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石壕吏改写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石壕吏改写作文1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我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还没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打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唐王朝为了即时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我这时被迫离去……
残阳如血,几只乌鸦呱呱地飞回巢。村中静悄悄的。天色,已晚,可村里十室九空,我该去哪投宿?终于,看到一户人家家中微弱的灯光,我忙奔过去……
家中的老夫妻热情地招待了我,吃过饭后,我便睡了……
可没想到,当晚就有官吏来抓人当兵。那官吏使劲地敲着门,边敲边吼:“开门!开门!我是来找人当兵的!快开门!”我顿时被吵醒了,出了房间瞧瞧,便看到老翁翻墙出去逃走了,老妇颤巍巍地走出去开门应对那官吏。
见到是一个老妇来开门,官吏顿时不爽地问道:“喂,你们家的男人呢?到哪儿去了?”老妇哀怨地回答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了。其中一个儿子就只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去的人永远逝去。唉,哪还有男人啊?”说完,有些抽泣。“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可去服兵役了吗?!”
老妇的眼泪从眼中夺眶而出,边哭边说:“家中再没有什么人了,就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这个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是,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啊!”官吏听后,怒道:“那我们上级的命令我们也必须得遵守。你必须从家中派一个人随我去服兵役,不然我们也不好交差。”老妇无奈,想了想:家中已无人可去。老伴是一家之主,儿媳妇得照顾小孙子,我就随官吏去吧。唉……随后回答官吏:“老妇我虽然衰弱,但请允许我跟从您今夜回营去,赶紧应付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去还赶得上做早饭。”官吏听后,只好作罢,便对老妇说:“好吧,好吧,你跟着我去。”差吏骂骂咧咧地把老妇带出了院子。
惨淡的月光下,老妇回头张望着自己那破旧的小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一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
夜晚以至,话语声绝。
但好像能听到若有若无的,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在旷野上飘荡……
那一夜,我失眠了。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是悲,还是恨。
漫漫长夜已过,天蒙蒙亮。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刚回来的老翁道一别……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可此时,不是生机勃勃的春,而是严寒的冬,残酷的战争,悲伤的离别……
石壕吏改写作文2
天灰蒙蒙的,看来一场大雨在所难免,我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赶路,希望能找到一个村子投宿。
大约又走了五公里的路,终于依稀可以看见一个村子了,我走过去敲响一户人家的门,一位老妇人步履蹒跚地 给我开了门,领我进了里屋。
这是一件何等简陋的屋子呀!三间屋子,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看来,战乱带给了人民无尽的痛苦。他们安排我住在一间屋子了,并嘱咐我不要走出来。我顺从地躺在简陋的炕上,闭上了双眼。
正当我朦朦胧胧即将进入梦想之际,一阵嘈杂声惊醒了我。“皇上有命,各家各户出壮丁一名,以充军用!”接着,又传来一阵敲门声,老妇人踉跄地去开门,老头子已翻墙逃走了。
“你家的男人呢?都去哪儿啦?”官差大声吼道。
老妇人哭哭啼啼地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去邺城防守啦,前不久,我的小儿子来信说,老大老二都阵亡了!”说到这,老妇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官吏没有被感动,反而更加粗暴了:“哭什么哭!住嘴!你要是再不交人,这把刀可要问候你了!”说着,他拔出了那把腰刀。
“别,别,官爷,”老妇人吓得面如土色,“我是在苟且偷生,我的两个儿子已经完了!我们家里更是没人了,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我的儿媳还未改嫁,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说到这,两个官差说:“那就把你家的女人拉去从军!”说着,就要把老妇的儿媳妇拖走。
老妇急忙上前,“别,别!她走了,我的孙子不就要饿死了吗?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和你们回到营地去吧。”
差役不屑一顾地说:“你这么个东西,跟我们回去也没多大用处,算了吧你。”
“谁说我没用,我今晚去了,明天早上我还可以给你们做早饭哩!”
两个差役交头接耳了一会儿,说:“好吧,就你去,带走!”
就在此时,雷声滚滚,暴雨落了下来。雷声、风声、雨声,凌乱的脚步声,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喊叫声,混成一片。
嘈杂声渐渐小了下来。夜深了,一阵哭泣声又传了过来,我心中也不甚伤感,也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走出屋子,我看见了翻墙逃走的老汉和他的儿媳妇。他们熬红的双眼、憔悴的面容让我体验到了民间的疾苦,我向老汉告别,出了石壕村。雨后的空气是那么地清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山河,何时才能洗去它的污浊?
