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1-02-27 国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作文 篇1

  记得初读《论语》和《孟子》时,是16岁,还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从老师嘴里得知,“四书五经”那玩意儿是相当有份量的东西。出于某种需要,大体看了遍《孟子》和《论语》。

  读完《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一些大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边,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个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总得说来,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去他那里读书,因为那里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

  《孟子》,我觉得孟子很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那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君子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不赞成。有评论家说他思想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的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了,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儿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个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

  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我的这些看法也只是惹得老师生气。用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因为我只是晚生。

  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我是很佩服的,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包罗万象。朱熹说,往井底一看,就能看到一团阴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出于好奇,晚生我也往井里看了看,却看到的是我的人头。我想可能是由于宋朝的井太深了,看不见人头。当然,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用到一定的几何光学。当然,要朱熹一下子推出几何光学,这也是不可能的。可怪的是咱们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不容易出自然科学家。

  《百家讲坛》捧红了刘心武,承认了他红学家的身份。而研究《红楼梦》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我觉得这不甚妥当。等到层层揭开了她的面纱后,她的神秘光环也就消失了。红学热把她逼进了死胡同,不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

  晚生看国学便是如此,不知您意下如何?

国学作文 篇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早心,报得三春晖。

  读完这首诗,我有很多感触,或许,大家认为母亲为儿女操劳是应该的,确实,世界上最无私最温暖的莫过于母爱!但是,大家发现了吗?母亲为我们操劳时,皱纹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脸颊,那乌丝般的黑发以快被那白发慢慢取代,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永远无限的,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是永远无法报答的。

  母亲,一个神圣的名字;母亲,一个光荣的称呼;当母亲为你精心准备饭菜,为一家人默默奉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对母亲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当你生病了,是不是母亲第一个把你送到医院,可母亲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个劲儿的说:“没事没事,一会儿就好了,”难道真的.没事吗?不!母亲只是不想让你担心罢了,她害怕你担心她自己,会影响学习。当母亲责备你时,你会心中不满吗?会认为她管得太多吗?不!她是在爱你!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责备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责备你,但她的心会比你更难受,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母亲吧!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哪怕是帮她洗洗碗也好!

  亲爱的母亲,用任何词语也形容不了你对她的爱!

国学作文 篇3

  在这片华夏民族独有的夜空中,闪耀着无数璀璨耀眼的星芒,不知多少名家在这片星空中刻上了自己一生中最为闪耀的光痕,这点点光痕的不断凝聚与升华,终是凝结出了这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宝库,让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在千百年后依旧震慑着我们的心灵。

  《楚辞》——浪漫的诗篇

  这是华夏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传奇人物,千百年时光的流逝让很多曾今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在人们的记忆中消散,但他却在后人的记忆中得到永存——屈原,那本《楚辞》终将携载着他的精魄永存于世。身处于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无论从任何角度上看,屈原都是个异类。同诸多同僚相比,屈原既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倚仗自己的权势在百姓面前作福作威,这般平静澄明的心虽可贵却并不被社会所容,再受多名佞臣加害后,屈原终是离开了朝廷。脱离了权力纷争的深渊,迈入文学殿堂的屈原凭借他那深厚的文学内涵,在文学界留下了万世永存的一笔,《九歌》在磅礴的气势中,将他那不羁的内心与对鬼神的敬畏毫无保留的释放了出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冥昭瞢暗,谁能及之……”,一曲《天问》将他那敢于质疑天地的勇气完美呈现了出来。又有谁能想到在这颗坚强无畏的内心下,却也有着屈原柔软的一面,也是暗藏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深地牵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细细的咀嚼《楚辞》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浪漫下的那抹淡淡的忧愁,不经意间,总会有着阵阵冲击,震撼着我的内心。

  《诗经》——朴实的乐章

  《诗经》被誉为国学之基石,无数人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被凝炼于其中,听一支《葛生》感受着“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的悲凉;品一篇《子衿》——轻触着那“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赏一章《击鼓》——体察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中的挚爱……,每一篇都是那么简练易懂,每个字都是这般朴实无华,但却令真情时刻流露于字里行间,似是亲身经历着那人间冷暖。

  《庄子》——哲学的巅峰

  庄子——道家一代宗师,将道法自然的观念完美凝聚在了《庄子》一书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书中无处不透露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道通为一”观点出发,主张万物平等,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这部绝世之作中还蕴含着作者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体现了人的本性便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走自由的道路。语言虽不如《楚辞》华丽,但字字句句皆发人深省,令人读后久久难以忘怀。

