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作文

2021-04-03 黄山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山游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山游作文1

  我们沿着弯弯扭扭的山路到达山顶时,每个人早已都累得精脾力尽,但是,面对着这么一翻天堂似的景色,似乎谁也没有累意。

  向四周眺望,茫茫云海一片。因为黄山的地形复杂多变,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云海的变化也就随之多姿多彩。云雾随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跌,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像热恋的情侣相依相畏。古人有诗赞曰:"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

  不止是这美丽的云海,更使我惊叹的是黄山的招牌——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黄山怪石。它们有的酷似珍禽异兽,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诸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有的形同各种物品,诸如“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钟”。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有“苏武牧羊”、“太白醉旧”、“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这些巧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如仙桃峰、笔锋,老人峰等,这些亦峰亦石的景观,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称奇于世的奇峰,盖由于这些峰上形象生动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观海”上的“猴石”,“鳌鱼吃螺蛳”中的“螺蛳石”等,块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如雕如塑,妙趣横生。有的怪石因观赏角度改变,景致随之变化,具有移布换景的奇趣,如天都峰侧的“金鸡叫天门”,由天门坎再回首东望,石景变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门溪旁的“喜鹊登梅”,若从皮篷的入口处观之,则又变成了“仙人指路”。它们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黄山有名称可指的巧石多达120余处。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神往。

  我爱黄山,更爱它的奇,险,俊。

黄山游作文2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了,我们和伯伯一家到安徽的黄山旅游。

  我们坐了8个小时的车,才来到黄山的脚下。来这里旅游的人可真多呀,就像潮水似的。爸爸好不容易才买到门票。

  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乘上了我梦寐以求的索道。好刺激呀!索道悬在高空中晃来晃去,吓得伯伯眼睛都不敢睁开,摸着自己的心直拍,不停地说:“我有恐高症,什么时候到呀!”我东张西望,兴奋极了。一座座山连绵起伏,迅速地离我而去。火红的枫树,碧绿的松树,金黄的不知名的树,在我们的脚下飞快地奔跑。

  “扑通”一声,我们到站了,踏上了前往光明顶的石头路,一级一级的台阶蜿蜒曲折,伸向远方。路的两边是悬崖峭壁,让人心惊肉跳。一路上,我们拄着拐杖,唱着歌儿,看着风景,随着人流,慢慢前进。不一会儿,我就累得没劲了,坐在石头上休息,便问爸爸:“这山有多高?什么时候才能到呀?”爸爸笑着说:“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中午到就不错了。”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爸爸指着迎面而来的挑着担子的叔叔说:“你看,这些挑山工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每天都挑着沉重的担子往返黄山,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听了爸爸的话,我又鼓起勇气,勇往直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午,我们到达了光明顶。啊!真是人间天堂呀!远眺,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望无边的大海。近看,层层叠叠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形态各异的山峰,有的像凶猛的鲨鱼,有的像嫩生生的竹笋,有的像一只顽皮的猴子低着头在吃桃子……

  最后,我们去了远近闻名的迎客松,挺拔的松树向远方伸出长长的枝条,好像在欢迎我们来作客呢!

  看着这神奇的景色,我真不想离开这美丽的地方,再见了,可爱的黄山,再见了,神秘的黄山。

黄山游作文3

  黄山风景秀美,名闻遐尔,“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岿来不看山“,对于这座名山,我早己心生向往。却一直无缘得见。在暑假的最后几天,经过数次波折,黄山之游终于得以成行。

  开往黄山的路是出了名的险峻。盘山公路曲曲折折,一圈又一圈,车开得很慢,满目的青翠引得我打开车窗,山里特有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我不禁做了几次深呼吸,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偶尔来到这清静的山间,说不出的新奇与满足。

  车开到南门口,我们下了车,仰脸看了看那见不到顶的山峰,我不禁有些畏缩,太高了,得爬多少时间才能到光明顶啊?大家商议下来,还是决定偷点懒,乘缆车到山顶。

  坐在缆车里,我趴在窗口,看着自己离地面越来越远,视线越来越开阔,天都、莲花两大主峰就在我们的左右,迎客松近在咫尺。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赞美:“黄山绝胜处”,并留下“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可手揽”等传世记载。我们在山峰之间穿行,仿佛真的能“手揽秀色”。