石壕吏改写作文3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题记
夜,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大片大片的乌云遮盖了微弱的星光。小村仿佛被笼罩在淡淡的忧伤中,没有一丝声响,庄严而肃穆,一切静如太谷。
然而,这宁静却被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撕裂了,几个强壮的官兵骑着快马从远方长满荒草的小径上疾驰而来。马蹄扬起沙尘,模糊了官兵们的身影。远处传来了一声犬吠,接着四面的犬吠声便连成了一片,此起彼伏。小茅草屋的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微弱的灯光映出了老人佝偻的身影。然后各家各户都响起了幼儿惊恐的哭声,依稀看见几个苍老的身躯逾墙而走,消失在南面的密林里。
硝烟还未散去,一只孤雁凄厉的鸣叫在尸横遍野的古战场上空投下一个斑驳的影子。邺城,一个令无数英雄敬畏之地,只因为几百年前,一代枭雄曹操笑傲如此,指点江山。然而他最终也逃不过一抷净土掩风流的命运。而今,这里又成了战场。只不过此次是手握重兵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与走向衰败的唐王朝的抗衡。
战场上,一个疲惫的战士倚着岩石坐着,赤裸的胳膊上一道流血的伤口,惊心触目。地上还有个躺着的战士,头枕着他的腿,痛苦地呻吟,剩下的黄土地被鲜血染红。他嘴唇嚅动着,费力地对坐着的战士说了一句:“大哥,珍重!”便合上了双眼,脸上似乎还有不甘与悲愤……
半个月后,在那个战士的家里,年迈的老母亲平静地望着如狼虎般前来抓装壮丁的官差,手里紧握着一封皱了的血书。那上面深褐色的血迹赫然写着:二弟皆战死,吾亦不知可否生还。请父母妻儿珍重!妻可再嫁!
“不行,每家必须出一个人!”几个官差气急败坏地叫着。“那就我去吧!”老夫人淡淡地说,脸上毫无表情。几个差役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妇人,“得,就你了,老婆子,快点啦!赶紧去河阳应征,说不定还赶得上做饭。”
话语声渐渐远去,可每家每户传来的那幽怨的哭声,却如山寺敲响的钟声,在秋日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回荡……
战争,让天下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或许一个原本美满的四世同堂转瞬间便只剩下老弱病残了。烽火红了苍穹,似乎到处都闪着刀光剑影。
一场安史之乱,3600万人长眠于沙场。青史中人们看到了无数王朝的兴盛,记住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名字,却不知有多少无名小卒静静地躺在历史的一隅,任凭岁月为他们蒙上尘埃……
石壕吏改写作文4
我匆匆地走在回华州的路上,途经一个叫石壕的小镇。已是傍晚,太阳渐渐西沉,夕阳像血一样染红了整个世界。四周破败的景象和着悲哀的天色,这种凄惨的风景,让我不由得悲从中来。
不愿再赶路,便找了一户人家投宿。这户人家应该是很拮据的吧,不大的屋子因仅仅只摆放了几件家具反倒显得很空荡。简单的晚餐过后,我早早地休息了。
我很难过,很忧愁,唐军全线崩溃的消息令我深感悲伤,难道大唐真的就要这么灭亡了吗?我抬头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一片清冷和孤寂,唉,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入夜没多久,就传来一阵喧闹声。起身探头向外看,只见老翁慌乱地翻墙跑出院子,老妇则提着一个破旧的灯笼打开了门。原来是这带的差役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看见老妇出来,差役立刻凶狠地向她吼道:“你们家的男人呢?”老妇不禁打了个寒战,灯笼中的火焰扑闪了一下。老妇颤颤巍巍地向前走去,边流泪边说着:“我家三个儿子不久前都战死了。”她的眼泪伴着话语滴落下来,染湿了衣襟。“还有人呢?”差役不耐烦地吼着。“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那怎么办?”差役凶狠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差役的脸因残暴而变得扭曲,老妇显然吓坏了,小心翼翼地说:“我虽然很老了,但我请求跟你们一起回营去。”“你,你有个屁用!”差役狠狠地瞪了老妇一眼,声音又提高了八度。老妇吓得连连倒退几步,差点摔倒。刚站稳,她就赔着笑脸小声地对差役说:“现在赶到河阳去,还能够备好早饭。”一阵寒风袭来,是刺骨的寒意,老妇微弱的声音,讨好的笑脸,手中摇晃的破旧灯笼,滴落的泪水,都不断在我脑海中显现。我不忍再看,转身回房躺下,泪水打湿了我的枕头。
到了深夜,说话声音没有了,只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天,渐渐地亮了。我要继续赶路了,同我道别的只有老翁一人,想必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我望了一眼这间破旧的、摇摇欲坠的老房子,老妇低低的哭诉声,风吹动她满头白发和身上破旧衣裙的情景,都还清晰可见。转过身,我望着前面的路,漫长而曲折,唉,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呢?
