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作文

2021-03-04 黄山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山的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山的作文 篇1

  正是三伏盛夏,我登上了黄山。

  山脚下怪石嶙峋,石阶蜿蜒而上,松间凉风袭人。我惊叹于眼前奇丽的山景和压面而来的荫庇。因为我那平原的家乡是无论如何也孕育不出这巍峨的奇迹的。密匝匝的松针穿刺着阳光,阳光变为星子掉落在地。林间真静啊,耳畔只有窸窸窣窣声和远远的一声鸟啼。

  渐渐地来到山腰,眼前豁然明朗。远处淡青色的连山起伏,好像幻化成涌动的波涛,而我的右脚边就是悬崖峭壁。我胆寒地朝下望,山渊幽邃得发黑。我情不自禁地后退一步,脚边蹭动的碎石直直地坠落,消失在云雾中。

  就在此时,我看见一抹绿色从云雾中探出头,那竟是一棵松树!就在这峭壁之上,它的树冠向一处倾斜,呈宽阔的扁平状,像一只大手一直伸向空中;针叶稠密而又粗短,颜色不同于我常见的绿,显得更加幽深。我的目光不敢追寻它的根部,多看一眼都觉得自己会掉进这令人心颤的山渊。但我知道,这是扎根在石缝间的生命。若干年前,它的种子只是偶然间被风或者鸟带到了这里,但有这黄山的依靠,有这山谷中的空气雨雪的滋润,它一直在默默地努力发芽、生根、成长。从没被命运看好,却绵延了自己的春天。

  我又继续前行,清透的涧水将我吸引。涧旁又是一棵苍郁的松树,不同的是,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根部破开土石,汲取着涧水,仿佛是一截苍老的手臂从地下举起。我不由得想到一个传说:文殊院前有一株松树,石头崩裂了,暴露在外的根像藤蔓一样飘拂,却照样长得娉婷。原来,黄山松也是有灵性的,它饮涧水,食山气、日光、石髓,才有了这葳蕤的生命!

  终于登上了顶峰,这时黄山的面纱一下子被揭开了。众山仿佛在浩瀚的云海中浮沉。我想起一路上松的身影常常相伴。现在那一个个坚挺的身影汇聚成一幅雄奇的画卷!它们好似山的魂灵,来自自然的大毫一挥,便得松迹斑斑。它们遍布黄山,不像是山托住了松,反倒像松举起了整座雄浑的山。

  黄山松何来如此惊人的伟力?我暗自思索。它们破土凿石,从不贪求良土;随遇而安,挟云雾、雨露而食;它静如篷盖,投下阴凉;它动如海涛,呼啸着惊人的生命力。难道它本身就有一副铁胆吗?不,它也曾在风雨中瑟缩,在石头的倾轧中疲惫,被雷电击中后默默舔舐伤口。可当痛苦已成常态,它才懂得奋力抗争。正如一个人,在苦难中拼搏,伟岸的精神才闪现出来。无数次忍着泪的负重前行,才铸就了岁月静好。

  我坐上归去的缆车时,夕阳正西沉。山体的形状变得朦胧,围绕着一圈红光。松原仿佛燃烧起来了。它烧得忘我,簌簌地抖着灰烬,但它不会因为热烈燃烧后的残缺而落寞,因为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黄山的作文 篇2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黄山游玩。来到黄山脚下,看到雾中郁郁葱葱的一座座山峦,满眼都是生机盎然的绿色,真是美丽极了!

