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高一作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作文 篇1
当盛唐消逝,成为历史,当那些才华四溢的风流人物成为历史,本以为之后的岁月里会变的不堪回首。不过还好有了苏轼来弥补。
爱情
古代,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何来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就是爱,门当户对就是爱,两小无猜,亲上加亲就是爱。人类伟大的感情就这样被压制。
然而压不住苏轼。
花褪残红之时,燕子双飞之际。苏轼去寻找心中的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徘徊在高墙之外,那边秋千的吱呀声合着轻盈的笑声激起了心中的涟漪。等待着,希望可以重逢。然而“多情却被无情恼”。笑声渐息,只留下多情的长叹。
数十年后,头发由黑到白,多情的心变成了独钟。可是只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伤。爱情找到了,却那么短。十年的生死,时间,空间发生了巨变,无法改变爱。在孤坟前驻足,想着再见面时的情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切都无法改变了,你在里头,我在外头,我们还能见面吗?
也许是上天的怜悯。一夜幽梦实现了他的愿望。然而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的孤寂和思念在相逢的那一刻也只有泪能表达。
人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道出了自己的愿望。面对明月,举起一杯浊酒。人生似乎太艰辛了,于是想乘风而去,可是飞出又有合用?正是少年何不干一番大事?况且可以“起舞弄清影”,人间也可做天堂。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世事!
他成功的站到了高台上。可是那是很危险的,众人嫉妒他,排挤他。“乌台诗案”之荒唐将他挤出了都市。“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残月下漫步,孤独又谁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在官场上行走,仇恨又有谁知?也许只有这轮残月吧。一张张邪恶的笑脸在他四处漂浮,那些无耻小人以为可以将他打败。可是没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他唯一的态度,即使无处可依,我还有自己,还有我的脊梁可以支撑。世道扭曲又如何?孤独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淡的一笑,接住了所有的打击。我不会改变,我会成功的。回首过去,他看清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世上浮荣本是虚无,世上艰辛本是虚无。我一定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只是如今小人当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需努力,我终会“左牵黄,右擎苍,遣冯唐!”
可是上天似乎是嫉妒他。他始终无法实现愿望。终于他老了。本以为他会放弃。可是当他蹒跚在兰溪旁,望着自己弓形的身躯依旧喊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老了又何妨?我还可以率领千骑卷过平岗!
我读苏轼,读出了那份执着,那份坚强,那份自信,那份乐观!
苏轼作文 篇2
和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天才一样,苏轼是位跨界高手。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还是一位美食家。
在填词作诗方面,苏轼的风格一向豪迈乐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当然要说豪迈的宋朝著名词人,能跟苏轼匹敌的,就唯有辛弃疾了。不同之处是,辛弃疾是真上过战场,在表达豪迈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苏轼则以其天生辖达乐观形成了自己的豪迈诗风。
当然,苏轼的慷慨豪迈个性也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苏轼虽然少年成名,但整个一生其实并不顺隧。中年时,曾因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而受人排挤,无奈之下,自己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按道理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苏东坡有着自己的活法。他修苏堤,兴水利,忙得不亦乐乎,故而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都知道苏轼爱吃猪肉,于是大家便抬猪担酒来感谢他。苏轼则让家人把猪肉切成方块,与黄酒一起炖了,分给民众吃。当地百姓为了传颂苏轼的为人,便将这道菜称为“东坡肉”。于是乎,一道名菜就此诞生了,至今还非常的受大众喜爱。
毫无疑问,忙乎苏轼是个少有通才,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写的词。这里说说他的代表作之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在地方官的陪同下外出打猎时创作出的,豪放派词风精髓尽在其中。开头一个狂“狂”字,铺排出整首词的“狂”。你看他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看上去格外的英勇。随从武士也都“锦帽貂裘”,作打猎装束。他们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卷”过了一座座山冈。为了报答全城士民盛意,苏轼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上半段主要描写的是打猎时的狂气,而后半段则是进一步描写了苏轼的“少年狂”。苏轼本来就乐观、豪迈,喝了酒就更放得开了。就算已步入中年,那又怎么样呢?然而,苏轼毕竟是个有抱负的人,内心还是有所渴求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在想,什么时候皇帝派一个像冯唐样来呢?让他告诉我将再次被重用。这时的苏轼幻想着那一天,自己拉弓如满月,看着西北的方向,射死所有的敌人。
苏轼,一位豪迈的诗人,他用他的乐观精神,去战胜人生的不完美。悲剧的人生故事,被他写成了喜剧。只是他的内心世界真实作何感想,恐怕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但我们后在,在他写的诗词里,哪怕只是轻轻一瞥,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豪迈之意。这样的一位历史上难得的跨界人才,值得被后人永远铭记。
苏轼作文 篇3
苏轼的一生充斥着他的豪放与豁达,但这对于大多数观众朋友来说,这往往是现实生活所体会不到的,所以今天,我们将从一个充满烟火味的视角——“吃”来走近他的豁达。
“乌台诗案”,将三年前名震汴京的苏轼贬到了湖北黄州担任一个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这一贬,不仅贬出了东坡居士,这个北宋文学史上最大的IP,还把他贬出了一个新爱好——吃。
到了黄州,他便进入了“自笑平生为口忙”的状态。长江摸鱼,西山做饼,城郊野菜,甚至市集上“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也被他试了一遍。当时从宫廷到民间的主要肉类是羊肉,猪肉虽价贱但腥味难去,而苏东坡却只能以此来解馋,甚至创作出其做法的《猪肉颂》和调羹制菜的《东坡羹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刚被赦免回京,又得罪了司马光的保守派,于是他便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广东惠州,刚才的那首诗就作于这个时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但荔枝在这里也没有来,女子也没有因此笑。广东惠州瘴气弥漫,疾病多发,但身为一介谪官的苏轼却只有微薄俸禄。缺医少药的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十年来对他不离不弃的爱妾朝云香消玉殒。“穷、病、怕”三座大山快要压倒了这个中年男人,这个时间的苏轼是苦闷的,但尽管如此,他仍没有放弃“吃”这一爱好。
直到今天,惠州当地还流传着苏东坡自创羊蝎子的传说,羊蝎子也就是羊的脊骨,这东西在那时非常便宜,假如你与屠夫的关系好的话,他甚至会白送给你。过水、火煮、去腥后再碳烤,一道美味变这样做成了。当我们今天在餐馆里大块朵颐时,又怎能体会到一千多年前,苏轼在阴云密布的下午,拖着病躯孤苦伶仃地默默啃食着羊脊骨的滋味。
在66岁的苏轼回京的路上,有人为他画了一幅像,他在画像上提笔写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贬惠州之后,苏轼又再次被流放更为偏远的儋州,当时的儋州并不是今天海南繁荣昌盛的模样,而是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在这里,苏轼访遍了儋州的飞禽走兽,终于发现了真正的美味——生蚝。而且,他还向他的儿子修书,说明生蚝的鲜美,并且告诫他不要告诉朝中士大夫,因为害怕他们到海南来与自己争抢。
再回京时,苏轼已是66岁的高龄,很快他便病倒在常州,不久,他便死在了常州。
对于苏轼,他是书法家、政治家、词人,但对于他,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言“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空”。
一个“老餮”,足以概括他的一生。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苏轼作文 篇4
今晚的月亮明晃晃的镶在黑暗深沉的夜幕中,月光显得格外皎洁。花香伴着清风萦绕在鼻尖,落叶随着月光翩翩起舞,这一切宁静而祥和。在这巨大的天穹之下,我依稀看见了你落寞而孤寂的背影……
那晚的月光也像现在这么皎洁吧?似幻似纱的随意披在大地上,你思乡愁苦,痛饮了几大杯,踉踉跄跄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树叶在月光下发出清冷而幽深的光芒,清风掠过发出“沙沙”的嘶哑叫声,凹凸不平的路面铺满了月光,像平静的湖面,你一踏入便惊起了层层涟漪。你醉意上头,脸颊好像染上了昔日流云的红晕,眼神也迷离交错。
可惜,今日皓月当空,你该与亲人坐在酒席上,或谈天论地,或凭古吊今,或吟诗对赋,谈笑间儒雅而端庄,可是如今,你却只能一个人对着满月举起酒杯,用微微颤抖的声调询问苍天,什么时候才能再有如此明亮的月圆啊!悲伤溢出于口,弥漫成河,可却连风都吝啬得不想回应你。
回到家,你猛的躺在冰冷的床沿,寒冷顷刻便顺着脊梁漫延到全身,冻得连血液都快要凝固,却也不及你心中的严寒半分。你怅惘的抬起头,想着那清冷的月宫里今年又到了哪一年,是否依旧寒气逼人。何时,那里也曾是你精神的家园,是你生命的归宿。如今,你想乘着那四起的狂风再回去,奈何那寒冷的天宫哪里容得下你一介凡人?那玉砖雕彻的繁花楼阁哪里容得下你这只心怀天下的雄鹰?与其在天宫里沉寂,倒不如在人间自由翱翔的快哉!
