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记忆作文

2021-11-16 记忆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的记忆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过年的记忆作文1

  万家灯火辉映的夜幕之下,一桌年夜饭,酷似一朵用“团圆”栽培的合欢花,抑或迎春花,喜盈盈地盛开着,几代同堂,各为一瓣,花香浓浓……

  新旧交替,万古不穷,年年有新岁,岁岁有新春……

  又是一年除夕到来,下午,原本喧闹的街道上顿感清净了,商铺歇业,宛然变魔术一般,往常喧嚣而拥堵的街道,霎时变得有些空旷。只有那些外出回家的游子,顶风披雪,加大马力行色匆匆。是啊,这种召唤是看不见的,能够将一个节日过得如此隆重的,是我们中国人。能够将一顿饭锁定于每年的同一时间,同一场所的,是中国人的年夜饭。

  整个腊月,母亲都是处于紧张而忙碌的状态,她要储备好一大家子正月里的饮食菜肴。所以,饭锅始终是热气腾腾的,冰箱里鸡、鸭、鱼肉直至塞不下为止,可她还是在不停地念叨着,盘算着……还有什么没做好,还有什么没买回来。

  除夕,千家万户,霓彩闪烁。家家户户就是一个由新衣、春联、鞭炮、年画等组成的欢乐小巢。辞旧迎新的年夜饭,母亲已经准备好了,大盘小盘,依次排开,丰盛的酒宴,由父亲召集大家围坐在桌边,笑嘻嘻地说两句,便开始了。这几乎成了一种重要的仪式,记得祖父在世时,总是由祖父说一两句。一家人坐在桌旁,彼此相望,传递温馨。中国人的年夜饭就是这样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团聚,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未曾改变。

  年夜饭是完全意义上的团圆饭。为了这顿饭,长辈们会赋予各种菜肴以美好的寓意。看,母亲穿梭于厨房与餐桌之间,落席后,便伸箸派菜。一个鱼头夹到我面前,嘴里喋喋不休地说着:“吃鱼头会遇到贵人噢。”随后,一个饺子又落在她孙子的面前。母亲又说道:“吃饺子交好运!”小妹的碗中多了一块年糕:“小妮,祝你步步登高啊。”给小弟的是青菜豆腐,以示“清清白白,平平安安”。母亲给全家人每人一个汤圆,大声说:“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太多太多的菜,我们其实早就吃得要撑破肚皮了,等实在吃不下去了,用母亲的话说:“这才是饱年了。”饱年,预示着明年一年都丰衣足食,无忧无虑。

  年夜饭吃完后,标志着一个盛大节日的刚刚开始。团聚的、热闹的、祥和的、喜庆的氛围看似升级,然而仅凭欢声笑语还远远不能表达国人内心的欢乐,人们便用鞭炮来替代。燃啊、放啊、点啊,点燃理想、点燃憧憬、点燃美好……点亮无数张笑脸,点亮一个明媚的春天……

  节日的夜幕之下,一桌年夜饭,其实就是一朵绽放的迎春,也是一朵合欢花,父亲是一瓣,母亲是一瓣,子孙们又各是一瓣……

过年的记忆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年农历腊月,奶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她把水晶城的房子里里外外,窗户玻璃都要重新擦一遍。对此,我非常不解?因为我们家每周都会有保洁阿姨来打扫,是非常干净的。奶奶为什么还要再擦一遍呢?后来,我从奶奶口中得知,这叫“掸新”,是家乡的风俗,是一个清洁活动。爸爸还告诉我,在他小时候,他经常和伯伯一起对家里的房子进行掸新,这样就可以干干净净地过新年。而现在,奶奶基本上不回老家了,她就在杭州“掸新”了,而老家的房子,只能去请人来帮忙了。