  缆车再往上升,就有云雾缭绕在周围。山峰在云雾的掩映下显得影影绰绰,我们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据说“黄山云海”是“黄山四绝”之一,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我们都被眼前的美仑美奂惊呆了,连话都忘了说,只是痴痴看着云层摇曳中那千变万化的景色。

  临近山顶,我看见到石头缝里挺立的几棵小松树。黄山山峰陡峭,土少石多,无法留住很多水分。但这些小松树却都能长得那么苍翠挺拔、隽秀飘逸,真是奇哉怪哉!一定是黄山特有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出这些钟灵秀气吧?

  最后,我们终于到达“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因高旷开阔,日光照射长而得名,记得金庸小说里还有决战“光明顶”的片段呢,我们在山顶上远眺莲花峰和天都峰,其峰丛矗立在太阳的洗礼下,或巍峨,或奇异,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还比划了几招武艺,想象着当年大侠们指点江山的风范,真是心弛神往。

  下山途中,我们遇到了好几位轿夫与挑夫,他们有的年纪都不小了,差不多六十左右,脚步却依然很稳健,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游客的方便与欢乐,我默默的看着他们,心酸而又感动,他们为了生活天天都这么辛苦,而我们,连爬个山都嫌累,真是有点惭愧。

  黄山之行虽然匆匆,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却一直留在心间,这次黄山之行,真是值了。

黄山游作文4

  甜甜草自从领略过美丽的九寨沟之后,就被那梦幻的水世界给震惊了!甜甜草对九寨沟可真是心服口服那!甜甜草坐在去玩下一个旅游景点的客车上都无时不刻地想着美丽的九寨沟,不过下面的黄山奇松更是让甜甜草心服口服呀!

  下面就请大家在我的作文中去领略一下让甜甜草心服口服的黄山奇松吧!黄山,一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黄山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一想到起举世闻名的黄山,大家就会想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但是在这“五绝”中,我还是最喜欢黄山奇松。黄山松特立独行的千姿百态,与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是由黄山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所形成的一种变体松树。在上百年前,黄山松的种子被风吹送到山崖岩石的裂缝中,于是它们就地扎根,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虽然黄山上遍布岩石、泥土稀少,但是,那里肉红色的花岗岩中却含有丰富的钾质,夏天山上繁多的雷雨使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渗入岩层和泥土,为松树的根系提供了宝贵的养分;而松树的根系又会不断分泌一种能缓慢溶解岩石的有机酸,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另外,花草和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了能被松根吸收的养分。千百年来,黄山松就这样在山崖间贫瘠的岩缝中顽强地存活下来,茁壮成长。山地崎岖不平、崖壁纵横阻隔,使黄山松无法正常生长腰身,只能展转发展、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风御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树冠平展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极为坚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崖壁遮光和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能在一边长出树枝寻求阳光。

  那么,黄山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它奇妙而天成的生长姿态。

  长在峰顶和悬崖峭壁边的黄山松挺拔独立,好象一位位披风戴雨了望远方的哨兵;长在深壑幽谷内的黄山松郁郁葱葱应和风声,好象一群群载歌载舞的人群;而长在山口路边的黄山松,则好象热情好客的憨厚主人,伸展手臂欢迎四方来客。

  黄山上的每一棵松树在长相、姿态、韵味上,都各有妙处。于是人们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而又典雅名字,例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等等。

  这样美丽奇特的黄山松,怎能不叫人既感叹又喜欢呢?

黄山游作文5

  四年级时,我们上了一篇课文《黄山奇石》,听老师讲得那么生动,我多么盼望有一天,能亲临其境。“十.一”长假,爸爸说带我们全家去我盼望已久的黄山,我高兴得不得了!