你微微侧过头,看着那白静的月光如丝如缕的穿过那朱红色的亭台楼阁,缓缓倾泻于挂着雕花的窗户,照得那思乡人脸色泛白,心中的悲凉之情不免油然而生。你举起酒杯,轻抿一口,清冽的酒便顺着喉咙穿肠挂肚,烧的人生疼。你心里哀叹,这月亮和你到底有什么恨啊,相思之人远隔千里,它却圆如玉盘般来嘲笑你。不服命运的你,也只能大喊一声:这世间终究是两难全啊!
你拖着身子走到窗边,嘴角突然抹上了一丝淡淡的微笑,一改那愁苦之情,望着这一泻千里的月光,终是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而后,你却摇了摇头,自顾自的走到床边,喃喃自语道:“如今只能愿这天下人心心念念的人都能幸福安康了。”
窗外,月光依旧皎洁,你却消逝在了历史的洪流里……
微风拂面,我猛然醒来,眼前月光依旧温柔,只是我焦急的寻找,却再没能找到你的身影……
苏轼,你可知你踏碎了我四季的梦,惊扰了我夜夜的月圆?我终是没能寻到你,也只能愿你来世能拥抱最璀璨的年华,能仰望最皎洁的月光;愿你来世不再生如浮萍,死如蝼蚁,再唱千古绝句。
苏轼作文 篇5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当春日晴朗,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渺……“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漫步苏堤,了解到苏轼被贬杭州时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而是建造了的一道为民谋福的堤。我不禁感慨万千,苏东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只有读了他的诗,读了他的词,读了他的文,读了他的故事,我们才会明白苏东坡的才能与多情,豪放与达观。进入他的世界,我发现他的才情造就了他的多情;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达观;他的达观造就了他风雨无阻的人生。了解越多,也就越佩服,因此他的诗,他的词成了我的最爱。请跟着我在子瞻的诗词中感受他的才情、他的多情、他的豪放、他的达观……
你最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在妻子去世十年后写下的悼亡诗,隔着近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感受到词人无尽的悲痛。天下有几人似苏轼这般深情?
你最柔情!据说苏轼有一妹,聪明才智不亚其兄。苏轼大胡须,长下颏,妹妹高额头,深眼窝。兄妹互相取笑嘻戏。妹妹笑哥哥:“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哥哥笑妹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边。”“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兄妹对诗,何其搞笑,最见人的真性情。
你最娱情!苏轼的好友张先,年逾80,娶一18岁美貌少女为妾。苏轼作诗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幽默之人,往往是最体贴与富有理解力之人,也唯有这种人,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出无尽乐趣。
你最真情!除了豪迈激昂,东坡也有绕指柔的情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高明之处,他总能将婉约与豪放融合到巅峰,他把失意化解在自然中人性中,表现出一派平和、豁达与浪漫。
你最激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豪迈激情的语句喷薄而出,成了豪放词的先河。
你最豪情!当苏轼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应对这古战场,应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他在祭奠英雄的同时也反省着自我的过去,他清醒了,他不再悲观了。于是挥笔而就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有生之年他用美酒来应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你最才情!你最多情!你最豪放!你最达观!这就是我眼中的苏轼!
苏子瞻,他为我们弹奏了旷世的高山流水,他为我们吟唱了极致的诗词曲赋,他为我们留下了非凡的明朗神韵……
苏轼作文 篇6
对苏东坡的认识始于一首《念奴娇》,也似乎止于一首《念奴娇》。一提起苏东坡我头脑中便立刻闪现出一个长衫大胡子的中年人在滚滚的长江边上想心事的画面来。
十多年来,这幅画面就像是成语坐井观天里面的那个井口一样尾随着我,让我这只青蛙目力不周。一个人,要知道他的身高、体重、爱好、血型,那种认识就就直观多了;现在的许多明星乃至诗人、作家给我最初的印象多是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介绍。而苏东坡呢?我努力想去追寻他的时候,中间隔了许多东西,包括那恍惚一千年的时光。
我原本并不喜欢苏东坡,尽管也并不讨厌他。东坡能诗,则有李白;东坡能词,则不合规则;东坡能书,则有王羲之、柳公权及几位和尚。于诗而言,我喜欢魏晋之人,于词而言,我喜欢柳七、易安;自习现代诗以来,则又多喜现代诗人,人命众多且生疏,不一一列举。
但在徐希平老师的课上,我却重新认识了苏东坡。从古至今,只要成其一家,便可流名千古,而苏东坡则几乎精通世间业务,并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
先摘一段文字过来: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北宋文坛领袖,有多方面文学建树,唐宋八大家之一。各种书目对其介绍相差无几,但仅凭这么一点文字来概述苏东坡,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苏东坡出生于眉山一个寒门地主家庭。其父苏询自称“西南之匹夫”,苏东坡说“家世至寒”,苏辙说“田庐之多寡,与扬子云等”。可见苏东坡虽出生于地主之家,但门第并不显赫。不过这些多苏东坡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其父苏询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出众,其母程氏为大理寺丞文应之女,想必也颇有才学;作为父母,他们为苏东坡提供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东坡文长,前人之述备矣,我不消多言。我所钦佩的是他广阔的胸襟和超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出仕后,东坡在险恶的官场中几经沉浮,最后一再贬谪,从内地到广东,再到海南,始终以一种广大的胸襟承受着一切,乐观、坚强地生活着。我们现在还年轻,日后肯定会遇到各种曲折,而东坡绝对是一个好榜样。
东坡自己酿酒,自己选茶,自己做饭,甚至自己务农。历史上的诗人,自己亲自动手务农的只寥寥几位,而东坡一位大文豪,一位官员,能亲自动手来做这些事情,实在是难能可贵。在这个方面,我有点讨厌不识五谷的孔子。
东坡还有很多优点,如对广大人民的悲悯等。作为一位封建的文人士大夫,这样的全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说了半天,我始终感觉没有把东坡说清楚,只好惶惶搁笔。
几千年来,东坡只此一位,东坡不朽!