  我上学前,是住在奶奶老家的。记忆中,每到除夕夜,奶奶就会把放在柜子底下的高脚朱砂红碗拿出来,我就知道,要开始吃年夜饭了。这高脚朱砂红碗,基本上一年也就只会拿出来用一次,就是在家乡人称“分岁酒”的时候。这时,一定会有两道菜:年糕和芋头,年糕寓意“年年高”,芋头则是“年年有余,来年富余”的涵义。而每道菜上,都会盖上一片薄薄的胡萝卜片,以示讨彩。吃完饭,大家就挤到电视机前,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压岁钱都是用红纸包好,压在枕头下面。而现在,大家则是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吃,是不是大叫一声“我抢到多少多少钱了”,抢红包成了吃“分岁酒”的主旋律,连压岁钱都直接用手机转账。

  吃完“分岁酒”,寓意这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开始了,走亲访友的时候到了。以前,礼品比较简单,以干货为主,大多为桂圆干、红枣、柿饼等,用特制的草纸包起来,故称“高蓬包”。据奶奶说,以前有许多专门卖“高蓬包”的店,生意红火要卖到凌晨一两点。在爸爸小时候,他经常偷偷在“高蓬包”的角上挖个小洞,把里面东西偷吃了。现在,每逢去拜访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亲人,爸爸都会在后备箱里堆满一箱箱的饮料或者油之类的东西用来送给亲朋好友。不过说来可笑,往往东家送西家,西家送南家,最后,又转辗反侧回到了我们手上。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过年的形式变了,但阖家团聚,亲人欢聚一堂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

过年的记忆作文3

  有人认为年味是好看的新衣服、是美味的佳肴、是一个个厚厚的红包,是窗外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可年味真的仅仅只是这几个吗?在我心中的年味是一家人温馨的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天。

  年,是花儿一样的味道。香,甜,每当有花儿开的时候,春天就到了,生活就温暖了,心也就有了幸福的感觉。

  “开饭啦!”随着妈妈的声音我们陆陆续续的围坐在饭桌前。唯有在这个时候才是最开心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聊着自己这一年的所见所闻,开心的不开心的仿佛只有在这个时刻可以倾诉出来,而家人,就是最好的倾诉者。不知不觉中,年夜饭也将接近尾声,而在这个时刻,大人们都摸摸口袋,在不经意间掏出了一个红包,说着:“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学习进步,天天开心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包含了长辈的关心与期盼。我们也总是会回:“谢谢(称呼),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年夜饭过后,大人们围坐在沙发前聊着这一年的工作生活状况,老人和孩子们却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每年都会有的春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

  最令人激动的时候到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10-9-8-7-6-5-4-3-2-1“过年啦”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每每在这个时刻,我们都低着头给亲朋好友发着祝福的短信,而妈妈却把我拉到一旁说:“宝贝,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你要成长起来了,希望你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到自强、自立、自信、自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要努力,要上进,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妈妈一直支持你!”

  “好的,妈妈,我记住了,我会做到的,新的一年,我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没有更好,只有最好,我会做最棒的自己!”

  也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低头在抢着红包,比着谁抢的最多,谁又最少,欢声笑语回荡在家中。

  今年并不可以放鞭炮了,那些小朋友总是问为什么,而大人也喜欢开玩笑说“你先把钱放在那,你就可以放了。”她们便像泄了气的气球一下躺在地上。

  年味,是快乐的,是温馨的,是甜蜜的,而并不是各自玩着手机,亲情被互联网隔离。

  年味,是爱的味道!

过年的记忆作文4

  婆婆越老越爱俏,我每次给钱,她都接着,买衣服买鞋烫头,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时髦老太太。今年过年,婆婆提前一个月便约老姐妹逛街购物,见到漂亮衣服就挪不动脚,试穿一下若合身又舒服,便开心买下。婆婆年轻那会儿,一年能混得一身新衣服就不错了,结婚有了孩子,每年春节给孩子们置办上新衣新鞋后,余钱就已经不多了,婆婆舍不得买新衣服,旧衣服洗洗就算过年了。婆婆想起这些就心酸,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己想穿就穿,想吃就吃,得把过去对自己的“亏欠”补回来。