  久间黄山四绝:奇石,云雾,温泉,雾松。今天,我终于见到了已仰大名多时的迎客松。迎客松全身披着深绿色的大袍,四季常青,长在坚硬的石头缝里,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姿态,有的像矮矮胖胖的蘑菇头;有的像高高大大的大雨伞;有的像四枝分杈的“丫”字形......迎客松长在那么高的山上,如果不下雨它怎么能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它顽强的毅力!在天气干燥时,它总能想办法“喝水”,如果它的母亲——云雾在它身边,它就会从母亲那儿获取所需的水份和氧份,它会依偎在身边,贪婪地允吸着干露……想到这儿,我不禁脱口而出宋朝大诗人朕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虽然赞美的是竹子,但是这不正是松的风格!松树紧紧地咬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松劲,把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过许多年的吹打袭击,它反而更加坚定,挺拔,有力了。

  雾松生命力顽强,立在岩石中多挺拔,而云雾性情温柔,那就更美丽了。

  看云雾的黄金地段就是坐在缆车上了,坐上缆车,一阵白茫茫的浓雾掩住了你的眼帘,一阵秋风吹过,揭开了黄山美景的神秘面纱,“哇噻”!好美啊,隐隐约约透过薄雾,看见了若隐若现的怪石,它像一位仙女,披着轻纱,摆了一个优美的姿势,婀娜多姿。又一阵秋风吹过,黄山又像害羞的姑娘,用纱巾掩住了脸,眼前的山不见了,脚下的溪水也不见了,我仿佛是一位小天神,奇石们为我指路,找回苍翠的山,碧绿的水------“咚,咚”下缆车的铃声把我从沉思中唤醒。“到了!”游客们惊喜地喊道,我下了索道,还在久久回味刚才所做的美梦。

  走下山时,我犹如走出了神奇的仙境,好舍不得!

黄山游作文6

  昨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黄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天刚亮,我们就赶到了黄山脚下。虽然白茫茫的雾让眼前的景物消失了,可游客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向前走着。

  很快,我们坐上了观光大巴。在路上,我们只见那些树都在悬崖峭壁上生长,而且一棵挨着一棵,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而那些怪石就像是海上的小岛。可惜的是,还有许多奇观都被云雾遮住了,只能听爸爸介绍,然后自己去想象了。

  下了车,奇迹马上就出现了,金色的太阳从云雾中出来了!只见洁白的云海在绿色的山谷中翻滚;雄奇的陡峰直插碧空;而天空蓝得就像被清水洗过了一样。而这时,我周围是一大片云海,让我感觉自己在仙境一样。游客们一边赞叹,一边拿出照相机拍照。听导游说,黄山一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晴天,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景色真是太幸运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坐上了索道。在空中时,我看到了许多黄山奇石,有飞来石、天狗望月、猴子观海……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石头,有的像手机,有的像小鸟,还有的像乌龟……各种各样,栩栩如生。

  然后,我和爸爸妈妈翻过好汉坡,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迎客松前,欣赏到了它独一无二的姿态,还在树下拍了张全家福,留作纪念。

  接着,我们穿越了狭窄陡峭的“一线天”,走过了令人胆战心惊的“百步云梯”,来到了光明顶下。今天,我们最后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向光明顶进发,登上光明顶。但封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那笔陡的石级似乎是从天上铺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而这时我的腿已经非常酸了,还不听使唤,每走一步就像腿上绑了个沙袋似的那么沉重。但我告诉自己,到了黄山就一定要登上光明顶。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向前走,实在累了就在原地休息一下,然后继续走。好几次妈妈问我还上不上,我都坚定地说“上!”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我站在了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680米的光明顶的顶峰上。我站在光明顶上往下看,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壮。

  最后,我们坐着索道下了山,买了一些纪念品,就回家了。

  奇松、怪石、云海、险峰——我难忘的黄山之旅!

黄山游作文7

  在春节期间,我跟随爸妈去了向往已久的黄山。早就听说黄山云雾飘渺,巧石嶙峋,如今亲眼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黄山高耸入云,要是从山脚下一步一步走上去,那可吃不消,所以我们决定乘索道到半山腰。乘索道的人是相当的多,我们去排队时那儿已排了数百米长的长队了,浩浩荡荡,活像一条长龙。等了许久,我们终于上了缆车。坐在缆车上观赏黄山风景,虽然不费一点力气,但悬在高处真是令人畏惧。我心里总在担心“缆车会不会掉下去”,“索道要不要断”。杞人忧天的走了一段路,慢慢地大胆些了,心中的杂念也就不再出现了。我向远处看,一座座小山若隐若现,使我想起电视剧《宝莲灯》中的景象,自己俨然就是沉香了;向左面看,一块块大岩石光滑无比,犹如儿时玩的滑滑梯一般;向右面看,岩石上一棵棵奇松挺拔着碧绿的身躯,鳞次栉比;我再向下看,一条条小溪顺着山路缓缓流淌,也许是昨天下了雨的缘故吧!