  从黄山脚下出发,向北走就到了缆车乘坐口,坐上缆车,周围一片绿色,真是绿色的海洋,绿色的世界啊!放眼望去,那蜿蜒起伏的一座座山,就像是一条盘卧的巨龙,壮观极了,我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下缆车后直行,走在林间小路上,沐浴着从天而降的毛毛细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舒服啊!在这大自然的天然氧吧里,我们欢快地游玩,一会儿看看那清澈见底的水池中来回游动的小鱼,一会儿看看那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一会儿在树丛中照个像,一会儿在五彩缤纷的小花坛边留个影……玩得不亦乐乎。

  黄山的松树是很著名的,看,那威武雄壮的黑虎松,多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啊,我仿佛看到了那雄壮的黑虎正以飞快的速度奔跑着,那灵敏的脚步和身上隆起的肌肉,尽显百兽之王的威武。再看那长在岩壁上小巧可爱的雨伞松,像一把雨伞,可爱的模样使我过目不忘。我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把伞该多好啊!

  渐渐地,雾越来越大了,10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我们随后参观了在雾里的五指山,那五指山在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美丽了,就像是飘飘欲仙的漂亮姑娘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次的黄山之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黄山的作文 篇3

  今年署假我和妈妈去登黄山。(直接交代地点“黄山”。)

  上山的路上,我不时看到一些人,他们挑着一大堆东西,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汗水漫透了他们的衣衫,肩上的扁担颇动着发出“嘎吱嘎”的声音。山路崎岖陡峭,他们艰难地走着,脚步坚定而有节奏。听妈妈说,他们是黄山上的挑夫。(肴到了辛苦的挑夫。)

  “挑夫“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从没见过生活中真实的挑夫。看着他们那艰难的样子,我觉得他们好可怜,为什么游人拿不动的东西却让他们幸?一根扁担上,挑那么多的东西,还要上山,他们多辛苦啊!看着他们一个个远去的身影,消失在丛林中,又爬行在高高的山路上,远远望去,像是一行小小的负重的蚂蚁向山顶爬去。(心里同情黄山挑夫,最后的比喻句较恰当。)

  在我们登山的一路上,几位热心的挑夫当了我们的义务导游。他们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介绍他们一天的工作。听他们说,他们一天只能挑一次,每次挣二三十元钱,全年就靠这些收入养家糊口。到了旅游旺季还行,可旺季一过就没有多少收入了。看他们一个个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生活一定不富裕。我问他们每一次挑多少斤?“170多斤!”一个挑夫答道。呵!比背一个人都重。说着话,就见一些挑夫飞一样从山上下来,手里拿着扁担,有的嘴里还哼着我听不住的山歌,原来他们是挑完收工的人。看着他们那高兴的样子,我可以想到他们拿到钱时的心情。那二三十元钱,对他们来说一定很重要,因为那是他们用一天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想想自已每天不用什么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他们比真是大幸福了。(挑山夫做义务导游,可见其善良,进一步了解挑夫的生活,把挑夫的生活与“我”相比,从而认识到应珍情自己的生活。)

  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顶轿子从我身旁走过,一前一后抬轿子的两个人都已汗流满面了,他们喘着粗气,腿上的肌肉紧绷,艰难地迈上一个又一个通向山顶的台阶。坐在轿子上的是一个腰肥体胖的中年人,他悠闲自得地东张西望,手里还幸了一把黑色的扇子。哦,原来黄山的挑夫不光替人挑东西,还负贵抬人,拾那些有钱又不愿意徒步上山的人。(挑夫与雇主同样是人,但待遇却不相同,黄山挑夫更令人同情。)

  在这同一条通向美的山路上,同时走着两种人,一种是像我一样的游人,一种是辛苦的黄山挑夫们。也许,他们太熟悉黄山的美了,也许,他们根本没时间轻松地欣赏身边的一切,因为他们要劳动,要赚钱,要生活。世上的游人可以是劳动者,但劳动者并不一定都成为游人。黄山的挑夫用辛场的'汗水,换来了游人的轻松和愉快,他们也把场劳朴实的精神洒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洒在我的记忆中。(结尾议论抒情,能使作者的感受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黄山的作文 篇4