苏轼作文 篇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妇孺皆知的词是我最早接触的诗词。而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也下辈我最崇拜的古代大文学家——苏轼。
苏轼你一定耳熟能详,他又号称东坡居士。读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不难看出,他的词豪放清新,令人格外震撼。苏轼是个全才,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而且他通晓书法绘画,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在当时的北宋被很多人争相传唱。但不幸的是,苏轼政治生涯非常坎坷,多次遭贬,甚至一贬再贬。
苏轼的一生虽然坎坷不平,但他却以他独特的方式快乐地生活着。
“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喜好游山玩水。虽然他多次被贬,但他每到一处,就放开心胸,尽情地走进深山,走进河滩,到自然中寻找精神上的解。与其说是游山玩水,不如说是走进另一个真实的世界,可以使心灵平静,继而去关于思考作文关于人生的一些问题。正如《西江月》中所写:“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在山水中,看见的不仅仅是美丽和寂然,更多的是寻求心里的寄托,不断关于思考作文人生的哲理。这些确实能使他忘记或暂存被一的痛苦与屈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正是他对人生的哲理的诠释吗?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喜好交友。他被流放到哪里,哪里就关于朋友作文遍地。他的关于朋友作文不分身份贵贱,从农民到官员,从文人到侠客……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赤子之心。他们之间流动着一种宝贵的气息——侠义。而且他对关于朋友作文以诚相待,总有许多关于朋友作文在身边。聚合后来他被贬,人们躲他还来不及,他的关于朋友作文们却始终陪伴着他共渡难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满庭芳》
苏轼淡薄名利,不慕虚荣。官场上,官员们必须阿谀逢迎,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甚至牵扯一家老小。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人不顾一切跻身官场,而且还低声下气,只为荣华富贵。而苏轼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不看重名利金钱,在得到朝廷重用的时候仍然选择远离官场。多么超然脱俗的一种境界啊!我想,正是因为他看透一切尘世烦恼,才使得他如此乐观豁达,人格高尚。
这就是苏轼,这就是豁达乐观的苏轼,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苏轼。
苏轼作文 篇8
人说苏轼如曜日,豪放自恣,我却以为子瞻如晔月,朔望之时,将满不满,清辉蔓延,昭质未损。
子瞻明朗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是,皎月空灵处,小人常嘁嘁耳。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子瞻首历人生黑暗,于生死间来去几番,仕途终不得圆满。黄州离嘉佑二年新中进士的辉煌太远,子瞻仕情渐疏,于坡地开垦,补贴家用。东坡之号,自此而始。
呵!奸佞之徒固凋了子瞻一季芳华,却不见残红褪后,青杏正小。
苏子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官场失意,政治低迷,子瞻淡定吟咏间,深刻的忧伤日渐明媚。好个“一蓑烟雨”,好个“任凭生”!闲适如此,率性如此,文字在这般旷达的驾驭下,似无半点杂质的银色月华,灿烂而博大,在那时代蔓延得遍地皆是。耀眼,却不是曜日的炫目。
陌上花开,蛱蝶飞迟,昔人已改,江山犹是。哲宗亲政,子瞻依然无法在官场中升华,只因,如他的侍妾所说,他“满腹不合时宜”。是时,他挚爱的元配夫人已与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贬再贬时,流光退却,华发渐生,凉月堕江,举觞欲饮,他蓦然发现,酒中沉的月颜色惨淡。于是他叹: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人生给每个文人的似乎都是一场盛大的疼痛。柳七终日偎红倚翠,堕落得未免刺眼,只有子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洒脱不是曜日般任性的放纵,而是晔月成熟的自制。
大宋繁华,人生百味,官场纷扰,自有小人狗苟蝇营。子瞻既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便注定只徘徊于繁华边界。然,子瞻懂得放——
放生离死别于山水间,愁苦与大江俱东,被浪淘尽;放官场浮名于田园之中,三百颗荔枝入口,失意消亡于岭南。将满未满又如何?如此豁然心境,使苏轼之月昭质未损,熠熠生辉。
其光华,也曾明朗地照过三千铁骑席卷平冈,也曾温柔地漫过墙里秋千墙外香径——
子瞻固然如稼轩,胸怀力挽雕弓而射天狼之志,却也恬然于曳杖而行,听杖音铿然,看枣花簌簌。太阳过于刺眼了,若用来形容苏轼,未免偏了其大气豪放,漏了其温和多情。只有朔望之月最适合苏轼:将满不满,昭质未损,既晔然而明朗,又淡然而温柔。
子瞻,其光华之清也,固令君子折服,亦使小人相妒。故其虽为贤士,终不得居庙堂之高,而空流连山水之间。然一斜苏堤,分子瞻之心为二,一为官场失意,二为人生快意。而子瞻,存快意而忘失意矣!
子瞻,朔望之月,将满不满。繁华边际,清辉蔓延,昭质未损。恃一腔文采,染一季辉煌。
苏轼作文 篇9
1037年的一日,在温暖的四川盆地中,一颗光华将普照万世的文坛巨星出生了,他便是苏轼。他为后世留下不计其数的诗书作品,他的一生如万顷巨波中的一叶小舟,曲折坎坷,但是,他却能航行得十分自在。自在的心灵不只影响他的诗文,生活更被后世所赞扬。但这背后也隐藏了许多辛酸,许多神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独特的苏轼。
苏轼的品格、事迹、作品已经被后世吹捧得万古无一,然而在他乐观豁达的神奇身影后,也藏着不凡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苏轼的为人也许并不如他的精神一般超脱俗世,然而正是在这超脱俗世的精神影响之下,才造就了他的为人,才造就了他的故事,他的诗文。苏轼与其弟弟、父亲在同一年进京赶考,三人竟也都能在朝廷谋得官职,可谓是北宋众举子中的特例。但他们也生不逢时,活在一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社会。尤其是在勾心斗角的朝廷中面对王安石的新法与其它势力的掺杂,让初涉政事的苏轼未免有些为难,但他的文人直觉却为他做出了选择,可惜是与大潮流相左的,自己被抓入乌台,许多朋友为保得自身安宁而攻击他,让本来欣赏他的皇帝也为了难。最终保住了性命,被发配黄州。他的第一次被贬的经历,让我看出他那追求自我理想的文人之心,让他不能扎根于朝廷,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一个固执的封建文人的形象。
苏轼的大半部分人生几乎在贬谪之中,而他许多精彩的诗文也是写作于此时。在苏轼真正获得乐观旷达的品格前有着许多悲惨的心情。苏轼初到黄州住在一户寺庙中,一天晚上夜深人静,苏轼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对比如今悲惨境遇,写下了一首《采桑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中的场景孤寂悠远却令人惊悚,无处不流露出诗人悲伤的心情,这也能看出此时苏轼并不具备一颗旷达的心。他的性格还是和大众一样,因挫折而生悲。
苏轼虽然也有成功后的阴影,但他的文学造诣是有目共睹的,西湖、庐山、月夜——世界万物早已化作他的知心朋友,与他作伴与他同行。他又精于散文,无论在石壁耸立,江水汹涌的赤壁,还是在黄州的月夜下,他用他简练而优美的语句,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的书法与文章也相得益彰,广播后世。他的思想受到不同文化的感染,让人神秘莫测。他也与世无争,耕耘着自己的东坡。苏轼的一生如一首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带着不同的感情,但始终有着相同的信念。
苏轼其人也许正像他笔下的庐山,我们无法看清他的正面目。但我相信他的思想与精神已经随着时间,渗入了中国人的灵魂。
苏轼作文 篇10
1079年深冬的一天,大雪纷飞。“乌台诗案”在历经五个月后,终于尘埃落定。苏轼受文字狱所累,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当一个闲差。他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遭遇了人生的严冬。
