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

2021-07-26 河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南作文 篇1

  慢慢历史长河中,中原大地曾经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让国人为之倾慕的美女,如三国时期因美貌曾引起战争的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唐朝时让唐高宗赞叹不已的美女上官婉儿,北宋时让皇帝乐不思皇宫的汴京城第一美女李师师。

  可是,自从大宋南迁后,河南逐渐失去了中国文明中心的光环,并一步一步地陷入了贫穷落后的境地。时光如梭,日月轮回,历史的车轮开进了21世纪,今天的河南重新换发了往日的风采,一个崭新的河南已经亮相在世人面前。

  今天,河南的美女在哪里?外地人一踏上河南的地面,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南阳盆地诸水系,女孩清纯又靓丽。南阳境内河水纵横,如丹江口、白河、唐河、淮河等,在靠着河水的地方,经常会有清纯可爱、青春欲滴的美女。由于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玷污,再加上有卧龙岗的存在,这些地方很有地气。南水北调水源就是丹江口,说明南阳的水最养人。受卧龙岗地气的影响,南阳的美女都有水的灵气,比较温柔,很精灵。

  洛阳牡丹甲天下,中原美女集散地。洛阳是九朝古都,自古以来就是美女众多的地方。这里的美女都有一定的文气,还有卢舍那大佛眉间的灵气,但必须沿着洛水、伊河行走才能找到真正的美女。洛阳毕竟是六朝粉脂之地,有一定的遗风,还有《洛神赋》的浸润,靠着洛河上的龙门石窟近千年灵佛佑护,洛阳美女象牡丹一样甲天下。

  昔日信阳出美女,今天靓女在哪里。本来信阳也是出美女的地方,毕竟淮河、大别山以及信阳的名茶,都很能造就美女。春秋战国时候,信阳出了一位息夫人,当时的蔡国、息国、楚国等为了这位息夫人打得头破血流,息夫人也差点成了中国版的海伦。可惜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再加上现在淮河的严重污染,使信阳出美女的概率大大降低。信阳的美女(如果还有的话)有自然之气,很有山野味道,同时也有南方女孩的小巧和秀气。20xx年夏季,笔者曾经在南湾湖一家餐馆发现一位信阳美女服务员,她羞涩中带有洒脱,好像南湾湖美人鱼现身一般,让人忘了身处何地。

  中原山水显灵气,河南处处有美女。

河南作文 篇2

  有这样一幅漫画:第一个孩子因考了100分而被奖励一个吻,后来却考了98分,被惩罚一巴掌;而另外一个孩子因考了55分而被惩罚一巴掌,后来考了61分,被奖励一个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分数难道就真的重要到要家长以巴掌来惩罚,以亲吻来奖励?

  按常理,第一个孩子已经很优秀了,即使有小小的退步,也是大多孩子学习的榜样。第二个孩子虽基础薄弱,但在慢慢进步,也该值得肯定。两个孩子的这些整体的或局部的优点,岂能由巴掌来惩罚?

  漫画里的两位家长,真的应该引起我们反思。

  第一位家长的奖励是多余的,惩罚是错误的。因为他只看到孩子的退步,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秀。可见,家长机械的奖惩势必伤害孩子的心灵。

  第二位家长稍微有可取之处。孩子成绩不及格,家长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此时很多家长可能会和漫画里的家长一样惩罚孩子。姑且不论这位家长惩罚的一巴掌是否有效,单就他因孩子微小的进步而奖励的做法,还是值得家长们学习的。我们的孩子也有自尊,都希望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多方面的肯定和鼓励。恰当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阳光雨露,可以使孩子更健康、更快乐!

  错误的奖惩,对孩子百害而无一益。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曾是他母亲曾学梅的骄傲。魏永康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曾学梅对儿子的奖励不仅是亲吻,还有更多的大包大揽。这样的奖励直接导致“神童”魏永康自理能力的缺失。“神童”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曾学梅失望之下,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并说“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这又该是多么重的一巴掌惩罚啊!这一巴掌严重伤害了作为儿子的魏永康的感情,导致母子隔阂好多年!母亲曾学梅对儿子这样错误的奖和惩,多令人痛心啊!

