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杨善洲》观后感(通用16篇),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
杨善洲同志26岁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每一个岗位上始终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群众对他“草鞋书记”、“总农艺师”的称呼,既是对他兢兢业业、公仆本色的褒扬,也是对他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能力的肯定。他在位时没利用职权为家乡办事,退休后回大亮山种树,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创造资产几亿元。用自己的奉献兑现给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无私奉献、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大家很受感动。
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最重要的是要从杨善洲事迹中汲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如果作为干部,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了官老爷,也不是公仆,就会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让百姓不好过,也让自己更不好过。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会让人民群众爱戴,更会让自己的心终始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工作在实际中。杨善洲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二是要从杨善洲事迹中汲取运行的动力。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一干”,如果作为干部,只会说,不会干,工作还没有做到一半,仅仅是个开始。只有干,才能是把工作做的彻底,做的细致,才能让人民群众受益,得实惠。杨善洲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扑下身子、沉到基层,视百姓为父母、待百姓为亲人,真心实意关心百姓疾苦,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谋利益,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大家学习杨善洲,就是要通过其的事迹汲取动力,从中学习,从而把动力化作力量,转化为工作,这样才能让学习杨善洲是一种真学,更是学活了学深了,才能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动力,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2
人生百年,于历史的长河但是沧海一粟。如何让这人生尽可能的发光发热,燃烧自我照亮他人?一个人如何能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如何能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辈子艰苦创业持续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老党员杨善洲用自我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实践自我在鲜红党旗前的入党誓词,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彰显得熠熠生辉,为我们指引了方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看完我院党委为第十六期业余党校学员组织的电影《杨善洲》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杨善洲老书记一生都在为百姓的利益孜孜不倦地打拼奋斗,他为百姓辛勤付出的劳动不胜枚举,但电影中有一段使人印象尤为深刻。杨善洲老书记在退休后,毅然婉拒了上级安排他到昆明干休所安度晚年的好意。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漫漫种树征途。在大亮山种树垦荒的日子艰苦异常,可毒飞机草却在杨善洲老书记看着漫山遍野的树苗心生欢喜时几乎毁掉他们的期望。尽管杨善洲老书记不眠不休地带领大家找到了解决办法,但依然蒙受了上山后第一次巨大损失。为弥补损失,杨善洲决定种植经济果木,不想却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林场职工两年的劳动化为泡影,杨善洲深刻的自我检讨,为早日还上贷款,从那天起,他开始走上街市,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在他的带动下,原先怕丢面子的林场职工们都能坦然的上街捡果核。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我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于公,为了百姓,杨善洲老书记不遗余力,呕心沥血;于私,为自家女儿盖一个章就能够办到的城市户口,他却左右为难,坚决拒签。他将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而又将得到的大部分奖金捐献给慈善事业,在杨善洲老书记的心里,有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唯独没有他自我。他时时刻刻在思考的是国家和人民,却从来不为个人和家庭谋取任何私利。
杨善洲老书记用光辉的一生,犹如灯塔般照亮了我们年轻一辈的前行道路,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敬仰,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3
我在观看电影《杨善洲》之前,确实不明白杨善洲是怎样的一个人,只明白在建党九十周年的年度中,它是一部供共产党员同志们学习的影片。我不怕这样说,因为我要做到实事求是。可能是阅历少的缘故,并没有什么能够惧怕,诚如古语云:初生牛犊不怕虎。
但是在看了她之后,不可否认,《杨善洲》是一部好影片,杨善洲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学习。
当时,我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眼睛中流着泪水将其看完,却是感触很深。我的眼睛中含着泪水看完的电影并不多,截止目前为止,仅仅只有三部,因为要将她们铭记在心:第一部影片,也就是我懂事以来看的第一部影片,高中看的《暖春》,为她泪流满面,只为恩情;第二部影片,大学二年级看的《忠犬八公》,为她热泪盈眶,只为感情(忠犬和其主人的感情);第三部影片就是11月26日党支部组织看的《杨善洲》,为此泪水夺眶而出,只因无私奉献不为己,在这天晚上,我也深深的理解了一句话“眼睛因充满泪水而愈亦清明”,那里的泪水就应是感恩的泪水、温情的泪水,时常感恩,经常感恩,永怀一颗感恩之心,便能够将社会看了,便能够将世界看清,便能够将世事看淡,此所谓清明的眼睛。
深深地理解一句话,是我知识的提升,但是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我觉得是我思想上的一个提升!我要学会感恩,常带感恩之心;我要看清事实,永带做人准则!