湖北的冬天是寒冷、孤独、荒凉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心也是冰凉的。政治上失意,再加上牢狱之灾,这些对他的打击已经够大了。然而苏轼到了黄州之后,没有住所,没有收入,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生活的困顿和精神上的贫乏,就如这寒冷的冬天一样,仿佛长得一眼望不到头。
“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望着寒风中瑟瑟的枯草,喃喃着。他回想着一幕幕往事,回想着这些年的仕宦沉浮,满怀不被时局理解的愤懑,也有着对糟糕处境的无奈。我难道就此一蹶不振,随波逐流、与世沉浮吗?不能!我还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还有报效国家的满腔志向。等心情慢慢平复以后,他找回了自己的本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要越过最艰难的旅程,就会踏上光明的大道。在困境面前,他进发出了更加坚强的韧性。
短暂的失意过后,苏轼很快振作了起来。他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换上了农夫的短衫,躬耕垄田,辛勤劳作,在东坡荒地上筑舍定居,创去荆棘瓦砾,清理掉颓垣废瓦;他的手上磨起了老茧,他每日与山村农夫一起种地,种菜,酿酒,做饭,把穷乡僻壤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寒冷的冬天变得热气腾腾了。
而后,苏轼更是沉下心来,秉持超然豁达的态度,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博览群籍,著书立说。一篇篇不朽名作在黄州问世。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释然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超脱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从容;从书法大作“寒食帖”到自创美食“东坡肉”;诗、词、书法都达到了人生巅峰。这个黄州的冬天,让他历练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旷达,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过: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人。黄州的冬天,让他去掉了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脾气,养成了稳健端庄谦逊平和的大气;去掉了尖酸刻薄恩恩怨怨的小家子气,养成了虚怀若谷宽以待人的大气;去掉了柔弱缠绵多愁善感的文人气,养成了刚毅坚强直面人生的丈夫气。他越过了无人知晓的荒寒,走过了心中的严冬,他把本来苟且的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等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苏轼已经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1086年,“杜宇一声春晓”,五十一岁的苏轼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成为国家重臣,得以继续济世报国。
身处冬天,从容面对,此心安处,便是春天。
苏轼作文 篇11
假如有时间隧道,让我与苏轼相遇,我愿意选择——在秋天。
——题记
日落西山,暮色苍茫,秋风卷来丝丝凉意,在空气中肆意蔓延。我站在他必经的城门外,看城楼的轮廓一点点稀释在秋色寒霜中。遥望远处,古道西头,一个身影在踽踽独行,蹒跚的脚步踏过一地的落叶。在他身后,每一片叶子都记叙着他的人生坎坷和精彩篇章。
他走近了,面庞逐渐清晰,神情疲惫而目光炯炯,飘拂在秋风中的是那花白凌乱的胡须。我镇静的等待,等待他的发问。
“你为何选择在秋天与我相遇?”
“四季轮回,秋天是个最为特别的季节,越过了夏的繁华,面对冬的临近而不由的彷徨,所以秋天是再好不过的沉思季节,总结过往的点滴,树立超越冬天的信心。好比短暂人生前依青年,后傍老年,人于是不惑而知天命,许多意外的收获才会呈现在眼前……”
“说得好!”苏轼微捋胡须,含笑点头眉宇间却凝聚一股散之不去的哀愁,“这么说,我应该高兴我步入了人生之秋了,然而我一向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却总是居无定所,瓢泊四方,命运究竟给了我一个怎样的位置?”
我笑了,作为古人,哪能比拟今人的思想,放眼现代,大学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采飞扬,早就是名作家了,何必担忧仕途不顺?
“一旦被牵入政坛,卷入这浑浊的洪流中,有思想的人便难以立足。隐退避世固然是一妙法,在文人身上屡见不鲜,难得你空怀一身抱负,却仕途不顺,佩服的是在这辗转漂泊中,你仍葆有一颗清澈豪迈的心,在中秋之夜诵‘明月几时有’,赤壁之畔‘遥想公瑾当年’,密州之林‘老夫聊发少年狂’。用现代眼光看,你的生活是充实而深刻。更佩服你超然物外,不计得失,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山间明月和江上清风,这又是怎样的心境。看来,你并没有缺憾,词人和散文家的行列中,不是有你显著的位置吗?”
天边隐有晚归的孤雁,落叶依旧一片片地飘卷在空中,做最后飞翔的美丽,寂静夜幕中的一切拨动了我的心。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纵使不够完美。我又该如何做到深沉地面对人生,面对苏轼的困惑呢?
而苏轼则不停地捋着胡须,微锁眉头,半晌,只见他仰起头,眉头舒展了许多:“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抬头,夜色渐浓,头顶是广阔的苍穹,那般深邃,高不可测。天幕上,星河浩瀚,偶有流星闪电般划过。我豁然开朗,面对无垠宇宙,人又是怎样的渺小!何必困惑人生的坎坷失意,天空会告诉你一切。
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与苏轼对视。从他的双眸中,我又读出了一份悠远的自信。这就是心灵的沟通,超越时空,纵横千古,今人与古人之约,原是如此简单而不凡。我们不约而同地仰天大笑,笑声穿破夜空,惊起夜鸟无数。
苏轼作文 篇12
踱步于历史的长廊,饱阅千年时光留下的斑斑印迹。唯让我驻足的,是你的名字——苏轼。
翩翩思绪飞出,时间来到了刚接触你的语文课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短短两行诗句,囊括西湖四方美景,将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不久,在《题西林壁》中你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九江,观赏庐山世界的变化多端,感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再次见你,已是中学课堂,对你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游山玩水之中。皓月当空,骨肉难聚,你祝福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泉寺下,溪水西流,你反问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沙湖遇雨,独行雨林,你感慨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当然也不例外。二十一岁那年,带着满腔热血进京应试。“是金子总会发光”,凭借智慧与才华,你的作品行云流水而出,一时名动京师。可远方偏偏传来母亲病逝的噩耗,带着不舍与伤痛,你只好回到了故乡。
再回京都,朝中光景更替。王安石变法后,你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却不料引火上身。有着自知之明的你早已看破朝野,于是为寻求其它途径自请出京。可没想到,这一去便开始了那段颠沛流离的行程。由于与新党不容,双方屡发矛盾,你因此被一贬再贬,最后甚至来到大陆另端的儋州。
一个疑问不禁在我脑海中浮现:究竟是什么支撑了你这段苦难的生活?在你的诗词中我找到了答案。
是你的理性与智慧。游于赤壁,面对水月之变息,你感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游于庐山,面对不同角度的差异,你思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在各个不同时期,你从未放弃对哲理的探寻,从自然中汲取智慧之财富,铺就日后的人生之路。
是你的正义与负责。被贬密州,你高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之歌。被贬黄州,壮心未已,你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官场虽失意,但为了国家与人民,你始终坚守在岗位。千里苏堤,绿草茵茵,不正是一颗赤诚爱国心的写照吗?