  江山如此多娇——黄山之游。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车程以后,我们一行人终于浩浩荡荡的开到了黄山山脚下,因为要赶时间,所以我们来不及休整,匆匆用了午饭后就准备开始上山。动身前,导游特意提醒到,一定要买好雨衣和干粮,因为山上天气多变,与说来就来,必须有防御措施才行,而且我们明天早上还要去黄山的最高顶看日出,如果明天一早再动身上山,那可就迟了,所以我们晚上必须得住宿山上,而因为毕竟是在山上嘛,条件有限,所以是不提供晚餐的。于是一行人老老少少都开始给自己的包里装着这两样必备品。我和爸爸一样都没带,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一眼瞥到路边有个兜售杂货物的小店,便拉着爸爸一起去买。这是,爸爸瞧见店里有卖黄山拐的,便也想去买一个。但我怕别人看见笑话我们,就执意不要。可我到底是拗不过爸爸,不管我找什么借口搪塞,爸爸都解释得有板有眼的,于是我只好买了一个,而且同时在心里想到,如果有人笑,就说这时代给同学的一个小纪念品吧。

  我们准备好登山用品,便随着导游齐齐来到后山的索道口。在来黄山的路上,我们就一直听导游说,黄山是后山险峻,前山秀丽,以至于在来到索道口要坐索道上山时,我们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实在是太险了嘛,这么险的山,谁敢去开发呢?只好任其一直险峻着。

  以前在很多登山景点中,也因为没有路,坐过几次缆车上山,所以我对即将要坐的缆车一点也不新鲜。可等我见到黄山的缆车后,才不得不惊叹叫绝。那鱼我之前坐过的缆车都不一样,以前坐的那些缆车,一个距离一个就只有那么几米,小小的空间,最多可以坐四人。而眼前的缆车,显然要比那些小缆车大许多,可以坐的也不只四人了,我快速的看了眼说明,好像是说,此缆车可容纳一百人左右。最令人吃惊的是,整整那么长的索道上就只有我们这一个缆车,我想,大概是怕危险吧,毕竟要这么多人呢,万一出事故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估计是等着一辆安全抵达了,才会再发一辆吧。

  容不得我多想,缆车就载着我们缓缓开动了。缆车的速度并不快,可到底是五岳之一的黄山,即使是坐着这么平缓的缆车,我也依然能感到黄山山峰的波澜起伏。正当我习惯了缆车保持半倾斜的状态慢慢上升时,缆车乍一下又开始往下滑去,这猛地一晃,引得全车人都惊呼起来。在我还处于惊吓之中时,只见周围的人都拿起相机开始拍照,我也忙拿出相机,同他们一起一边拍照一边欣赏着黄山的奇景。放眼望去,四周青松一片,远处的高峰一座连一座。记得导游来时曾说,黄山共有七十二峰,各峰有各自的特点,各峰又积聚了其他名山的姿态。我在半空中向下俯视、向远眺望,仿佛真的见到了好多好多名山。

  出了缆车,我们就真正踏上了黄山,还真如导游所讲的,黄山的气候十分宜人。清风徐徐,绿荫绵绵,许多穿的薄的人都开始往身上加衣服,谁都不敢想象,这酷暑时节还有如此凉爽的室外温度。

  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叫做“排云亭”,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亭子,可这却是一个难得的观景好地方。我们一起向下望去,峰与峰底之间夹出一个细窄的几乎看不见的峡谷,绿谷深不见底,一旁的导游告诉我们,那叫“西海大峡谷”,现在正在筹建中。导游把手中的旗子指向绿荫中一条曲曲盘旋的小路,然后对我们说道,那就是通往“西海大峡谷”的路,一会给大家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但一定要记住一小时以后在这里集合。

  还不等导游说罢,我便率先向下走去,一下子冲在了众人的前头。我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去,匍匐下了一会山后,又变成了耗人体力的上山路,走着走着,我就有些撑不住了,也没有了刚来的那股冲劲。我回过头一看,爸爸还有好些人早都走不动了,有多半的人都已经坐在原地歇着了,只剩下我还有少数几个人还在坚持着。我们歇了一会儿后,又继续往前走去,不多久就见到了一个奇景,两块大石斜斜的靠在一起,中间夹出一点点缝隙,而脚下的路,就是传向那里面的。我一步步稳稳的走过去,只觉得凉风习习,一个趔趄手一把扶住石壁,感觉潮潮的,再仔细一看,石壁多半都是湿的。我们不觉奇怪,因为没看见这附近哪有水哇!

