮了呀!”老奶奶一听,可乐了,说:“就会耍嘴皮了。今天又做错了什么事,回来巴结我呀?”老爷爷忙说:“我哪有?你真的越活越年轻。”老奶奶说:“你别给我添麻烦就不错啦!”他们又说又笑。

  这时,太阳已经高照。

  勤快的大儿子虽然热得直冒汗,但他依然在豆田里锄草;心灵手巧的二儿子虽然年纪尚小,但他也没闲着,正在树阴下编织鸡笼;最小的三儿子,他横卧在溪边,一会逗逗鱼儿,一会又剥食着莲蓬,那调皮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

  “儿子长大啦!孝顺了!”老奶奶对老爷爷说着。老爷爷回答:“是啊!我们可以安享晚年啦!”说着,他们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这是一个多么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是一个多么和睦、美满的家庭啊!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4

  宋朝诗人辛弃疾某日来到乡村游玩,他走着走着,忽然眼前一亮,啊!多美的景色啊!只见一条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溪边,有一座矮小的茅屋,溪边的小草齐刷刷的挺立着,显得特别精神!辛弃疾轻轻靠近茅屋,只见茅屋里坐着一对老夫妇,慈祥的脸上带着笑意,桌上摆着几碟小菜,半瓶酒,看着这两人红扑扑的脸,辛弃疾想:这老两口,好悠闲啊!正想着,听见老爷爷操着方言说:“我说老婆子,多亏你给我生了三个孝顺的儿子!来,我敬你一杯!”老婆婆连连摆手,笑着说:“老头子啊!我都醉了,看你醉成这样,还喝啊!”

  听着这老两口的对话,辛弃疾不觉有些陶醉,他目光一转,发现在溪的东边有一人在锄豆,汗如雨下,诗人猜想:这就是刚才那两位老人家说的儿子吧!可还有两个呢?诗人举目四望,发现在院子的桦树下有一人在编制鸡笼,动作非常麻利,这就是二儿子吧!在溪边躺卧着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正在剥莲蓬。

  诗人不禁喜欢上了这种生活,在心里想着自己过着这种生活的样子,想着想着,辛弃疾的身影吞没在夜色中,越走越远……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5

  一座小小的茅屋映入眼帘:茅屋边的小溪清澈见底,小溪旁长满了青青的草儿。大片大片的荷叶,似翠绿的圆盘浮在水面上。荷花含饱待放,似姑娘娇羞的脸庞。茅屋边几只母鸡正在咯咯地叫着,似乎向在主人讫讨吃的。茅屋边有一棵高大的`槐树,叶子繁茂得像一顶大帐篷,树影下投下斑斑点点的亮光。茅屋顶上有几株葡萄架,碧绿的叶子透出无限的生机。后院还有几棵梨树,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沐浴。在茅屋的一扇窗前,有一对老夫妇正在低声说话,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丈夫端着酒杯,夫人紧跟其后,好一副悠闲自在、其乐融融的样子。

  他们一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头戴斗笠,手拿锄头。炎炎烈日下,他脱了外衣,汗流浃背地锄草,不时地站下来,以求暂时的休息。中儿子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正在槐树下用心地用竹子编织着小小的鸡笼,瞧!他盘腿而坐,很是专注,生怕有什么问题让笼子不结实。但,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儿子,他正趴在散发着清香气息的泥土上剥着莲蓬,那副认真劲儿,似乎不放过每一个莲籽。看!他穿着白白的上衣,赤着脚,那可爱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他把剥下的莲籽,移过来放过去,像玩玻璃球一样。两位慈祥的老人看着自己充满稚气的小儿子,脸上荡满了幸福的笑容。

  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乡村的情趣。一家人生活得甜蜜、幸福、其乐融融。无不让人羡慕!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6

  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四周青山环抱。村子里绿树成荫,绿草如茵,五彩缤纷的花儿遍地开放。一条小溪穿村而过,犹如碧绿的玉带。

  一座低矮的茅屋前,一棵大树巨人般挺立着。屋后,一片竹林枝繁叶茂。门前的小溪,岸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草,溪水清澈透明,溪面波光粼粼。溪中,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朵朵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婷婷玉立。有的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莲蓬,像小仙女穿着漂亮的舞裙跳起了快乐的踢踏舞;有的含苞待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偶尔还有只小蜻蜓落到上面休息。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着。不知是谁家的一对老妇妻,刚喝完酒,带着醉意坐在茅屋前亲热地闲聊。

  放眼望去,勤劳的大儿子正在溪东豆田里锄杂草。尽管他戴着草帽,炎炎烈日还是烤得他大汗淋漓,汗水洒在豆田里,滋润着豆苗。但他看到眼前想到秋天的好收成,锄得更起劲了。心灵手巧的二儿子正坐在门前认真地编织着鸡笼,随着他的手不停地翻动,竹条在他手中飞舞着。惟有最受宠爱的小儿子十分顽皮,正悠闲地独自趴在溪边剥着莲蓬呢。