  古有“伤仲永”,因父亲的一味奖励,泯然于众人;今有“神童”魏永康,因母亲的奖惩失当,而寂寂无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个人是不主张对孩子的成绩进行奖和惩的。因为,比奖励和惩罚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生活都要尽心尽力的道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孩子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勤勉努力、善良正直和健康快乐等美好品质。

  因此,如此奖和惩,可休矣!

河南作文 篇3

  从100分退到98分,亲吻变耳光;从55分升到61分,耳光变亲吻——身边不时听到这“唧唧”“啪啪”的变奏,上演的是一出出教育的悲剧。

  悲剧起因很简单,教育者的眼光只盯着一个东西——分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眼里,分数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指标,且只能升不能降。于是,学业原本优秀的孩子,也有厌学、萎靡乃至自杀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为了提升分数,往往不惜弄虚作假。试卷上的分数,本是检验阶段学习的手段,有时却成了扭曲学生心灵的枷锁。

  这凸显的是教育者的心理浮躁,急功近利。如果都这样的话,很多名人都成不了才。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英国大文豪沃尔特·司各特,小时曾是全校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3 岁时还不会说话,10 岁时才进入慕尼黑的一家小学读书。读书时成绩坏透了,被人叫做“小笨蛋”……无数的事实说明,人的成长非常复杂,从先天到后天,从某一阶段到整个成长过程,都千差万别。如果简单地只用一个模子去套,唐宋八大家里便少了苏洵,历史小说的出生不知会延捱到何时,相对论恐怕难有诞生之日。

  不过,问题也不全在家长和老师,人才选拔机制的单一是祸首。多年来,高考很少顾及人的差异,一卷分数定升学,让万千学子挤在一根窄窄的独木桥上拼杀,拼杀成功的前程锦绣,掉桥落水的,恐怕终身难有出头之日。这样一来,逼使着家长在教育视域上一再窄化。很多用人单位,仅以一纸文凭为依据录人,看到“985”便舍弃“211”,很少考虑应聘者的实际能力。缺乏理性,盲目跟风等不良风气,无形中强化着家长和老师对考试分数的偏重。

  成长是个系统工程,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点,这一点确实重要,但若因这一点导致教育方法的简单化,那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想像,不管是青少年时期的苏洵,还是孩童时的司各特、爱因斯坦,一定曾让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忧伤烦恼,而这些可敬的家长、老师并没止于忧伤烦恼,而是在保护人格自尊的前提下,尽量给他们营造宽严相济的成长环境,并不断使用巧妙方法点燃他们内心进步的火苗,让他们一步步褪去懵懂和愚顽,最终成为人中之杰。这过程中,需要眼光、胸怀和智慧,渗透着爱心、细心和耐心,这些,是教育者实施有效教育的真正法宝。

  创新社会的要求,为教育者提出了新课题,正在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必将引领着教育者改变观念和做法。我相信,“唧唧”“啪啪”的简单变奏定会消失,富有爱心的家长和老师定会谱出优美交响曲。

河南作文 篇4

  我国因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许多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形式——方言,如闽南话、东北话、山东话、北京话、河南话等。各具特色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同的方言中的音调和标识性语言成为地域文化的典型符号。“这疙瘩”生长的是东北人,山东人是好“伙计”,河南人常在嘴边徜徉流动滴落的则是一个“中”字。

  我以为,在所有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语言中,河南人的“中”如果不是最具深层文化底蕴的,起码也是最具文化底蕴的标识性语言之一。