  乘了几分钟,就到达了半山腰。开始登山了,我们向目的地——玉屏楼进发。一路上气喘吁吁的,腿酸脚疼,坚持又坚持,我终于来到了玉屏楼。在那儿,有许多石刻,其中最耀眼的是毛泽东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大字,既苍劲又有力。接着,我看到了黄山奇松之首——迎客松,还有二棵陪客松,一棵送客松。那儿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拍照留念。吃过午饭后,我们又向光明顶进军。去光明顶的路很平坦,所以很轻松。我边走边观景,累了,靠石歇会儿;热了,大自然免费送阵凉风来;渴了,喝几口矿泉水,好不快哉!经过一黑漆漆的隧道后,在路道上豁然出现了一座小桥,导游说这是幸福桥,可给我们带来幸福。普普通通的小桥,经导游这么一说,就富有神秘色彩了。

  过了桥我们又继续前进,到了险路——百步云梯。这百步云梯刚开始还有几块大石头当扶手,可后来就没了,再加上人多拥挤,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万丈深渊。险是险,但却我看到不少怪石:“猪八戒背媳妇”、“猪八戒吃西瓜”、“仙人晒鞋”……不知不觉走完了百步云梯,最后我们来到光明顶,向下俯视,不由令人胆战心惊。但往远处看,风景可是美不胜收,远处的一座座青山清晰可见,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饱览了黄山的奇松、怪石,胜似游览了“五岳”,值哉!

黄山游作文8

  7月7日,我与朋友一起,在安徽,游黄山。

  去的那天路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潮湿了,连带着心情也潮了不少。一路上,我看身侧的景色,从庸庸碌碌的城市,到生机盎然的郊区,再迅速换成了醉人的绿。

  进山那天,到处弥漫着薄雾,石阶变得湿漉漉的,我不得不抓向扶手,扶栏上也挂满了水珠,摸得我手里也湿润润的了。

  雾一直不散,雨虽然小了,但还是冰凉凉地滴在我的脸上,我们冒着雾、雨登山了。登的路程是悠闲的。我走走停停,再欣赏一下这雨中黄山。到处都是松柏,无处不在。在低处,还有心看看那景。鸣鸟藏于松叶之间,那清脆婉转的鸣,让空荡荡的山回荡着一种空灵的声音。我们寻了一处空旷的天台,坐下休息。我被这山醉了,经过雨的亲吻,那绿愈发青翠了。十棵松挨在一块儿,浓绿,翠绿,青绿,雅绿,淡绿,由远至近,有序排列着。其中隐藏着一两只迷人的小东西――松鼠。他们速度极快,快到我常常只能看见一团再松叶下或树枝间立着的黑影儿,像个小圆球。这是还是在山脚下。

  到了半山腰处,雾也随之浓重,我依旧觅了一块天台,眺望着远处的山。山似乎是被一条白龙围着了,由淡到浓,再到淡,再高一点的山,山顶就如同浮在了半空中,像极了人间仙境。

  此时,小雨也停了,只有松叶上的水珠不时滴下来,引得这整片叶跟着它颤抖。没有一点儿太阳,连一小缕金黄的阳光都没有。只休息了一小会儿,我们就继续上山了。之后的路也愈来愈不好走了。“一线天”险极了,抬眼望去十分窄小,只能容纳一个人向上攀爬,第二个人可别指望插进来。

  我们上去的时候人少,没几个。刚手脚并用爬上去的我回头一望,虽不是高万丈,深千尺,但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样的感觉。

  当到了光明顶时,已是下午了,雾又再次浓了,一抬头,一个大球在雾中若隐若现。雾真是扫了兴,这么浓,周边的一切全看不清了。

  我直起腰,长舒一口气,待充满了力量后又继续向山顶进军。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上了莲花峰。从高山往下看,我倒吸一口凉气。悬崖峭壁,深不见底,但在我细细看后,却发觉这种惊险的美才是一种野性的美。黄山不秀,不柔,不野,不俊,只单单一个“险”字。

  险,太险!

