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

2021-09-01 腊八节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腊八节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节作文 篇1

  腊八节可谓是中国的传统了。腊八节到了,春节也就不远了。可是大家有关腊八节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呢?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让我帮你普及一下吧!

  《说文》曾经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

  过腊八节当然最重要的是吃腊八粥啦。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可有不少。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可是多姿多彩。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呢?

腊八节作文 篇2

  腊八快到了,或许某些人的牢骚也快到了:又一个“饮食节”。

  这回吃什么呢?还用问,吃腊八粥呗。

  那么,为了来点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检阅,咱就扳着面孔问一声:腊八该做点什么呢?

  这可有点“脑筋急转弯”,不太好说了。

  正确答案是:做“腊八蒜”;没辙,还是吃的!

  讲究人的腊八蒜必须在腊八这天做,只有这天做出来的蒜到时才会泛出正宗的翡翠绿蜡,味道也才会正宗,也才能不耽搁事儿正好赶上用。

  腊八蒜的用场和蒜有关,关键是那个“蒜”字和“算”字同音。拿老北京来说,一般的铺子都要在腊八开始拢账,掌柜的背着灶王爷将一年来外赊欠款算清楚,记到帐上,等老爷子揣够了红包上天嚼舌头的时候好去讨债。可中国人,老礼仪之邦,大过年(蜡祭,腊月——正月期间)的找上门儿去急赤白脸跟人家要钱,总是失礼;何况要钱要急了难免出口些过份的话,总不能让街坊邻居也成天听着“小子(zei1)!欠债还钱”“还打白条啊?!都啥时候啦!”之类的烦心话吧。怎么办呢,这腊八蒜就派上用场了:要钱的时候为了防止扰民,掌柜的就让伙计挨门挨户将腊八那会儿泡的“蒜”给欠债的送去。欠债的收到了腊八蒜自然心知肚明:放账的送信儿来了,赶紧想办法凑钱还账呗!在过去,腊八蒜都是这样只送不卖的;要是卖就得吆喝,大过年的,满街吆喝“腊八算”无论如何是一种恶性刺激。

  一个腊八蒜,所谓的“纪念性”和“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检阅”都淋漓尽致地包含在其中了,此乃说笑。

  腊八蒜只是小菜一碟,并不在腊八那天吃。腊八节主要的民间习俗还是熬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源,我从50年代小学课本上学到一个故事;写夫妻俩又懒又馋,日子过得一年不日一年。那年腊月初八,夫妻俩实在没吃的了,就从家里粮囤扫出了点五谷杂粮的底子熬了点稀粥,算是又混一顿。后来再去扫,什么也没了。没过几天这夫妻俩就饿死了。后人引以为戒,就在腊八这天熬粥喝,以示革命要节约,持家要勤俭,一天省一口,不必多生产——另一种懒法。

  这只是腊八粥来源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或许是过去有人怕别人撑出病来好心瞎编的,不过把这喝粥的习俗编得让人那么不舒服;会让人理解为:粥都喝了,过几天该死了。

  可能还有不少人听着这档子事也觉晦气,于是最近二十几年,这故事重新流传了,原来故事中的夫妻俩变成了兄弟俩。故事情节大同小异,只是这兄弟俩喝完粥以后没死,第二年他们吸取了经验教训,狠狠地勤劳勇敢了一回,真的过上了好日子——很是与时俱进。如此流传下去,后人要是再听这故事的时候,绝不知道这故事当中还死过人呢!中国历史上,瞒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只要你瞒得及时,瞒得巧妙,就是一个高尚的瞒家,一个纯粹的瞒家,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瞒家。

  还有一个民间故事也是说腊八粥来源的。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家中穷,只好去给财主放牛。一次放牛时把牛摔伤,财主大怒,将朱元璋关起来饿饭。小太祖爷饿了几天实在顶不住劲儿了就在屋里四处翻腾找吃的,一无所获,气得掘地三尺,结果把一个老鼠窝挖塌了,那里面有老鼠倒腾过来的五谷杂粮枣儿栗子什么的。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宝玉给黛玉编的故事,说腊月初七众米耗子下山去偷米、豆、红枣、栗子、花生、菱角、香芋等原料,准备初八熬腊八粥(不是循环逻辑,是我故事讲半道儿走神了),这个老鼠洞里的东西会不会就是米耗子们偷来熬腊八粥的

  见到老鼠洞里的粮食,小太祖爷大喜,用这些鼠粮熬了一锅粥,美美饱餐了一顿,虽说有些臊味儿,可比吃山珍海味还香。

  朱元璋当皇上后,终日美味佳肴腻着了,甚觉乏味,没劲透了。那天正好腊月初八,朱元璋忽然想起当年吃鼠粮的事情来,忆苦思甜,便叫厨子按他说的熬了一锅鼠粮粥与文武百官共享。当然,时过境迁,这粥朱元璋再也吃不出当年那味道来了,那道理和刘宝瑞那段朱老爷子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一个样,何况这回粥里还少了老鼠屎和老鼠尿两样东西,能是当年那味道吗!虽然忆苦思甜未成,朱元璋继续感觉没劲,可是朱元璋在腊八那天和文武百官熬鼠粮粥的事儿却传到民间,百姓们纷纷效仿,于是成就了腊八喝粥的风俗。

