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2021-03-09 鲁迅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的作文 篇1

  翻开历史的前一页,世界上有许多伟人,有的早已过世,有的还活在世上,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活在我们的心中,我最喜欢的伟人是文豪鲁迅先生,现在,让我们给你们讲一讲鲁迅先生吧!

  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总是穿在身上,短短的长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这就是大文豪鲁迅先生。

  别人都说鲁迅是天才,但他却说:“哪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他还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常常是夜里不睡觉,一直写文章到天亮。虽然多病,第一次肋膜抽水就有200多毫升,要是欧洲人早在五年前就死了,但还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他认为,靠在轮椅上看书就是一次很好的休息了。

  之所以鲁迅先生这样珍惜时间,是因为他觉得时间是等价于生命的,不珍惜时间,就是不珍惜生命。就算在逝世前不久到逝世前一天,都抓紧时间,努力工作,拿着一支笔,同敌人做最后的战斗。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浪费过一点时间,这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会有的。时间对于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善于去挣、去挤,他就有;蠢人、懒人,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而鲁迅先生正是善于挤时间,才是时间的支配者。

  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一个把时间看成生命的大文豪。

鲁迅的作文 篇2

  (一)

  恶鲁迅的人,惧鲁迅的人,对鲁迅并不总采取骂和攻击的态度,他们还有更巧妙的手法。其实谩骂和攻击,往往都是一些十分单纯的小人物的小把戏,对鲁迅所能造成的伤害仅是表层的。鲁迅真正的敌人,在生前,是封杀,是禁;在死后,是宣布他使命的完成,是对他文字的曲解,是瞎吹滥捧——将其弄到云端,让不明所以的后人对他敬而远之,甚至心生厌恶。

  (二)

  我总感觉我们生活中有两个鲁迅:一个是僵死的,冰冷的,令人厌恶的,他被人供奉着,立为圣像;另一个鲁迅仍活着,活在那个被欺辱、被践踏的群体,活在无意间走进他留下的那片密林深处的人的心里。供奉他的人尽量削剪他的锋芒,让他和现实保持“一致”、保持“相和”。在心里纪念他的人,大多有过噩梦般的非人经历,仿若从地狱、炼狱走过一般,“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这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差别:供奉他的人绝不爱他;爱他的人,又坚拒供奉他。这种分裂是自然的。鲁迅的性质决定了他死后的遭遇。

  (三)

  总有一些人认为鲁迅被宣传的太多了,鲁迅被捧得太高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宣传”是为了歪曲、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他,“捧”是为了抽去他的精神,使他不再是一个战士而变成一个偶像,一个卫道者。我们回头认真想一想,鲁迅被捧得最高的时候,是不是他的精神被曲解得最厉害的时候?鲁迅语录满天飞的时候,是不是他的后继者(这里的“后继者”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而是泛指所有受他的影响受良心的指引追求真理坚持讲真话的人)被讨伐得最猛烈被扫荡得最彻底的时候?因为鲁迅被捧得太高、被“美化”得太离奇而对鲁迅心生厌恶、从而与鲁迅有意“保持一段距离”的人,是不是中了吹捧者的调虎离山计了?

  (四)

  鲁迅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是应运而生的,因而也必然应运而亡。这“运”就是中华民族的贫病、积弱和颓废,就是中国社会空前的危机、灾难和困厄,就是在城头不断变换大王旗的那些人的虚伪、无耻和堕落。就鲁迅自己而言,他是希望自己“速朽”的。唯其速朽,才能证明中国有真进步;他的不能速朽,恰是他个人最深重的悲哀,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大不幸。但是这与种种“封杀”和“捧杀”是无关的,“封杀”与“捧杀”,只会进一步证明他的价值,证明他曾生活的那块土地上仍有鬼魅在活动。

  (五)

  鲁迅的声音,是中国被压迫的劳苦大众郁积在心头几千年的声音,鲁迅的反叛,是中国被欺辱的知识分子酝酿了数百年的反叛。有了这声音,中国的劳苦大众才第一次让统治者从内心深处感到了恐惧;有了这声音,一切花言巧语为压迫辩护的“理论”才永远被宣判为谎言;而有了这反叛,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才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地走出了敢挺直腰板说话、敢为民众说话的人。这样的一个“祸患无穷”的家伙,怎么可能是“捧”它的那些人希望人人学习、人人“看齐”的对象呢?