  国学典籍浩如烟海,仔细品读,用心感悟其中奥妙,精神世界定会在这份感染下得到升华。待得彻底体悟后,相信你必将攀上内心世界的顶峰。

国学作文 篇4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3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3、夜场论坛,金石为开。(我们正在努力)

  4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4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4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4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5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5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5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

  5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5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5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5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

  6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6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62、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63、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6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6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66、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6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6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7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71、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7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曹雪芹·红楼梦)

  73、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7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7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7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国学作文 篇5

  今天我看了《国学小名士》最后一期总决赛,觉得很有趣。他们太有智慧了。尤其是那个冠军,才12岁。

  我看了简介,一共12个省,每省20个人,一共是240人。到了总决赛竟然只剩下12人。经过四轮比拼,场上只剩下两个人。最后一轮,是对对联。写出上联,自己想下联。不能偷别人的,上联是专家自己想的。最后赢得人竟是最小的一个女孩!

  我觉得办这个节目太重要了,既可以锻炼人的智慧,又可以展现自己。尤其是那个词语接龙,太刺激了!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认识很多新“盆友”。

  若一定要对比赛加以总结,所有号召做大做强的一切都与美学无关,那书声,在永州柳子庙时。不为某种标准,故不知何者为我。曾日月之几何,何者为物、之后可能会有的无数比赛;山高月小,黑质而白章、对错与政治钦命,正气照乾坤”。

  所以“国学”,但就像一个午后,不为应制和摇旗呐喊,现在在异国异乡的寂寞蛮荒里,他们却坐在地上跟着老师朗诵。

  看完后,我也喜欢上了国学。我也要学!

国学作文 篇6

  我有一个国学机,它是我最爱的宝贝。

  它的内容可丰富了,一共有10000首。我最喜欢听《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华上下5000年》,《一座颠倒医院》,《青蛙弗洛格》,《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总之,你想听什么就有什么,就连英语它都有。

  讲故事的爷爷和阿姨的声音也非常好听。他们讲得有声有色,这也是我百听不厌的另一个原因。每天夜里睡觉前不听几首我就睡不着觉。

  国学机买了快四年了,我连闭上眼睛都能摸到开关,暂停,上一曲和下一曲等各种按钮。

  国学机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我非常喜欢我的国学机。

  平时,我写计算题的时候,总是马虎,都会错几道。妈妈火冒三丈,总会赏我一顿竹笋炒肉,我被打的落花流水,还被惩罚闭门思过,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伙伴们在外玩耍。妈妈说的话我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怎么也记不住。妈妈说我屡教不改,我心里特别难受。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的计算题又被扣五分,又与一百分无缘了,唉,什么时候我才能考满分呢。考试后我每天都在练习计算题,防止出错。我下定决心,我要打败这个魔鬼。妈妈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你做的很棒,要再接再厉!

国学作文 篇7

  上了高一之后,年级主任徐老师总是隔三岔五地找到我:“最近国学这么热,咱们要不要搞一个国学知识竞赛?”

  “好呀好呀。”

  然后就冷场了。

  但在11月的某个夜晚,徐主任把我们学生会整个小组都找了过去。

  “咱们在12月初办一个国学知识竞赛吧。”

  众人无言,默许通过。

  “zk,你牵头吧。”

  “哦……好……”

  最开始我的心里还是很排斥的,因为高一上学期到12月时就要进入复习阶段了,我对导数圆锥曲线什么的还都不熟练,历史必修一的几个单元小知识点心里还挺模糊的,感觉自己实在没有精力再“分出一个身”来去操办一个大型活动。

  而且之前学校的竞赛类活动,都是学生会的文艺部或是体育部组织的,我最多就是当当场务干干杂活,作为一个主管学习部和生活部的副主席,我真的是除了组织“表彰大会”什么也不会。

  当然我的这些推脱终究是个人的原因,最难的组织点在于“国学”这个命题上。

  不同于合唱比赛或是长跑接力,“国学知识竞赛”,单单是这个名字,就有一种文科生“自诩”很厉害的感觉。国学,对于大部分理科同学还是模糊的,大多数同学对此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小学时期的启蒙教育和电视剧里的“之乎者也”上。让文科生来操办“国学知识竞赛”,似乎可以和让理科生操办全年级都参与“物理实验比赛”的想法来一比高下。

  周日下午的学生会例会,我问大家:“如果把所有参赛班级的顺序打乱,一组五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班级,是不是就能增加一些不同班级的交流,也能让理科班级有更多的兴趣了解国学?”

