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俗民风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1
我们和导游一起坐上大巴车,一路上导游跟我们说了一些关于苗族人的介绍,还告诉我们苗族人的祖先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苗族人的祖先却是赤游,一个头上长牛角的怪物,那时赤游和我们的炎帝发生了战争炎帝荒落而逃,战败之后炎帝和炎黄帝一起商量要打败赤游。最终赤游也被打败了,他逃过了张家界的两条大河,在第三条和的前面停了下来。从此他们只能住在大山里了,在那里繁衍后代,他们的后代就变成了现在的苗族人。后来苗族人又和汉族人发生了冲突,最后汉族人赢了苗族人也逃过了大河。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吉祥物是龙,而苗族人的吉祥物却是牛,因为苗族人过河的时候都是牛载着他们过去的,当然他们也杀牛吃牛。苗族人还喜欢佩戴银子,因为他们认为银子可以辟邪。有一些科学家想查清楚苗族人为什么那么长寿,查出来的结果令人震惊,苗族人喝的水里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他们喝水前都用银杯子过滤一下再喝,如果杯子变黑了,就说明不能喝,如果没有变的话就是能喝的。他们吃果子也一样,他们用的是银叉子,把叉子插进果子里,如果叉子变黑说明有毒不能吃,如果没有变说明没有毒可以吃。苗族的男人们都戴银耳环,因为银耳环是他们的身份证,上面刻着自己的姓名等一些重要消息,在他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耳环交给自己的亲人,如果戴着去打仗的话,你战死了,耳环被别人抢走了就麻烦了。苗族人结婚需要三银,而我们是需要三金。苗族人的辟邪方式也很特别,如果一个孩子出身了但他却一直哭他的家人就会认为他是恶魔付了身,那一个已经煮熟了的蛋,把蛋黄拿出来,把银子放在里面,在小孩的身上滚来滚去,就这样小孩就不哭了。
一路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宾馆,我们各回各的房间睡觉了。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2
家乡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啦!
剪纸艺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艺术团花、剪纸艺术旗幡、剪纸艺术汉字、剪纸艺术图画等等。剪纸艺术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艺术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庆贺。剪纸艺术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个小孩在玩耍……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戏剧等等。
怎么样,家乡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呀!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3
瑶族的婚礼是这样的: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
而瑶族的礼服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喜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瑶族的节庆活动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是瑶族隆重的“盘王节”。节日里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整个舞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4
鲜族风情: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是歌舞、服装、民风、民俗都极有特色,是我国56个民族大花园中一朵鲜艳亮丽的奇葩。
鲜族人爱整洁,身上的衣着和屋里的器具,总是收拾得真正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鲜族人喜欢睡火炕,炕面上铺着油漆过的厚纸板,进屋就脱鞋,然后不论是主人和客人,都在炕上盘腿而坐。喝茶和吃饭时,都在炕上摆放着一张小饭桌子,茶饭都摆在小桌子上。鲜族人极讲究礼貌,待人友善,民风淳朴,极好客。
鲜族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都穿白衣,故有“白衣民族”之称。男人的裤子裆大腿肥,便于盘腿打坐;上衣斜襟无钮扣,用一条长布袋束腰,在外衣上面喜欢套一件带钮扣的深色坎肩。妇女的上衣短小,下面的裙子宽而又长。上年纪的女人基本上是白衣素裙,年轻姑娘则是五颜六色,鲜艳靓丽的裙袄。鲜族人有自己独特的造形的鞋,鞋的样子很像一只小船,鞋尖上翘,穿脱都方便。妇女承担着家中繁重的劳动,家里和地里的活女人都能干。她们都习惯用头部顶水和其他物件,而不是用肩挑和挑手提。
朝鲜族几乎人人都能歌善舞。人们说“长袖善舞”,鲜族人喜穿长裙长袖衣服,舞起来自然是好看的了。连老大爷、老大娘几步简单动作的舞蹈,也非常优美动人。女人经常出来表演的,有长鼓舞、红绸舞;男人经常表演的是帽子上的大长穗舞。洋琴和木琴、手风琴,是伴舞的主要乐器。朝鲜的民歌优美动听,像《桔梗谣》、《春耕谣》等,则是让人百听不厌的。
朝鲜族的民族体育,更有其悠远的历史传统,在民间极其普及,其中,跳板、摔跤、荡秋千是他们的长项。男子比较喜爱的是摔跤,主要是民族式的角力,不许用拳头和脚伤着对方,也不用背部着地计较输赢,只要将对方摔倒即算是结局。女人则喜欢跳翘翘板和荡秋千。每逢端午节和中秋节,年轻的女子都要穿得漂漂亮亮,成群结伴地做跳板和荡秋千游戏。荡秋千最是她们的拿手戏,她们能像燕子般地凌空飞舞,并在秋千板上做出各种舞姿动作,坐在四周围观的男女老少,一边为她们喝采,有的也在一边饮酒唱歌为之助兴。
拔河是鲜族一项古老的比赛项目,每次比赛规模都很大,经常是村与村、队与队之间在节日里举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周围参观的人更多。因为鲜族人是以种水稻见长的民族,因拔河的绳子都是用稻草搓成的,直径可达2米多粗。赛完之后,得胜者将绳子抬回村去,然后全村的人摆酒席庆贺。抬回去的赛绳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人们多用它纺织些器物使用,以作将来办事吉利的预兆。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节正值上海世博会举办,又逢高考结束、南非世界杯开赛。所以可以说,今年的端午节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妈妈说:“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6
除夕之夜,热闹非凡,鞭炮争先恐后地响了起来,一束束火花窜上天空,轰地一声在天空中绽放,我越来越激动,可我激动的并不是可以拿到大红包,而是我可以吃到我们老家那儿过年常有的“福饺”。
福饺福饺,顾名思义,那便是有福气的饺子,这饺子可不是一般的饺子,它分为三种味道、三种外皮。加起来便是六六大顺。
