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文

2021-02-27 美国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国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国作文 篇1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外公、爷爷、奶奶来到了美国,去了纽约、华盛顿、夏威夷、当然还有大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上第二大瀑布,也是一条跨国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高度超过185英尺,宽有7公里。首先我们从华盛顿坐飞机来到水牛城,听人说,观赏大瀑布一定要坐船过去,远远就听到哗哗的水声,等船驶近后,水就像倾盆大雨一样从前方射出来,到瀑布的中心,脚下像一大盆水,听到声音更大,又像一盆水从上面倒下来似的,比刚才更响更高。一时间,有欢呼声、尖叫声、惊叹声,夹着瀑布声,象一支乐队在表演。大家被这巨大的瀑布给怔住了。我在船上坐着,虽然眼睛一点儿也睁不开,因为这水实在太大了,但是雨水的声响还是可以告诉我,这瀑布是多么的壮观、宏伟。心想:这瀑布可真大呀!刚刚用手擦了脸上的水,水花又泼在我的眼睛上,又看不见了。

  晚上,我们步行来到桥上,灯光照在瀑布上,七彩的颜色不停地变化,像一道变化的彩虹。

  尼亚加拉瀑布真是又壮观、又美丽呀!

美国作文 篇2

  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国度——美国。

  在我的期望中,美国应该是个开放、繁荣的大国家,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美国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宽敞的街道,干净的马路,与上海这个钢筋水泥森林最大的不同就是,矮小精致的小屋子充分展现出了蔚蓝的天空。

  在美国的这几天里,我体验了一个美国人的生活,深深的被这里的事物、人文、环境所吸引,下面就让我来说说美国的迷人之处。

  首先,令我感觉最舒畅的就是美国的道路,宽敞的道路上名车飞驰,美国很少有自行车,所以没有为自行车特别设立的车道,也许是这个原因,美国的街道显得特别宽敞、干净。记得有一次在美国过马路,那是一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我习惯性的站在路边,可从远处行来的车看到我都停了下来,原来是在等我过马路。这就是这里的风尚,永远是车等人,而不是人等车。在这里,没有堵车,没有吵闹的鸣笛声,有的只是耐心与宽容。

  其次,是美国人家的温馨,在盐湖城的几天我们住在一户美国人家,户主是位爷爷,家里一共有8个人,爷爷的妻子、爷爷的女儿和她的5个小外孙。爷爷的脸上总是带有慈祥的笑容,别看他已经子孙满堂,可身体还十分的`健壮,记得在搬进他家的那天,我的行礼箱很重,我用尽全力也只能提起了一点,而他一手一个行礼箱,轻轻松松就提进了门,这让我十分感叹美国老人健康的生活状态。而最令我惊讶的不只是这,在第一天我们互相介绍自己时,他们一家为我们演唱了一首歌,小外孙们是男高音,爷爷是男低音,小孙女是女高音,奶奶是女低音,妈妈充当钢琴配乐。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祖孙三代在一起合作出美妙的音乐,美国的艺术教育让我们这些因合唱出国交流的学习者自叹不如,他们所唱出的感觉是温馨的,让我这个外国人也情不自禁地想要融入他们的家庭。在这里,没有争吵,没有隔阂,有的只是温暖。

  最后,是美国的天气,虽然从地图上看,洛杉矶与上海的纬度差不多,同样是冬季,可在上海棉衣加外套也没觉得暖和,而我们在洛杉矶最多也只穿两件。特别是在海拔很高盐湖城,零下7度的地方,却由于环境干燥而不显寒冷,再加上暖气设备很先进,外面下着大雪,人们在家短衣短裤,有一次爷爷出门甚至只穿了一件短袖。在这里,没有寒冷,没有拘束,有的只是舒适。

  美国的迷人之处还有许多,可惜还没有体验够,我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

美国作文 篇3

  今天,我,爸爸妈妈和常皓文以及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美国。

  我们坐的飞机是波音747,这架飞机很大,能坐下三百多人,但从上海飞到美国三藩市就总共需要坐飞机11个小时,还要转机从三藩市飞到盐湖城,中间等待需要五个小时,再加上飞机抵达目的地还需要两个小时,总共需要七个小时,我们要在美国时间四点钟才能达目的地,真是漫长的旅途啊!

  这架飞机和其他的飞机也有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要介绍怎样穿戴救生服,看这些介绍片我的有些看得腻味了。不过这架飞机的放电影的屏幕,就在我前面两排的位置上,所以我看起来非常方便。由于到了美国很兴奋所以我在飞机上根本睡不着觉,于是我就在看原版的美国电影,有《里约大冒险2》、《美国队长》等等好看的电影,也为我那漫长而无趣的飞机旅途,增添了一点乐趣。

  只有在看电影的时间,和我幻想这15天的美国旅程中缓缓溜走了,飞机开始降落了,我下了飞机,看着那蓝蓝的天空,空气是那么清新,为什么中国就不能这样呢,不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国家吗,怎么差别那么大?