石壕吏改写作文5
公元758年天下大乱,唐军混乱至极,节节败退,肆意杀烧抢夺,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为人耿直的杜甫也经历着人生大事,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一腔热血的他,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杜甫离开洛阳,途径新安、石壕、潼关,前往华州任职。
夜深人静,杜甫看着远处那个破陋的村子,轻轻叹了口气。这时,来了一群毫无人性的官吏,老翁迅速从床上爬起,翻过矮墙逃走。老夫人也从床上爬了起来,看着老翁渐渐远去的身影,这才放心了,她知道灾难来临。外面鸡犬不宁,孩子们的啼哭声盘旋在上空,伴随着阵阵敲门声。“啪!”一个官吏将门踹开,话也不说就进去搜查。很快,那群人又将老夫人围住:“快点,把家里男人都给我交出来。”老夫人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份血迹斑斑的书信。
回想起半个月前飞沙走石的战场,唐军节节败退,找来的那些老百姓又没有经验,只是白白把生命葬送于沙场。大儿子用血淋淋的双手写下了一封信,并托人带给了年近六旬的老母亲。这位老母亲正是现在被盘问的这个,满脸皱纹、穿着朴素的老夫人。
老夫人声音颤抖,但脸上却是一脸平静:“我有三儿已上战场,二儿子和小儿子已战死,只剩一个儿子,现在不知生死。”老夫人又说:“家里只有一个还未断奶的小孙子。”官吏问:“我们是奉命办事,今天你们家必须要走一个人,那孩子他妈呢?”“儿媳妇因小孙子尚未改嫁,但没有一套体面的衣服。”屋里的母亲脸上尽是憔悴,她紧紧地抱着孩子,闭着眼睛,脑子里闪过无数的战争画面:她和小儿子两情相悦,便嫁进了他家,过着幸福生活,不久后便生了个儿子。本以为生活可以一直这样美满下去,可谁知战争将他们美好的生活破坏了。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当她再睁开眼睛时,眼角已多了道泪痕。“老妇力虽衰,但愿随官吏归去,为你们做饭。”那个站在对面的官吏,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妇人:“行吧,你跟我走!”说罢,便走出了家门。入夜了,那哀嚎声渐渐消失,只余低低的抽泣声。周围一片荒凉,此时的杜甫感慨万分,却又无能为力。老翁逃回来后,见只有儿媳妇和小孙子在家,压抑不住泪水,坐在地上哭泣。
天亮了,石壕村还是那样破旧、凄凉,只是感觉少了什么。
石壕吏改写作文6
风,呼呼地刮着。我打了个寒战,如果仍然见不到一个子,我今天就得睡在外面了。
还好,前面总算出现了一个村庄,村口旁边的石碑早已经破烂不堪了。只依稀见得,写着“石壕村”这三个字。
我挨家挨户地敲着门:“有人吗?”没有人理我……这是最后一户人家了。“有人吗?”我连续敲了十多次。“吱——呀——!”破烂的木门被打开了,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年轻人,快进来吧。”我说明来意后,老妇人给我安排了一张床,睡下了。
半夜,我被狗叫声惊醒了。“快!你来搜这子!”外边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哐!哐!哐……”那个人用脚踹着门,“把你家的男人交出来!”“哗——啦!”我听得出,这是老妇人在叫老人逃跑,老人跑得跌跌撞撞的,好不容易才翻过了后院那堵墙。老太太战战兢兢地来到了门边。刚一放下锁,门就被踢开了。
那般的着老妇人,老妇人跪在地上,哭得满脸都是眼泪!差吏吼叫得多么,老人哭泣得多么凄苦。
我只听得老妇人再向差吏求情:“我的三个儿子都被抓去当兵了,正在邺城防守,一个人帮儿子带来了一封书信给我,说i另外两个儿子都被了。活着的人活一天是一天,死了的人便永远死了啊!”