透过影片《杨善洲》,我明白了:省委地委书记的他、家中清贫,并不因此而有改变;女儿成为教师,婚后因工作与丈夫分居两地,也不因此而有所改变;从来不搭政府的便车而方便自我的出行,即使是顺路搭乘,也会照样自我支付路费……他的一言一行很好的展示了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没有白吃国家公粮”,这也是各个社会时期对所有党员干部的要求,“不白吃国家公粮”这个在社会的各个时期都很难做到,在他的一生中却成了现实。我们都就应向他学习。
向他学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从来不会为自我的加官进爵而东奔西走,只为群众谋福祉;并且在有机会升职时也会婉言谢绝。他从来不会借用自我的职为自我或家人办事,反而对自我和家人的条件更苛刻,要求更严格,一个盖章简直是易如反掌,他就是不给自我的女儿走后门加上去!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财富。
向他学习一心为民的精神。当了那么多年的地委书记的他,从来没有过怨言。他能够调节两线纠纷、他能够下水插秧……时时刻刻身先士卒,在干旱时节,他能过度担职责,放水灌溉,仅为了保住粮食的产量,为了人民的饭碗,他不惜一切代价!
向他学习诚实守信、谨记诺言的精神。小时候的他受乡亲们的照顾,因此他立志要为乡亲们做事。为官时为乡亲们办实事,退休时,放下进城养老的机会,只为以前的誓言,为乡亲们做点事!为此,退休后,投身于荒凉的大凉山,22年的坚守,使原本光秃秃的山峰变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他将自我献给了乡亲们,把财富留给了乡亲们,给自我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就连奖金也只留了4万给自我的老伴,其他的都捐了出去,这是何等的风范!
总之,杨善洲的精神,使我们永远学习的对象,他为民、朴素、无私奉献的形象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看完这部影片,我再次受伟大思想的熏陶。透过他,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持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大形象。从而使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好的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而奋斗。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4
曾经在戏文中有一位七品芝麻官唱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直接去经商”的感叹,能这样的官员,反而还显得“堂堂正正”。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为安居忙于房贷的时候,杨善洲的事迹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现今一些为官者,忙于权钱交易,大有不为现金是愚痴的感慨,并且求官、求财、求名,求色无一不想为之。不知进退,不知当为不当为,更不知社会资源有限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当社会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势必形成大多数人的生存压力。现金为王,利滚利,钱滚钱,有钱的人富得流油,各色高级轿车驰骋在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张显其飞扬跋扈的显贵品质。与此同时,忙碌的民众,贫病交加的老幼,挤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也在各色道路上顽强挣扎地活着。这就是一个民族。假如没有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也就无飞黄腾达者,然而,腾达的人总是忘了平凡者。没有平凡的基石,怎么会有长久的飞黄?