是你的豁达与乐观。被贬惠州,你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儋州,你谈道“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是乐观造就了你的坚强,在偏远蛮荒中依旧谈笑风生,做自己的明灯为自己点亮。
也许你的一生落魄而坎坷,化作政敌的一个笑柄;也许你的一生伟大而精彩,成为人民的一代传奇。不管怎样,你都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用自己的豁达与坚定诠释着一条真理:一个人,无论境遇多么悲惨,不抱怨,不恼怒,把阴云踢开,把阳光吞进心里,生命就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苏轼作文 篇13
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苏轼,他虽然不及李白的浪漫豪情,但囊括了陆游、辛弃疾的豪放,以及柳永、李煜的婉约。苏轼一生传奇,经历了生离死别,蒙受了不白之冤,每当他被贬谪到异地,都会将他懂得的农业等知识传授给当地人,造福一方,这样看来,他不仅博学,而且善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应该是苏轼最具代表性的豪放诗句了。苏轼之所以能够成为豪放派的代表是因为他本身的血气方刚,加上仕途多舛,宦海浮沉才磨洗出一首首让人看了荡气回肠的诗词,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让苏轼“感受生活”的人。如果没有那些人的“成全”,也许苏轼只不过是一个只会婉约的词人罢了。
苏轼多情却不滥情,柔情而不绝情。这让苏轼在我心中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七情六欲的人,不像其他豪放派诗人那样遥不可及。苏轼一生有三个伴侣,令人悲悯的是她们皆在苏轼之前香消玉殒了,苏轼对其忠贞不渝在他的诗词中表露无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江城子》是他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苏轼为其写的悼词,王弗16岁嫁给苏轼,两人志趣相投,感情很深,不料却在苏轼前溘然长逝。“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看得人黯然神伤,泪如雨下。有些“为伊伴作梦中人,长向画图夜唤真”的悲哀、凄凉,却又比这更悲,那种沁入骨髓的悲,那种凉如暴风雨夜中一闪电光,一响巨雷,闪得读者心里一亮,震得读者心里一惊。以我现在的阅历也许不能感受他的肝肠寸断,但对已故十年的人还无法释怀,这样的情感天地共鉴。也许真正伤痛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活着的人。
所以我说苏轼比杜甫幸福,杜甫给后人的印象就是壮志未酬,命运不济,抑郁成疾等词藻,在我心中留下的形象就是眉头紧蹙,老泪纵横的样子,而苏轼虽也一波三折,却总有知己相陪,三位知己的相继离去更让人觉得这位豪放男儿爱情的感天动地,让人感觉苏轼永远那么年轻。他写的婉约诗词也显得与众不同,不像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般小情小爱,而他的《蝶恋花》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更是细腻中不失大气,婉约中不失豪放,令后人广为传颂。
苏轼以他独特的魄力感染着我们,尤其他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更让人感受到他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他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惨,更是让人觉得他的热情化成了冰山,却换不回已故之人的无奈。苏轼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他的诗句,他的精神永世无穷!
苏轼作文 篇14
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极为动荡,正是这种人生孕造出了苏轼的许多特点,比如乐观开朗、勤奋好学……
在平日里,我们读书,一般都是只看书的表面,从来不会深入思考。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道理。但是,苏轼可不是这样,他读书,是会灵活运用的,不会生搬硬套,写文章只写书上有的,而不会自己推理。有一次,苏轼考完科举后,欧阳修就问他,有一个人犯了三次罪,尧赦免了三次,这个典故是从哪来的?苏轼如实告知欧阳修,说这是他编的。他认为尧很仁慈,宽宏大量,肯定会这样做的。欧阳修也没有生气,说苏轼胡编乱造,反而称赞苏轼,说他不会死读书,读书不会只看出表面,而会深度思考,只有像苏轼这样的人,才算是会读书。我认为,苏轼能够这么有才华,不仅因为他天资聪颖,而且能够刻苦学习。正是因为苏轼的刻苦学习,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样才能读懂书最深处的意思,把书读活了,而不是成为一个书呆子。
苏轼出入仕途时,到地方去当官。他的上司认为苏轼年轻气盛。,便对他很严格。苏轼就觉得自己的文章连欧阳修都赞赏有加,你有什么资格批评我?所以,后来他的上司让他写一篇文章,苏轼就在文章里写出自己的不满。但他的上司见了并不生气,还说明了自己严格的理由。当他的上司退休后,苏轼就感到很后悔,写文章感谢那位以前对他很严格的上司,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苏轼会知过必改。苏轼当初确实不该表现出不满,他的上司是为了他好,但是,他知道了原因,就会感到后悔,我想,苏轼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会像这次一样,这么鲁莽了,他一定会想想他是不是为了我好。
当然,苏轼最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是他的乐观。当时,革新派人以“反对新法、讥讽朝廷和皇帝”的罪名,让苏轼入狱。后来,经过查明,皇帝宣布苏轼没有罪。苏轼出狱后,很高兴,一喜之下,他又写了一首诗。他写完之后,还半笑半怒地骂了自己一句,骂自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必然要记住自己的错误,不再重犯,但是,苏轼的乐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或许正是因为他的乐观,他才能写出如此豪放、飘逸的诗词来。当我们感到自己很冤枉,很委屈时,不妨学一学苏轼乐观的心态,苏轼当时蒙受了多么大的冤屈呀!但他在事后,却全然不以为意,苏轼受到的冤屈,不知我们所受到的委屈要多多少呢!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就必须学会苏轼乐观的心态。
我眼中的苏轼是一个会读书,能够知错就改,而且十分乐观的人,他的人生丰富多彩,并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学习的地方。
苏轼作文 篇15
据说,人去世后会变成一颗星,围在皎洁的月亮身边。而你,你会不会也变作一颗闪耀的星,挂在黎明的天边?
你从出世开始,便注定你的辉煌。父亲与母亲对你精心的培养,更决定你一生的光芒四放。二十岁便考中科举。虽名列第二,但我们都能明白其中的玄妙。那么豪放洒脱的你。科举考试中随便编出个论据,足以证明你的聪慧,然而这么洒脱的你,怎可能屈服于权威之下。
你的第一任上司,是一个严厉的陈公弼。他对你好苛刻,甚至在你精心写好的公文上涂涂改改。不过,这又怎能难得倒你。你为陈公弼后花园的小亭子题诗时的言论是那么好笑。但,你始终没有发现,陈公弼这是为你着想,考验你而设下的局,以致于你的悔恨以满心的诚恳写出著名的《陈公弼传》。
你被召回京都,但与王安石起了冲突,神宗为顺利变法,将你调回地方,赶到徐州,你治理了黄河水患。在杭州,你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在湖州的你,不幸被王珪等人陷害,制造“乌台诗案”,好在皇帝并不昏庸,将你释放。
为保自身仕途,你远到江宁拜访王安石。他的“骑驴渺渺入荒坡”让我们感到心酸,你与他相谈甚欢我们也真正了解到王安石的本性,此间,皇帝突驾崩,司马光上台召回你,在几个月内你升到三品大员,这是你人生的巅峰。
然而,我们都很好奇,谁如此有幸能嫁给你?便有王弗、王闰之。王弗,一个知书达理的美丽女子,无不在时时刻刻关注你,她会悄悄躲在屏风后,观察你的亲友是否忠诚,她会在你忘记文章时稍点醒你。但却早早逝去。王闰之,一个温柔贤淑的贤惠妻子。她体贴你,关心你,无时无刻不在照料你。但,也悄然逝去。朝云,你的红颜知己,你可与她谈吐心声,可与她畅谈不快,她陪伴你最艰难的岁月,是你精神上的支柱。由此可见,你又是多么幸福!