  我看着参天大树,在这变成一朵朵绿色蘑菇,往下望,一团一团的绿,各种各样的绿,聚集在一起,却真的和谐,还美得使人醉了。

  我在黄山待了一天,第二天才依依不舍地乘着缆车下了山,雾再次笼罩住了这整片山,我们被雾包围着下了山。

黄山游作文9

  又是一个晴朗的周末,如水洗过的蓝天上漂浮着朵朵洁白的云彩。阳光好像比往常明媚了很多,当然了,我的心情也如这明媚的阳光般,甚至比这还要灿烂呢,因为此刻,我们一家人都已经坐上了去往黄山的火车上。

  我们在十时左右到达黄山脚下,“哇,黄山好高呀!”我抬头一看,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横亘在我的面前。不由想起“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也许杜甫写这首诗时还没看过黄山吧,要不他应该会把这句词用在黄山上的。

  “丫头,爬山了!”爸爸的一声呼唤将我从沉思中唤醒。我接下来便开始爬。开始还挺轻松,我还有空欣赏下沿途的美景。不过越往上越难走,双腿渐渐像灌了铅一般,抬都抬不起来。我拿出了妈妈提前准备的爬山杖,确实省力不少。这时,我抬头看看爸爸妈妈,他们满脸通红,头发一绺绺的粘在前额,正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正准备嘲笑他们呢,这时看到了后面跟上来很多挑着重担往上爬的人,他们的脸晒得黝黑,后背已经湿透了,仿佛能拧出水来。我心想:他们真辛苦啊!我空手爬已经很累了,但他们更苦、更累。想到这里,我便不好意思喊累了。一鼓作气,我们在下午三时终于到达黄山第二高峰——高达一千八百六十米的光明顶。

  不过这一切的辛苦都没有白费,就在日出喷薄而出的那一刻。那天早上,我四点左右就被一阵兴奋的喊叫声吵醒。匆匆爬起,向着最佳观测点跑去。太阳还没有升起,我观察到了左边的云海,云海美丽极了!。如果在地上的话像是一层铺在地上的海绵,一定非常舒服。正想着,妈妈突然大叫一声:“看,太阳升起来了。”我没有多虑,而是直接朝东方望去。“哇,好美啊!”我不禁大喊起来。只见天边出现了一条金色的线,而红日正从金线上冉冉升起,这样的一幅画面是多么美丽壮观啊!。等呀,等呀,终于太阳在五点半左右发出了今天的第一缕耀眼的光芒,这意味着新的一天到来了!

  当然了,在黄山我不仅观赏到美丽的日出,还走了特别陡峭的百步云梯。当然,还看到了黄山的著名标志物:迎客松和送客松,他们仿佛人一样张开手臂去迎接客人和送客人,展示着黄山的热情!

  我爱这美丽的黄山,我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希望有一天我的足迹能踏在更多的名山大川上。

黄山游作文10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记得以前学过一篇关于黄山奇石的课文,于是之后便对黄山有了一丝期盼,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使我这一次去黄山如此的兴奋吧!

  刚开始,导游介绍,我们要先去翡翠沟。一听这个名字,我就知道,那的景色一定非常美。果然不出我所料,翡翠沟是一条山沟,在仙都峰和罗汉峰的中间,迷雾沸腾,让人就像在仙境一般。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更显的独特!谷里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形状各异的翡翠彩池,就像一个个晶莹碧绿的翡翠。翡翠谷彩池,让人们梦绕魂牵的地方!它就像一幅画,各种颜色竟在眼前。

  黄山的奇,奇在奇峰,奇松,奇石。

  我爬啊爬,爬啊爬,黄山的奇,支撑着我,一定要亲自领略领略黄山的奇!爬到始信峰,黄山的奇景,就落落大方的.地浮在了我眼前。一颗颗苍翠挺拔的松映入眼帘,有的如一对拥抱的夫妻,有的如攀天的巨柱,一个个奇松,让我不禁为此而惊叹道曾经看到过的一首诗:“不到始信峰,不信黄山峰!”