差吏十分生气,怒吼道:“你儿子死了关我什么事!快把你家男人交出来,好回去交差!”说罢,便要硬闯进来。
老妇人没敢去拦他,突然想到我还在里面,便拖住的裤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道:“大人,我家里真的没有别的男人了啊。只有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她的母亲便还没有离去,但是她进进出出连一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不能来见您啊!”她哽咽道,“老妇人我虽然年老力衰,但是做饭的力气还是有的。请允许我去军营,去洛阳服役,或许明天还能给士兵们做一餐早饭。”
差役迟疑了一下,踢开了老妇人的手,说道:“要去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说着,便转身朝门外走去。
夜更深了,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可还能听到老人低微的抽泣声,我听了十分揪心。
第二天,我天亮赶的时候,我只和老人告别了,那个老妇人已经被抓走了。转身望去,那老人的身影显得是那么孤单,落寞……
石壕吏改写作文7
天黑了,我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我最终选择了一户人家,我轻轻地敲了敲门,一位老妇开了门,我向她表明了来意,便答应了。进了她家的大门,我忽然发现我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这家不是一般的穷,用来招待客人的不过是一些几乎没有多少米的稀饭,何况他们平时还舍不得吃这些简单的东西。
夜晚,一阵嘈杂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我,我躺在床上,认真地听着门外局势地发展。 开始,有一名成年男子的粗暴地喊声:“皇上有征兵令,每家出壮丁一名。”老头一听立刻逃走了。接着就是一阵敲门声,“快,把你们家的男人交出来。”
由于我急切地想知道事态地发展,于是透过窗户看门口的动静。
老妇人慌忙地去开门,还没有等她把门打开,就有人一脚把门给踹开了。原来是两名当地的差役。其中一人手拿一把大弯刀,另一人手持一根木棍,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样子。
“快,把你们家里的男人通通交出来。”其中一名差役说道。
“我有三个儿子,都去镇守邺城了,一个儿子刚刚来信说自己的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老妇人叹着气,刚想继续说下去,被其中一名差役推倒在地。
“少啰嗦,快把男人交出来,”一个差役抽出了手里的弯刀,“你这是违抗皇命,是要杀头问罪的。”
老妇人慢慢地站起来,说:“我的家中已经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难道你们也要把他抓走吗?因为有这个孙子在,他的母亲才没有离开我们。”
“你无法使我们相信,我们要进去检查一下,以证实你们家没有男人了。”两名差役十分严肃的,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我们都是穷苦的人家,孩子的母亲都不敢出门,因为家里没有一件完整裙子,怕到时候会让老爷见笑。”老妇人的语气变得很无奈,说:“这样吧,我虽然年近七旬,但我不觉得自己很老,我可以和你们走,尽快到河阳去服役,如果来得及,还可以为士兵准备早饭呢!” 两名差役发出了奸笑:“那好吧,你们家已经没有男人了,就你替代你们家的男人去从军!”
夜更深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天空渐渐亮了,雄鸡站在山上鸣叫,鸡啼声中处处充满了悲伤。我和老头告了别,我看出他一夜未眠,眼睛是红肿的。不知是沙子吹进了我的眼睛还是我也感到了悲伤,我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往外流。
石壕吏改写作文8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战乱的岁月。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了。
村中断壁残垣,蓬蒿满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便直奔前去。
房东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妇,还有一个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孙。他们衣着破旧,大人小孩都面黄肌瘦。
由于一天的奔波,诗人和衣躺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摸二更时分,村中一阵犬吠,随着街上响起了急促的打门声和叫骂声。杜甫被惊醒,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听着外面的叫骂声和哭喊声,他知道又是抓壮丁的来了。