  除了山东,又是好一段上山路,我们向前看去,因为规定的时间快到了,我们由于这还要不要向前了。奇怪的是,顺着这条路向前看去,居然也可以看见“排云亭‘。呵,原来这是条环山路啊!目标在望,即使我们都累得走不动了,但还是拿出少许干劲,往回走去。在湖区的路上,我瞧见不远处有个大胡子的老外在拍风景,于是我便走不动了,想和这个面善的老外合张影,眼看老外就要走了,我们几个还是没有人上前去打招呼,我便心一横,硬着头皮说了一句‘hello。’老外先是一惊,随后向我笑了笑,我便像是受了鼓励,不太熟练的说了句:‘CanItakeapicturewithyou?’(我能和你照张相吗?)可我立刻就焉了。原来,不只是我太紧张了,语速太快,还是语法有问题,还是怎么怎么地,在听了我的问题之后,老外居然回了我一句:‘IcannotspeakChinese。’(我不懂汉语。)我悻悻的站在了一边。这是,一个叔叔立刻上来给我解围,他对老外连说了几声‘photo。’(照片),那个老外居然听懂了,然后搂着我笑盈盈的找了一张照片。

  随后我们就回到了“排云亭”。由于我们在下面耽搁了好些时间,到时已经超过了对定的时间,所以来不及再歇一下,我们就马不停蹄的跟着导游往晚上住宿的地方赶去。也不知道走了有多远,我们终于感到了另一座峰上的“北海宾馆”。在来的路上,导游就告诉我们,因为山上条件有限,所以晚上的住宿可能会有些艰苦,可一进宾馆,我们着实还是被吓了一跳。入眼的是一个支满了上下铺的大厅,往右有一个走廊,走廊左右是大小相等的一些房间,里面也都支满了上下铺,导游安排好我们的床位,便向我们解释道,因为山上实在是条件有限,就这样的床位,一个也要280元呢,更别说其他的了,而且其他的什么标准间豪华间呀,就算你有钱也住不上,那至少得省级以上的领导才有资格呢。导游还告诉我们,“北海宾馆”门前的那一块地便是看日落的好时地,一会儿7点多会有日落,我们不妨去看看。导游又告诉我们,这里的热水供应也是有时间的,一般4点到9点提供热水,9点熄灯,我偷偷给妈妈发短信讲了这一切,妈妈给我回短信打趣道,“你可算是遇上魔鬼训练营了!”

  也记不得是几点钟睡着的了,大概是太兴奋吧,只记得昨晚折腾到其他人都打起鼾声了自己才有点睡意。我看了下表,才快三点,导游说四点在宾馆门前集合,出发去黄山最高顶——光明顶看日出。我看自己也睡不着了,便索性坐起来,准备收拾东西去大厅。起来后才发现自己起的也不是很早呢,周围好多床位都空了,大厅里早是人山人海了。走出宾馆,外面还是漆黑一片,我才想起自己忘带手电了,只好摁亮手机,用少有的一点电照亮了。

  还不到三点半我们就集合在一起了,导游说晚到不如早到,便手一挥就出发了。因为天冷,好多人都没有带长袖外套,我们便索性把山下买的一次性雨衣穿在身上,嘿嘿,既御寒又防雨。爸爸拽着我一路向前,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开始还好,可毕竟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还一路向上,我很快又爬不动了,我说歇一歇吧,反正后面好多团团员还没跟上来,就当等等他们吧,可爸爸一口否定,还说什么千万不能歇,一歇就彻底走不动了,硬是拽着我一直走。结果呢,我半倚着爸爸终于还是一下也不歇息的登上了海拔1860米高的光明顶。

