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作文

2021-02-27 黄山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山作文 篇1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对黄山最好的写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列中华十大名山的第二位,“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同时又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中国第二个同时做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胜的风景名胜

  黄山有四绝最为著名突出。分别是:奇松——如黄山松,一般分布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壤顽强地扎根巨岩之中。苍翠浓密,千姿百态,它忽横,忽卧,忽起,无石不松。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着树枝,因生长环境的艰苦,一棵高不过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都以上百年,黄山松顽强地屹立在岩石之上。经厉着风霜雪雨却依然青春亮丽,最著名的有迎客松、凤凰松……

  黄山怪石——如“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其中最有趣的就是“仙人指路”了,怪石之所以怪是因为形态各异,在千沟万壑之中绵延数里,层层峦叠翠,给人以仙境般的暇想。

  云海是黄山四绝之一。山高林密,站在天都峰上,放眼望去,一片烟雾缭绕,白茫茫的一片,云雾缠绕着山峰,填满了洼谷,形成波澜壮丽的云海。

  值得一提是享受一下黄山的温泉。拖着疲乏的身躯,静静泡在温暖的泉水中闭上眼睛,蒙胧中黄山的景色“奇松”、“怪石”,一幅幅出现在眼前。不尽意之间带走了一身的疲惫。让人犹意未然。

  这就是黄山!

  点评:

  这篇写景的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千姿百态的松树,形态各异的怪石,烟雾缭绕的云海以及令人享受的温泉展现在我们眼前。本文思路清晰,有总有分,有详有略;再加上文字细腻生动,文笔清新,因此是一次很成功的创作。

黄山作文 篇2

  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去爬黄山。我们按原计划顺利的进行外旅游。我们要徒步进山,这样可以看许许多多的风景,还可以体验爬山的乐趣。

  我们快到峰顶了。我从低处看,真是别有一番风景,我不知不觉就到了峰顶,从峰顶看又是另一番风景。到达了峰顶我兴奋不已,我看到了我盼望已久的迎客了。迎客松果真名不虚传,这株举世闻名的松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经过无数的风吹雨打,依然纹丝不动,挺拔地屹立在黄山山顶。这株松树有笔直的树干;有翠绿的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全部集中在两根一高一低的树枝上。从远处看,松树像个专业的服务员在欢迎游客的到来。从迎客松的树枝上垂直向下看,树枝正好对着上山的石梯,这样一来,就更像服务员在招呼游客了。

  黄山不止一处景观,还有犹如飞飘的飞来石;石猴一望无际的云海,猴子观海;李四光发现的冰川遗迹……

  黄山的奇观,给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黄山真不愧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作文 篇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秀丽,如果你想领略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风光,请跟我来,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那漫山遍野的奇松,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黄山松与其它的松树不一样,大多不滋生于土,而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破石而生,苍劲挺拔,虬枝盘结。那姿态美得奇,又奇得绝。

  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大者石林峙、石笋罗列;小者玲珑剔透,造化精妙,巧中见怪,怪中有巧。有的酷似珍禽异兽;有的宛如各式人物;有的形同各种物品;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它们个个巧夺天工,妙趣横生,与青松为伴,构成了一幅幅天然图画。

  在看奇松怪石的同时,顺便一睹云海的风采。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似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更是万万千千。

  无数的山峰,被白云淹没,只剩下几个峰尖,像是大海中的岛屿,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清人江鹤享有诗曰:“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会时有无。”黄山云海本身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令人置身其中,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仿佛进入梦幻世界。

  听完我的介绍,你若要看清黄山真貌,了解黄山,领略它的风采,就要劳你大驾,做一回徐霞客,不辞劳苦,多走几次黄山,亲身感受,必将大饱眼福。

黄山作文 篇4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赞美过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久闻大名,此番一行,自然十分期待,但又疑惑:是否天下山都不及黄山呢?