  好一幅美丽的村居图啊!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7

  今天烈日炎炎,春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辛弃疾边走边观赏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一座茅舍后有一片竹林,竹林里的竹子青翠欲滴。茅舍前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淙淙地流着。小溪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露珠点点,荷叶上水珠晶银透亮。小溪两旁长满了绿绿的青草,这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这座低矮简陋的茅舍前有一对白发老夫妻,他们正坐在一棵大树下,这棵树苍翠挺拔,直插云霄,犹如一个巨人守护着这户人家。翁媪不时还拿起酒杯小酌一下,。脸上泛起了红晕,老翁拉着老夫人的手,一抹胡须,用吴地的方言说:“老婆子啊,你可否想起以前咱们青梅竹马的时光?时光匆匆流去,那时候,你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婷婷少女呢!村里人啊,可羡慕我们了!”老夫人的脸更红了,害羞地说:“老头子,喝酒,喝酒。你不要夸我了,呵呵。可想已逝岁月?以前你还是个帅小伙呢!可如今我们年纪也一大把了,都年过半百了,儿子也长大成人了。”老两口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着。

  烈日当空,小溪东面,大儿子正在豆田里除草,他带着草帽,袖管和裤管都挽起了一大半。他弯着腰,弓着背,小心翼翼地处着草,太阳烤得大地火辣辣的烫。虽然汗水不停地顺着他黑黝的脸上流下,但他依然还是在辛勤地劳动。听到父母爽朗的笑声,心里乐开了花儿:嘿,父母肯定在夸我勤劳能干呢!但他只是远望了一下父母,又赶紧除草了。

  二儿子的手最巧了,他坐在离老两口不远的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鸡笼,一丝不苟地织着鸡笼,竹条在他的手上一会上下跳动,一会左右穿梭。虽然手稍稍有些粗糙,但他依然很熟练,“刷刷”地声音仿佛是在演奏着动听悦耳的歌曲。手不小心被刺破了,他也只是往衣服上一抹,憨憨一笑,继续编制:等我织好了,捉几只小鸡回来,它们住在里面,一定会很舒服的,就像我们一家人一样,幸福美满。那不如再多织几只拿到集市上去卖吧!还能帮父母减轻些负担呢!

  小儿子正在小溪旁,他扎这两只冲天辫,一件红短褂,一条红褐色的裤子把他衬得活泼极了。他一会儿闻闻荷花的香;一会儿踢踢荷叶的根;一会儿躺在溪边,看看蓝天白云;一会儿侧在哪儿,看看邻居家的二娃。咦?他找到了几个最不起眼的莲蓬,用力一拽,把莲蓬弄下来了他来到溪旁,趴在那儿,玩弄着莲蓬,两只脚向上翘左右摇晃着。他把莲蓬里的莲子一粒一粒地剥出来,再放到嘴里一尝,恩,真好吃!他剥下几粒放一堆,剥下几粒放一堆嘴里还喃喃自语:“这时父亲的,这时母亲。这是大哥的,靠劳靠劳他,大哥那么辛苦。这是二哥的!”然后,他指着一堆最多的拍着手哈哈大笑:“这是我的,哈哈哈哈……”他努力地,认真地一个一个认着是谁的:嘿嘿,我要叫母亲煮莲子粥给我吃,可好吃了!待会儿让哥哥们尝一尝!

  这一对老夫妻望着自己其乐融融的一家子,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开心地笑了。

  辛弃疾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羡慕,向往,热爱这种生活。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词——《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8

  盛夏的一天,灼眼的阳光泼洒在大地上,枝叶繁茂的的柳树在燥热的夏风中飘逸着长发,发出“沙沙”的响声。

  柳树旁,有几间又低又矮的茅草房。房子虽然小,却简朴大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柳树下,一公一母两只鸡绕着房子散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饿了,就伸着头,找蚯蚓吃。

  茅草房上,长着几颗尚未成熟的小南瓜。它们藏在宽大的叶片下,羞怯地露出小脑袋,东望望,西望望,好像怎么也看不够。

  房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这里可是人们的乐园:平时,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大人们在这里洗衣、打水。

  这时,茅草房里传来一阵阵谈笑声。原来,是一对老夫妻,正在用家乡话在聊天呢!

  老翁笑眯眯地对老婆婆说:“你看哟,咱们的三个儿子可越来越能干喽!”

  “可不是嘛!他们身上还真有些你年轻时候的干劲哩!”

  老翁听了,笑意更浓了,脸上也有了淡淡的红晕。他晃了晃杯中的酒,轻轻抿了一口,说:“你看,咱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锄草呢。”

  老婆婆顺着老翁的目光向溪东看去,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挥汗如雨,一边锄着草,一边乐呵呵的看着田里茂盛的豆苗,自言自语地说:“庄稼长得这么好,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咯!到时候,俺要请人多磨些豆浆,多做些豆腐,孝敬俺年迈的父母亲啊!”

