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黄山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黄山作文 篇1
每年暑假,我和家人都会用足迹征服一座座山,而我最向往的,是征服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年,我终于达成了愿望,来到了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座山峰,是国家5A级风景区,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我们从汤口的慈光阁开始爬,今天的目标是到达光明顶。前面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屹立在我眼前,感到一股新鲜空气流经我的身体,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起初,石阶非常好爬,我和爸爸健步如飞,还不停开着玩笑,随后,到了仙人指路,石阶越来越陡峭,我们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向上望去,云雾缭绕,朦朦胧胧可以看到苍翠的松树,松树白得透亮,绿的好看,让人觉得身处梦境一般。在“历经千苦”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也是观赏日出的胜地,号称从此处可以看到黄山36峰景色。看着蓝天与树林交相辉印的美景,摸着冰凉的峰顶石碑,我的心可是热乎乎的。
第二天凌晨五点半,我和爸爸兴奋地去看日出。起初,天空泛起一丝朦胧的光,翻滚的云层像一个顽皮的小孩蹦来蹦云,太阳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然后像准备好了似的,一点点升高,光芒也越来越亮,最终掩没云层,大放光芒,人们纷纷用照片记录下这让人惊喜的时刻。
看完日出,我们开始向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出发,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看,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最险的是“一线天”,风不停地嘶吼着,好像不怀好意,想把人吹下去;树木“咯咯”作响,石阶好像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摇来晃去,当我们“挺”过“一线天”时,已经汗流浃背,果然是“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终于到了莲花峰峰顶,黄山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有毅力的考验,当我摸着莲花峰峰顶1864.8米的石碑,心中涌起一阵感慨。
“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登黄山作文 篇2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山人,我已经三上黄山。95年夏天第一次爬黄山,全程步行,走的路线是前山上后山下。当时有位倪姓同学在汤口工作,不仅骑着摩托车带我直接到景区大门口,还提前为我安排了山上的住宿。那一次的黄山之行,因为年轻,因为玩伴的特殊,玩得没心没肺,甚至大清早起来赶去看日出未遇都没有太大的遗憾。只是在天都峰经历了差点丧身谷底的险情,让我之后多年不再萌生登黄山的念头。20xx年“三八”期间又登了一次黄山,天气灰蒙蒙的,心情也灰蒙蒙的,触景伤情,毫无游玩的情致,跟着同伴索道上下,很快就返回了。回家还沉浸在低沉的情绪中,写了三首颇为消极的诗歌。20xx年6月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去了一次。之后,终于写了一篇《黄山行》,算是对心中的黄山有了一点点的交代。这几年来,每每看到那些黄山雪景美轮美奂的图片,我都有雪中登黄山的冲动。而这种冲动,终于在上周祁医户外群的召集贴后付诸实施。
2月13日早上六点半,祁医户外二十五名群友从集合地出发。本次登路线黄山选择的是登山难度相对较大的西海新道,从太平的焦村小岭脚大门步行上山,到光明顶后,由云谷寺返回。据介绍,本次徒步西海新道海拔1700米,全程15公里左右。之前,刚从黄山下来的好友馨特意打电话提醒我路途的险、脚下的滑、山风的冷,一再告诫我要小心再小心,准备工作要充分再充分,所以平心而论,此次出行,我的心是非常忐忑的。
车子一路顺畅,开过虽无“千亩良田涌金”,却有“万亩竹海滴翠”的焦村,在感受一路田园风光之后,到达一个看似工厂大门的电动门口。这里,就是黄山西大门——小岭脚。
从小岭脚沿着盘山公路前行大约四公里,便到了一个开阔的停车场。来不及看停车场周边的建筑和景观,一行人沿着溪流径直朝前走。一路上,曲径通幽,涧流清亮,碧水涤心。长长的大峡谷内,大大小小的青石形态各异,或立或躺或正或斜,像一个个看尽世间百态体味人世沧桑的高人,任由白雪随意停落,任由山泉纵情穿流,甚至如慈祥的爹娘,将安静的山泉揽入怀中,任由百转千回、柔情万种......有桥,单孔石拱桥,立青石溪流之上,不经意间让山谷的宁静中多了一些婉约。彼时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泉水叮咚,步随景移,神随景游。与之前游过的翡翠谷和凤凰源这两个黄山大峡谷相比,此峡谷别有一番风骚情韵。偶尔走过冰雪覆盖的石板,多了些许的小心,更多了些许的惊喜:总算能见识和体验一下冰雪黄山!