  我们从后山开始登山,在云谷寺买票,坐云谷索道上山。索道缓缓启动, 我左顾右盼,两边的山上突然云雾缭绕,渐渐扩散,一圈圈向上飘起,好似仙女的纱裙,又似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这给远处的小山披上了洁白无瑕的外套,如梦如幻,宛若仙境;如痴如醉,宛若天上云间。眺望远方,依稀可见几个小三角形从云海冒出来,云雾弥漫,为若隐若现的山峰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不容多想,已到了尽头,最后恋恋不忘地望了一眼背后的苍茫云海,便毅然走出了索道。一股风吹来,清爽宜人,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亲吻着你的脸颊。哦,是谷风! 在黄山我们看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鳌鱼吃螺狮”、“猴子望太平”、“孔雀戏莲花”。有趣的是,有些石头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也随之变化。移步换景,步步皆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点亮了黄山宏伟的山峰,别有一番情趣。

  天有不测风云,下午五点,走着走着,天空突然变脸。抬头一看,乌云滚滚,远处雷声大作,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的雷声此起彼伏,无数黄豆般的雨点迅速落下,转眼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好在看了攻略,带了雨衣。黄山的雨来去匆匆,一个小时后,云开雾散,天空突然放晴了。黄山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来到排云楼宾馆已是晚上7点,洗漱之后早早休息,准备第二天黎明登丹霞峰观日出。

  刚到地点,太阳还没有出来,躲在云层下。不一会,太阳终于鼓起勇气,从厚厚的云层下探出红彤彤的一角,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还是打翻了的墨汁?都不对,这是生命的颜色!把周围的云彩都染红了,太阳从云层里跳出来,扭动着火红的身躯,散发着光和热,洒下万道光芒。整个天空像一幅绚烂多彩的锦缎。河流上、山峰上、树木上,都穿上了五光十色的衣服。云海开始翻腾,风开始呼啸,“呼啦啦”,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站在岩石上,接受者这强烈而不失威严的风,黄山的这一切,我不会忘记的。我在心里暗暗想着。中午12点,我们从前山下山。途中,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它屹立在那里,历经五百年风霜雨雪,尝遍了“酸甜苦辣”。古代有诗赞曰:“松暖松寒松有趣,客来客往客无俗。”临走之前,回头一看,它多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笑眯眯地展开双手迎接客人。

黄山作文 篇5

  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南北宽约30千米,总面积1200平方千米,核心风景区154平方千米。黄山之美被列为中国名山之最。

  最奇特的还要数黄山奇石了。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一个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落在山顶的大石盘上。两只大狮子都在抢着一个球。一只狗一动不动地站在山峰上望着那时而弯又时而圆的月亮。一只天鹅坐在自己的巢穴上孵蛋。还有猴子观海,仙女弹琴,先人指路······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

  黄山云海本来是风平浪静的,但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是在雨雪之后,日出或日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太阳在天,云海在下,霞光照射,云海中的白色云团和云层还有云浪都染上绚丽的色彩,像棉缎,像花海,像流脂,美不胜言。黄山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其洁白云雾的飘荡,使黄山呈现出静中寓动的美感。正是在这种动静结合之中,造化出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

  黄山延续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他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这就是美丽的黄山,这就是奇特的黄山,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黄山!

黄山作文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黄山观日出。那火红的云海映入我们的眼帘,云海上仿佛有许多的小生命在颤动,它们的形状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天上忽然出现了一匹战马。只见它昂首东望,四脚并立,好像是在等待着能有一匹战马和它一起奔跑,一起比赛一样,可是战马并不等待大家,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它就逐渐消失了。

  忽然,天空又出现了一只高大的雄鹰,它立在枝头梳理自己那整齐而又多彩绚丽的羽毛。枝头还有一个窝,里面好像是还有几只小雕呢!上面还坐着一只母雕。渐渐地雄雕不见了,小雕和母雕也不知那儿去了。

  不过一会儿,从远处出现了潮水,它气势汹涌,像是钱塘江大潮一样,它好像是发出了一阵阵山崩地裂般的声音出来,好像是天空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它是多么得汹涌澎湃,还没到近处,它就不见了。