美国作文 篇4

  郭思达是从美国来我班只上了一个星期课的插班生。他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时间了,我们全班同学仍然很想念他。

  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老师带来一个小男孩,样子、肤色与我们没什么差别。老师告诉大家,他父母是中国人,而他出生在美国,也在美国读二年级。6月份美国的小学放假了,他父母在北京讲学,让他到我们班听课一周,熟悉一下中国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郭思达胖墩墩的,两条眉毛又浓又黑,像用毛笔抹上去似的。他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经常微侧着脑袋望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他穿的凉鞋与众不同,鞋底足有三寸厚,是用皮做的。有一天上体育课,我们都脱掉凉鞋准备跑步,他也要脱,刚好班主任走进来,问他:“你光着脚能跑吗?”他摇摇头,我们都哈哈大笑。郭思达虽然有中国人的血统,可是不会写中国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有一次,我问他叫什么名字,并要他写出来给我看看。他不好意思地说:“你写吧,我只会写英文。”我在练习本上写着“郭斯达”,他指着“斯”字说:“这个字不是这样的。”我改成“思”,他微笑着点点头。后来,老师让他的同桌陈洁霞每天都教他十个中国字,他也认认真真地一笔一画地写,好像一年级新生那样,从“人”、“口”、“手”这些简单的字学起。

  上课了,郭思达从来不做笔记,总是呆呆地坐着,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下课了,我们都围着他,问他在美国学习的细节,我们还请教他“早晨”、“晚上”、“上学”、“吃饭”等词用英语怎么说,他也很乐意教我们。女同学教他跳橡皮筋,与他一起捉迷藏……

  转眼四天时间过去了。我们知道郭思达快要离开了,很是舍不得。老师知道我们的心思,带来相机,让我们与郭思达照相,大家高兴极了。老师先让郭思达在座位上打算盘,“咔嚓”一声照了一张。再让他到黑板前演算“1+5”这道题,又照了一张。接着我们到小草坪上,分别与他合影。同学们有的坐在大石头上,有的靠着高大的大王椰,还有的与他钻进杜鹃树的茂密的叶丛中……多么快乐!最后全班同学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与他合照。现在,这些照片还珍藏在我的相册里。

  郭思达终于要离开我们了,全班同学都送给他一件纪念品,有的送软皮擦,有的送文具盒,有的送布娃娃,还有的送照片……郭思达很舍不得我们这个友爱的集体,他答应到了美国后,一定写信给我们,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收到他的只言片语。

  郭思达,我们想念你,快给我们寄信来吧!

美国作文 篇5

  《美国货币史》是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传世之作,绿钞时期。该作对美国1867——196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历史进行了翔实的分析,特别是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货币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话说研究大萧条30多年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上也是尽得弗里德曼的真传。此前也听说过这本书不好啃,毕竟时间跨度很长。这两天迅速读完了第一章绪论部分和第二章绿钞时期,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据轰炸让人有些招架不住,一边看一边查试着慢慢消化。不管怎样,绪论里明确指出本书的主线是货币存量,万变不离其宗,先把这事儿搞明白。趁热打铁,先把第二章绿钞时期梳理梳理:

  1、为什么叫绿钞时期,何为绿钞?

  1861——1865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北方联邦政府为增加支出而进行筹资,暂停了铸币本位制,发行了大量证劵与票据,以此作为主要通货,也就是信用货币本位制。在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叫做美国流通券,也就是绿钞。因此,从1867年美国货币存量估计值形成连续序列的最早点,到1879年恢复铸币本位,绿钞基本退出流通,就是本书所研究的绿钞时期。

  2、这一时期货币存量的构成?

  货币存量一般是指狭义货币,这一时期包括通货和商业银行存款(此时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并无明显区分),读后感《《美国货币史》读后感1——绿钞时期》。通货除了绿钞外,国民银行券也占有很大比例,国民银行券由国民银行直接负债,联邦政府间接负债的。

  3、货币存量的变化趋势如何?

  这一时期货币存量增加17%,总体缓慢上升,从1875年起,货币存量实际开始小幅下降。货币存量主要与三个因素——基础货币、存款—通货比率、存款—准备金比率——有关,下面分别分析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由于战后部分政府债务工具退出流通,基础货币数量短暂下降。此后,由于关于恢复铸币本位的政治斗争摇摆不定,基础货币一直在稳定水平周围波动。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基础货币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在基础货币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货币存量还能保持小幅增长,这离不开银行体系的发展。首先,银行的扩张使更多的民众将手中的通货存入银行,存款—通货比率上升;其次,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使他们意识到相对存款,更少的准备金是有利可图的,加上非国民银行的重要性提升,存款—准备金比率上升。这两个存款比率的上升使派生存款数量增加,乘数效应显现。随着1873年出现银行危机,这两个比率停止上升,并在1875年后开始下降,货币存量也紧跟着小幅下降。

  4、货币存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这一时期由于产出快速增长,而货币存量的增长相对缓慢,造成了一定的紧缩,物价下降了一半,恢复到了战前的平价水平(战时由于发行大量债券融资,物价上涨一倍)。这也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价格急剧下降与产出迅速增长不相容的观点。南北战争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政治上的统一,还由于融资的需要使银行体系逐渐发展壮大,对此后美国的经济腾飞意义重大。

【美国作文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1.美国作文汇编三篇

2.美国作文汇编9篇

3.美国作文汇编6篇

4.美国作文汇编8篇

5.美国作文汇编5篇

6.美国作文汇编7篇

7.美国作文汇编四篇

8.美国作文汇编九篇

上一篇:美国作文 下一篇:美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