  这故事流传当中也变了,鼠粮二字当然要去掉,老鼠屎老鼠尿也不要出现,不然,说太祖爷吃老鼠屎老鼠尿都觉得香喷喷的,大不敬。

  这也只是个民间故事,但凡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可编故事不能离谱,像喝腊八粥起源于朱元璋这故事无论是为了拍太祖爷还是骂太祖爷,这拍得骂得都太离谱了,明朝之前民间就不过腊八,不喝腊八粥了吗?

腊八节作文 篇3

  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作文 篇4

  腊八节是进入农历12月的第一个节日,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先导,它起源甚早,有些节俗今天已经成为文化化石,有些则依然流传着。

  腊八节的名称是建立在“腊月”这个称谓的基础上的,那么,农历的十二月为什么要叫腊月呢?腊是一种古老的岁末祭祀仪式,也叫蜡,而实际上,腊与蜡还是有所区别的。腊就是“猎”,猎取百兽来祀先,而蜡则是“索”,是聚集万物来敬神。“腊祀先祖,蜡报百神,同日而异祭也。”

  古时腊日的习俗除祀神祭祖之外,还有“傩”。傩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我曾经在江西婺源看过民间傩舞表演,十分震撼。史料中记载,表演者一般头戴面具装成金刚、力士、方相等,持刀执钺,众人击鼓呼噪,以逐除厉鬼、疫病,这也叫做腊鼓驱疫,传说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后来在民间转换了形式,变成吃炒豆、炒麦等,无论豆、麦,要炒熟炒爆,然后让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现在知道这些习俗的人已经很少了,对于腊八节,大多数人知道的就是要吃腊八粥。民间传说,腊八粥也叫“防风粥”,喝了这粥可以御寒。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关于腊八粥的配料、制作、食法的谈论很多,而最详尽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的描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等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月初七,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而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地方做的腊八粥,无论食材或制作工序,都是百无禁忌,随意搭配,这些就是所谓的现代改良版了。

腊八节作文 篇5

  今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清晨我早早的就从暖和的被窝中穿了起来,一打开房门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香味,我急忙跑到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忙碌着。我问奶奶:“今天早上早餐是什么?怎么这么香啊?”奶奶说:“今天是腊八节,我正在做腊八粥”。“什么叫腊八节?为什么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奶奶给我说了一个关于腊八节的传说。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忍看着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苏耶妲。(即为善生的意思),苏耶妲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说完这个传说故事,腊八粥也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我一看有粳米、花生、红枣、莲子、葡萄干、板栗、桂圆、红豆……,我赶紧吃了一口,真香啊!真甜啊!奶奶说:“腊八节还有一层意思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你今天考试,希望你能考出个好成绩,也来一个大丰收。”我点了点头,就冲这个美味的腊八粥我也要努力考个好成绩。

  我爱腊八节,不仅是因为能吃到美味的腊八粥,更主要的是它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作文 篇6

  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家也要吃腊八粥。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年到这一天的时候,都要给我们煮腊八粥。一大早起来就开始煮,等别人起床后,粥就做好了。

  可是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样了,从昨天晚上我家就开始煮了。爸爸、妈妈还有在我们家干活的叔叔阿姨们都一起煮粥。由原来的一锅变成了今天的几十锅,有各种口味的粥,粥里放了核桃仁,花生米、杏仁、葡萄干、黑米、粘米、小米、大菜豆、红小豆、绿小豆、黄豆、大米、江米、麦片、红枣、等等......总之把许许多多的杂粮放在一起用锅煮,最后在放入糖,就成了今天的腊八粥了。

  今天是星期六,我没有向往日起的那么早,是妈妈把我从床上叫起来的,我妈妈说:“你不能睡懒觉,快快起床吧,不然会把眼睛捂红了的。”我一听这话,立马就从床上跳了下来,当我从窗口向外看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在我家小吃部门前已经排了长长的一队,等着买粥的。我再向店里面一看,在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渐渐的锅里的粥被吃的差不好了,门前排队的人也渐渐的少了起来,妈妈说,我们每人都要吃一碗腊八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我们永远不要懒惰,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发公民!”

腊八节作文 篇7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 ...,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精选腊八节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1.精选腊八节作文汇编四篇

2.【精选】腊八节作文汇编四篇

3.精选腊八节作文汇编十篇

4.腊八节作文(汇编15篇)

5.腊八节作文(汇编10篇)

6.过腊八节作文精选

7.精选腊八节作文800字汇编八篇

8.【精选】腊八节作文600字汇编8篇

9.精选腊八节作文200字汇编10篇

上一篇:腊八节作文 下一篇:腊八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