这时,诗人看见房东老头儿披着衣服,翻过院墙逃走了。接着破旧的大门被拍得叭叭乱响,“开门!开门!人都睡死了吗?”凶狠的叫骂声使人心惊肉跳。老太太哆哆嗦嗦地走到门口,颤抖着双手拉开了门栓。
差吏们进来了。他们凶暴地向老太太吼叫着:“你们家的男人呢?叫他快出来!”老太太哭泣着向差吏们哀求道:“长官,我家里原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到邺城当兵去了。最近小儿子捎信来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了。唉,死了的,也就完了,不再受罪了。我活着的,先混吧,说不上哪一天也……您可怜可怜我这……”
“老东西,罗嗦什么!我问你,你家还有什么人?”一个差吏打断她的哭诉,怒喝道。
“就剩下吃奶的孙子了。儿媳因此忍苦守寡,为的就是这一根苗……”
一个差吏没听老太太说完,就挥动鞭子,要往西屋里闯。
老太太眼看哀求无用,媳妇就要被抓走,只得把心一横,拦住差吏说:“老总,我们媳妇她,她连一条完整的裙子都没有啊!怎能出去应差!你们一定要人,我老婆子虽然老了,给军队做饭烧水还能应付。你们就带走我吧!我现在就跟你们走,也许还来得及到河阳给军队做早饭呢!”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带着老太婆走出了院子。惨淡的月光下,老太太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哭着随差吏们匆匆而去。
杜甫目睹了这一幕,再也没有睡意了。
夜渐渐深了,小小的村庄万籁俱寂。然而在诗人的耳边,仿佛仍回响着老太太凄楚的哭诉声,西屋里也像隐隐传出了呜咽声……
天蒙蒙亮了,老头悄悄地溜进家门。当他听到老伴儿被抓走的消息后,不禁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杜甫能用什么话语安慰他呢?诗人只是默默地送给他少许零碎银子,便又匆匆地踏上了旅程。
石壕吏改写作文9
我迎着夕阳的余晖来到石壕,整个村里不足十户人家,百姓们一个个都是满脸的愁苦。我随便找到了一户人家投宿,只见门口柴扉已破,屋顶只盖些茅草,门前树木已枯,好像这战乱已殃及到了万物。不一会儿,月亮冲破乌云,残星闪烁,发出惨淡的微光,月光洒在树上,更显得凄凉。
半夜三更,明月升至中天。只听到外面有人在大声喊叫着。老翁翻墙跑了,老妇人安抚了孩子便出去了。我透过窗户纸迎着月光,看见老妇人拄着一根破木杖,弓着腰,用补满补丁的衣服擦拭着眼眶中不断涌出的泪水。老妇面部的皱纹因为哭泣,凑在一起,满头白发更显得可怜。
另外一边的两名小吏,一个拿棍,一个拿刀,脸部拧在一起,显得更加凶神恶煞。他们一步步逼问着老妇人:你家的壮丁去哪里了?老妇含着哭腔: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前不久终于盼到一封家信。两个儿子死了,剩下那个也苟且偷生地活着。说着便哽咽得更加厉害。那个拿棍的吏怒气却丝毫不减,朝着老妇的腰就来了一棍。本就站不稳的老妇倒在地上,咳嗽了起来。拿刀的吏把玩着手中的刀,挺着肥胖的肚子,漫不经心地说着:你家没别人了吗,有的话快让他出来,不然我们就要强搜了。说着便向老妇投去一个凌厉的眼神。老妇停止了咳嗽,说道:家里没别人了,就只有一个襁褓中的孙子,和一个来回走都没有一件完整衣服的儿媳,最近这粥越做越稀,今天都断粮了。说着又叹了一口气。
我想起今天在吃干粮时他们的眼神有些不对劲,便把包袱中的馒头拿出了一半放到桌上。心中不由得为这些受战争影响的老百姓感到悲伤,只希望这战争快点结束。
外面又有了动静:老妇说要去河阳应役。便连夜跟着走了,此后,再也没有声音了。
夜已深了,月亮躲进了乌云中藏起来了,好像怕见到这荒废一片的大地。枯木盘曲着,在春天也不敢抽出新芽,怕引人注目。我只感觉到,外面的风咆哮着,从门窗中渗透进来,钻进身体里,更钻进内心深处。隐约听到低声的哽泣声,老翁回来了。只听得一声惊叫,便一夜无声了。
天空泛起鱼肚白,老翁出来与我告别,我看见他眼眶微肿,老妇果真不见了身影。我理了行装,更理了理心情,重新踏上那条通向光明的路。
石壕吏改写作文10
傍晚,夕阳还未落下。石壕村的天空,阳光没有一丝红色,但阳光却又是金色的,照耀在近乎破烂的房舍,犹如镀上了金边一般,与残破的房舍显得分明。
杜甫来到房舍前,风打在杜甫的脸上,不禁将手搓了搓,又伸出一只手轻叩房门,许久,门打开了,开门了的是一位老妇人,老妇头戴着布巾,残破的衣服,枯瘦的手,脸上却有一丝笑容。杜甫投宿在了这家房舍里。
夜晚,大地死一般的沉寂,门外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有种压迫感。老妇的手放在胸口,似乎随着心跳,和着脚步的节奏,颤抖。老妇转身对正在床榻休息的老翁说:老头子,快从西墙出去,快!老妇的脸上显露焦急之色。老翁从床上蹦起,跨步想跳出西墙,跳出前,他回头望着看着他的老妇,在夜晚的漆黑中,霎那间有什么闪烁。
砰砰...。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声音在四面回荡,似乎是命运的宣判一般。老妇望了望西墙,老翁已去躲藏,长舒了一口气,走出屋子,来到庭院,打开大门。
