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约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节约的作文 篇1
7月26日这天早上,吃好早饭,我进房间一看,房间里的灯还亮着,连忙上去把灯关了。转身一看,电视机又开着,房间里却空无一人。我们家的人啊,真是太不懂节约了,这会白白浪费多少电啊。我一边想,一边上前关了电视机。
我下了楼,看见弟弟正要把喝完一半的牛奶扔向垃圾桶。我冲过去,拦住了他。说:“小弟,这瓶奶还没喝完,你怎么可以把它扔掉,多浪费啊!可以放在冰箱里,想喝的时候再喝!”说完,我不管弟弟什么表情,一把夺过牛奶瓶,放进了冰箱。哈,我的声音有一点点高,弟弟都快哭出来了,嘿,我估计他下次肯定不敢浪费了。
走出门外,外婆刚刚洗好碗, 她把水龙头随便一关,就拿着碗走了。但水龙头并没有关紧,水还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我走过去把水龙头给关紧,水龙头就不再“流泪了”了。
表姐从二楼下来,说:“我今天要和妈妈去买新书包了,你要去吗?”
“我才不去。你每年都要换一次书包,多浪费钱呀!”我提醒道。
表姐心不在焉地说:“又没关系,而且这次是书包破了,我才要去买的。”
我觉得我们一家子都太懂得节约了!我得想个办法,克制大家这种浪费之风。对了,设置一个“节约日”!说干就干,就定在今天好了!我封自己为节约日的“监督员”,责任是督查我们家每一个人做到“勤俭节约”。
中午到了,我看见外婆正想把洗菜的水给倒掉,我上前阻止了她:“外婆,你不要浪费水嘛。你可以用它给我的凤仙花浇水呀!”外婆听后,就把水泼在了凤仙花上。
我又继续督查,看见妈妈要把一个塑料瓶给扔掉,我跟妈妈说:"你不要把它扔掉,这个瓶子可以拿去卖呀!”妈妈好像突然明白的样子,说:“哦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表姐出去玩了,空调却还开着。我把表姐找回来,请她“亲手”关上空调……
啊!这一天的督查员当下来,真累啊!不过我教会了他们勤俭节约,辛苦一点也值得啊。
“下一个 7月26日,我将评选我们家的‘节约达人’!”吃晚饭时,我对着一大家子的人郑重宣布,“我,柴歆懿,要将我们家的‘节约监督员’责任进行到底!”
节约的作文 篇2
因为我没有亲哥哥,所以我大舅把在博爱县别人家的一个比我大的哥哥给接来了。
有一天,我和哥哥去上缝山针,到缝山针门口,我就买了个棒棒糖,我和我哥哥走到星光广场,我们又走到了西湖景区,我看见别人在西湖景区的北边拿个网,不知道在干什么呢?这时,我就问哥哥:“哥,他们在干什呢?”
我哥哥说:“他们在捞鱼”,我们向前走了一会儿,我向南看了一下,我急忙地说:“哥哥,你看南边。”他看了一下南边,看到了一个狗,正在西湖景区洗澡,我说:“哥哥,你买个网行不行啊?”哥哥说:“不行。”我想:我哥是不是觉得买网没用,我又说:“你买瓶水,中不中?”哥哥说:“不行。”
我想:我哥是不是不渴,我又说:“我们各买一个冰糕吧?”然后,我哥高兴地说:“可以,可以。”然后,我们就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家,我把我想的一说,爸爸笑着说:“这是你哥节约啊!”
我就是我的节约钱的哥哥。
节约的作文 篇3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没有水,就没有这个宇宙中最美丽可爱的蓝色星球。现在这个星球上的水已被我们糟蹋殆尽,我们有水却不能喝。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善待水资源!
1、刷牙时,请关好水龙头。
2、 珍惜水,保护水,善待水资源;
3、 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
4、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5、 不乱扔垃圾、废电池等污染物;
6、尽量不用清洁水冲厕所。
7、洗澡时请间断放水沐浴,搓洗时应及时关水。
8、用完后的废水,如:洗脸水等,要反复利用。
9、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10、节约用水,树立美好的品德;
11、 向你身边的人宣传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宣传节约用水,创造一个爱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让我们携起手来,节约用水,珍惜点滴、杜绝浪费,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同在地球村,为你,为我,为大家,为子孙后代,我们行动起来吧!