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而不是像某些干部,好大喜功,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打击良善,不断为自己做出“绝后”的行为来。
这样的时代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作为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他的行为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人应尽的本份与为官的责任。
时代需要的就是做为人的本份与责任,如此才有一个民族的自豪与未来。而不是见利一哄而起,无利一哄而散,为利争斗不休……
展望未来,唯有家和万事兴,让利、互利、共盈,留有余地,知进退者,才得长久。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5
近期,在单位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真实故事,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清正廉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地委书记,在任时,杨善洲狠抓农业,专注民生,即使退休了,他仍不忘记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他不顾家人的不理解,放弃了在城市安享晚年的机会,带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回到大亮山植树造林。他亲自带头绿化荒山,种下了希望,造福了子孙。在荒山重披绿装之后,他又无私地将自己艰辛付出20 余年价值3 亿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了政府。
作为一名干部,杨善洲留给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主席台上的身影,也不是报纸电视中的排名座次,而是身边经常带的那把小锄头,高高挽起的裤腿,草帽下黝黑的脸庞,以及生活中的那份平淡。他吃苦耐劳,亲自下田示范插秧,为了节约出买果树种子的钱,亲自到大街上俯身拾捡果核;他严于律己,不为自己女儿的工作谋私,不滥用公车公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公仆”形象。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幕。当杨善洲积劳成疾入院后,大亮山的人民都赶来看他。一碗水,一碗来自大亮山的水,从一双双手中递到了坐在轮椅上的杨善洲面前。看着这碗水,你想到了什么?你是否想起那曾经旱灾严重靠天吃饭的大亮山,想起背着锄头爬山的那个单薄身影,抑或是想起现在年年丰收的大亮山?这一碗水里,承载的是杨善洲多年的辛酸与汗水,同时,也满载着大亮山人民对杨善洲的感激之情。
我相信,像杨善洲这样的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干部还有很多。是他们,怀揣为民之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也是他们,讲求奉献精神,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也同样是他们,为我们永远铭记!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6
11月19日下午,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准时到郑州市四十七中观看电影《郭明义》。在宽敞的大礼堂里摄影师扯了幕布拉灭了电灯,一切就绪开始放映,没想到屏幕上竟然打出了“杨善洲”几个大字。
陌生的人名并没有让我觉得电影的索然无味,主演李雪健精湛演绎还是吸引着我的眼球。随着剧情的逐步深入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哽咽着几次忍不住流了出来。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我被故事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
其一,工作中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在保山县担任地委书记时,在他亲自带领下建立了粮仓,水稻产量逐年增长。平时他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悠闲自在遥控指挥,而是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庄稼的长势,指导农民插能够高产的秧苗——双龙摆尾。特别是一次天大旱的时候,农民因为吃水用水的问题差些聚众打起架来,地委领导班子讨论是否放水问题,当很多人持犹豫态度时,杨书记果断表态:“这个责任我来付。”在抗旱现场,杨书记再次强调取消建设几个单位办公楼的资金用来打机井。无奈水土流失,平时30米即可出水的地方打了80米仍然没有清泉出现。大概天公感动于杨书记的所作所为,终于大降甘霖。看到实验田里的水稻获得丰收,杨善洲的脸上浮现了笑脸。
第二,严于律己从不以权谋私。作为一个地方的地委书记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父母官,很多事杨善洲一个口头指示甚至一个电话都能搞定,但是我们看到杨善洲的老母亲和妻子一直生活的农村。忙不完的家务农活致使大女儿早早辍学帮助妻子料理家务,二女儿结婚后两地分居很多年杨善洲坚决不给女儿开口子。女儿了解父亲的脾气也缄口沉默。但是退休后的杨善洲发现很多孩子因为没学可上时,便把以前的老部下请到山上坐坐,轻而易举得解决了好多代课老师转正的问题。当得知这个消息后,二女儿再次来求他,他仍然没有答应。作为父亲杨善洲就是安排了女儿别人也会觉得理所当然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他可以为肯于吃苦的张博安排为林场正式职工,却不可以允许自己公车私用而不拿油钱。为欢送孙子上大学,用了公车竟然必须要求司机打表计算油钱。多么可歌可赞的高尚品格。
再者,知恩图报不计报酬。杨善洲幼年丧父,母亲独自带着他长大,父老乡亲街坊邻居没少帮助他。看到家乡大亮山因为水土流失造成百姓吃水困难,他心里是格外的疼痛。退休后,他带领一些有理想的青年克服重重困难在大亮山植树造林,这一干就是22年。听着他那句:“人呀,别把自己当回事。如果我不说自己曾经是地委书记别人怎么会知道。”看着他提着一个竹篮到街头巷尾捡拾别人丢弃的果核,手不及的就用拐棍往外拨的镜头。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奔涌的泪水。22年的汗水,换来大亮山的一片郁郁葱葱,换来价值几千个亿的资产,换来周围很多地方地方干旱而纷纷到大亮山求援取水的场面。当老的实在无力照顾那些苍松翠柏的时候,杨善洲毫不犹豫地无偿把资产献给了国家。连奖励给自己的20万也捐给了保山一中10万林场6万。对于农户他信守承诺,给群众按比例分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呀。
最后,妻子的作用不可小觑。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杨善洲能为国家人民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妻子功不可没。多年来都是妻子在家独自照顾年老的母亲,抚养3个孩子,还有繁重的农活。一次饭桌上,女儿竟然说妻子嫁给他还不如嫁给一个农民,可见对于家庭他亏欠的实在太多。而跟着自己含辛茹苦一辈子的妻子,没有一丝怨言。把自己女儿嫁给了杨善洲的老岳父,一辈子竟然只见到他三面,这还是算上看到他坐着车飞驰而过的一次。
影片让人感动之外,还有让人颇感欣慰之处,张博跟着杨善洲在大亮山干了17年,娶了媳妇后带着媳妇安家在大亮山,显而易见他代表了我们中国的发展后继有人。
观看《杨善洲》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
多么希望多拍些这样的影片,多么希望每一个成人尤其是人名的公仆看看影片,多么希望涌现更多的杨善洲……
杨善洲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7
“山绿了,风沙就会小了。栽下一棵树,山就会绿一小块,栽下几棵树,就会绿一片,我就不信这山绿不起来。”