门外有十几人,是官吏,老妇看着眼前的官吏,竟然一下子说不出什么。你家还有男人吗?快点交出来!领头的手指着老妇,叫嚣。老妇人手抚上脸庞,低低啜泣:大人,老妇我本有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其中一儿捎信回来,两儿已经阵亡了。
夜晚的寂静,老妇的啜泣声回荡。
少罗嗦,领头的官吏不耐烦地用手点着手中的红缨枪,到底还没有人?老妇的哭声禁止:大人,真的没有了。
此时屋中,婴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隐约还可以听见女子的说话声。
你不是说屋中没人了吗?官吏大声地吼叫。
老妇我还有一个在吃奶的小孙子,为了小孙子,儿媳不离不弃,出入竟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的眼凝视着屋子,似乎通过墙可以看见打着补丁,喂着小孩的儿媳。
墙外的一角,大雨下着,似银针落在地上,溅落一地,而这跟银针,却扎进了老翁的心里,又从眼角慢慢溢出来。
别跟爷啰嗦,把你儿媳交出来!官吏恶狠狠地说。
大人,儿媳是孙儿的命啊。老妇我虽然年老体弱,但是可以给士兵煮饭。现在赶到洛阳,还来得及给你们做做饭。老妇哭泣着。
那就快走!官吏上前带着老妇便匆匆离开。
屋内,杜甫看着这一幕,儿媳听着这一幕,孙儿不知这一幕。
夜晚,更深了,儿媳抱着襁褓中的孩子,低低哭泣。哭泣声打破夜晚的'寂静
清晨,杜甫看着从外回家的老翁,一夜,老翁更加的瘦弱,淡然的眸子中,有一层雾,是晨雾,还是悲伤?
石壕吏改写作文11
此时正值黄昏,走了整整一天却没有吃任何东西的杜甫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沉重的包袱来到石壕村,他看天渐渐黑起来了,便打算在此投宿,他走进一户人家中,好心的村人收留了他,并给他做了点吃的,杜甫草草地吃了点东西,就在村人安排的床上睡了。 现已入深夜,整个村子都陷入了睡梦中,只听见风的呼啸,突然,邻居家发出粗暴的敲门声,把杜甫从梦中拉回现实,杜甫揉了揉眼睛,起身穿好衣服,正准备出去一探究竟,却被正在哭哭啼啼的女主人拦住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杜甫问。 “那些官兵趁我们还在睡梦中,过来抓还健在的男人服役,我丈夫本想逃走,却被他们逮个正着。先生,您还是赶快逃走吧。”女主人用手抹了抹眼泪,憔悴地说。 “谢谢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杜甫同情地看着眼前的女人,不禁悲叹如今的世道。 “先生不必多说,快走吧!”女主人伤心地别过脸,甩了甩手,示意叫杜甫赶快离去。 杜甫提起包袱,从后门走了出去,正好看到一个老头儿翻墙过来,老头儿一副着急的样子,还没等杜甫问其原因,撒腿就跑了。 杜甫绕过房子,正好看到了抓人的官兵在刚刚翻墙的老头儿的家门前,他躲起来,目睹了一切。 老头儿翻墙走后,老婆婆只好出门应付。
前来抓人的差役凶神恶煞,眼睛瞪得大大的,双手叉腰,大声叱喝老婆婆:“把你们家的男丁都交出来,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老婆婆撑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上前去,凑近一看,她的皱纹已经布满额头,老泪纵横,她哀求道:“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服役,一个儿子捎信来,说两个儿子刚战死。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其他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痴男的孙子,只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穷得出出进进都没有意见完整的衣服。我这个老婆子力气虽小,但还是让我今夜就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服役,还能替你们准备早饭。” 差役已经十分不耐烦了,担又无可奈何,为了不被上头责骂,他只能勉强把老婆婆带回去凑数,他大力的扯了老婆婆一把说:“你不要给我耍什么花样,我暂且放过你家里那两个,给我走!” 此时的杜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十分同情他们,却又无能为力。
夜很深了,好像听到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哭泣……
石壕吏改写作文12
“人呢?家里还有没有男丁了?”深夜,一个刺耳的声音划破了夜空。一个简陋的小茅屋里,农妇正推搡着自己的丈夫。“起来,起来!你赶紧走,又来捉人了!”
老翁一听,一个机灵坐了起来,险些滚到土炕下,哆嗦地穿上了衣服,“我先走,到时候,我再回来。”
老翁刚走,门口就传来了砸门声:“开门,开门!”老妇赶紧起来打开门:“呀!二位官爷,这么晚到这,有什么事吗?”