  这就是美不胜收的黄山云海。

黄山作文 篇7

  黄山画派的创始人石涛曾说过:“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的的确确,黄山是堪为人师、为友的。

  尽管我初上黄山正赶上一台飓风,黄山山上是风雨交加,云雾迷蒙,几十米外难见物体,难辨方向。只闻风雨声和游人的惊叫声。

  好在导游和当地人有经验,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买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黄山。确实,黄山很神秘,很博大,很伟岸,很峻峭,但其气候也是变幻莫测,非常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往往山下是阳光灿烂,而山上则是雨雾迷茫,乱云飞渡,风雨交加。黄山是若隐若现的精灵,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当然,天气晴好时,黄山肯定是实实在在,坦胸露怀的伟丈夫。难怪有那么多诗人、画家、“发烧友”对黄山一见钟情,痴痴爱恋,有的甚至终生与黄山为伴。比如渐江、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大师。那个大画家刘海粟老先生93岁了还要十上黄山,他爱黄山、画黄山、写黄山,真正是如痴如醉,难分难舍。他留在光明顶的`对联:“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真个是意境深远,气势非凡。

  我的老乡,诗仙李白五十四岁时往来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黄山。他有描写黄山胜景的名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登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饱览绮丽风光。他曾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民间将此意演化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诗人余绍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的名句。

  当日吾与妻上黄山,从地质博物馆处坐缆车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谓两重天。风雨之中,我们只看到几处奇石和劲松。那迎客松在大风大雨里挣扎,可能根本没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邻近的奇峰怪石时隐时现,好像故意逗我们玩;远处的根本不显身影,骄傲地隐藏在大风大雨大雾中。我们感到十分无奈。导游和缆车工作人员说: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台风季节,来黄山是近看路和树,其余全是雾。好在我们不惧大风大雨,终于冒险经过鳌鱼背,登上了光明顶。

  扫兴而归。又坐缆车下山。我们在缆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盼望雨过天晴,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哪怕一小会儿,让我们见识一下黄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张脸也行。可他就是不肯,就是那么小家子气,就是那么神秘莫测。我们只好自叹运气不佳,同时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遗憾也好,有机会一定再来黄山。当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千万要错过台风季节。

  回到山下,我们不时回头,偶见近处露处一座山峰,那只不过是黄山的一角,我们赶紧拍照。过了一会,黄山又不见了。他确确实实在呼唤朋友:再见!因此,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几句诗来:若隐若现是黄山,神秘莫测时改颜。如要求得真经归,自然为师效前贤。

黄山作文 篇8

  如果你问我喜欢哪里?我会肯定的告诉你,是风景优美的黄山。

  黄山之所以让我着迷,是因为山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奇石。

  黄山的奇石,可是文名天下的。有的像猴子,有的像河马,有的像小猫,有的像小狗,有的像一只小鸟。但我最着迷的就是那尊名叫“仙女指路”的奇石了。她端庄的站在那儿。面带笑容,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一般。黄山真是栩栩如生啊!

  黄山让我着迷的不止一奇石,还有山顶的云海。

  黄山的云海千奇百怪。有时像俩只小狗奔跑、嬉戏、玩耍,有时像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有的像一匹匹骏马极速奔来又杨长而去,有的如藏羚羊大迁徙一样状观。看完黄山云海,令人浩气长舒。

  啊!黄山,你的奇石栩栩如生,你的云海令人浩气长舒。有时我多想也变成一块奇石,日日夜夜地守候您。

  黄山,你壮观的美,令我着迷,令我永生难忘你的美,我深深地爱着你。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黄山的文章,对黄山景色的生动描写,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语言生动形象且内容丰富,比喻贴切,用词生动,语言优美大气,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

【【热门】黄山作文8篇】相关文章:

1.黄山的作文【热门】

2.【热门】黄山游作文

3.黄山之旅作文【热门】

4.【热门】游黄山作文

5.【热门】黄山的作文

6.游黄山作文【热门】

7.黄山日出作文【热门】

8.【热门】爬黄山作文

9.黄山游作文【热门】

上一篇:黄山作文 下一篇:黄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