  接下来,我真正见识到了,原来黄山的“奇”字在石头中。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是画出来的一样,这真让我觉得,大自然果然是个不朽的鬼斧神工!我当时可是一边看,一边扶着连心锁,真怕会被黄山的奇给惊吓住。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是画出来的一样,这真让我觉得,大自然果然是个不朽的鬼斧神工!望着对面的一组组惟妙惟肖的奇石:天狗望月、乌龟爬山、老僧采药、仙女弹琴、狮子抢球、仙桃石、仙人晒靴、石猴观海、仙人指路、骆驼峰、金鸡叫天都……真的是说也说不完!我禁感叹道:原来黄山真正的“奇”字,在石中!!!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表达,于是我叫了一声:“好像啊!”

  接下来我们到了观峰亭,看到了许多的奇峰,峰峰成奇,都各有各的特色,别有一番风趣!

  黄山的美就美在,那是大自然的天然作品,不管是一池一境,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峰一画,都有别于五岳的古迹!

黄山游作文11

  假期的一天,我们一家去了美丽神奇的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

  在导游叔叔的带领下,我们这个团队开始徒步登山,虽然越来越累,腿酸脚痛,但大家相互鼓励着,我们一家人一路坚持,没有坐缆车。沿途不时看到有挑货上山的人,妈妈说他们是挑山工,黄山太高太大了,往山上运东西,基本上都靠他们这样一担一担地挑,非常辛苦,所以山上的东西很贵的。看着这些可敬的人,我还有理由喊累吗?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登上黄山!

  我们首先登上了始信峰,傍晚到达了丹霞峰,沿途看到了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等景观。第二天凌晨两点就起床了,趁着月光,与其他游客一同赶往光明顶为了看日出。月光在山间石道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柔和的风吹动树叶,沙沙的细语,仿佛在向我们诉说黄山的故事。走走歇歇,很快就来到大名鼎鼎的飞来石,这个如同天外来客的巨石可真让我惊奇哦!我在夜色中绕着他转了又转,希望能带给我灵气。

  虽然赶了个大早,但天公不作美。一早,山间魔幻般生出一团团雾气,像白云仙子一样在山峦间飘荡,群峰之间,白浪滔滔,浩瀚无际,那一座座山峰,如同云海中的小岛,时隐时现,真是美不胜收!唉!壮观的日出是看不成了!而且,浓浓的雾气让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落汤鸡,头发上还顶着无数小珍珠呢!

  沿途黄山松一路随行,它们是黄山的 象征。黄山的泥土稀少,松树的根顽强地扎在岩石缝中,生长环境十分艰苦,高一点的松树,往往都要长上百年。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独立封顶,有的倒悬绝壁,有的树冠似宝剑,有的树冠似车盖许多黄山松的名字海内皆知,像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

  下山了,我们经过莲花峰、天都峰一路下来,我的腿几乎不听使唤了,肌肉不停地抖,真像导游叔叔说的: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可把我累惨了,不过我还是很骄傲靠自己的力量游了黄山。这真是让人终身难忘的事啊!

黄山游作文12

  今天,妈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天让姐姐带我上黄山,现在已经去大润发买吃的了。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姐姐说明天早上六点半来接我。

  早 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坐上姐姐的车去黄山。姐姐开车带我到了换乘中心,和我一起坐车到慈关阁。我们坐缆车上山,在缆车上,我看见许许多多的松树从裂开的石缝 中拔地而起,挺直的松树就像士兵一样威严,让我深深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太阳的光挥洒在光滑的石壁上,远处,山峰在云雾中影影约约的呈现着,多么美的景色 啊!