看到杨善洲的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愚公为了移走家门口的两座大山,面对智叟的嘲笑曾自信的说;山是不会增长的,而他的子孙却是无穷的,他以无穷而战有涯,哪有不成功的道理。结果上天一感动,派了两个神仙将两座大山移走了。虽然上天没能伸出援手去大亮山植树造林,但如今的大亮山依旧是处处苍郁,而这样的功劳要归功于当代“愚公”杨善洲。
杨善洲是一位不甘寂寞,勇于挑战的一个劳模先锋。当自己可以安详晚年的时候,他却带领群众跑进了大山里植树造林,这一干就是22年,他把人生最美的晚霞都洒在了大亮山的山坡上……有人说,定国安邦者是英雄、厮杀疆场者是英雄,而杨善洲让5.6万亩的荒山变成了绿洲,同样也是英雄。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相信都会被当代“愚公”的大愚所感动,而杨老正是用他那大愚思想,书写着华丽的人生乐章。他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而他的三愚人生,值得我们每位共产党员学习和借鉴。
一愚人生:功成而身不退,有功而身不居。
功成名遂身退这是古人常说的话,杨善洲在退休之后位子虽然退了,但身子却又转向了另一座高峰攀登。这是一个老当益壮、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者,一个为子孙后代留下了5.6万亩青山的老人。有人说,杨善洲最可悲的是没有安详晚年。而对杨善洲来说,他没有虚度生命,更没有虚度晚年。他播撒了无数的生命,却不顾自己的生命老去,这是何等崇高精神?本来老人家退休后可以进省城安享晚年的,但他有功而不居,位退而身不退,始终坚持下乡上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以青山作为生命终点的人,其大山会为之讴歌,其苍柏也会为之讴歌。
二愚人生:大公而无私,损己而利人。
做为一名地委书记,也算是地方上不小的干部,可杨善洲对于公车宁肯自己冒雨走路也不肯让公车向前多开一步,这是一位克己复礼的人,这是一位无私慎独的干部。看,即便是自己用车他也会打表,坚决不占国家一分便宜,坚决不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来为自己谋福利。
学校里挽留不住老师,他会找人帮着给老师转正;在大亮山上他宁可为自己的部下走后门,也坚决不为自己的女儿寻方便,甚至一个电话就可以帮女儿的事情他也不做。做为一个父亲这看似很无情,但他却恰恰教会了子女自己走路。
在收到20万奖励的时候,老人捐出了十六万,只给老伴儿留下4万,自己的子女更是一分没有。儿女也许有点不解,但杨老知道,他绝不会让子女去吃自己的青山。他懂得,只有让子女去亲自开辟青山,那片青山才会绿的更久。
三愚人生:居人所恶,为而不争。
看到群众插秧,作为地委书记的他会光着脚为群众做示范传技术;干革命干了几十年,他不慕城里安逸生活,却愿意与大山同眠;他很少回家,但却甘愿为民所累;为了节省开支,他可以到集贸市场捡果核,他可以去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
古人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杨老就是那善于驱下之水。正是他用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滋润了万物;正是他22年间让一座座秃山变成了一座座青山,而22年后他又将那价值3亿元的林场全部无偿上缴给了国家。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8
对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只是在微博上粗略看过,总觉得他不过是每年涌现出一大批感动中国的人物的平常一个,最近在电影频道观看了《杨善洲》看后,我心灵震撼了,被他的的事迹感动得泪眼模糊,我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写了如下文字。
杨善洲,原云南保山市地委书记,退休之后,放弃了到昆明安度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植树造林,承包大亮山,临死之时,他把自己经营20多年,林木成材后价值3.7亿多元的林场无偿地捐赠给国家。这种奉献精神,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的真实体现。从杨老苍老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共产党员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最基本原动力,从杨老、从牛副省长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共产党员的品质和国家的希望。
杨老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国后有家”理念,公道正派,从不以x权谋私,胸怀天下,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坚持数十年放弃功名利禄,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老一生淡泊名利,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杨老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可以值钱的东西,但留给儿女们那种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的人格精神胜似黄金白银,比房子位子值钱千万倍,因为你给了他们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会从中受益一生。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职业无高贱,做到极致就是事业,只有普通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心态不能浮躁,勤恳耕耘,终能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坚持不渝,艰苦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朝秦暮楚的人永远达不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当然,杨老身上的优良品质远不止如此,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从他先进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9
从小在乡下的农村长大,历经多少艰难困苦,我没掉过一滴眼泪;工作中虽然也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我同样没有流泪。而当我观看电影《杨善洲》的时候,几次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杨善洲是保山市原地委书记,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呕心沥血,坚韧不拔,能屈能伸,不屈不挠。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中,杨善洲是一位好书记,一位公仆,他就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雪松,在大家的心中永远挺直与苍翠着。他的办公室简陋朴素,一盆雪松盎然生机。当保山市遇到严峻的旱情时,为了确保农民的收成,他果断停止新建的办公楼,用这笔款打井找水缓解旱情。在其他干部认为如实上报真实灾情向上级申请救灾粮食会损害保山作为西南大粮仓面子时,杨善洲大声斥责:“难道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重要吗?”话不多但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用实际行动及人格魅力带领当地的干部与群众抗大旱,保收成,帮助老百姓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在女儿的眼中,杨善洲则是一位严格而又慈爱的父亲。女儿从结婚到生子一直两地分居,扎根在边远的山寨教书育人,作为父亲却没有给予一丝的照顾。这样一位严格而讲原则的父亲,难道就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吗?不是的,他为女儿的婚礼精心挑选的礼物令人为之动容,虽然最终没有到场参加女儿的婚礼,但那份慈父之心却似水一样绵绵长长;帮女儿背着行李走出那个简朴而又春色盎然的家园送女儿上拖拉机回学校的那个镜头,让无数人眼底热泪涌动。