只见两个官吏凶巴巴地站在门口。矮的那个先发话了:“少废话,家里有没有男丁了?上头来了通知,前线男丁吃紧,又要招人了。”
“哎呀,可是我们家没有男丁啊……”
“没有男丁,中丁也行!快点!我们可没时间和你废话!”官吏不耐烦的大声嚷着。
谁知老妇竟哭了起来:“二位官爷有所不知,我有三个儿子,可是前几次都被招走了。我的三儿子现在邺城防守,最近二儿子捎信回来,说我的大儿子就在最近战死疆场。侥幸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的人永远也回不来了!”老妇边说边用打满补丁的围裙抹着眼泪。
官吏一脸不耐烦的表情。高瘦的那个还不断用手摩挲着手中的棍子。
“在我家中更没有其他男人了。要说有,也只有我那吃奶的孙子了,因为孙子,所以媳妇也没走,但是穿的都没有完整的衣服,不能出来见二位官爷了。”老妇深弯着的腰,头几乎挨到了地面。
“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人能去?”官吏恶狠狠地大叫。
“你看官爷……”老妇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我虽然力气小,又衰老,但你们把我带走吧,我还能做饭。”
……
夜,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两个官吏一边走一边说:“还可以,总算可以交差了。”老妇在他们身后蹒跚地走着,低声抽泣。简陋的茅屋前,老妇的儿媳抱着被惊吓着啼哭不止的婴儿目送他们远去。……两行清泪从她眼里流了出来。
风,还轻柔地刮着,可在人听来,仿佛是老妇、儿媳和婴儿的哭声汇合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悲怆之曲……
第二天,村中人只看到了老翁和儿媳,就再也见不到老妇了。
石壕吏改写作文13
黄昏时分,秋风卷起路边的落叶枯草,簌簌作响。突然一只乌鸦“啊”了一声,叫完便飞走了。它打断了杜甫的沉思。
马背上的杜甫环顾四周,只见杂草丛生,遍地的白骨,顿时油然出一种忧伤的感情。杜甫见天色已不早了,于是投宿到了石壕村。
夜深,人已静。忽然外头传来阵阵狗吠声和官吏的叫骂声。不用说,肯定又是来抓壮丁的。人们关紧了门窗,胆战心惊地躺回了床上,不安地等待着灾难的再次来临。老翁慌张地跳后墙逃跑了,老婆婆准备去暂时应付。
“扑通”一声,门被凶恶的官吏一脚踹开了。“人呢?全都给我滚出来!”“来了,什么事啊?”一头蓬乱白发,身穿补丁衣的老婆婆急急忙忙地跑出来。她,居然忘了穿鞋。
“你们家的男人呢?怎么没有啊?叫他们快滚出来!少跟我玩鬼把戏!”
老婆婆一听,心想:你们还问我要男人?一提男子,老婆婆便勾起了对儿子的无穷思念。瞬间,她泪如雨下,用嘶哑的声音说;“我有三个儿子都被抓去邺城了。前不久我一儿子捎信回来,说那两个儿子在最近一次战役中战死了。”说罢,便抹着泪水。
“这是真的吗?那屋里的其它人呢?”
“你们瞪大眼珠子看看!这家再也没有大男人了,只有一个还需吃奶的孙子。我孙子的妈妈因为要给孩子喂奶才没离开家,我们穷得连一身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真是命苦啊!”老婆婆战战兢兢地央求道。
老婆婆素诉说着这些时,那些差役也没办法不信。可没完成任务也不好交差,所以离开这里又不甘心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走了,一时拿不准主意,便僵在屋内不动。老婆婆一看这架势,便没安好气地说;“我刚才也明白说了,你们也看得清清楚楚,家里的确没人了。你们怕交不了差,就把我老婆子带走。虽说我年纪大了,体力也不好,今晚我就跟你们去河阳服役。明天一早我还能帮忙做饭。”
差役们一看,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只好骂骂咧咧地退出门外,带着老婆婆一起走了。
夜更深了,大地又是一片沉寂,只能隐隐约约地听到啜泣声……
第二天,杜甫启程前,紧紧握着外逃一夜刚刚跑回来的老汉的双手,黯然告别。
石壕吏改写作文14
1261年前的石壕村
唐肃宗乾元二年,四十八岁的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充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于石壕村,恰巧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杜甫在向华州进发的路上,时间飞逝,已是暮春。轻风掠过,刮起满天凋零的花瓣……
天快黑了,杜甫到了石壕村,只得借宿于此。这户人家一贫如洗,一盏孤灯摇曳着,在黑暗中闪动……
刚入了夜,屋中的老人连忙逃走。杜甫还在房间里纳闷,突然,一阵猛烈的踢门声传来,惊醒了一树乌鸦,老妇人连忙出屋开门。
“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开门!”官吏对老妇人大声吼道。“你家的男人呢,出来见我!”