  婆婆入冬刚买了一件羽绒服,最近又看中了一件长款外套,买来挂在衣柜里,留着春节穿。我每年年底都会给她一个大红包,让她购年货、买衣服。今年我送红包时,顺便拉着婆婆逛了趟商场,婆婆又相中了一件中长款外套,我立马就给她买了。

  过了几天,婆婆见一位老姐妹穿了一件短款外套款式新颖,减龄又显气质,当天下午她就让我和她去商场买了一件。婆婆今年过年外套就买了三件,裤子鞋子,里里外外也配套购置齐全。

  现在大家平时就穿得和过年一样,很多人过年穿新衣服的热情减淡,但婆婆却坚持今年过年里外一身新。前不久邻居王大妈突发疾病去世后,婆婆更想开了,她们这代人,苦日子熬过来的,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万事都为子女考虑,有钱也舍不得花。王大妈条件多好呀,自己有退休金,儿子开公司,但她生活还是依照老传统,一件棉袄穿了十年。婆婆可不想过王大妈的日子,到了老年,更应该心疼自己,过日子更要注重仪式感!

  婆婆打算好了,今年过年虽然大家不互相串门儿,但大年初一她也穿戴一新,“线上”拜年也要漂漂亮亮,她早上穿一身新衣服,中午再换一身,到了下午再换第三身,换一次精神一次,换一次年味浓一次。自己开心,外人看着她也喜庆。

  女儿说,奶奶年龄大了,爱显摆了。婆婆解释道,你爸今年响应号召,工作地过年,不回家了,春节肯定和我视频拜年,他看到我打扮得精精神神,便能安心在外。

  原来这才是婆婆新衣买三件,老太过“潮”年的主要原因呀。其实还有一层,婆婆未说,婆婆“闪亮”出镜,出一次镜换一身衣服,也是在她儿子面前变相宣传了我的孝顺。

  好吧,我也捯饬起来,过个线上漂亮年。

过年的记忆作文5

  过年,讲究氛围,而乡村中的年无疑是人间烟火最盛之处,也因此常与家人相伴着回乡过年。孩童生性贪玩,平日里少不了受长辈的约束,而除夕却是例外。大人们忙着置办年货,将家中妆点一番,自然没那闲空再止住我们玩闹的步伐。

  家中小孩多,玩得更是尽兴。偷偷拿来夜里要放的鞭炮,大伙儿一溜烟似的跑进后院。你扔一个双响儿,我点燃一个炮打灯儿,噼里啪啦的声响自然是逃不过前厅大人们的耳朵,只听一声笑骂道:“留神些!小心给溅着!”便又忙活去了。

  暮色似无边的浓墨,泼洒在天空中,逐渐填满,只留些许星光。而夜却不似以往般寂静,反倒愈加热闹起来。繁忙了一天的人们此刻欢聚一堂,女眷们纷纷大展厨艺,佳肴数不胜数,摆满了一桌。其实无论是山珍亦或是海味都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团聚,才算是真真过个好年。

  饭后,大人们将一连串的鞭炮高挂在门口,火柴一划,点着了!我不敢靠近,只得远远看着。世界在一瞬间被点亮,耳畔充斥着鞭炮发出的响声。算是深切感受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含义。末了,小跑着到台阶上,一抬头,火红的灯笼正散发出橘黄色的光亮,尽管处于寒冬时节,却仍能从中摄取一丝温暖留在心间,一放便是许多年。

  今年无缘重现往年盛景,病毒在城中猖狂肆虐,旧年除夕时的红火之色被恐怖的白色所替代,骇人听闻的消息比比皆是,灰色的恐慌笼罩在城市上方,挥之不去。欢乐的笑声与喜庆的.爆竹声更是不见踪迹,往日的繁华与一片生机尽成奢谈。不禁怀疑:人间的烟火是散了么?