几十年过去了,杨善洲的足迹在保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无数的深深浅浅,他雪松一样的心与老百姓紧紧的连在一起,践行的是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仆本色。当他离开保山这片倾洒了多少深情多少汗水的地方时,带走的是一顶草帽,两袖清风,以及那棵永远不老的雪松。没有鲜花,没有宴请,没有车队相送,唯有那为新入党同志领誓时那洪亮的声音久久的回荡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鼓励着大家克服困难,奋勇前行。这,就是他工作了几十年而离开时短暂的告别仪式。
大亮山,是杨善洲一直心系的一座山,儿时的梦想在那里编织,由于种种原因成了荒山秃岭,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放弃到省城安度晚年的机会,决定把余生的精力献给这座大山。他说,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养育了他,是大亮山培育了他坚韧的性格与脊梁,他要把那份爱献给他的家乡,献给大亮山,要让大亮山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于是,他带领家乡的有志青年安扎在大亮山上开始了令人难于想象的拓荒种树,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以帐篷为家,克服种种困难,用辛勤的汗水让大亮山一点点变绿了起来。
如今位于云南施甸县的大亮山延绵数百公里,覆盖着密密的7.2万亩森林,走进林区,枝头鸟鸣不绝于耳,温暖的阳光从郁郁葱葱的白梅、银杏、华山松等林木间洒落下来,山泉在林场的山间轻轻流淌着,湿润着林区的肥沃土地及大亮山四周的`村庄。一年四季,大亮山都像画一样的美。
这般美景,就是杨善洲退休以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成的一个梦。二十二年来,杨善洲和他的团队在大亮山上历经了多少风霜雨雪,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亮山和大亮山的人民都深深的铭记着。
杨善洲,大亮山上一棵坚硬挺拔而生机蓬勃的雪松!他的品格和行为,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并追随。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0
近日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讲述我党一位地委书记,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用自己的辛劳,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折射出当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用共产党员的执着换来了一方水土的繁茂,无私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共产党员。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杨善洲精神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辈子追求理想、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地是真正的势头坚定,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造福一方百姓,让自己能够对得起共产党员的身份。杨善洲的一生,应该成为一名党员干部人生的镜鉴,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执政为民不松懈,坚守共产党人本色不改变。
我要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像他那样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在坚守中升华人生境界,踏踏实实干事业,勤勤恳恳为单位的发展竭尽全力,要像他那样自觉站稳党员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对工作的热爱化作创先争优的动力,岗位建功的成果,要像他那样襟怀坦荡、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一辈子维护党的纯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1
我在公司电脑上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结束后,影片中无数的情节却依旧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观影中,我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取景多么优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浓墨重彩的夸张还是渲染,仅仅是剧中的人物带给我的无法形容的震撼。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亲身到田间走访。试验田的比赛结束后,他们把优秀经验“双龙出海”水稻插秧法传授给大家,但来到村里,见秧苗依旧插的凌乱,得知村民们不熟悉又觉得麻烦,便亲自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时,杨善洲对他说:村长官不小,这一村的地都归你管,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连连说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拎着鞋子挥手离去了,当他走时,笑闹的村民们才知道他是书记杨善洲。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庄稼无水灌溉,即将绝收的困境,杨善洲要求全部水库开闸放水,一切责任他来承担。他一直说:“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来的重要。”当发现水还是不够时,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水井。他说:“当老百姓的饭碗都空了,我们坐在亮亮堂堂的办公楼里,我们的良心能过的去吗?”一场大雨解决了他们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们说:我们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践行了他的承诺。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手握大权,必将面对更多的诱惑,但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私心。