  缆车到站了,我们下了车,出站后,姐姐带我去迎客松那。路途中,姐姐还向我介绍了其他的景色:犀牛望角、送客松等。我们来到了迎客松 那。只见迎客松高大而挺拔,它那粗大的树干要一个成年人才能抱得过来。迎客松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游人在拍照留念,我也让姐姐给我拍了几张我和迎客松的合 影。因为天气不好,天都峰和莲花峰都被暂时封闭了,只有一线天好玩了,我便和姐姐一起去爬一线天。

  一线天虽然没有天都峰那么陡,但是一线 天非常的窄,要想通过一线天,必须排好队伍一个一个的通过,远远地看上去像一条长龙。我和姐姐开始爬一线天,爬一线天的人非常得多,爬行的速度也非常的 慢,大家都没有插队,一个一个的慢慢爬。爬了15分钟,终于爬到了顶端。站在山上向下观望,附近的美景尽收眼底。

  我和姐姐又一起去了光明 顶。然后一起下了山,在下山的路上,我们看都许多的叔叔挑着一大堆的东西上山,看着他们辛苦的挑着东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爬,我顿时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 佩之情。还看见了一些鸟儿在枝头歌唱,调皮可爱的小松鼠蹲在路上吃着游人放在地上的食物,看见有人来了,便打转似的爬上树。

  今天游玩黄山,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魅力所在, 黄山可真美呀!

黄山游作文13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跟前旅游团去黄山游玩。

  坐了三四个小时的汽车,终于到达了黄山脚下。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曲而上。眼前的公路像一条盘旋在大树周围的巨蛇,几乎呈300角上升。车越开越高,车里的人都不敢往下看,感觉看一眼就马上会跌落到万丈深渊似的。

  下了汽车,我抬头朝山顶望去,只见云雾弥漫,根本看不到山巅。眺望四周,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横亘在我眼前。此情此景,激发了我无限的感慨,我产生了一种要把它翻越、征服的冲动。

  登山的一路上,形态各异的奇松怪石令我目不暇接。但凡我们见过的、听说过的事物,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一棵松、一块石与它相似。

  看哪,那不是天下闻名的“黄山第一松”——迎客松吗?以前只在电视和画片中看到,今天亲眼一见,自然觉得特别亲切。那名松,颇似一个好客的主人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一行怀着朝圣般的心情,驻足瞻仰这棵名木,惊叹声此起彼伏。

  十几分钟过去,大家拍完照,便继续爬山。爬到半山腰,有一个折点,愿意继续爬的就上去,爬累了的就此下山。而我此时兴致正浓,岂有不上去的道理?

  我跃跃欲试,旁边也有几位游客蓄势待发,这当中还包括几个老外。

  这时,我们所处的地方海拔高度已达三千米左右,天气骤然变冷。我们的前方是一条悬在几千米高空的绳索桥,以前只听说红军长征途中过“铁索桥”,没想到当年的“铁索桥”我们今天在黄山也遇到了。我们无不心惊胆寒,但下山的导游早已离开,我们已没有了退路,

  只好小心翼翼地跟着众人上了桥,在不断的尖叫声中走到另一端。

  终于登上了莲花峰,我站在峰顶俯瞰山下,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仿佛来到了天堂,脚下是一片云海,云海中偶尔冒出几座山尖,像大海里的礁石。

  哦,黄山的美,我终于领悟到了。

黄山游作文14

  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参加了黄山三日游,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美丽的黄山,一路上我们还看了安徽黄山的建筑特点,房子的屋顶四个角都向上翘起,叫马头墙,这种墙能避免失火时火蔓延到邻居家。顶端还有四大神兽,朱雀、青龙、玄武、白虎。听导游说这些神兽是当地居民辟邪用的。

  第一天,我们去看了凤凰源,一进去,我们看见了很多奇怪的石头,听导游讲解这些石头还有着自己的名字呢!“大象”、“青蛙”、“毛主席侧面脸”、还有中国的“四大美女”呢!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青蛙”了,我还在凤凰源里编了一首诗:

  诵凤凰源

  奇松怪石迎客来

  云雾缭绕满山间

  飞瀑流泉一尺涧

  依依不舍凤凰源

  相信大家读了我这首诗,一定沉浸在其中了!