  可依旧在电话那头传来亲切的问候:“囡囡啊,天冷,多穿点儿,出门记得戴口罩,阿······”家中,极少下厨的父亲“再拾”锅铲,鼓弄出一桌子菜,虽说简单了些,却别有一番滋味。许久未读的书被拭去了尘埃,而读书的不再只有我,还有与我同坐一室的家人。冬日的阳光不甚热烈,却足够温暖,流动在窗前,如潺潺溪水一般。空气中尽是橘子汽水的甘冽,不腻,甜得正好。厅内只有指尖翻动书页的声音,虽静,却远胜于纷闹,恍惚间,竟觉出些岁月静好的境界了。好像有什么东西,又将久未经营的亲情重又联系在一起了。

  我在这时初识到岁月的无常,人有时候甚至不能安稳的过个好日子。但我也认识到,只要在坏的境地之中,仍能维持人情的温暖与信念,并且不忘本心,就是再汹涌的波涛袭来也不怕。如果没有人情温暖我心,失去最初的信念,就是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目的地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过年的记忆作文6

  料峭的寒冬让万物收敛,却没有阻止爱的蔓延。在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让未返乡朋友及其留守亲人安心过年,黑龙江省嫩江市推行暖心行动“六举措”,用温暖虹光拨开“疫”霾,凝聚起幸福过大年浓厚氛围。

  全市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用真心真情真爱筹备一份份沉甸甸的“春节大礼包”,以实际行动为留守亲人送关怀,使未返乡的朋友及其亲人感受了的“家”的温暖,切实谱写出“隔离不隔情、阻疫不阻爱”的生动篇章。

  书春联送祝福,寒冬墨香暖人心。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所属书画协会党支部组织11位老干部为留守亲人书写春联和“福”字;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邀请省市级书法家、作家协会会员、书法爱好者投身创作,书写暖心春联。一副副春联、一张张福字满载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关爱,满载着嫩江文化战线的祝福和祝愿,满载着全市人民对20xx美好生活的期盼,化作“春节大礼包”为不能返嫩人员留守亲人、困难群体送上一份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愿春暖花开时“墨香飘天下,情满嫩江城”。

  爱心善款强保障,寒冬物资暖人心。市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宣传和带动下,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人在远方情在嫩江”暖心行动倡议,捐助爱心善款29万多元,为留守亲人购买豆油等生活物资,送上人大常委会的关心和人大代表的关爱。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嫩江市政协委员们接力爱心,延伸为民情怀,积极主动捐款捐物,用10万多元爱心善款为留守亲人购买面粉,用真情义举为留守亲人献上一份温暖、用实际行动助力暖心行动在嫩江大地持续升温。

  包水饺话团圆,寒冬暖胃聚人心。市妇联、共青团、总工会发出包饺子活动志愿者招募令,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申请核酸检测,为保证“健康饺子”把好关口。志愿者们自带“装备”,擀面杖、小盖帘一应俱全,在一张张笑脸的映衬下,一份份暖心水饺拼捏而成,如元宝、似月牙,带着志愿者的祝福和组织的关爱,抚慰“两地”人的亲情……

过年的记忆作文7

  每当漫天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里过去那些笑着的人们,那些一起跨过的年……

  下午,我坐在发着光的屏幕前,浏览着各式各样的博文题目。偶然间,一个简单的题目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的童年,我的鞭炮》。我好奇的点开囫囵吞枣地粗略一遍,之后又情不自禁的仔细再看一遍。“大年三十,从下午五、六点钟,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整条街一直在沸腾着,红红的火苗、清脆的炮声、欢乐的人们……”结尾的这句话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 )

  我记忆里的家乡的过年是极为热闹的。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红红的灯笼,大家一起手忙脚乱地往自家的大门上刷上一次粘粘的浆糊,小心翼翼地用粗糙的手掌笨拙地贴上红红的对联。各家各户都请来自己家的“家堂”,在桌上摆满鸡鸭鱼肉和五彩缤纷的糖果与水果。除夕那一夜邻居和亲戚都会来一起跨年、放烟花,一起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给他人和自己许下对来年的期望与美好祝愿。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我通常都会被那震耳的鞭炮与嘈杂的人声吵起,困倦地被妈妈拉着去拜年。每到一户人家,在磕完头后,那家的主人总会笑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糖果。之后的几天,人们便逐渐安静下来,开始今年的工作。