杨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级举荐有能力又办实事的牛副书记,上级笑着说:地方上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你还是说说自己吧。他笑着说: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自己管自己,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你们想不想我们大亮山也像庐山一样美?现在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怀疑时,他帮忙挑过水的老伯站出来说: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签。了解他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大伙也都决定签订植树合同,自此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南坡的树苗成批的死掉,飞机草随风传播挤占了树苗的生存空间。他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潜心摸索解决办法,召集大家一起补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建议到大街上捡果核作种子。有人说:杨书记,多丢人啊。他笑说:低着头捡,我不说,谁知道我还当过地委书记。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们捐赠给国家后,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挥手说:好好长。当听他说“你们长大了,我老了,照顾不了你们了”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无动于衷”。电影中和他一起上山种树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带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拜托他们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那么多代课老师您都帮忙转正了,我就差一个章了,山上的孩子没有老师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没有妈妈?您就帮我一回吧”。杨善洲无奈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两码事啊,这章没法盖啊。”最终,女儿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杨善洲张口,这个章肯定能盖上,毕竟女儿所有考试都通过了,可此时的他却沉默了。他坚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则,从未曾想过动用关系为自己谋一丝半点福利,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2010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医院门前,他当年帮忙挑过水的老伯说:杨书记,我来给你送礼了。他将从山上挑来的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价值3亿多元、5万6千多亩的林场,八十个大山头、一百七十二个小山头满眼的绿色。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践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用一生铸就了伟大。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2
昨日看了电影《杨善洲》,剧中的情景始终缭绕在脑海,不断浮现。在看电影时,我有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激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自身拍得有如许好,而是剧中人物带来的冲击让人震动。
电影用写实平述的手段,从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一职入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终生。电影的一些情景现在仍记忆犹新。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当时正在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自己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起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这才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点,急忙上前问好。杨善洲问他: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搓搓手上的泥巴,兴奋地上坎挥手离去了。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杨善洲带领干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难随之而来: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井费,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一个人身在高位时,面临众多的引诱,要作出众多艰巨的挑选。杨善洲的取舍老是把人民人民的好处放在第一位,没有片刻迟疑,没有任何私心邪念。他从不喊什么大方激动的口号,却留下一个令人敬佩的模范让咱们跟随。
杨善洲退休了。上级关心他,让他到昆明的干休所安度晚年,他笑着说: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干点自己的事,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开始发动群众。他的办法很独特,先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映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看不?”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是啊,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我们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什么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被他的诚意打动,纷纷签订植树合同,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漫漫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是想像中的一路顺风。树苗成活率低,野草挤占树苗生存空间。他独个摸索解决法,选择种植根系发达、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跑到大街上捡拾果核作种子,每天捡来一箩筐。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这一刻,我想起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同样的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同样朴实而高尚的人格,但一个是虚拟的,一个是现实中存在的。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尽力而为;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一筹莫展”。电影中有这样一则细节,上山种树时,他发现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您就打一次电话吧”。杨善洲讷讷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私事呀,这可咋办呢。”最终,女儿掩面而去。只要杨善洲张口,我想地方部门肯定会卖他一个面子,毕竟女儿是有真才实学的,毕竟“虎老余威”在。可此时的他却没有平时那样智计百出,急得直说“咋办呢,咋办呢。”他的脑海中未曾想过动用关系办私事,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去年西南大旱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的一坪,一位老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给后人一座价值3亿多元、5万6千多亩的林场,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他用自己伟大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3