苏辙,你的好兄弟,在你被遭乌台诗案前,他已得知此消息,不惜冒生命危险去通知你,又向皇帝请命让自己代你受罚。如此的好兄弟!我们都为你拥有如此的好兄弟而感到羡慕。
然而后来,皇帝要恢复新党人物,将苏轼从三品大员贬为九品芝麻官。苏轼买不起羊肉只能吃羊脊中的碎肉,一煮再煮,后来被往回调迁。结果不幸死于常州。一代伟人,生的惊天动地,死的也极其光荣。他树立了“穷则独善其善,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品德。树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榜样。
你化作一颗闪耀的星,挂在黎明的天边。每日清晨上学去,总能看见你的脸。你,就像流星一般,为我指明道路的方向。
苏轼作文 篇16
华灯初上,青鸟绝迹,凄凉如梦。对酒当歌,几多愁?
——题记
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
雨盈空际… …
窗外的雨,下得这般死寂,这般深邃,这般彷徨,绵绵地抽打着黯然的梧桐......
我想起了苏轼,他是否与此时的我一样失意过?他是否也曾矗立在岸边,任飞舞的浪打湿了他的衣襟?那滔滔江水,是否拍击着零乱的礁石,溅起朵朵璀璨的雨点,又悄无声息地落下?月融融,他定是固执地向远方睥睨,但迷茫的雾始终遮盖不住他愤懑的双眸……
不再神思于“三更灯火五更鸡”之时,不再徘徊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际。苏东坡话“一蓑烟雨任平生”,胸襟之旷达,道“尘满面,鬓如霜”,心境之离索,岂能是我这个凡夫俗子能读尽的?
不读也罢呀!到头来,落了个“无处话凄凉”!
天霁。雨止。夜如墨染。
一阙蓬松的月光,洒在案前未曾合上的旧书上。
一壶茶,雨个盅,三卷书。茶香淡淡,月色融融,凭栏望树。
夜色如茶,是如此馥郁。
可惜,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的思绪早已化作一只翩飞翔舞的小鸟,穿过那恬静的梧桐叶,潜入我个人的琐事、杂事、俗事之中,就像融入这浓稠的夜色,被无懈可击的黑暗,重重包围。繁琐的心境是远行的负担;青春的葱茏是无楫的轻舟;执着的追求是含泪的笑靥。我因贫乏而怅然,因孤独而狭隘。残缺的自信在几度“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如“樯橹灰飞烟灭”。
蓦地,又想起了苏轼。在残淡的月光下,影随舞动,吟唱着:“明月几时有……”他淡然转一笑,任一湾浅愁融入夜的温柔,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忘却忧伤,忘却惆怅,忘却离索,甚至忘却自我……被贬丧妻之痛随大江东去,却像滴翠的浮萍,丝丝扣入心扉。而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竟把命运的离骚撰写得如五月的风一般,拂过凄美的寂寥……
苏轼,这就是苏轼,命运如泣,却不愿施舍一汪混浊的泪光化作那满天苍斗……
人生如画,他却是浓墨泼洒……
人生如歌,他却是激情高昂……
人生如酒,他却是浓烈醇厚……
他宛若一颗梧桐,有着一树落寞。他服从命运又抗衡命运,洞悉命运又糊涂命运,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在这种荫庇一方的坦荡,宁静虚空的禅意之前,我的忧愁失意——夭折了。它是那满树离愁的一员,却只占得一叶半叶的席位。
“江天一色吴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一种清气绝韵悠悠地将我的心摇荡,这种淡泊,清幽像一泓清泉,浇灌着胸中之块垒。
夜阑人静,独倚窗前,品一杯淡淡的清茶,任那尤存的茗香缱绻天涯。通过那氤氲的热气,我隐约看见,苏轼醉卧青石,红香散乱,梦得一枕漫天飞絮……
苏轼作文 篇17
一生曲折,旷传古今;亘古辉耀,文成四家。
——题苏轼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纵身在轻舟之上,抬头仰望夜空,回想当初,是那么地意气风发。还记得那时,我背着书架,和父亲、弟弟,开开心心地上京赶考。站在那威武的皇城前,抬头,发现:那京城的天空,是那么的广阔,那么的明净,而置身在其中的我,仿佛一只展翅欲翔的雄鹰。未来,是那么的光明,那么的自由。二十三岁登科进士,二十七登制科头等;一代文宗欧阳修对我是多么的赏识惊叹;当朝圣上更是对我喜爱有加。登上皇城,天空高旷,我仿佛看到了我仕途的通畅,不禁心潮激荡。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但太耀眼的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媚笑着走来,而我却不知所云。终于,他们费尽心机的“乌台诗案”褪尽了我昔日的荣耀。而我的那些诗,那些曾经那么受欢迎的诗;那些曾经朋友们都争着看第一眼的诗;那些曾经是皇帝也赞不绝口的诗,现在,居然成了我的罪,成了我百年的孤独。有的朋友,拿着我的诗换了背叛;有的朋友,藏着我的诗变成了囚徒。而我却一走再走,一步步远离了皇城的天空——那理想的天空。在那些小人得意的目光下,我仿佛山上的栖鹘,收起翅膀,冷冷哀叫。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之上,任小舟随长江大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回想过去,不禁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的孟德,何等的雄心百丈,意气风发,实为一世之雄。而如今,不都随着这滔滔江水滚滚流去,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我不禁笑了,一声长叹,吐出了心中苦闷,只留下胸中一股清气。好,就让我忘记那郁郁不得志的愁怀,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取山间之月,听清风之歌,凝成诗篇,让它千古流传。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于是,我心中那曾经的雄鹰,化为轻舞的白鹤,在这更加宽广的天地间纵情遨游。伫立舟边,我与朋友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品诗经百味;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羽化登仙,一扫心中不快;又夜泊小舟于绝壁之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方知人生逍遥;以樽中美酒酹江水明月,看乱世穿云,惊涛拍岸,感叹岁月易逝。
对着天际那渐白的鱼肚,我拾起枯干的笔,蘸上滋润的浓墨,笔走龙蛇,黑白之间,鹤舞九天。从此,我创造了只属于我的时代,一个无边的天空。
苏轼作文 篇18
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挽联
长期以来,我认为自己都是一个很喜欢诗歌的人,曾被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闲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所折服;也曾被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从容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所惊叹。几番思索,几度回首,几回感怀,反复品读,最终我却选择了他——苏轼,我最喜欢的诗人。
千年来,人们都为你的豁达乐观所津津乐道,可我却品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你,一个真实的你。
我相信你是有苦的,不然你何会发出“何时长向何时圆”的感叹呢?你想“乘风归去”逃避这已不再清明的官场,无奈“高处不胜寒”,现实击碎了理想,你终究还是得回到残酷的现实之中。
我相信你是有怨的,你报怨命运的曲折,在流放期间,昔日故友因避嫌敬而远之,往日的门庭若市化为门可罗雀,你知道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虽不拟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般直白,但你在黄州发出“世间一场大梦,人间多度秋凉,酒贱常悉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让我还是感受到了。
我相信你是有恨的,你的才华锋芒刺疼了当时的小人庸才,他们疯狂的诽谤使你遭受的乌台诗案,让你仕途坎坷,你恨“长恨此身非我有”,你恨“夜来幽梦忽还乡”。
我相信你也是有乐的,在你一贬再贬之后,仍不失“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一笠烟雨任平生”的乐观。
纵观苏轼的一生,我感到人生悲剧色彩较多。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苏轼,性格方正,眼里容不下沙子。在政治上,你是一个温和的改革派,不像王安石那样激进,也不似司马光那样保守,故备受排挤,先后被贬至黄州、惠州、澹州,直至大赫才得北归常州,经历如此变故,你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空”,从《江城子密州出猎》到《念娇奴赤壁怀古》,虽然历经坎坷,但你却从来不向命运低头、屈服,不失伟大诗人的傲骨,写出了前后《赤壁赋》、《喜雨亭记》、《记承天封闭寺夜游》等名篇,你的《黄州寒食诗贴》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荣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且去且留,卧看天空云卷云舒,淡泊而睿智深隧,宁静而致远,这就是你的人生态度。
请允许我借用你诗歌里的平平仄仄,灵魂的丝丝缕缕感受你的内心情感,你以“大江东去”的澎湃洗刷心中的积郁,你以“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情射下愁怨,你以“乘风归去”的空灵超然于浊世。
一分痛苦,二分落寂,三分哲理,四分豪迈,这就是我品到的你,一个真实的你。
苏轼作文 篇19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在那被狂暴的海风卷起千层雪、波澜壮阔的赤壁陡岩上。是谁?在为那周瑜也为自己而鸣不平?
