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

2021-07-13 河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南作文 篇1

  这天正值立春,两岸桃红柳绿,嫩黄色的柳芽儿探出了头,桃红的的桃花好似一只只花枝招展的蝴蝶令人神迷意醉。

  喜鹊站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令人不禁心旷神怡。淡淡的雾霭如轻纱笼罩着河岸,桥岸上三三两两的人穿梭着,街市上的吆喝声给这寂静的四周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杜甫正在街岸上漫无目的行走着,心里头弥漫着与外界不相符合的淡淡的忧愁,心想:“如今的剑外是如此美丽,春色把四周渲染得焕然一新,那家乡的河南是萧凉的,还是一片荒芜吧”想着想着,便不知不觉来到了酒馆门口,想用酒来消解忧愁。我弹了弹衣服,掀衣坐了下来,喝了一声“小二”那酒馆里的小二便应声而来,弯着腰,问:“客官,有什么需要的?”“来一坛上等的好酒!”“好嘞,客官您稍等,马上就来”小二应声道。于是,小二端来了一坛褐色坛子的好酒,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弥漫开来。他迫不及待地接过酒坛,倒了满满的一碗,凑到嘴边啜了一口,朗声道:“好酒。”这一喝感觉好多了,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这时他放下碗,便听见坐在周围酒桌上的几个人谈话:“刚刚听我说父亲说河南和河北已经收复了!”“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听着他们的对话,杜甫高兴的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像发狂了似的冲向家,竟完全未意识到背后小二的追喊声。回到家中,他像个孩子一样欢天喜地,喜极而泣,眼泪和鼻涕都湿透了衣裳,他也顾不得礼节了,卷起袖子擦了擦了事。夫人看见他这个样子,连忙问道:“官人,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啊?”“收复了收复了,河南河北都收复了!”他欣喜若狂的喊道。妻子久日的忧愁一去不复回,欢笑像一朵朵灿烂桃花在脸上绽开,孩子也手舞足蹈地叫道:“哦哦,回家了!回家了!”杜甫胡乱地收拾起一卷卷诗书和一些衣物,脸上始终荡漾着笑容。

  次日,他背着包袱拉着妻子的手带着儿子赶往码头边。来到船头,只见岸边人头攒动把船头挤得水泄不通,杜甫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说道:“不知盼了多久,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夫人也笑到:“是啊!是啊!”于是,他携着夫人和孩子踏上了船。小船缓缓地在海上行驶着,他多么想马上就飞到那个令我心驰神往的魂牵梦萦的故乡啊!白日放声歌唱,喝着甜甜的美酒,是何等惬意啊!看着窗外那水天一色,青山连绵的景色,他的心里一刻也不能平静。小船马上从巴峡驶向巫峡,下了襄阳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洛阳。

  哦,回到家了!他心情澎湃写下平生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河南作文 篇2

  春天来了,小河两岸的野草、野花、杨柳,在春风的轻抚中,揉弄着黄眉绿眼,舒展着轻软的胳膊。当晨雾消失,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洒在河面上,露出一大片红色,多像少女脸上美丽的红晕。渐渐的,河面镀上了一层金光,微风吹拂,顿时,金缎被扯成无数块小片,在河面上飘荡着……

  在林中有一位老者,身穿粗布衣,手握纸扇,愁眉紧锁,神色中有一丝忧愁,此人乃杜甫也。杜甫在林中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唉声叹气。有时还自言自语道:“唉!这几年的安史之乱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停止,家乡的亲朋好友流离失所,不知何时才可以重新团聚!”说完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老百姓们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杜甫一直闷闷不乐。这一天,杜甫正伏案写诗,他的好友忽然跑到家里对他说:“杜兄,好消息,好消息!唐王朝的军队收复蓟北了,河南河北也已经从叛军手中夺回来了!”

  杜甫猛地抬起身来,激动地紧紧握住他好友的手问:“真的吗?是真的吗?”

  他的好友也高兴地说:“嗯,府衙门前已贴出安民告示啦!”

  杜甫连忙把妻子和儿女叫出来,告诉了她们这个好消息,妻子听到这个渴望已久的喜讯,激动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儿女高兴地拉着母亲的衣角,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叫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可以回家喽!”

  杜甫胡乱卷起手中的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好友看到杜甫的样子,悄悄地离开了。杜甫一边饮酒一边放声歌唱,趁着酒意,杜甫取出地图,计划着回家的线路。他大声地对妻子说:“招呼孩子们收拾东西,我们明日就回家!”妻子看了看地图,问道:“哪一条路回家最近呀?”

