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

2021-12-24 腊八节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腊八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腊八节作文 篇1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新鲜粮食与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与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傩(古代驱鬼避疫仪式)。史前时代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仪礼活动。

腊八节作文 篇2

  记起这几日网络流行的那句话“辣妈们熬的不是夜,而是自由”。终于,腊八夜的十点整,我熬到了自由。脑海中的画面不由得回到那些年的今天……

  儿时,腊八是绝对有仪式感的,妈妈会头一天晚上泡好黄米,放上枣子。第二天早上睡梦中,便会被黄米粥浓浓的香味和红枣的甜味催醒,糯糯的米粒金黄诱人,互相粘着,彼此抱团。热气袅袅中,我会加许多白糖,边吹着烫嘴的米边品味甜滋滋黏糊糊的米香。中午,妈妈往往会将窗台上盘子里栽种的已经茁壮成长的绿油油的蒜苗用剪刀剪下来,和着肉,包成胖乎乎的包子。蒜苗的特殊香味扑鼻,会勾引得我们姐弟边吹手边吸溜,依然奋不顾身的去抓刚出锅的包子。

  大概有20年了吧?蒜薹,大葱,可做馅的蔬菜应有尽有,自然忘却了青青的蒜苗。可那股香味却如昨日。

  婚后,腊八往往是在婆婆的敲门声中迎来的,从没想过婆婆几点起床去做,只记得年年冷得瑟缩,我依然得早早上班的早晨,婆婆会在我未起床时就用饭盒分别装着腊八粥和烩菜一起送过来。饭盒外定会包厚厚的包袱,外面再用塑料袋套住。她从家过来到我这,10分钟左右路程,在“辣七辣八”出门冻死的瑟瑟寒风中,朦胧的夜色里,路人一定稀少。送到我手,粥和菜往往烫手。那时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一切应当。于是从不懂感恩,更没有珍惜。

  后来,每年腊八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画面依然出现,只是送粥和菜的人换成了二姑。二姑做的粥软糯粘稠,原料丰富,口感极好。我们一家自然是吃在嘴里,喜在心里。

  今年,早在腊八前,老公就嘱咐我自己做吧。我也想着父母都在,一定早备料,早准备。甚至脑海中浮现出我做的腊八粥的美容——纯白的莲子,开口的红豆,脱衣的花生,皮肉分离的枣子,配上金黄色的米粒,撒上白糖,一家老少一定吃得乐滋滋吧!

  昨晚睡前问老公,初几了,他答——初六。于是麻利入床,一觉睡到自然醒。翻手机,满屏腊八祝福,惊觉,糊涂蛋两个!心里懊恼着,想着只能给一家老小每人喝个八宝粥凑数了。可惜左右辗转,却无法入睡,看表5点半。想想既然心已明,就起身吧!于是动手,煮豆子,洗枣子。才发现缺得原料太多了。凑乎吧,有什么上什么。加了黄米,小米,红豆,莲子,红薯,枣子。按了新买的智能电饭煲,“煮饭”40分。看看表,6点多点。继续睡觉。闹钟调到7点整,智能电饭煲提示音响起,全家已弥漫混合的粥香。

  给儿子,自己分别盛一碗,老公公盛了半碗,担心米硬,豆子时间不够,难以满足老人的无牙之嘴,又热了馒头备胎。给尚未起床的爸妈送了一碗。忽然想起枣子核危险,反复嘱咐老公公,女儿,老公。直到老公怒目圆睁,烦躁不安。马不停蹄,入得校门,连续两节课,课中,忽想起父母该是吃饭的点了,再次偷空出教室门拨电话嘱咐小心枣核。

  工作完毕,稍息一会,《北国风光》中文人墨客纷纷忆节日,倍思亲。看到腊八蒜,蒜苗苗,陈年的旧事,喷香的味道扑鼻而来。迫不及待下班途中买蒜,剥皮,倒醋,关盖。

  我想,数日后,妈妈们的味道会弥漫楼道吧?

腊八节作文 篇3

  记得小时候天天盼着腊八,因为那天可以喝到美味的腊八粥。

  母亲会早早起来熬,那香味,让贪睡的我会一咕噜爬起来。现在为人母了,虽常有早上来不及做,去外面吃的举动,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腊八粥的。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这么多年的腊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点半,忽然醒来想起忘泡了,赶紧起来洗豆下锅,又眯了会,然后洗漱,炒菜。

  我这一锅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绿豆、莲子、红枣、麦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来种,还没打开锅,那香味已经溢满了我的小屋。

  腊八粥实在是太美味,我真希望腊八节能够快点到来。

腊八节作文 篇4

  我天生就是个节日狂,就算是西方的节日我也要插手,更别提我国的节日了。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们家是怎么过腊八节的吧。