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近期,我校全体党员在李书记的组织下观看了《杨善洲》。通过观看影片我进一步认识到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各项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才能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名党员教师,我们工作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更要在各个方面做好表率:
一、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培育新一代中国未来人才基础的历史使命。作为奠基工程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我们的知识底蕴直接关系着我们教学的好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时刻做到为人师表,在教学中尽显自己教学本色、快乐生活、让愉快的教学成为自己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才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美好。师德是一名教师的道德水准、立身从教的综合体现。师德不是建立在学位、学识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德育的教化和熏陶、法纪的约束、工作的磨砺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师德,能够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能够发挥弘扬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师德就要加强自身修养。历史的事实表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党员教师更应“强师德”、讲修养,才会牢记使命,牢记入党誓言,才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对得起手中“俸禄”,对得起良心,做到俯仰无愧,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会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锻炼和考验中坚定信念,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中经受考验,不断铸就教师品行,从而真正树立共产党人高尚的从教品格。
二、自我约束、廉洁从教,处处争做勤政廉教表率
首先,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在教学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时刻记住学校赋予的重托,真心实意为加快发展、富校强校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强化廉洁从教意识。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赖,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沾的东西不沾,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
其次,教师廉洁自律必须从最细小的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在实际教学生活中,要能顶得住歪理,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要耐得住清贫、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再次,教师要公正从教。所谓公正从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的性别、民族、智能差异,家庭状况、学生及家长对自己的感情差别等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这是教师道德和教师法规对教师的重要要求,它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三、追求完美,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可见,身为教师应深感任重而道远。在工作中,我们就要用心琢磨思考,要时常保持着精心、细心、尽心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要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神圣信仰,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力求做到完美、精益求精。只有这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是人民在养着我们”,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谦恭之心看待我们的工作,才能完成好党组织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才能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满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4
电影《杨善洲》展现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由始至终奉行和履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休之后还想着为家乡父老乡亲深山造林,真正做到退休不退岗、老有所为,为党旗添光彩,造福子孙、为后代留下精神和财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多,下面就我看完影片后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看完电影发现杨善洲同志从一个农民到地委书记从政时间已不算短,但他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优良作风,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准则时刻鞭策自己。作为地方的一把手,却从不为家人谋一分私利,面对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是在退休之后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为改变家乡的贫穷上不留余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深思的问题;虽然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深刻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在思想上认清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来深华自己的灵魂。从心灵深处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学习杨善洲同志一生为公为民的那种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忘我精神,努力营造一种原则和谐共存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岗位上时刻不忘记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的开展各项XXXX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还要不出事的清风正气。