  河南人喜欢“中”字,爱讲“中”字,讲的时候甚至还带着几分得意和自豪。有的时候不假思索,讲的率直,率直中隐约着豪情;有的时候锵铿有力,讲的气度非凡,气度中充满着中肯;有的时候和风细雨,讲得随意随缘,随意中显现着包容;有的时候充满疑虑,讲得委婉,一个“这会中?”真切地表达了“我”的人生态度和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中”之内涵是丰富的,丰富的鲜有可比,“中”的形式是简约的,简约得无以复加,“中”是富有的,也是干练的,因丰富而见厚重,因简约而透射凝练之美,形式和内容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实现了高度的和谐,真是“中”。

  “中”是一种地理区域的宣示。“中”是“当中”,“中间”、“居中”、“正中”的意思,看看今天的中国版图,河南几乎不偏不倚地雄踞中央,历史上古代九州,豫州居中,八州朝圣,至今“中原”依然故我地仍旧是河南之代称。我们的国家叫中国,其简称就是一个“中”字,如“中文”、“中方”等。河南人说“中”的时候,也就是在向世人宣示了自我——“明白吗?我是中国人,我是河南人,来自中华文明的故里!”,在河南人说“中”的时候,没有一丝的自卑,沁溢着的却是几分快意和自豪。

  当河南人说“中”的时候,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哲学信仰。“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适度,矫枉但不过正,恰到好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中”是我们认知客观和人生道德实践的双重标准和目标。认知事物要不偏不倚,从容客观;为人处事,不失偏颇,不走极端。凡事之要务在酌“中”,立“中”,为“中”。河南人之所以把“中”挂在嘴边,对“中”的厚爱和执着追求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厚爱和追求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因为它契合了河南人厚重而有容的品性。

  当河南人说“中”的时候,既表达了自己对客观的人和事所持的立场和看法,在别人征询意见时,一个“中”字,同时也包含着对对方的一种肯定和赞许,那意思是说你对事物的认识不错,干得不错,很有本事,做的事中规中矩,得体适度。这种既善于表达个人意见,又特别注重肯定赞美对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实践,也当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在河南人这里已经存在了几千年,风行了几千年,恒长持久,生命鲜活,其原因就在于它作为河南人的一种文化伦理信念一直在涌动着、生发着。

  此外,当河南人表达“中”、阐述“中”的时候,又何偿不是一种提醒呢?既提醒自己,又提醒别人,做人做事以“中”为本,认识事物不偏颇,为人处事不偏激,干事创业不偏废,中庸守道,中规中矩,中标中的,中正和谐。这也正河南人的'人文文化精神。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河南人与“中”得到了粘合,是河南人选择了“中”,还是“中”选择了河南人,抑或相互倾慕、一见钟情,由相互吸引而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谁选择了谁的,选择本身都透射着智慧的光芒,结合得如此紧密、天衣无缝,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河南作文 篇5

  家在河南,自然对河南的美味情有独钟。单就鸡蛋而言,其做法和吃法有许多种,而河南变蛋以其特有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河南变蛋虽然属于松花蛋系列,但它不含铅,不用担心重金属对人体造成损害,但它又具有皮蛋和松花蛋的弹和香味,同时有少了皮蛋的难闻的臭味和看起来那种反感的乌黑色。

  剥开一个变蛋,蛋清呈琥珀色的果冻状,有的里面分布有黄色或者白色的雪花,我们称之为松花,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玻璃球里的图案,这就勾起你的好奇和食欲。在蛋清的一侧是粉黄色蛋黄。变蛋的风味全都隐藏在这蛋黄里。把剥开的变蛋用清水洗去残留的碱味。用刀作十字型剖开,蛋黄里面呈墨绿色,内为半流质态,咬上一口,蛋清的弹,蛋黄的香,充斥到你口腔的每个角落。即使它们已经进入的你的肚子里,香味仍然留在你的口中久久不会散去,这就是这种食材的诱人之处所在。