在那被黑暗笼罩的、冰冷寺庙蒲团上。是谁?接着那一豆烛光,借笔墨向他人将自己的无奈渲染?
在那夜深人静、空际孤独的林深处。是谁?迷迷糊糊却不肯入睡,想着当朝世外的繁华似锦?
夜不寐,前尘恍惚如隔世,悄然谢幕。情难绝,泪眸问花花不语,独对空闺,花残无人叹。孤枕邀落寞之怨,彼岸是谁频频呼唤,令我难眠。
沧桑的岁月,魂无处归,离人泪,不忘黯然。炊烟升腾,撩起难言的心事。痴情如此,无情亦如此,谁怜他?
桥上的花再一次开了。
而我,终于遇见了你—--苏轼。
只看见,青青的竹枝,绿绿的芒鞋,以及被雨淋湿的衣裳。你的笑容从容洒脱,幽然超俗,你的眼神,更是令人心动,秋风碧水泛清波。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常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也归他所有。
真想问你一句:“难道你不埋怨世俗吗?难道你甘心被贬吗?”
久久不言,如一夜春风带来满地伤寒,轻颤指尖。夜漫长,愁肠心间,眼帘低垂,雨中潮湿了伤痕。点点忧伤,乱了心绪,过眼烟云,尘埃飞扬,呓语断续,不堪回首,相思淡淡亦浓浓,眉梢情字陷沉思。十指相扣,愁绪同落花。我早已猜到他的答案,他早已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罢了。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见他在灯火阑珊处。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倩影迷离,皓月当空,朝朝暮暮,一笔一字总关爱恨情愁。祭暗香,葬笑颜,掬泪花,漫遐思,听雨声声,篇篇哀字。梦如蝶舞之艳美,奢华的帷幕,寂寥寥,倦叶悲哀,潇潇冷月。流星滑过,许个愿。岸边,花儿静默。他永不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切做一回闲人,跟随你的足迹。
折一枝早春的寒梅,为你放入素瓶内;泡一杯温暖的龙井,替你装进紫砂壶。
坐在你对面的蒲团,对你浅浅笑……
赤壁,记载了苏轼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轼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轼的豪迈。
赤壁,只因苏轼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苏轼作文 篇2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00年前,一位40岁的大文学家在黄州赤壁,看到那浩浩荡荡的江水和直入云霄的石壁,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发出人生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这位文学家就是苏轼,又名苏东坡。
苏轼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制举考试取得“第三等”的极高成绩。在此之前,只有一个人获得过第三等。苏轼一生留下了八千余篇的作品,其中有许多为千古绝作。苏轼去世后,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和黄庭坚齐名;还与辛弃疾被并称为“苏辛”。苏轼也是一个好老师,他的弟子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杯等被称为“苏门四学士”,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在政治方面,苏轼也对国家有重大的贡献。他在杭州执政的时候,拯救了杭州西湖。没有苏轼,我们现在看到的那美丽的西湖可能早就不存在了。他还帮助过贫困的老百姓抗洪、除蝗虫,是人民眼中的“好官”。除了在地方上做出政绩,苏轼也很关心国家大事,对“王安石变法”提出了许多意见,用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苏轼还是一个苦中作乐的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苏轼两次被贬,一次到黄州,一次到海南。但是不管生活条件多么的艰苦,苏轼还是快乐的面对生活。在黄州的时候,有一次苏轼和朋友去买地,路途中下起了雨,大家都觉得很狼狈,但是苏轼却不在乎,当时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定风波》,最后一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想借此表达:人生中的坎坷很多,要看淡它们。在黄州,苏轼虽然是一个犯官,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拘束。他和那里的人们开玩笑,一起谈天论地。他在那里还创造了一些著名美食,比如“东坡肉”、“东坡饼”等。
那么,是什么导致苏轼总是被贬呢?是因为苏轼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苏轼一生面对了宋朝的一个巨大的政治漩涡——王安石变法。支持变法的主要人物是王安石,反对派的主要人物是司马光。苏轼既觉得变法过于猛烈,又觉得对人民有帮助,因此,他对变法的态度属于“中间派”,这让他受到两面夹击。当变法派雄起的时候,朝廷把苏轼一贬再贬。当反对派雄起时,苏轼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有小人去到皇帝面前诬陷苏轼。一来两去,朝廷很多人对苏轼有意见。苏轼也不会去讨好皇帝,相反,他口无遮拦,一直给皇帝提建议,还写了一些讽刺朝廷的诗,这让皇帝也不喜欢苏轼。正是这些,导致了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一波三折。
这就是我眼中的苏轼,一个震古烁今、享受生活却又不合时宜的天才。
苏轼作文 篇2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记
一首定风波表现出了苏轼的旷达,经历了数年的风风雨雨后,他已不再沉湎于仕途的激荡,对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喜乐已有了一番新的感悟。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时已有三年,三年他已拥有一个心旷神怡、宠辱谐忘的旷达胸怀,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作为一个文学的大家,首先得益于他激荡的仕途:1079年因乌台一案被捕入狱,被贬黄州。也正是在黄州,这个政治生涯的低谷。造就了这个文学大家。
“酒酣胸胆尚开张”在政涯走向绝路时,使他的胸怀变得博大,变得“开张”。他亲自耕种庄稼,广交朋友,强身健体,反躬自省。他并没有变得颓废,而是走向了一种人生圆融的状态。曾经的荣辱升迁,政坛风云已被烟雨冲去;那此身非我有的长恨,也如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时他已真的做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他有一种不畏困难的精神,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挫折均能泰然处之。而我们呢?我们也应像苏轼一样,拥有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谁的一生能无风无雨呢?谁的一生能没有坎坷呢?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风雨、人生的坎坷时,也应有一种恬淡的胸怀。不要怨天由人,应有一种坦荡的和轻视困难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一生虽多有不称意,但只要有一个乐观的胸怀,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事可以缠累你,一切的不称意都如昨日流水不复存在。
一代词宗,苏东坡,留千古诗词话。名传万代,人道是,宋时三苏父子。苏轼为杰,诗词书画,一人多少佳作。