  腊八这天,许多地方都要吃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我们家当然也不能不吃啦!一般过其他节,我们一大家子,20多个人就回姥姥家过节。但是腊八那天,我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时间,姥姥就做一大锅腊八粥,分成六份,由六家人分别去取,这样,我们就都能吃上腊八粥啦。腊八粥里有红枣、江米、红豆、桂圆、核桃、莲子、葡萄干、黄豆、绿豆、软黄米等。做法是:首先要把各种豆子和米泡一星期,然后烧开一锅水,把豆子和米放入,煮熟后再放其他东西,熬制时还要一边熬一边搅,熬到一定时间后再放糖。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腊八节那天,我们家还要腌制腊八蒜,我们去市场挑一些好蒜,然后回去自家腌蒜,腌好后,还给姥姥送过去一两罐,记得刚开始接触腊八蒜,我碰都不敢碰,我不爱吃蒜,怕辣。有一回,终于在妈妈的哄骗下吃了一个,于是,我从此就爱上了腊八蒜,为啥?好吃呗。

  我们家就是这样过腊八节的,我喜欢这个节日,而且,腊八节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我也非常盼望春节的到来。

腊八节作文 篇5

  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今天是,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晕头转向如我的人是记不清这些日子的。一早起来,我用高压锅做了小米粥,煮了鸡蛋,这才跑到网上,这也算一种统筹安排的方法吧,做饭上网两不误。看到社区首页有关于腊八的来历,教做腊八粥之类的帖子,这才恍然,原来是腊八啊。

  曾经,我也很喜欢喝腊八粥。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不需要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妈妈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妈妈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妈妈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妈妈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因为,实在没必要费工费时去准备那些东西,真想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准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腊八是如此,中秋、等传统节日也是如此。当月饼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节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当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才能穿上身,只要想买,随时随地就可以购置新衣;当麻花、丸子、耦合之类不在是必须在年前准备的美食,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吃得到,春节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来越不热闹的节日。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只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东西。曾经和妈妈忙碌着拧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经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关将近却暗暗叹息又老了一岁。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腊八节作文 篇6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来有其它的典故。

  典故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二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典故三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腊八节作文 篇7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腊月初八,按家乡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印象中有着很深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中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拉风箱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香味在屋子中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腊八粥”盛到碗中时,我们激动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中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碗中,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中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目光中,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目光中再吃她做一碗“腊八粥”哟!

腊八节作文 篇8

  腊八节可谓是中国的传统了。腊八节到了,春节也就不远了。可是大家有关腊八节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呢?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让我帮你普及一下吧!

  《说文》曾经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

  过腊八节当然最重要的是吃腊八粥啦。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可有不少。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可是多姿多彩。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呢?

腊八节作文 篇9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

腊八节作文 篇10

  天,骤地冷了下来,片片雪花轻舞纷扬,又一年腊八。曾经傲骨的菊花这时终也抵不过严寒一片片花瓣落下,悄然无声。

  腊八,离了腊八粥便少了情味。岁月的花瓣随风飘舞,记忆又回到了从前。

  童年的时光是彩色的,单纯,美好。每年腊八,奶奶总会早早备好食材,熬几个小时,腊八粥的香,便会溢满整间小屋。

  如今再忆,那时的生活,简约明净,奶奶也还不那样老,做起活来亦能干练生风。

  厨房细碎的声音让我从回忆中醒来,悄悄溜进厨房,刚一进去便闻见了各种食材淡淡的清香。奶奶正往锅里放食材,“奶奶,煮腊八粥吗?”好奇着询问。“是啊,记得原来你最喜欢吃了。”奶奶一边笑着,一边将黑米倒进锅。接而又将另一盘中的绿豆,薏米倒了进去。“哎呀,何必如此麻烦?干脆一起倒进去算了。”我耐不住性子,便嚷嚷着。“那可不能乱放。桂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这莲子呢,多子多孙……”奶奶说着,倒入桂圆、莲子。几粒红枣滚落,“啪嗒”跌入锅内。“哎呦,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一番虔诚的祈祷,才继续去做手上的活计。“人老啦,不中用了……”奶奶叹息着。我不忍,想去帮忙。却被劝了回来,“算了算了,还是我来吧,老祖宗定下的顺序,不能乱了。”灯光轻洒,奶奶头上的银发根根白亮。岁月无情,她老了,她的岁月之花,怕已落了大半,却是那样悄然无声。

  奶奶守在炉旁,微闭着眼,岁月的年轮,满头的银发。脸上,却仍是慈祥的笑容,岁月静好,流年宛转。曾经傲如秋菊的她,干起农活来能抵一男子,却终究输给了岁月,只静守在锅炉边,守着一家人的幸福与希望,任凭花瓣凋落,寂静无声。

  如美花眷,似水流年,终抵不过无情岁月,花有时谢,草有时枯,万物皆难逃。唯愿在花瓣凋落的一刻,坦然接受,任岁月无情,皆作悄无声息,一切平常。

  闲花落地听无声,愿秋菊依旧傲然,奶奶,仍静守炉旁,而我,在旁相伴。

【腊八节作文汇编十篇】相关文章:

精选腊八节作文汇编十篇05-18

腊八节作文十篇03-02

【实用】腊八节作文十篇04-11

【精华】腊八节作文十篇02-26

【必备】腊八节作文十篇02-25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300字汇编十篇02-17

腊八节作文汇总十篇11-03

精选腊八节作文合集十篇10-24

腊八节作文汇编六篇06-18

腊八节作文汇编八篇04-21

腊八节的民风民俗作文 腊八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