  河南变蛋可以直接吃和凉拌。抓一个变蛋在手里,往上抛两下,当你接住时的瞬间,好的变蛋有种颤动的感觉,因为蛋清呈胶冻状,当它在你手中停止的一刹那,凝固成琼脂状的蛋清就像皮冻一样颤动,这就是你在挑变蛋时抛一抛就可以知道其内在质量好不好。在墙上或者地上轻轻地磕几下,把外面包裹的石灰层磕去,再剥开蛋壳,晶莹剔透镶嵌着粉黄色的蛋黄的一件艺术品便展现在你的眼前。用清水洗去残留的石灰末和蛋壳碎片,这样你就可以直接入口了。如果来了客人或者到饭店里区,整一盘凉拌变蛋,切成四瓣的变蛋,再加些香菜,葱花,蒜苔等凉拌在一起,加些醋和香油,便成了一道著名的凉拌菜。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河南变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呢。如果你有机会来河南,别忘了尝一尝风味独特的河南变蛋吆!

河南作文 篇6

  有人说,人生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没有预见的经历。现在的我,很同意这个说法。

  20xx年的夏天,我顺利从预科毕业,来到了河南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初到学校,我觉得所有事物都很新鲜,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我要弥补在预科的遗憾,不再做那个只知道学习的“傻妞子”。

  在这所大学里,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位“贵人”,我的助理班主任。刚入学时,她坚持选我做了班长,我在她的关注下,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现在,我们院系学生会13个部门,12个部长是我们班的,4个副主席里有3个是我们班的!

  大一刚进学校,就有个展示大学生风采的比赛,我鼓起勇气报了名,展示了新疆女孩特有的才艺。后来,我很幸运代表我们院系去参加全校的比赛。也正是决赛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于是,在决赛前,我每天恨不得把24小时当成30个小时用:下课后,下午5点练歌、7点练舞蹈、9点练习古筝,还要抽时间排练小品。那段时间真的超累,但很充实。

  现在想想,当时能够获得亚军,得感谢当时那么拼命的自己,当然,这个比赛也教会了我最简单却最实用的人生道理——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要感谢我的第二位“贵人”,我的辅导员时威老师。因为时老师的推荐,我进入了院系学生会,而在学生会的经历,让我最快的成长。

  大二的时候,觉得自己玩够了,就和时老师说想进学生会好好锻炼自己的能力,于是时老师说要“物尽其用”,推荐我进入学生会文艺部。虽然之前没有学生会的工作经历,但之前的舞台经验帮了大忙,实战经验比纸上谈兵强。

  当时正好赶上一年一次的院系迎新晚会。从征选节目、主持人培训到后来的一次次的彩排改进,我从早上6点睁眼开始忙碌,直到晚上12点才能完成每天的学生工作。临近演出前,3个通宵完成整场晚会的主持稿,还教老师跳舞排节目。迎新晚会结束后,院系领导和老师都给了我们好评。

  后来,网络部部长突然因故不能继续工作,时老师问我愿不愿意试试当“一把手”。虽然当时我连做PPT都费劲,但我愿意挑战自己。于是,我利用自己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长学了视频的拍摄、剪辑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自己也在网吧通宵的查教程,不断琢磨、尝试。

  当时有人觉得我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但我觉得青春本来就是瞎折腾,不然等老了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都没个乐子。在我的折腾下,我们院系的宣传片拍成了,各大活动的开场视频也拍出来了,还培养了合适的接班人,彻底把我们学院的网络部带到了正道上。我想说,只有用心付出了,才会尝到苦涩背后的甘甜。

  作为一个学生最不能落下的是学习,别看平时我参加很多社团活动,但学习在我心里一直是件大事儿!有再多的工作也不能落下学习,这是我的原则。大一,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大二,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大三,获得“国家奖学金”。今年4月底,还代表学校参加了重庆“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西赛区的比赛。

  大三了,很多人站在最后一把“保护伞”下面踌躇不前,感到“剑未配齐,出门便已是江湖”。考研、出国留学、找工作单位……我也在这个大三行列里,但我已经有了方向——我要留校,留在让我不断成长的地方。

  平时和学弟学妹们交流的时候,她们总说我很厉害,我却没发现自己哪里了不起,我只是在最应该努力的年纪,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感谢这段经历,我在河南真的真的挺好的。