  令我吃惊的是,我们虽然是我们团中到的最早,可光明顶上早聚集了好多人,显然要比我们到得早许多。周围静悄悄一片,光明顶上虽摩肩接踵,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说话,都围在栏杆旁边,望着远方,等待着那一神圣时刻的到来,我看了一下时间,5点21分日出,此时才4点40,天刚蒙蒙亮,距离日出还有四十几分钟,但为了抢到一个拍摄的好角度,我也加入了人群中,静静的等待,五点刚过,远边的天空微微映出了一抹红,周围的人都不约而同的举起相机开始拍照,我为妈妈没来而颇感遗憾,于是我决定为妈妈摄下日出的全过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远边的天像烧起来一般越来越红,而我一动不动的举着相机也录了十几分钟了。5点20分,人群中发出一阵骚动,我只觉得一股力量拥着自己向前走去,远方的天也正一点一点露出白亮,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那么严肃,我想,如果有人从空中往下看,此时的我们,一定像一群虔诚的教徒跪拜在主的旁边,5点21分,远方的天空刷的一下亮了许多,再抬头望向头顶,几十分钟前的乌黑一片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透亮透亮,周围人们的尖叫声,欢呼声,我仿佛都听不到,只望着远方的那轮白亮,在心中默默唱起了国歌……

  看完日出,我们便朝着黄山的最后一站出发——黄山十大奇松之首的“迎客松”,在去“迎客松”的路上,我们又见了许多许多的奇石奇松,有像猴子的,有像兔子的,有像鱼的,有像……其中还见到了“黄山第一美男”——一块神似一英俊男子侧面的奇石。

  快到“迎客松”时,我们路过一处名叫“百步云梯”的小路。那小路崎岖盘旋,又陡峭无比,导游说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爬一下,好多叔叔阿姨直嚷着累,和导游沿原路向前走去,我们几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孩子,愣是走完了“百步云梯”,在“百步云梯”上,我们还合了一张影,照片中,我们一个比一个笑得灿烂。

  很快就到了黄山有名的“迎客松”,这可真称得上是黄山十大奇松之首了,只见远处一颗大石上旁出一枝绿。“迎客松”就是那枝绿,它伸展着自己的枝臂,仿佛给远道而来看望它的游客比拟了一个拥抱…在“迎客松”旁的几块大石上,有许多伟人的题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在心里默念道。

  要下山的时候,导游让我们自己选择,一是坐缆车下山,二是自己走下去,从我们三点多钟出发,到现在也至少走了四个小时的山路了,很多人都实在撑不住了,都选择坐缆车下去,可我和十几个人却依然选择走下去。在下山的时候,我们都一咬牙一步步坚持着。下山的路不比上山的路省多少力,再加之还没有导游(导游带领大多数人坐缆车去了),可我们中没有一个人喊累或说走不动了,我和爸爸一不小心把脚崴了,也一步不停的紧跟着大家,在苦苦走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终于下到了山脚下,与大部队会合了。

  坐上驶离黄山的汽车,我在心中呼喊道,“黄山,我来了!黄山,你被我征服了!”

黄山的作文 篇5

  我眼中的黄山,景色绮丽,变幻莫测。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使我永生难忘。

  来到黄山,我坐着游览车朝山顶驶去。一路上,小溪顺流而下,叮咚、叮咚地唱着歌;苍劲挺拔的松树,伸开双臂迎接游人;碧绿碧绿的小草,为黄山爷爷披上了一件绿纱。

  站在海拔约1865米的莲花峰顶往下望去,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万丈深渊,深不可测。那里云雾缭绕,好像人间仙境,置身其中,我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顺着台阶往下走,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小狗,还有的像小兔……我们来到了“仙桃石”那儿,它真像一个大大的桃子,红红的,那么精致,那么光滑,让人垂涎三尺,我真想咬它一口。