  第二天,我们3点钟就起床了,一起床导游就带着我们到了云谷寺坐缆车的地方,坐缆车的时候,我的心嘭嘭直跳,因为天太黑了,我什么都看不见。

  到了目的地之后,导游又匆匆忙忙带着我们去看日出的地方,先是看东边的天空变红了,然后火烧云出现了,那云朵先是浅浅的红色,接着是火红,然后是深红,最后太阳终于出来了,先是只出来了一点,接着一半都出来了,最后全部都出来了。奇松、怪石、青山在初出太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

  看完日出后,导游又带着我们去看了黄山著名的景点,有“黑虎松”、“团结松”等等等等,我最喜欢“团结松”了,它是由几根普通的松树组成的,枝条大约有五十六根,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向上,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归“迎客松”莫属啊!迎客松的枝干伸向游客,好像就是在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可惜它的一根枝条因为气候的变化已经枯死了,但是它还是依然伸开着双臂欢迎我们,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天,我们看了徽州古城岩的民居,知道了当地居民的习俗,然后我们欣赏了两段绘声绘色的黄梅戏,后来我们又来到屯溪老街逛了逛,买了些特产,回到了苏州。

  这真是一次美不胜收的旅游,下次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黄山游作文15

  汽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黄山脚下,在导游叔叔小红旗的指引下,我们开始登山。

  我们走的是后山的登山古道,一路上满眼是斧劈般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幽长的石阶、清凉的溪水,导游叔叔给我们讲了黄山以前叫黔山,后来因为黄帝来隐居才得名――黄山。它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奇松指黄山松,它生长 700 米---800 米的石缝中,根可以分泌一种物质,能溶解岩石,吸收矿物质,通过风雷雨电吸收养分,黄山松棵棵挺拔俊秀,真有一副男子汉大丈夫气派。

  4小时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我们到了清凉台。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看见了鬼斧神工的“猴子观海”,浑然天成的“丞相观棋”,栩栩如生的“猪八戒吃西瓜”,你瞧“猪八戒”有两只“大耳朵”,对面的小山有块“西瓜”,他馋得口水都流下三千尺,可惜手太短,拿不到,不知道是不是“猴哥”在跟他开玩笑。

  沿着山道上上下下,我们登上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看到“鳌鱼驮金龟”,传说一只凶猛的大鳌想把黄山周围的世界变成海洋,有位勇士为了阻止它,与它斗了 3 天 3 夜,终将它打败,又让一只大金龟压着它,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你看,那大鳌张着大嘴,挣扎着想逃走,可一只大金龟在它头上压着它。在鳌鱼峰的旁边是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去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我迫不及待的让爸爸给我拍了一张“手托莲花”,这时天色已晚,山风习习,疲惫而兴奋的我们在光明顶饭店住下。

  第二天,为了看日出,我 4 点就起了床,等在山顶,可因为云海苍茫,遮住了初升的太阳,虽没有看到日出,可云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远处的天空由鱼肚白转为胭脂红,山涧里一团团云雾喷涌而出,一会儿满天绯红。早餐后我们收拾行囊,继续登山。一会儿,我们登上了鳌鱼峰,上面有个“晒药台”,据说黄帝就在这儿晒药,我跑上去脱了鞋,跺跺脚,跳一跳,想沾点“灵气”,可以解一解乏;不远处有个“试胆台”,着实吓了我一跳,抬头看见远处群山巍峨,十分壮观,而脚下却是刀切一样陡峭的山峰,笔直而下足有近千米深,它是试试你有没有胆量站在台上。下了鳌鱼峰开始登较险峻的“百步云梯”,我和另一位小朋友一鼓作气捷足先登,来到玉屏楼,在一个大大的像青狮子一样的大石头边耸立着著名的“迎客松”,它伸出手臂,敞开胸怀,仿佛在欢迎登山的游客;在它另一边十几米的地方有一个像白象一样的大石头旁矗立着“送客松”,你瞧它弯着腰,探出的手臂遥指下山的路,随风摇动,仿佛在欢送我们并热情邀请我们下次在来。一阵清风吹过,我仿佛听到他说:再见,再见!

【黄山游作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1.游黄山作文

2.黄山游作文

3.游黄山作文

4.游黄山作文

5.游黄山作文

6.游黄山作文

7.游黄山作文

8.游黄山作文

9.游黄山

上一篇:黄山日出作文 下一篇:黄山云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