倡议者:常一超
节约的作文 篇4
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需要我们每个人尽一份力,尽一份心,把它传扬下去。
点滴之漏折射出社会之陋,浪费陋习正阻碍着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这种陋习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下班后,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灯火辉煌,空调轮转不息。自来水龙头下无人使用的水哗哗地往下流,一次性的筷子随用随仍。学校食堂里大量的剩饭剩菜成为高级的垃圾,地上丢满了挖空了陷的包子。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如果把它乘以13忆,那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一个关乎建设节约型社会成败的大问题。浪费、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度电、一滴水、一个包子,而且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那么请你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这不需要你付出的太多,只要你记得出门时随手关灯,打完水后把龙头拧紧,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这些举手之劳不仅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了一份力,而且也提升了你的品味修养。作为未来主人的我们,将是这个社会的主宰者,我们有责任把节约的意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个人,让节约的种子在每个人的身上生根发芽。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那么就请你把节约的种子传递给你的每个学生,让节约的信念和思想深深地熔铸在他们的心中。为人师表,做一个好榜样,不要让自己的学生感觉是在孤军奋战,至少他们还有意味老师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们。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那么请你发动你的.团队,积极开展节约活动,把节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抓实。告诫自己的团队要以身作则,坚决做到不摆阔、不斗富,让节约成为自己团队的一种风尚,一种追求。
节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具有远见的生活态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对社会义务的担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节约没有理由,赶快行动吧!
节约的作文 篇5
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是最为普通不过的了。从很小的时候,我都会看到妈妈每天都会做同一件事—一那就是煮饭。每次煮饭时,妈妈都会先用一个旧的量米杯量出一家人所要吃的米量,或一杯,或一杯多一点。
说是旧,你或许没见过这么旧的量米杯。或者,它根本就不能被叫做量米杯。那只不过是个上了年代的铝制热水杯盖。我好奇地拿起它,仔细端详,那叫一个丑啊。表面极不光滑,像极了一个长过痘痘的丑女人的脸,上面甚至还有一层黄黑色的灰垢。看着它,有种说不出的恶心。而我们家,竟用这样一个量米杯盛了十几年的米,甚至是更长时间。
再也不能用这样的杯子盛米了,我得想个法子。
于是,我想尽一却办法要换掉这个杯子。健康卫生饮食,我得先用“科学理论”教育大人们,让他们扔掉这个量米杯。“病从口入,妈妈你看这个杯子多脏,我们换一个吧。”“这是你奶奶留给我们家的传家宝,不能换。”妈妈态度很坚决。
一计不成,我就用第二计——软磨硬泡。“妈妈,别人家用的量米杯那么漂亮,那么环保,我们也换一个吧。”或是“妈妈,这个量米杯跟乞丐家用的差不多。我们家又不差钱,至于嘛?”我好说歹说,可是妈妈怎么也不同意换杯子。
看来得拿出最后一招了——扔了它。趁着周末妈妈去超市买菜的工夫,我找出量米杯,以百米跑的速度,跑到小区垃圾筒旁,一个漂亮的抛物线,“哐当”一声,量米杯应声入桶。“再见了,老古董!”回到家,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量米杯放进装米的橱柜里。
做晚饭时,妈妈照旧打开橱门,准备盛米做饭。“小冰,量米杯呢?妈妈尖叫起来。“你把它扔哪了?”妈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看纸包不住火,我只好如实告诉妈妈。
妈妈急忙飞奔到垃圾筒,费了好大功夫,找到了量米杯。清洗完成,妈妈庄重地用它盛米,下锅,煮饭,仿佛是在完成一项仪式。坐在我身边,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个杯子是我嫁给你爸爸那天,奶奶亲手送到我手上的。老人告诉我用这个量米杯时要记牢‘一日攒积一把米,日长天久富自己。’的道理
我终于懂了,其实奶奶传给我们的是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传家宝”。一个量米杯,一个祖祖辈辈勤俭持家的好传统,我们家一定要把这种好传统永远传承下去!
节约的作文 篇6
最近这几年来地球上的能源越来越少,过度使用汽油严重的影响海岛、湿地以及沿海各大城市,就连我们居住的地方也无法倖免于灾,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地球,阻止地球继续暖化下去。
在这个人口众多的时代里,能源都快被我们用光了,有科学家预估在五年内在没有改善,未来很有可能会发生严重而不可收拾的后果。节约能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做起,例如:乘坐大众运输工具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不含磷的洗衣粉,还可以种植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美化社区,真是一举两得啊!为了以后的生活,举手之劳一起做环保是你我的责任。
我从报章杂志上得知发现的地表油气已越来越少了,为了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石油地质学家必须要深入地下深处找寻油源,是一件艰辛万苦的工作。使用石油的优点是它经提炼加工后,可生产许多产品,例如:溶剂、油漆、沥青、塑胶、合成胶、纤维、肥皂、清洁剂、蜡、胶状物、药品、炸药以及肥料等都是由石油做成的。可是过度使用石油会排放污染大气层的有害物体,现在全国各地面临环境恶化的日增,政治上却仍没有任何因应对策。曾经有两家公司在俄国总理普丁见证下,于度假胜地素溪签订合约,双方将投资二十二亿美元,探勘北极圈喀拉海油田,这两家公司只为了石油资源的利益,却忘记现在要好好保护地球,呼吁人类应重视环境的生态危机,宣示和督促政府确实推动环保政策与落实环保工作。
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不要再任意浪费资源,让我们尽心尽力一起拯救地球而努力吧!
【【必备】节约的作文六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