  接着往下走,你会看到两座山峰相对而立,直冲云天。它们中间的夹缝大约四五十厘米,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抬头望去,天空像一条白色的玉带,这就是有名的“一线天”。

  我喜爱黄山的溪流,我喜爱黄山的松树,我喜爱黄山的云雾,我喜爱黄山的怪石……真是“置身黄山上,如在画中游”。

黄山的作文 篇6

  学完课本上的《黄山奇石》,便一直渴望着能有机会到黄山看一看,给那儿的奇松、怪石、翻滚的云海统统起一个我的专属名字。可是此刻,站在黄山脚下的我,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没错,面对着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竟然词穷了。目之所及,都是青松,或横,或卧,或倒挂……置身于这幅巨大的山水画之中,让我最难忘的却是爬黄山给我带来的刺激。

  首先说说“百步梯”。站在最高处往下看,是厚厚的云层,仿佛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穿透云层落到地面,摔个粉身碎骨。想想,就觉得毛骨悚然,头皮发麻。有几个胆子小一点儿的,直接蹲在那里瑟瑟发抖,嘴里情不自禁地发出“哎呀”“媽呀”的怪叫声。妈妈走在我前面,我就好像有了保护伞,没有觉得特别害怕。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就走下来了。回头一看:“天啊!这么陡,好可怕啊!”再看看妈妈发抖的腿,我觉得自己特别勇敢。

  最刺激的还是要数“一线天”。这是黄山的第一险,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的阶梯,直指天际。很多人直接放弃了这条路线。我们抓着那些用石头凿成的扶手,慢慢地往上爬,稍稍一抬头,便看见前面人的手脚抖个不停。再往下一看,立即就有一种要晕过去的感觉,吓得我大惊失色,差点儿就要瘫倒在那里。可触及身后妈妈鼓励的目光,再看看她那发白的嘴唇,不由得想起出门前答应爸爸不能让妈妈担心,我是个男子汉,要说话算话。想到这里,我便抬起头,不再东张西望,一心只想向上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就越爬越快。没多久,我便领着妈妈登顶了。后面上来的叔叔阿姨纷纷竖起大拇指,夸我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黄山的作文 篇7

  月亮出来了,暮霭像一层蝉翼般的轻纱,把黄山遮得绰绰约约。喧哗了一天的黄山,渐渐变得静谧,只有奔腾欢唱的漳水和低吟慢啸的松涛仍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恋情。

  不知是这流泉松涛的召唤,还是受了黄山暮霭的诱惑,我们决定夜踏天都峰,趁着这难得的清风明月,去聆听这黄山迷人的旋律,去欣赏这黄山迷人的风采。

  幽蓝的天幕上,明月如银盘喷射出清冷的寒辉,引我们上路,儿颗稀落的星星也不甘寂寞,眨着眼睛伴我们同行。远处飞瀑拍击岩石的声音和着松涛的阵阵呼啸,好似一首交响乐,又像一曲古老的歌谣,领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进一个童话世界。于是我们便成了巡行在林中的小矮人,沿着山间缠绕的石径,去寻访白雪公主的踪迹。

  穿白龙桥,上慈光阁,攀金沙岭,越青莺桥,过山寺,我们来到了蟠龙坡。举目四望,那叫天门的“金鸡”变成了携手上天都的“五老”,望月的“玉兔”和拜“观音”的“童子”正在虔诚地合掌膜拜,月光给它们镀上了银辉使一切更栩栩如生。天都峰似一堵巍峨的飞墙,直耸青山,山脊与天际相接,在皎洁的月光下勾勒成一组剪影,如骏马奋蹄怒驰,又似群仙欢聚,或立,或坐,或卧,好个超凡脱俗的人间盛会!我们陶醉了,仿佛随着皎洁的月亮张开羽翼,向着这奇异的境地飞升。

  “走,登天都!”

