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的天空、荒凉的大地、飞扬的尘土、弥漫的硝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逃荒者、延绵不绝的逃荒队伍、漫无尽头的逃荒路……看完电影《一九四二》,这些画面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盘桓。
《一九四二》,用平实的镜头,呈现了大灾之年河南人民的逃荒情景。老东家、瞎鹿、花枝、拴柱、星星等人在逃荒路上的悲惨遭遇,更是让人感觉到刀割般的疼痛与透心肺的悲凉。它不过只是一部电影,不可能还原1942年的灾难全貌,但它讲述的是活生生曾发生过的事实,因此我们看它,也就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部电影来看。它是一次沉重的苦难,是一块陈年的伤疤,隐隐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不能忘却,无法释然。
在影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观众,但在镜头的转换中,每一个悲惨的画面都会带给我切肤之痛。因为,我的祖父母,就曾经拖儿带女,出现在那逃荒队伍中。一样的衣衫褴褛,一样的饥饿难耐,一样的贫病交加,一样的生离死别,一样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们都曾忍受过。
小时候,很多同龄人都是祖父母双全,而我只有祖母。记得有一次,我问祖母:“人家都有爷爷,我怎么没有爷爷?”
“你爷爷死了,死在逃荒路上了。”祖母无比悲凉地说。
“啥叫逃荒啊?”就如电影中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我也曾向祖母提出这个幼稚的问题。
祖母满腔无奈地对我说:“没吃的了,出门要饭寻吃的,就叫逃荒。”
“吃的怎么没了?”我仍然好奇地问。
“唉——”祖母长叹一声,说:“蚂蚱,不知从哪里飞来的蚂蚱,铺天盖地的,把庄稼都吃光了,人就没吃的了。”
我们祖孙二人当年的对话,如电影中的场景如出一辙。
后来,关于逃荒,祖母对我讲过多次,但每次都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她从不肯详细讲述逃荒路上的情形。也许,那沉重的苦难,是祖母心中不能揭开的伤疤,而我也只能从祖母只言片语的叙述中,粗略地了解当时的情景。
那一年,在吃光了家里一切能吃的东西(树皮、野菜、草根……)后,祖父母带着大伯、二伯、姑姑,踏上了逃荒之路。不过,他们不是向西,而是一路向南,直到徐州,才落住了脚。祖父在路边搭了个窝棚,一家人得以避寒。祖父带着十来岁的大伯到煤窑去背煤,挣得一点辛苦钱,祖母则牵着姑姑、二伯去乞讨。日子在艰难中一天天熬过。后来,祖母怀了父亲。父亲出生时,因为饥饿的折磨,祖母昏迷不醒(与电影中媳妇儿生下孩子后的情景多么相似),祖父也身染沉痼,万般无奈中,祖父将二伯和姑姑送给了别人(说是送,其实哪里是送啊,也许真的像电影中的那样,卖儿鬻女,用两个孩子给家人换了一点得以保命的粮食)。父亲七个月时,祖父便撒手人寰。不知又经历了多少坎坷,祖母才带着大伯和父亲回到家乡。
尽管祖母曾多次对我说过逃荒的`事情,尽管我也曾看过《温故·一九四二》那本书,但是,语言与文字给人的冲击力远不如电影那般直观、深刻,令人震撼。当《一九四二》把当年的苦难一幕幕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惊呆了!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惨绝人寰……,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凄惨的词语能描述出那个灾难!我真切地感受着我的祖辈、父辈曾经遭遇过的种种磨难,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理解、感恩、坚强、珍惜等词语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关于理解。
原来,我不甚明白,祖父为什么要将姑姑和二伯“送”给了别人,他们可是他亲生的骨肉啊?连祖母提起此事,也恨恨地说,“你那狠心的爷爷呀!”看了《一九四二》,瞎鹿卖女,星星、花枝卖自己时那种走投无路的无奈,我终于理解了祖父当年的决定。
我仿佛看见,在东倒西歪的小窝棚中,病中的祖父,面对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妻子、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小儿和三个正长身体却只能在饥饿中煎熬的孩子,何尝不是处于“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也许祖父当时的考虑是最为合理的,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如果将四个孩子都留给祖母,在那兵荒马乱、饥寒交迫,又身处异乡的年月,祖母一人何以照顾得了他们。父亲刚出生,送给人家恐不能养活,大伯年纪稍长,留下来可以和祖母一起照顾父亲,而二伯、姑姑已经懂事,不管到哪里,只要有口饭吃就能活命。祖父看似狠心的决定,其实是给了妻儿生存的机会。多年后,当二伯回归故里,说起小时候到养父母家,“经常吃的是白馍”,要知道,在那样的年月,别人连野菜都吃不上呀!只是姑姑,虽经多方努力,也没能得到她的任何音讯。
《一九四二》,让我理解了远在天堂的祖父,也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其实很容易,只需设身处地能为对方考虑即可。
关于感恩。
父亲出生于逃荒途中,父亲能够活下来,与很多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感谢我的祖父母,是他们与苦难不断地抗争,终于养活了我的父亲。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夭折一个孩子,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感谢大伯、二伯、还有我从未见过的姑姑,是他们的付出和牺牲,给了父亲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对于我来说,意义也非常重大。尤其是大伯,既是长兄,又似父亲,在动荡的年月中用稚嫩的肩膀为父亲撑起了一片晴天。
感谢当时徐州的百姓,没有他们的施舍,我的祖父母也许会早早饿死在逃荒的路上,那也就不会有父亲的出生。这对我来说,意义也非常重大。祖父母将父亲的乳名取为“徐生”,一则纪念父亲出生于徐州;另一则,也包含了内心的感恩之情,因为徐州人,给予了父亲“生”的希望。
然而,尽管心存感激,但我却无法回报了。祖父母与两位伯父已远在天堂,姑姑至今下落不明,徐州当年的百姓,我无缘得见一人。有人说,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因此,常怀感恩之心,善待他人,就是我对要感激的那些人最好的回报了。
关于坚强。
当灾难来临时,每个人都如同蝼蚁,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只有坚强地支撑,才有活下去的希望。所有在苦难中能活下来的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他们坚强地活着,甚至把苦难视为常态,不懈地抗争,不懈地坚持,迎来一次又一次胜利。我的祖母,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祖母坚强、刚毅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生活多苦多难,她从来都不抱怨,从来都是咬牙挺过。从祖母身上,我看到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就是有着众多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与苦难不断抗争的普通民众。电影《一九四二》,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了历史的苦难,了解了苦难中的人们,也使我更清晰地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
关于珍惜。
虽然我的祖辈、父辈曾历经磨难,但我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看完《一九四二》之后,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饥饿,真正的理解了祖辈、父辈的艰辛,真正明白我们能活在今天是多么幸福!感谢我们亲爱的祖国,在饱经风霜之后,终于强大起来,让我们远离了饥荒,远离了贫寒,远离了苦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明天。看看电影《一九四二》,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人生,永远记得那句话:回首历史,珍惜当下!而各级官员如果能以史为鉴,“常怀忧民之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那我们的祖国,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如诸多影评所言:《一九四二》是一部好电影!为这部电影有意义的表述,为1942年不能忘却的苦难,我敲打着这些文字,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不能忘却的苦难作文】相关文章:
不能忘却的仪式05-18
不能忘却的烧饼03-13
不能忘却的乡音散文11-10
不能忘却的六年03-13
不能忘却的历史电影《举起手来2》观后感12-26
不可忘却的记忆作文【推荐】11-07
忘却相思高三作文01-06
忘却·未知 作文150字10-28
忘却的艰辛高考满分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