河南作文 篇7

  暑假已至,各位同学想必都想到别处旅游一下,寻找一下刺激。

  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争取到了河南两日游和我姨。河南距离汶上还挺远的,坐大巴车还得坐六个小时。我们去的时候还堵了车,真是倒霉,倒霉,倒霉啊!我们出发时5点,到达时已经14点了。

  随着,我们便爬上了山路,是汽车带着我们。哪里的山路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即:“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一个漂移,一个急刹车我们便“挨”到了山顶,这是我们第一个景点“青天河”哇,那里风景真是太美了,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在这美景中。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觉着这里跟那里差不了多少。过了一段山我们便坐上了船,随着船体的移动,我们观赏到了各类风景,我们的船是围绕着一座山进行航行的,听讲解着说这座山像一条大鲸鱼,在这座山上有的石头像骆驼十分形象。

  那里的山果也十分特别,就说黄瓜吧,我们这里的黄瓜又细又长,而那儿的黄瓜则像一个矮冬瓜——又粗又矮。

  游完了青天河,我们便坐车回到了宾馆,可能今天一路长途跋涉,有些累了,洗完澡,躺那里便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5点钟便起了床,吃完早饭便又启程,又走了与昨天差不多的山路,来到了八里沟,里面小河流水,有许多人到里面去踩水,可我穿的是运动鞋,悲催啊!。里面有许多游乐设施,如:索道漂流吊桥等,我们走过吊桥,走到尽头我们又准备玩儿起了漂流。这时我的鞋已经湿了,所以我就破罐子破摔了,玩儿起了漂流可真有意思。

  玩儿完漂流,我的旅游就结束了!

河南作文 篇8

  河南大旱,人皆闻之,今游河南,小雨依稀,旱情缓解,天高气爽,五谷丰登。

  听说河南大旱,妈妈想到了在河南老家的舅舅,觉得他家也许会受到这次大旱的影响,于是像舅舅家打了一通电话,在电话中闻说舅舅家也出现了旱情。而姥姥在我家也住了将近一年了,想去舅舅家了,回去了可以帮舅舅做一点事情,给舅舅减少一些负担。我们一家人也顺便去河南玩一玩,就当做是旅游了。

  除了山东,刚到河南就下起了小雨,仅仅够打湿地面,夜幕降临之时我们到达了舅舅家,处于山与山之间农村的夜晚让人有一丝丝凉意,在院子里呆久了便感觉炎炎夏日已经进入深秋,妈妈为了不让我感冒,特意带了几件长袖长裤,让我穿上,大人们在院子中围成一圈,谈论着近些天近些年发生的事,了解着对方的生活。

  到舅舅家的第二天,依旧下着小雨,这对我们来游玩的人来说也许不是件好事,但是对于河南大旱已久的庄稼人来说,这真的是不错的一件事。这一场雨为浇灌庄稼省了不少事。而这一夜的小雨,也让整个村庄充满凉意,感觉和夏日的感觉截然不同。再回想到淄博那个大火炉,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到达那里的第三日便感到有些无趣了,于是我们开着车从舅舅家出发到达另外一个河南的城市:舞钢市。那里有不少景点,二郎山,石漫滩,水上乐园等等。在舞钢市游玩了一天,虽然晒黑了不少但是心情却无比的愉快,全家人一起出游的感觉真好。

  剩下的几天,无疑是在那个小村庄中度过,村庄虽然很小,但是村庄里的人都很热情,而且家家户户的关系都不错,一片和谐的景象。

  河南之旅,趣味无穷。

【有关河南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有关河南作文锦集6篇

2.有关河南作文锦集九篇

3.有关河南作文锦集9篇

4.有关河南作文锦集7篇

5.有关河南作文锦集5篇

6.有关河南作文锦集8篇

7.有关河南作文锦集十篇

8.河南作文锦集5篇

上一篇:河南作文600字 下一篇:河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