  那时的我,总是盼着过年后的那几块柿饼与甜甜的糖瓜,以至于之后想起过年,心里边有种甜甜的滋味。可是记忆中的过年,只是在过去的记忆里啊!现在,那样的年却不知该往何处寻觅。

  随着这些年莱芜的发展,西方文化的融入,“过年”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许多年轻人认为,“过年”不过是一种消遣,一种习惯。因此,他们或与朋友举杯共饮熬夜跨年,或忙于工作无心其他,或沉迷于过年的气氛,大张旗鼓的张罗……麻木的为了“过年”而过年。

  又有谁知,“过年”的意义在于与家人的团聚、对亲人及朋友的祝福、对来年的希望与努力,而不在于虚伪而麻木地庆祝?

  过年也有着另一个含义——辞旧迎新。如今,年就要到了。我觉得,终有一日,记忆中的过年又会回来;终有一日,在漫天的飞雪下,欢乐与幸福会取代人们脸上的麻木,鲜红的年又会活跃在人们心间……

  彼此说一句:新年快乐!

过年的记忆作文8

  又一个新年将至,我想起了多年前快过年时,发生在我父亲身上的一件事。

  x世纪x年代,农村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的老家离集市很远,乡亲们要买个针头线脑得赶二三公里山路,父亲脑子灵活,决定在老家开一家杂货店。

  开春后,父亲卖了一头猪,攒了200元,办执照,购点油盐酱醋,积蓄所剩无几了。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从不轻易借钱,等他艰难地借遍亲朋好友后,才想到乡里的信用社。信用社有个与父亲年龄相仿的人,他叫张本元,父亲一辈子叫他“张主任”。父亲找到张主任,说了开店进糖缺钱的事。张主任与父亲商议了几句,然后办了手续,签好字,按上手印,父亲便拿到了200元。父亲靠着信用社贷来的200元,购入100公斤白砂糖,剩下的钱买了一些红砂糖和饼干之类的。

  小店终于在一个初春的薄雾中开张了。农忙时父亲在田里忙活,母亲坐店;农闲时父亲挑着货郎担,早出晚归,走村串户。父亲沉默寡言,货郎担里却货真价实,卖得最快的还是白砂糖,一天要卖几公斤。两个月后,父亲算了笔账,贷的200元进的糖卖出后净赚45元,当然父亲没有把“脚力钱”算进去,父亲很高兴,凑上200元去还贷,并特意捎上一包白砂糖、一包红砂糖。张主任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两包糖我不能收。”父亲急得脸通红,一个劲儿地劝张主任:“天热了,泡泡水喝吧。”张主任没办法,只得收下两包糖,父亲把还款手续办完后,张主任塞给父亲1.5元(当时白砂糖每公斤1.4元),父亲急得脸红脖子粗,说什么也不肯要张主任递过来的钱。

  时间过得飞快,父亲的小店一天天红火起来,乡亲们都喜欢到小店买东西,偶尔也有赊账的。年底,节日的气氛一天天浓起来。父亲到集上调年货,张主任碰到父亲,说:“我家老大从市内买了一些软糖,适合老年人,不伤牙齿。”那时的市面上软糖稀贵。张主任递给父亲一个小包裹,父亲高兴地收下了,就好像是走亲戚时收到的馈赠。父亲回到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真有几颗软糖,可除了软糖,里面还藏着1.5元的钞票。父亲想起来了,这是张主任在还那1公斤糖的钱。望着那两张钞票,年迈的父亲眼睛湿润了……

过年的记忆作文9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期待的节日,也是一家老小团圆最重要的节日。我在这春节里也享受着浓浓的年味。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开了,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我一接到放寒假的指令就马不停蹄地飞奔老家,最开心的就是和爷爷一起上街。爷爷一大早就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我,上街购置各种各样的年货:春联、烟花,还有各种口味的糖果和水果等等。直到三轮车的后备箱都放不下,我俩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虽然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重复上演着,可我的心里依旧感到满满的新鲜和幸福,大概这就是年特有的味道吧!