  杜甫笑着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灿烂地笑着,似乎他此时此刻已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回到了家乡……一声鸟啼唤回了杜甫的思绪,他挥动毛笔,笑容可掬地写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河南作文 篇3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

  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牲口节的起源,据说与中国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传说,朱元璋从小失去了父母后,生活贫困,被迫去给财主放牛。这天,财主想起“马不吃夜草不肥”的说法,硬逼干了一天活的朱元璋和长工们夜里去放牛。朱元璋和伙伴们又累又饿,而财主却在家里花天酒地。朱元璋气愤不过,指挥伙伴们偷来杀牛刀,大家一齐动手,杀牛的杀牛,烧火的烧火,不一会儿,一头活牛变成了一堆喷香的烤牛肉。天快亮时,打着饱嗝的伙伴们发愁了,牛少了一头,财主定会变本加厉惩罚大家。朱元璋低头沉思一会儿,指挥众人将剩下的牛肉藏起来,把牛尾巴插在山坡上,然后让一个小伙伴回去报信,谎说牛钻到地底下了。待财主随着小长工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发现黄牛真是钻到了地下。地面上不见牛身,只露牛尾。他气急败坏地拽住尾巴往上拉,谁知地底下真地“哞!哞!”叫了两声,财主只拉出一条牛尾巴。后来,财主又命人挖地,结果什么都没有挖出来。他垂头丧气,自认倒霉。事后,伙伴们庆幸没有受罚,一边吃着剩下的牛肉,一边把牛鞭甩得噼噼叭叭响。从此以后,人们为感谢耕牛,就把农历七月十五当作“牲口节”,意在感谢它为穷人谋福,希望它重新转世。 中原是农耕地区,大牲畜是家家耕地的主要“劳力”,秋耕又是牲口最繁重的劳动,人们把农历七月十五专门奉为“牲口节”,足见人们对牲畜的重视以及牲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河南作文 篇4

  在暑假里,我们一家去了河南云台山旅游。

  我们跟随旅行社驱车7个小时到达河南。在车上,导游简单的介绍了云台山的一些景观。河南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等。这次,我们主要游览了潭瀑峡、红石峡、猕猴谷。

  来到云台山脚下,满山覆盖着的原始森林云气缭绕,仙气回荡,给人以如痴如醉的感觉。我们首先游览了潭瀑峡,潭瀑峡又名小寨沟,沟长1200多米,山峰成群一字排列,威严耸立,争奇斗异。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山石景观。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缠绕着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我们顺着山势往上爬,一会儿是碧波荡漾的小潭,一会儿是涓涓细流的小溪,一会儿又是湍湍的溪流,一会儿又是银光闪闪的瀑布,清澈透明,清音悦耳。绿水缠绕着青山,青山环抱着绿水,给我们奉献出了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

  告别了大自然的杰作——潭瀑峡,我们又来到了自然界的山水精品——红石峡,走进红石峡谷,谷里群山如画,花木如绵,犹为壮观。我们穿过30米长的石洞,从山的这端越向山的那端,风景更加美丽,尽收眼底。谷口南端有一深处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瀑高50多米,犹如擎天玉柱,像一副金嗓子一样,唱出那雄厚的男高音。红石峡谷细瀑贴着群山,群山拥着细瀑,苍翠的山,墨绿的水,相依相偎,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之景。

  云台山如仙境一般,我实在惊讶,天工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幻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

河南作文 篇5

  河南省20xx-20xx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九:作文

  篇(含答案)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

  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太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

  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我身边的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谈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路边长看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姑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已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怍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怀念_______的日子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

  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同在一个屋檐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让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理的西瓜不都是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 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河南作文 篇6

  公元763年,唐朝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持续了7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老百姓们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终于可以结束了。消息很快传遍了倖州。

  一天,杜甫正在家里写作。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杜甫好奇地朝窗外一看,只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有的正收拾行李有的欢乐地跳舞,还有的唱起了喜庆的歌。 杜甫连忙跑出去抓住一个人便问:快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为何都这么高兴那人回答:我们的军队收复了蓟北!百姓安宁了!听了这话,杜甫顿时流下了眼泪,想到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杜甫的头脑里涌出一丝快感,但回想起自己八年的苦日子又觉得有些悲苍。杜甫赶紧回家告诉妻儿,妻子听后,脸上的忧愁全都消失了。杜甫象着了魔似的,把别人都不许摸一下的书籍都胡乱卷起,一股股地往书箱里塞。杜甫的妻子问道:你这么珍贵的书画怎么这样乱卷呢?终于可以回家了能不着急吗?