老妇人刚听到这段话,眼泪就如断线珍珠,掉了下来。
她一颤一颤地走进了房屋,拿出一封血书,手颤抖着,打开了这血书。
她的脸抽擅着,拿着血书对官吏哭诉道:“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你们给招去了啊!我,我大儿子,就在几天前,托人送了封信回来,他,他告诉我,他的弟弟,都被杀死了!我现在都不知道,他还活着吧?”她哭得更伤心了。
杜甫听到这儿,跑到纸窗边,用指悄然在纸窗上戳了一个洞,向外探去。
只见官吏从老妇人手中一把夺过血书,撕了个粉碎,抛至身后,大声吼道:“叫你家里所有人都出来!”
老妇人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眼神空洞,停止了啼哭,喃喃道:“家里再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儿媳妇因为孙子,才没改嫁……”
还没等老妇人说完,官吏再次叫嚣:“让你儿媳妇出来,带她去前方!”
本来儿媳已是醒的,这喊声又把小孙子闹醒了,母子俩便抱在那儿痛哭。
老妇人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竟会如此惨无人道!她苦苦哀求道:“那,我去吧,她已经没有一套完整的衣裙了。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您,赶快应征,也许我还能为军队做早饭。”
老妇人进屋收拾行李,一件衣裳,几根针,少许线,只有这些。
她看见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衣裙,刚拿起,就放下去了,要留给儿媳啊!
她轻轻地闭上了门,一阵幽风,豆大的火苗,灭了……
夜深了,说话声,没了,但哭啼声,仍徘徊耳旁……
天亮了,凋零的花瓣被夜风吹落,满地都是。告别了老翁,告别了他的儿媳,杜甫上了路。
路上满是花瓣,莫非,这条路,便是那老妇人走过的……
石壕吏改写作文15
傍晚,天气冷得可怕。颠簸了一天的我现在已是精疲力尽了。终于来到了石壕村。我决定在此投宿。我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口敲了敲门,门缓缓地开了。看门的是一位老妇人,看上去已经年过七旬了。我告诉她我的情况,她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让我进了。屋内只有两张破床,和一些桌椅。屋内共有四人,衣服都打着补丁。风透过破烂的纸窗窜进屋内让人直打哆嗦。
他们用来招待客人的是几个手心般大小的红薯,都是他们平时不舍得吃。老妇人告诉我:“自大唐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守洛阳。朝廷紧急征兵拉夫。各家各户的壮丁都被抓走了。”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从她的眼神中体现的更多的是一老百姓的无奈。战中最终苦了的还是这些纯朴的老百姓。
夜晚,有一名男子大声地叫到:“朝廷征兵,每家出壮丁一名。”老头一听,匆匆忙忙地翻墙逃走了。不一会儿传来一阵粗暴的敲门声:“快!皇帝要征兵。出个男的来!”老妇人急忙去开门,但还没到门口就有两个人踢开了门。一个手拿弯刀,一个手握木棍。个个凶神恶煞,瞪着大眼睛,像是从地府来索命鬼一样,他们两个是当地的衙役对这老妇人叫道:“快!皇帝下令征兵出一个男人来!”
老妇人哭着说:“我有三个儿子,都去镇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他说...他说其他的两个儿子在最近的战役中死了。呜....”一名衙役拔出弯刀架在了老妇人的脖子上“你少在我面前装可怜,我告诉你。皇上下令征兵,你若不从那就是抗旨!抗旨你知不知道?抗旨是要人头落地的”
另一名衙役,很不耐烦地说:“ 我们时间不多,我实在不信你的话屋子里面是不是还有人!我们要
进去检查一下!”“官差老爷,我们都是穷苦的人家,孙子的母亲都不敢出门,因为家里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怕到时候会让老爷见笑。”老妇人的语气变得很无奈。“屋子里还有一个几岁的小孙子,和他的母亲。要不这样?老身虽年过七旬,但请你还是带我走吧,我还可以帮你们做早饭”
夜渐渐深了,说话的声音也渐渐的小了,只有人们低声哭泣的声音。
第二天早,我和老头告别,告别时老头的眼里还布满了血丝。
【石壕吏改写作文(15篇)】相关文章:
1.改写《石壕吏》
2.石壕吏改写
4.改写石壕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