  购置好了年货,到了腊月廿三,送完了灶王爷,我们家就到了最忙碌的时刻,全家出动开始做过年的包子了,在我们老家,包子称作馒头。爷爷奶奶拿出早几天就准备好的发酵引子,搬出一盆盆现做好的馅料,咸味的有荠菜肉馅、萝卜丝肉馅、青菜肉馅,甜的有红豆沙馅、黑芝麻馅,爷爷说这象征着五福临门,多好的寓意啊!接着邻居们也来帮忙了,只见他们把面团分割出均匀的小份,然后摊开面皮,包上馅料,把皮子折成均匀的十几道褶子,聚拢、捏紧,一个圆滚滚、白胖胖的包子就做好了,然后再把它们一个个摆好在蒸笼里,摆满围成一个同心圆。这时候大灶上的水也烧开了,蒸笼放在大锅上,大火烧开几十分钟之后,屋子里被一时半会散不开的水汽氤氲的烟雾缭绕,随着揭开蒸笼,面香夹杂着菜香立刻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蒸好的豆沙包,顾不上烫,一口咬下去,软软的面皮裹着豆沙的香甜吃到我的嘴里,滑进我的胃里,把我的馋虫全部引出来了,三下五除二,香甜的包子就这样被我“消灭”了,真甜呀!我想,我吃进去的是包子,到达我内心深处的却是家里才有的年味吧!这种味道是期待、是忙碌、是团圆、更是深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幸福!

  这不,吃着吃着,在外上班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吃着吃着,最热闹的大年三十就来了,和家人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伴随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了!

过年的记忆作文10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长寿塬,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原始商品交易。集会就在镇上,当地人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上会”“赶集”。适逢春节,这种赶集活动便成了“逛年会”。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小镇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种特殊的情感,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无法体会的。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会惦记那种场景。小时候,每逢集会,母亲总会拉着我和妹妹的小手,在小镇里给我们买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每逢春节回老家,我总喜欢在小镇的街道里逛逛,记忆中的场景和多年以后的归来之感,总是会让我感到踏实而美妙。街头的叫卖、热闹的场景、欢乐的人群,甚至是任何一处画面,都会有温馨之感。如同沋河淙淙的细流声在心底流淌,一直流进我的心灵深处。家乡的年味总会让人诗意盎然!

  集会已经成为渭南长寿塬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长寿塬许多的年轻人都将奋斗的脚步,迈进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动相对便利,但是长寿塬的“逛年会”,在每个塬上人的心里,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塬上人实在、朴实,从不弄虚作假,在镇上买东西经济实惠,图个放心。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内心最踏实安定的地方。那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尤为强烈。或许是基于这种情怀,所以才无法忘却。

  往往越是久别,那种情怀就更加明显。我喜欢听家乡的方言,集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声音有时候都会是一种享受。某一刻,你会突然间发觉:方言就是身份的通行证。说几句方言跟老乡问好,真亲切!乡音乡情,心领神会,美妙至极。

  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来说,每年过年回家经过小镇,若能够在热闹的集市上吃几个油糕,来一笼包子,或是咥几根麻糖,邂逅那久违的甜美,家乡的味道便会弥漫开来。偶尔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不那样认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小镇的年味是无法复制的,是独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

【过年的记忆作文】相关文章:

1.过年的记忆

2.过年的记忆优秀作文

3.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4.记忆中的过年话题作文

5.记忆中的过年小学作文

6.记忆中的过年作文5篇

7.记忆中过年的美好日记

8.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

上一篇:灰色的记忆作文 下一篇:记忆中的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