  (六)

  我也是渐渐才明白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他、咒他、恨他、诬陷他,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从内心惊惧他、从本质上与他相异相斥的人,在他死后要一再地捧他、把他偶像化。鲁迅之所以是鲁迅,而不是一个其他含含糊糊的存在,就在于他爱得太深,恨得太深,爱得太直白,恨得也太直白。那些被他指斥的,可能祖祖辈辈也没有遭受过这样的“不敬”;那些被他撕下假面的人,可能世世代代也未曾经历过如此的尴尬。鲁迅不是对某一个人表现了不敬,他是对一个群类、一种生存方式表示了憎恶、进行了最无情的口诛笔伐和最大胆最放肆的揭露,只要这个群类还在,只要这种生存方式仍在延续,我们就不会听不到围着鲁迅的狂吠。然而这种狂吠有一天忽然变成了恭维。好象鲁迅和恭维他的人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这真是世界上最精明的自我保护的方式。有人就此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专制为什么偏偏找着了鲁迅——鲁迅是反专制的,一个反专制的人为什么却被专制所利用?这问题看似复杂,要回答它也十分简单:专制已经深知自己臭名昭著,必须穿一件新时代流行的外衣才能逃脱被审判的厄运,而鲁迅恰恰是呼唤新时代的旗手,站在这面旗下,舞动这面旗帜,谁还敢怀疑舞旗的人不是进步力量的代表呢?

  (七)

  听说现在有这样一种照相机:一个人穿着衣服照相,照出来的却是裸体。鲁迅恰是在精神的意义上,给中国人拍了裸相。面对这样的裸相,有人疯了似的叫着、骂着、跳着.....。但这叫、这骂、这跳,也被鲁迅拍了下来, 鲁迅之被人憎恶、诅咒,应该是“罪有应得”的。鲁迅的意义就在于,他是第一个系统而完整地给中国人拍摄精神底片的人,有自省精神的中国人,终于可以从这些底片里看到自己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设法进一步探寻病因,从而找出救治的方法来。

鲁迅的作文 篇3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号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樟寿,号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到日本人杀中国人,可看这纪录片的中国人在那里欢呼,鲁迅想,我要解救他们的心灵,从此弃医习文。

  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向鲁迅先生学习。成为一个对人民群众对国家有用的人。但是我们只读一个人的书是不行的。鲁迅说过这么一句话“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所以要想成为鲁迅那样的人。你就必须多看名人名言、名著。

鲁迅的作文 篇4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的奠基人。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还得归功于他珍惜时间,记远是“最早的人”。

  鲁迅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而已。”这名话体现了鲁迅勤奋、珍惜时间。他相信通过日积月累的坚持能够化解所有问题。在鲁迅小时候,他的桌上就刻了一个“早”字。在他离世前的前三天,还在工作。他半夜坐在桌前奋笔疾书,脑飞快地运转,不浪费一丝时间。他写的模样不禁在我脑海里勾勒出来:他聚经会神的思考,双眼紧闭,手中的笔来回摆动。当他有了新思路时,两眼充满活力欣喜,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享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在鲁迅奋笔疾书时,笔尖在纸上舞动,他紧盯着纸张,生怕出一点差错,连头上的汗都渗了出来。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学习创作的时间,还绝不浪费别人的时间。他认为浪费一个人的时间就相当于谋财害命。他曾经和一位有名的作家相约交谈,他很早就到了,可那位作家却迟到了十分钟,鲁迅当时还是一个无名之辈,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才来的。可当作家到时,鲁迅只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那句话就是:“浪费一个人的时间,就相当于谋财害命”。