痛忆乌台诗案,入狱贬黄州,意气风发,心胸阔达,三年间,激荡人生仕途。赋词后返,恬淡人生观,荣辱升迁。颠沛平生,无风雨更无晴。
苏轼,作为一为政客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作为一位词人,他无疑是一位伟人,一代词宗。数千古风流人物,数其风流。苏轼的人生是坎坷的,而正是这种坎坷,造就了他的伟大;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也正是这种颠沛、这种流离,让他得以便观百姓疾苦;苏轼的政涯是失意的;但若没有这种失意,便没有那坦荡的胸怀。
纵观历史古今,有多少文人如苏轼一样?有多少志士都有一样的阔达胸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许多文人志士的理想。他们并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真正的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许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一种情怀。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再也无法寻的像苏轼一样的人。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不被功名利禄所累,人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人生,即使在逆境中也应有一个达观的心态。
人生时而风雨时而晴,必须学会定风波。
苏轼作文 篇2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咦,是谁在吟诵呢?我抬头一看:在不远的白堤上,有一个人低着头,垂头丧气的,和苏轼相遇。我小心翼翼的走近一看,是一个身着古装的人。我朝旁边一看,没有传说中的秃头导演在一旁指挥,也没有摄像大哥在扛着摄像机在拍啊。
我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老兄,大热天的穿着古装,你不会是发烧了吧?”那位老兄抬起头,我看见他的胡须很长,简直就跟古代人一样。我拉拉他的胡子,说:“兄台,你装的好像啊!连胡子都那么逼真。你可真够风趣的,对了,你叫什么名字?”眼前的“古装怪人”终于发话了:“在下苏东坡。”我一听,愣了,接着又哈哈大笑,还摸了摸他的额头,还确实有点烫,我笑的一边捧着肚子,一边说:“哎……哎呀!老兄你可真逗,我知道你像苏轼,可你也不用说你就是他吧,我看你啊,真应该去一个地方。”他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说:“快告诉我,我应该去哪里?”我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说:“去医院。”他一听完,就急了,说:“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可是这是事实,我真的是苏轼啊。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身上又没银子,到现在还是饿着肚子,这儿到处都是一个又一个大盒子,也没有轿子,只有这种四个轮子的大虫在地上爬,我好几次都差点被撞倒,我有一次想走进大盒子里去看看,有好几个穿的和你一样奇怪的人把握赶了出来,还一直骂我是疯子,你说,在昨天,我还是受大家敬仰的,可是到可今天怎么就成了疯子呢?我实在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所以就来到了这里,就连这白堤,也变得不一样了。”
听了他的话,我开始相信他的话了,便问他是怎么来的。他说:“我昨天正在家里和妻儿吃饭,突然出现了一道强烈的光芒,我便一阵晕眩,醒后就来到了这里。我也不知道这儿到底是哪里,也不知道我的娘子和孩子现在好不好。”听了他的话,我想起了多啦A梦的时光机器,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是那些人胡乱编出来的,莫非真有此事?我便告诉他:“哎,你来到了21世纪,那个你说的大盒子是房子,我们在那里面工作、生活。至于大虫,那是现代的汽车,就相当于你们那时的轿子,我们出行都离不开它。”他听完后,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突然传来了“咕咕”的叫声,苏轼不好意思地说:“我肚子饿了。”我说:“好,那我请你吃你最喜欢吃的东坡肉。”他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两眼闪闪发亮:“好好好,那我们走吧!”于是,我们就一起去吃饭了。
没想到,这就是我和苏轼的相遇。
苏轼作文 篇23
午后的阳光变得很明澈,我倚在窗边,尽情享受着温暖。一首首灵动的散文与和煦的阳光交织在一起,萦绕耳畔,回响在心田。闭上双眼,我仿佛置身于你的世界。
灵光一闪而过,我乘着一阵清风,来到了元丰六年间的黄州。借着皎洁的月光,我看到了你——东坡居士。心中十分惊喜,正欲上前请教,却发现你已解衣欲睡,只好在暗中领略你那中国文学泰斗的睿智。
月光照进门里,洒下一片轻柔。仿佛生怕打搅了你的休息。月光调皮的绕过你,来到书桌上,也想一睹在你的笔尖流泻下的灵动。我看见,你笑了,应该是对于月光的欣然吧。我也笑了。
你起身,走出屋外,想追随月光,做一次心灵的交流。我明白,此时此刻对你来说,月光也许是最好的倾诉对象,而黑夜能让你找寻到心灵栖息的地方。于是,我跟着你一起,想一探究竟。
你独自漫步在黑夜的怀抱,也许是因为心中那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黑夜中不断的蔓延,你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顿时变得焦躁起来,我明白,你要去寻找你的挚友张怀民了。
我一路跟随你来到了承天寺。令你欣喜的是,怀民也没有睡。你们一起信步走到庭院中,正值十月,秋海棠的芳香弥漫在整个寺庙中。院中的积水中映衬着一轮皎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纵横,好像竹柏的。我静静的陶醉在这样唯美的意境中,感受着文学的滋润。
东坡居士,我敬佩你、景仰你、崇拜你。敬佩你心怀天下的豪气;景仰你不屈不挠的大气;崇拜你夜游承天寺的雅气。愤懑悲凉的心境中,你体现出的是人生的旷达。
但东坡居士,我想对你说,在被贬官期间,你应抛开了烦恼,任思绪纷飞。你应更像是在一片无人涉足的原野上纵情驰骋,看日落黄昏,赏万紫千红。你应该勇敢的面对真实的自我,对生活作一番细细的品味,而不是整日沉浸在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中。其实,你已经做到了,但还需做的更好。
在这段日子里,我看到的是你逐渐摒弃了功名利禄、是是非非;忘却了悲欢离合,荣辱贵贱。
敞开心扉,听天籁之音,用身感受,用心领悟,你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登山情满于山,观海情溢于海”的雅士。远离忧愁和世俗,亲近欢乐与自然。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身与心得到恬静的休憩,让情与景得到自然的交融。
东坡居士,忘掉你政治上的失意吧。忘掉,你就会发现沙漠其实很美,因为不知何处正隐藏着一方绿洲;
东坡居士,忘掉你仕途上的坎坷吧。忘掉,你就会发现空谷其实很美,因为不知何处正有兰花在幽幽绽放;
东坡居士,忘掉你心中的悲凉吧。忘掉,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因为有亲情、友情、爱情的支撑。
灵光一闪而过……
【苏轼高一作文1000字(精选23篇)】相关文章:
苏轼作文500字04-04
肩膀(苏轼)07-13
读苏轼3000字作文11-29
苏轼妙语拒友11-02
苏轼的诗07-26
苏轼《定风波》11-03
写给苏轼先生作文650字04-06
高一阳光作文精选04-11
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05-07
精选高一作文三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