  手扶铁索,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过奇险的回峰曲路。山一点一点地被踩在脚下,云雾在身边缭绕,仿佛伸手可及。当你伸出手去,调皮的云儿又从你的指缝间溜走。古人曾云:“何年白日骑莺鹤,踏碎天都峰上云。”今夜,我们便要骑着脚下这多年来石匠们斧凿而成的“莺鹤”去遨游天都,去踏云,去追月。

  我们终于登上了峰巅,成了“天都仙客”正待饱览这迷人的天都月景,隐约间,山巅另一边竟飘来阵阵笑语,是群仙在欢聚吗?“喂,你们好!’他们是从更为险峻的天都旧道攀援上来的。

  “来,为天都之夜,为我们的相逢,干杯!”

  我们在“群仙万堂”席地而坐,以茶代酒,摆开了野宴。开怀畅饮香醉的黄山茶,品味这迷人的月光月色。

  清光溶溶,夜雾缭绕;天海茫茫,山风满襟。欢歌笑语,润着月光在云雾里久久飘荡。

  这就是天都峰月夜。它是这样的生动而神奇。它的美激起我心中感情的浪潮。

  祖国啊!我爱你,爱你无限美好的锦绣河山!

黄山的作文 篇8

  9月11日,我、妈妈和外婆去登黄山,秋天的黄山跟语文课文写的一样美,有奇形怪状的怪石、雪白的云海、四季如春的奇松、四季常温的温泉。黄山四绝我都亲眼看到了,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印象最深的是秋天黄山里的云海,层层叠叠的真像棉花糖,要是躺在上面一定会很舒服。

  爬黄山可辛苦了,我们走了12公里多山路,相当于三万多台阶,凳上了光明顶看到了黄山一大部分的景色,真象一副画,秋天的黄山真美啊!

黄山的作文 篇9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虽然没有名列五岳之中,但它依然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地方。而在这次游学中,我十分有幸,能一睹黄山的真容。

  记得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蔚蓝的天空披上了一层薄纱,那是白云;陡峭的山崖在它那单调的褐色岩石上增添了几抹绿意,那是松树;坐在缆车上,还能看见山上有什么东西在奔流不息,那是小溪。就是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我们开始了游览黄山之旅。

  黄山有五绝,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第一绝是奇松。“修底拂层汉,密叶漳天寻。凌风知劲节,负雪见真心。”一提到黄山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恶劣的生活环境。的确,在山坡上的石缝中如果没有很深的根固定的话,一般植株是无法生存的。可黄山松却长出又深又粗的根,紧紧抱住下方的泥土。不仅如此,黄山松以它惊人的适应能力适应了黄山的湿度大、瘠薄等特点。可即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黄山松依然张开双臂,对游人表示欢迎,这种宽容、包含、博爱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绝是怪石。这些石头虽然没有松树的坚毅,却独有一番趣味。有的石头像大象,有的像电话,有的像狮子……它们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各自演绎着各自的故事。其中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鲤鱼跳龙门。在一个山崖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依附在上面。岩石的上端呈现A形,还有一个小圆圈,这是鱼头和鱼眼;下端是弯过来的,这是正在摆动的鱼尾。整条鱼就像在发力,想要跃过“龙门”到山的另一头。除此之外,还有“龟兔赛跑”、“独占鳌头”……它们就像是生活在世外仙境中,自已过着自己的生活。

  其实黄山的美景不只这两个,但其他景物都需要特定条件,如雾松、云海、温泉等。只有这奇松和怪石是经常能看到的,我渴望通过它们来探索黄山背后的故事,以及感受那好似天宫的美景。

【【必备】黄山的作文9篇】相关文章:

1.【必备】黄山的作文3篇

2.【必备】黄山的作文5篇

3.【必备】黄山的作文4篇

4.【必备】黄山的作文8篇

5.【必备】黄山的作文7篇

6.【必备】黄山的作文6篇

7.【必备】黄山的作文10篇

8.【必备】黄山的作文九篇

上一篇:黄山作文 下一篇:黄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