带着一路的轻松和喜悦,大约九点半,我们到了分岔路口——三溪口。因为地势的增高,三溪口已经是白雪覆盖,照片中所见到的白雪覆盖的登山台阶就真实的放在眼前,并且是只能让人仰望的高高的石阶。照片中呈现出来的美,现实中却是残酷的挑战。三溪口的值班民警善意地建议我们靠左走乘西海索道上山,而不是走右边的台阶步行四个多小时上步仙桥。在等待后面的群友赶到的那一刻,我有过迟疑:都奔五的人了,是不是应该安全第一?终究抵挡不了要登雪山的诱惑,我还是随大部队开始踩着白雪覆盖的石阶一步步往上走。
美景总在高处。刚开始往上爬,同行的驴友就开始不断惊呼和感叹风景的美好,只是真的觉得词穷,除了惊叹和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不知还有什么更好的表达方式。不再是雪后初霁,晴了几天的黄山早已失去了银色世界的纯美和静谧,但绿树夹雪道的诗意依然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林间的雪山地,让我总是想起了《热爱生命》里雪原的旷远和深藏其中震撼人心的故事。峭壁上悬挂的冰柱,总能让人回忆起童年随堂姐步行到塔坊阳光二伯家路上那些难忘的细节......抬头所及,除了不断延伸没有尽头的石阶,更是莲峰丹壁、峭拔攒蹙。天空如水洗般清澈,仙人指路一直在对面指示着。姿态万千的黄山松,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枝根盘结,如虬龙凌空;或拾级排列,如藤萝绕壁......在海拔几百米的地方向四方仰望,大大小小耸立的山峰如同跳出五行之外的仙人,淡然看着脚下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凡人自找苦吃而无动于衷。越往上爬,离天越近,那些曾经俯视凡夫俗子的仙人们被这帮凡夫俗子们俯视了,只是毕竟就是凡夫俗子,淡定不起来,那种互帮互助、共同超越的自豪感,从举杯共庆的一声呐喊冲出,被一个个V 型POSE摄入镜头......
一路向上,确实如传闻所说的那样,西海新道路滑难行。在到三溪口之前,除了我们祁医户外的二十五只驴,没有遇到一个行人。往步仙桥的过程中,遇到对面下来的游客也不过二三十人。走过最艰难的四小时后,直至到达光明顶,那一段山路难度一下子降了下来,大家伙儿顿时都豁然开朗起来。这样的豁然开朗,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完全放松,更是登高远眺视野的开阔和气韵的豁达。
此番出行,让我心有触动的`人,一个是本次出行的向导燕子,另两位则是太平本地的一对老夫妇。听领队背包客介绍,燕子是屯溪人,为了给我们带路,大清早赶到小岭脚景区大门口等我们,与工作人员协调了相关事宜,让我们能顺利尽快进入景区。一眼见她,我立即产生好感:一个个头不高、圆脸、微胖、浓眉大眼的中年女子,满面红光,看上去善良热情,满满的正能量。没跟她说什么,但看到她,就让我觉得,我应该像她一样,让自己活得更好。而那对在三溪口遇见的、看上去乡里乡气的老夫妇,竟然在这样冷的天气骑摩托车来登黄山。听老太太说,她男人原来是三溪口的公安民警,退休之后对这里、对黄山依然恋恋不忘,每年都要骑车过来走西海这条道登黄山。其实,人总是会有一些割舍不了的情结,无论表达的方式是朴实的,还是浪漫的,都跟身份无关,跟年龄无关,就像我们这些一样不辞辛苦赶来的驴友们,何尝不是心中有着一份对黄山的难以言说的情结?!
我已暗暗下定决心,来年,一定跟黄山来一场真正的冬雪约会。
登黄山作文 篇3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我来到了云雾缭绕的黄山。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带着对黄山的无限期待,我和伙伴走在石阶路上。可是越往上走,雾越来越浓,远处的风景被云雾遮住,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我们穿着雨衣,时而穿过滴水的山洞,走过陡峭悬崖边沿,在云雾之中穿梭,犹如进入了仙境。
在一丝丝的小雨中,一棵高大而又奇怪的松树映入我的眼帘。它的树干从根部往上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所有的树干笔直往上紧紧贴在一起,就像祖祖代代的子孙一样,人们称它为“子孙树”。看那边有一棵松树,从悬崖的石缝中探出身来,青翠的松树针围成一个半圆形,像一把雨伞,据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黄山时,把这棵黄山松命名为“雨伞松”……
正当我们为眼前的松树赞叹不已时,山上的云雾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散去,美丽的黄山露出了它壮丽的一幕,远处的奇松、怪石都呈现在我们眼前。山脉忽高忽低在云彩间蜿蜒盘旋,惹得游客们都停下脚步赞叹不已。看那边的山峰上,坐着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爷爷”,它俩背靠背,中间还隔着一堵“墙”,看来它俩正在吵架呢!这些怪石是怎么形成的啊?太神奇了!
美丽的黄山处处是风景,无论在雨中还是在晴天、在山顶还是在山间,你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景。
【关于登黄山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1.登黄山作文
4.登黄山优秀作文
5.登黄山有感作文
6.春日登黄山作文
7.雾中登黄山作文
8.雨中登黄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