  老婆婆又把目光转向柳树下,他们的二儿子正在树下用柳条编着鸡笼。二儿子的手可真巧啊,编织的鸡笼又美观又结实。那两只鸡在笼子旁好奇地伸着头打量着。二儿子调皮地对它们说:“看,这就是你们的新房子,冬暖夏凉,保证你们住得舒舒服服的。你们可要多多下蛋给我们吃哦!”

  老婆婆开心地笑了,对老翁说:“咱儿子的庄稼活儿干得好,手艺也不赖哩!”

  老翁自豪地说:“那是啊,咱们的儿子还能差嘛!你看,小儿子还捉了许多鱼呢!”

  不远处的小河边,一个浑身晒得黝黑的小伙子,头枕着河边的青草,身子却泡在清清的河水里,一只脚翘出水面,脚趾间还夹着一片荷叶,两手也没闲着,正在剥着莲蓬,一颗颗往嘴里送呢。他的身旁,十几条一尺来长的鲜活鲤鱼在鱼网里撞来撞去,不时地掀起一片片水花。原来,他们最喜欢的小儿子,捉足了鱼,顺手折了鲜嫩的莲蓬,在犒劳自己呢。

  夏日的骄阳下,清澈的小溪缓缓地向远方游去,一路上唱着欢快的歌,传递着丰收和幸福的喜讯……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9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辛弃疾又要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

  他沿着一条小溪,踩着铺满青草的小路,走到一处低小的茅屋下,里面传出阵阵笑声,辛弃疾忍不住推门而入:“什么事那么高兴啊?”

  “呵呵!辛弃疾!你来啦!”老翁端起酒杯,“来,正好陪我喝一杯。”老妇连忙起来倒酒,三个人喝得不亦乐乎。

  辛弃疾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们儿子去哪了?”“走,带你去看看!”老夫妇一起站起来,带辛弃疾出了门。

  大儿子正戴着草帽在豆田里着草,他累得气喘吁吁,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还一直不抬头地忙着,一点儿都没有发现站在地边的父母。辛弃疾赞叹道:“真是一个勤快的儿子啊!”

  他们走到溪边的大树下,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呢。鸡鸭围着他转来转去,他一边细心地编着,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它们。老妇对老翁笑着说:“我们这俩儿子真勤快呀!我们有他们真幸福!”

  “哈哈哈……”一阵笑声传来,辛弃疾好奇地走过去,原来小儿子正趴在溪头剥莲蓬呢!小儿子听到动静,转过身来,一脸的泥巴,调皮地对辛弃疾说:“叔叔,你也想吃莲蓬籽儿吗?”那可爱的模样让人越看越喜欢。

  辛弃疾感叹道:“有大儿子和二儿子帮忙,又有小儿子带来快乐,这夫妇俩真幸运啊!”

  小溪哗哗地流着,像在唱着歌,相信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10

  夏天到了,阳光流在湖中,流在鸟儿的翅膀上,流在马车的蓬顶上……

  在这明亮阳光的底下,有一处茅屋。屋檐虽然十分矮小,但茅草在阳光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房前的院里,树木长得高大挺拔,在地上投下大块的树阴。屋后有一片竹林,小鸡们在母鸡的带领下觅食。屋旁有块小菜地,搭着瓜架,种着南瓜和丝瓜。它们的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门前有条小溪,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岸边的草儿青青,绿得发油。不远处,荷花已经凋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莲蓬,从水中探出头来。

  远远传来细细的说话声,侧耳倾听,原来是茅草屋里传来的。

  “老头子,今年秋收后,我们再造一间屋吧!”

  “是啊!老婆子,阿大十八了,应该要独立了!”

  噢,屋里窗下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一定是他们在说话吧!老翁摸着他那又白又长的胡须,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你看!”老翁说,“我们的三个儿子,多好哇!”老妇停下补了一半的衣服应和道:“对啊,就是小儿子淘气一点!”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此时此刻,在溪东头的山坡上,大儿子正头戴斗笠,拿着锄头卖力地锄着草。日头越来越毒,大儿子头上的汗一颗一颗的滚落。太阳越来越猛,他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抹着头上的汗……院子里,大树下,二儿子正一边哼着歌,一边织着鸡笼。他的手那么灵,细细的竹篾在他的手指里翻飞,很快,一个鸡笼就编好了;最讨人喜欢的还是小儿子,他正顽皮地趴在溪头,跷着腿,剥着莲蓬,有滋有味着品尝着莲子……

  这醉人的情景全被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看在眼里,他突发灵感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相关文章:

1.清平乐.村居改写

2.《清平乐.村居》改写

3.《清平乐·村居》改写

4.改写《清平乐·村居》

5.改写《清平乐村居》

6.改写《清平乐 村居》

7.改写《清平乐.村居》

8.《清平乐·村居》改写

9.《清平乐 村居》改写

上一篇:改写词《如梦令》作文 下一篇:改写渔歌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