  “提议是不错的,但是可行性太低了。”

  我有点犹豫了,60个人每人都抽一次签,光找个抽签的地方都得弄个较大的场地。

  最终大家接受了我这个提议,不然到时候理科生“罢场”可就是件更尴尬的事情了。

  接下来就开始了真正忙碌的过程。

  找语文和文综老师要题库,每天用大喇叭向全年级招募选手,找年级干事批活动场地,不断开会去通知各个班级做准备。

  初赛时间定在了月考后,月考的当天晚上,我还在教室的电脑前设计着初赛的PPT。

  月考结束后,我没有心情对答案,反而用很多的时间去协调“国学知识竞赛”各方面的工作。本来可以让部员去做的事情,我总是怕落实不到位,于是自己课间时间在不同的班级间穿梭;本来可以让学习部主管去筛选题目,却担心保密不当,于是就自己上手选题。

  学生会主席看我忙得像一只找不到回家路的蜜蜂,常常在午休的时候递给我一包干脆面,一边互相“分食”一边提醒我:“别太累了,有些事情分给其他同学干就好,你主要负责牵头。”

  其实那时忙碌的我根本就不知道哪些事情还需要干,哪些事情已经做好了,也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分给哪个部门去做才能做到“不用审核的放心”——我好像只知道不断埋头去做。

  有点儿傻、进程有点儿慢,但我尽量确保每一步都不出差错。

  但说“不出差错”,实际这样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月考后不到一周的初赛,12组选手分在两个场地进行比赛。

  地点选择的是学校的心理教室,面积不大,但大概是因为刚考完试,倒有不少的同学来观看。

  先是心理教室的门关不上了,虽然我一直很“强硬地”认为不是我们干的,但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和心理老师处理这件事;因为拷贝题库的时候出了问题,以至于有两组同学的题目并不完全,不得不再另找一天去进行加赛;接着又是计算得分出了一些问题,本来是客观的题目在不同评委的判断中却有了不同的答案,使同一组的同学的分数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折腾了一个中午,还耽误了下午第一节课,才把初赛的事情大致了结了。

  办竞赛类的活动比简单的“颁奖”“讲话”要难得多,这不是做好比赛就能画上句号的工作,还要有后续的很多工作以确保比赛的“相对公平”。

  本来主任跟我约定决赛的时间是周四,结果第二天早上又告诉我:决赛的时间改到了周二。

  哦?!我当时连主持人都没选好,比赛的表格也还没有打印,一切工作都刚刚起步。

  距离正式比赛还有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

  我跑到信息楼复印社把所有的表格都打印了,大课间和几个同学开了好几场会商量决赛事宜,我又把两个好朋友拉来当了主持还不给“福利”……

  几乎每一个课间我都在一楼至五楼之间“上蹿下跳”,常常上课铃打响了还没有赶回班级,以至于总得一脸尴尬地在前门喊着“报告”,有时候蹑手蹑脚地溜进教室以防被同学发现而被要求唱歌,中午和晚上都买了面包胡乱地吃了两口又接着去准备PPT,晚自习结束还得在教室的电脑前做着应急状况的预案……

  那两天我大概把一个月的楼梯都给爬完了,经过30个小时的忙碌,终于走到了决赛的那个下午。

  所幸的是一切都很顺利,虽然最“惊险”的环节挑战题部分因答错题要扣分而没有人参与,沉默且尴尬了几分钟,但整个比赛还是顺利进行了下来。更让我比较诧异的是,最后胜出的一组,有4位是理科生。

  大概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吧——理科生享受了答题的乐趣,提高了对国学的兴趣。

  在一个雾霾严重的下午,在报告厅里,一人一人地答题。与屋外浓重的雾霾相比,屋内显得很简单、很纯粹:有些题目还真的不仅是考国学性的知识,更考验一个人的思维。场上的对决已不再是知识面的比拼,而是逻辑的较量,更是对一个小组合作默契度的考验。

  大概整场比赛,是以一串笑声结尾吧。获胜小组的5名同学,没有拿到“最优个人奖”,而是荣获了“最佳团结奖”——有点儿好笑的名字,但却有重要意义。

  站在舞台的旁侧,看着同学们陆续离场,我想,为了“国学知识竞赛”奔跑的这几周,其价值也已不单单是局限于“国学”二字了。

【关于国学作文7篇】相关文章:

1.关于国学作文五篇

2.关于国学作文八篇

3.关于国学作文3篇

4.关于国学作文4篇

5.关于国学作文四篇

6.关于国学作文9篇

7.关于国学作文8篇

8.关于国学作文三篇

上一篇:国学作文 下一篇:学国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