  第二天,杜甫一家人赶到了渡口,哪里的人山人海,都是赶着回家的真如回家过年一般。路上,杜甫一边喝酒一边高歌还一边流泪。终于回到家了,望着祖国的美好河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感到浑身格外轻松。随即,杜甫吟诵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河南作文 篇7

  屈指一算,“我”待在这里已经几个月了。今天“我”去外面买点东西,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像有一些高兴的事。

  “我”拉着一位满脸慈祥的老婆婆,问她:“老婆婆,请问人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老婆婆兴高采烈地回答我:“年轻人,你可不知道?朝廷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啊!我们大伙都高兴的不得了了!”我激动地对老婆婆说:“真的吗?!实在太棒了!谢谢老婆婆!”谢完老婆婆,我连忙回家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在回家的路上,我激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低头一看,身前的衣服一小半已经湿了。到了家中,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只见他们脸上的忧愁已经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却在胡乱的卷着诗书,都快要发狂了。晴朗的天气下,我们唱着歌,还喝着酒,有春天的美景作伴,我正好回到了我们的家乡。放舟从巴峡穿越到巫峡,便从襄阳顺流而下向洛阳。

河南作文 篇8

  河南是我妈妈的家乡,同样也是我的家乡。那里实在算不上美,但是,有两个地方给这条有眼无珠的龙加上了五彩缤纷的眼珠;于是,这条龙腾空而起,给这古老的九州增加了一处壮丽。这两座城市分别是“河南开封”和“河南洛阳”。

  开封是八大古城之一,有着悠久且长远的历史。在南宋朝时期,京城开封被金人所攻破,南宋统治者和老百姓们为了生存,只好流落到了一个同为八大古城之一的杭州。南宋统治者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便把被金人欺压的老百姓们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在这个鸟语花香,平平淡淡,莺歌燕舞的地方,大诗人林升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陆游在临终前告诫他的儿女们:“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洛阳同为八大古城之一,它是古代最繁荣的地方,圣人孔子就在这里出生。洛阳的市花是牡丹花,住在洛阳的人们都喜欢在布匹上绣上牡丹花,再送给或卖给别人;不管怎么样,送牡丹花或送牡丹花的织绣品,都代表着祝她人长命富贵,财源滚滚来。另外一个在洛阳也是最著名的就是“唐三彩”了!唐三彩由三种颜色构成;分别是黄。绿。白。唐三彩在别的地方也十分受人欢迎。

河南作文 篇9

  从小到大,爸妈带我吃了一些可口的美味,如酸的“凉拌粉”、甜的“西红柿炒鸡蛋”、苦的“炒苦瓜”……而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河南的“麻辣粉”。

  去年暑假,我和姐姐去了河南(爸妈在那儿打工),我们在那儿玩得很开心。

  有一天,妈妈带我和姐姐上街买东西,途径一家粉馆,门口招牌赫然入目“河南特色小吃”。妈妈看了看我和姐姐,笑着说:“走!我带你们吃好东西去。”我们一起走进餐厅,妈妈点了三碗特色小吃——麻辣粉,我们一人一碗。我看着“麻辣粉”,真是“一见钟情”,香气扑鼻,并且每一根粉条都很长,摆放也很美观,更显眼的是整碗皆呈红色,让人惊叹不已。我开吃了,每一根粉条都很有弹力,吃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特,还带着浓重的辛辣之味。没吃几口,我就眼泪、鼻涕都呛出来了。“真辣啊!”我说。喝了几口饮料,我又继续吃起来。我吃得很快、很疯,以至于妈妈、姐姐都看得目瞪口呆……

  从这以后,我在河南的每一天都要买一碗“麻辣粉”品尝,真是越吃越有味。直到现在,我对河南“麻辣粉”情有独钟,回味悠长,难以忘怀。

【实用的河南作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河南作文锦集7篇

2.实用的河南作文锦集九篇

3.【实用】河南作文锦集八篇

4.【实用】河南作文锦集五篇

5.【实用】河南作文锦集六篇

6.【实用】河南作文锦集5篇

7.河南作文锦集5篇

8.河南作文锦集9篇

上一篇:河南作文600字 下一篇:河南地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