  鲁迅珍惜所有时间,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发挥到极致。让我们向他学习,让每一秒都活得更加精彩。

鲁迅的作文 篇5

  伴着淅沥的细雨,我走进了位于绍兴城中的鲁迅故里。

  整个建筑都显得古色古香,让人有种回到百年前的错觉。跟着人群一路走着、看着,导游向我们仔细介绍着关于“七星灶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故事,让我们仿佛又走进先生《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名篇当中,感受着先生童年时的点点滴滴。这其中,还有许多我闻所未闻的新知识,它们带着墨香争先恐后地钻进了我的脑海,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集结的号角打断了我的思绪。要回去了吗?可我还没有尽兴呢!心中顿时涌起淡淡的不舍和失落。

  脚不听使唤地向外走,不知不觉来到景区门前的鲁迅先生灰色雕像前。缓缓仰起头,看向先生,再望望身后走过的房间。“好多年过去了,先生还能认出他这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家乡吗?”我在细细的雨中,默默地想着。

  “我认识此地,多年逝去,山水未变……”谁!我惊讶地急忙回头,雕像,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屹立着,先生手中的卷轴似乎要随风飞扬起来。刚才那声音,好像是风吹起的。

  对,是风吹起的……

鲁迅的作文 篇6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今天。就在今天,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鲁迅故里。

  经过大门,我们来到了鲁迅祖居,一走进里面,我就感到鲁迅的家怎么这么大。我们笔直往前走,是大堂前,这里是用来做祭祀或者来接待客人的地方,右面是佛堂、饭堂。

  大堂前的后面是少爷房、书房、地窖、当铺和藏书阁,最后面是后花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看起来每种蔬菜就像小娃娃似的,躺在舒服的床上。对了,考你一下:“何首乌看见过吗?”有人说:“看见过,就是八仙过海里面的张果老偷吃的那种何首乌。”这我也早见过了,也是八仙过海里面的,却没有看见过真的,但这次我却看见了真的何首乌的藤——百花园的旁边就有何首乌的藤。你肯定又要问了:“你怎么来判断有何首乌的藤呢?”那我就告诉你吧:“因为栏杆的下面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上面写着‘鲁迅和几个小朋友在挖何首乌’,所以,这里有何首乌的藤。”哈哈……

  细细地欣赏这后花园,花儿艳丽多姿,几棵小树更是姿态万千,趣味横生,有几根树枝中有几个很小的洞,就好像是天然的雕饰。这里的小树和花都是我所不知道的,但我却能感觉到它们的盎然生机。用哲学家的话来说,有此感受,便已不虚此行。

鲁迅的作文 篇7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鲁迅先生,您是一位众所皆知的大文豪。在您写的书中,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浓的书香。我们将您看成了学习榜样,学习您的作文,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品。

  鲁迅先生,您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我在学习中学到关于您的课文,您为那位爱看书的年轻人给予的买书优惠以级送书的善举,让我感动。

  你是一位文学家,在有生时,著作了不少名著。现代人们都很爱看您的书,因为那每个字之间都有深刻的含义;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通畅流利;每一段都写出了您的心声。当我走进人山人海的深圳书城《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书籍琳琅满目,它们陈列在文学名著的书柜上,人们走过都要拿出它来细细品味一番。

  您珍惜时间,每一个时间都被您视为生命,正应验了您说的一句名言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在一件事中,也能应验您的名言:有一次,您的朋友来您家,想与您聊天喝茶,而您却拒绝了。在细心的思考文章的您不想浪费时间,便拒绝了他的请求。唉,与您相比,在生活中浪费时间而却不知的我,应该好好想您学学了!