4月2日,昆明XX队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杨善洲》,故事讲述了原云南省保山地区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从政到退休后,主动放弃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施甸县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造林面积达5.6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并把将奖金10万元捐赠学校办教育、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先进事迹,充分体了一个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地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电影放映后在全队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争相谈论观后感受。在此,我就观影后谈四点自己的感受。
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影片中杨善洲在主持抗旱工作会议的时候,对于是否应开闸放水缓解旱情的事情,与会的同志间产生了分歧;一方主张立即打开全区水库闸门,放水保苗,缓解旱情;另一方则考虑到水库容量只能保证几天的供应,过后将带来更大的人畜饮水困难,责任重大,无人敢承担此责任。此时,杨善洲同志的一句“老百姓饭碗都保不住,还要脸面干什么,这个责任由我来承担吧”立刻打破僵局,开闸放水,使得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事情总是有正反两个方面,工作中的分歧也在所难免,与其双方各抒己见、相持不下,不如权衡利弊,敢于承担责任,打破僵局,才能为事情的顺利解决提供保证。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5
8月1日下午,我们东方今报小记者在红地毯国际影城观看了电影《杨善洲》,以前共产党员的称号在我心中很模糊,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他虽然是个地委书记,还是个不小的官呢,但他从不搞特殊。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让母亲,妻子和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没有这样做,尤其是他的二女儿,三番五次地哭着求他,每当回味起他女儿伤心欲绝,痛哭失声的模样,我不止一次地泪流满面。他对陌生人都能以职务之便,让他有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而对自己的女儿却那么不近人情!我要有个这样铁面无私的父亲,我会理解他吗?我想我会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女儿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力,终于如愿以偿!
更让人难忘的是他那种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经济林场,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即造福了国家,又造福了当地农民群众,而自己却把国家奖励他的钱大部分都捐资助学。
杨善洲爷爷,我们向您敬礼!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但是您的先进事迹我们会牢记在心,从小事做起,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16
“有些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影片开幕的一句话,足以让观影的人肃容。“是啊,不为百姓办实事儿,可不就是白吃公粮了”杨善洲书记的对白,也引导人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自问:“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过了什么”。电影《杨善洲》以这样看似随意但引人深思的对话开始,带领我们走近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恪尽职守、为民奉献的一生,让我在感动中感悟,在学习中自省。
“燕子南迁,地旱天干”杨善洲看着满天成群南飞的燕子担忧地念叨。杨书记从一个迁徙现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保山的万亩旱地和当地农民的忧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思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参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经只是信奉并不断实践着培训老师所说的“快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仅仅“能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工作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心系工作、心系责任,不等到问题出现才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叶知秋把工作坐在前头。
工作并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和一股不管不顾的冲劲,更要讲究做事的方法。电影中,两个县为了开闸放水的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杨善洲到场后,只是看似轻巧地建议双方县长“换一下位置”,两位县长互相考虑了下彼此的处境,最终握手言和,问题迎刃而解。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尽管指数的想法在他脑中早已形成,但并没有立刻发动群众上山植树,而是以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唤起了大家心中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杨善洲带头办起了大亮山林场,但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只拿几十元补贴,不仅如此,杨善洲甚至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树苗要钱买,他就带头下山拣别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寥寥可数,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窝窝头和红薯。他在林场二十多年,无偿奉献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场时,他不沾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长诗《公仆本色》的题记里写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是呀,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这位老人就是“善”与“爱”的化身。他用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党性,用执着的追求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无私忘我的拼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连纱帽,平凡铸伟大。杨善洲同志一生为草如兰,一尘不染香到骨;为木如松,两袖清风昭汗青。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通用16篇)】相关文章:
1.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2.杨善洲观后感
3.杨善洲观后感
4.杨善洲的观后感
6.杨善洲观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