  您有爱心,在我所知道的事迹中,这些事迹已经能让我感动的流泪了呢!有一次,一位拉车的人脚应在奔跑中踩到了碎玻璃,玻璃扎进脚中,血留不止。您看到了,立马出来,拿着纱布等医疗的用品,在一个这也比您卑微百倍的人面前蹲了下来,帮他疗伤。您不顾职业的分歧,只为了别人的身体,您还将一些钱给了他,让他回家好好休息。我还经过您的保姆所讲,说您每夜里都咳嗽,还坚持写书。不但如此,您还让她早点休息,不让他干重活。我不经留下了眼泪,您的善举让我的眼眶湿润了。

  现在,您已是天堂的灵魂了,但您的一切善举,所有书籍,每一句名言都永留人间。我还要为全世界人民,为您说声:谢谢!

  我就写到这了,唉,应为我不像您,鲁迅先生作文写得好啊!

  祝

  您的在天之灵笑口常开!

鲁迅的作文 篇8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啦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啦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我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从《三味书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现在的《药》,算算大概也有五六个年头啦:以前年纪还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韵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说,说当时社会的黑暗,说人性的丑恶。可是,现在自己也真的能够明白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心中有恨,恨民众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没有生在当时,也同样为医国医民奉献热血与青春。

鲁迅的作文 篇9

  夏日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天空飘满了乌云,好像一只只幽灵在游荡。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闷闷不乐,于是我决定去鲁迅故里走一走。

  随着两边呼啸的风,我跨入鲁迅故里的大门,本来人山人海的鲁迅故里,今天却冷冷清清的。踏着古老的青石板,穿过一条条幽幽的小巷,我仿佛来到了鲁迅生活的时代,看见鲁迅与伙伴们一起欢快地玩耍,一起专心致志地学习。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百草园旁边的皂荚树旁。忽然,有几个和我差不多高的身影从给我眼前闪过,在树旁忽隐忽现。我揉揉眼,仔细一看,呵!原来是小鲁迅和他的几个小伙伴在追逐打闹。我走上去跟他们说明了我的来意,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很高兴,兴奋地邀请我与他们一起玩。

  我们一起玩捉小鸟的游戏。鲁迅和他的小伙伴们合作了一个竹子小笼子,笼上的门可以随心所欲地上下移动。我们把一根绳子一端系在门上,一端拿在手上。笼子里放一把米。如果贪吃的小鸟来吃米,只要一拉绳子,叽叽喳喳的小鸟就被关住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悄悄躲在旁边草丛里,静静等待猎物。我屏住呼吸,等了好几分钟,都没有小鸟上钩。正当我要泄气的时候,小鲁迅“嘘”的一声,让我吓了一跳,转过头来一看。呀!有小鸟上钩了!它现在还津津有味啄着大米呢!只见小鲁迅迅猛地一拉绳子,竹门“砰”地关上了。小鸟被我们抓住了。看着我们来之不易的胜利品,我和小伙伴们异常激动。

  这时,阵阵清脆的铃声响了起来。小鲁迅和小伙伴大喊一声“上课了!”就一溜烟地跑回了三味书屋,我也急忙跟着他们来到了读书的地方。只见一位带着眼镜的老先生正在教鲁迅和他的小伙伴们朗朗上口地念古诗呢!听着整齐的朗读声,我也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后我又等了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下课。小鲁迅和小伙伴像一匹匹猎豹冲出来。我们又快活地玩起来。

  我和小鲁迅玩得不亦乐乎,一直玩到了傍晚。天已经蒙蒙黑了,清澈的月光照进三味书屋的庭院。我这才想起作业还没做完,只好和小鲁迅依依不舍地告了别。

  回到家里,想着白天与小鲁迅的快乐时光,我迟迟不能入睡。

【有关鲁迅的作文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1.有关鲁迅的作文锦集9篇

2.有关介绍鲁迅作文锦集7篇

3.有关介绍鲁迅作文锦集四篇

4.有关介绍鲁迅作文锦集六篇

5.有关介绍鲁迅作文锦集五篇

6.有关介绍鲁迅作文锦集8篇

7.有关介绍鲁迅作文锦集6篇

8.鲁迅的作文锦集5篇

上一篇:鲁迅的作文 下一篇:鲁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