首先,饺子的三种外皮十分特别,并且纯天然无色素,第一种是胡萝卜汁皮,是由今年新磨的小麦粉和新丰收的胡萝卜压榨成汁后又和的面皮。成品红通通的,寓意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第二种是芹菜汁皮。它是由今年新磨的玉米粉和新丰收的芹菜压榨成汁后又和成的面皮。成品绿油油的,寓意着身体健康。第三种是艾草糯米皮,它由今年新磨的糯米粉和切得细细的艾草和成的面皮,又糯又软,寓意着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无忧无虑。
其次,饺子里面包着不同的`食材三种味道,也分别寓意着不同的意思,比如第一种包的是蜜枣,寓意着新年天天甜甜蜜蜜;第二种包的是金色小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第三种甚至会包一元硬币在里面,寓意着新一年财源滚滚。这三种味道,三种面皮合在一起便是九种福饺,寓意着我们相处的日子地久天长,真是奇妙!
“终于端上来了!”
我心里一阵狂喜地叫着,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了那盘福饺,闭着眼睛选了一个,送入口中。一阵艾草的清香在我口中回荡,“咯噔!”我的牙齿咬到了一个坚硬的金属,我连忙吐出来,原来是一枚硬币!我的脑袋一转,心想:这一年,我肯定会无病无灾,无忧无虑,我们家会也会财源滚滚哟!
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美食真是有趣,我们要尽力保护它们,可不能在新世纪的海洋里没有了它们的身影……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7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蒙古族的待客礼仪是有客必待,不分远亲还是近亲,不管常客还是初来的人,均以满腔热情,真诚相待。
客人来到蒙古包,主人会从蒙古包里出来迎客,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要出来迎接。迎接客人时,主人一律服装整洁,戴帽或扎上围巾,绝不会光着头。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来客要在院子外下马,牵马进院子。同样客人是长辈或老人时,主人要接过马缰,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施礼请安。这都是因为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长辈、老人也要以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进屋后,主人要让客人上边坐,若主人是老人,则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以西为尊,所以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东侧则为女主人或媳妇专坐的位置。不论主人、客人,在得到长辈的允许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稳时,方可盘腿就坐。
宾主落座以毕,便进一步详细问好。从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平安,牲畜兴旺,草场繁盛,一直问到邻里太平。被问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问安时,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以后的长谈中才慢慢说明,在当时是不允许说一些不吉利和不顺心的事情的。至此,迎客礼仪告一段落,大家拥坐蒙古包,开始谈日常之事。作文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8
朝鲜族,不管是建筑、服饰、饮食都非常具有特色。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吧。
朝鲜族的多数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地板隔成单间,各个屋之间有门道相连通。屋内设有平地火道,即使在严冬,在室内也非常的温暖。内部设置的都是推拉门,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木制家具。屋内没有床和桌,吃饭只用小的茶几,进屋时一定要脱鞋,里面是没有椅子的,只有坐垫,进去后都是盘腿而坐在地板上,非常具有传统特色。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穿素白衣服,白色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意义。妇女穿短衣长裙,这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点。短衣朝鲜语叫“则高丽”,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虽然简洁,但是看起来非常美丽;长裙,朝鲜语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朝鲜族妇女现在依然穿这种衣服,保持了他们的传统特色。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脚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穿这衣服,显得人很直爽豪气。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切,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的,是一种非常美味的点心。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入口后,柔韧耐嚼,凉爽清淡,滑顺润喉。让人回味无穷。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大缸密封制成。泡菜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可口。泡菜味道的好坏,还能辨出主妇烹调手艺的高低。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吃。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朝鲜族了呢?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9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沿海地区--美丽的湛江。每当正月初十的晚上,小广场上都会聚集很多人,他们正在举行的习俗是--请神求平安。
今年寒假,我有幸跟着妈妈回到湛江农村,准备一览这精彩的习俗。
当天晚上七点多,刚吃过晚饭后,小镇上的广播里便传来了一阵鞭炮声。于是,我们急忙奔到广场上,眼前的一幕让我和小伙伴们惊呆了。只见场外站着许多围观的观众;在广场的正前方,站着一大群穿着统一黄色衣服的人,他们手上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有的在打鼓,有的在吹唢呐,还有的在敲锣,叮叮当当,演奏成一曲美妙的音乐;再把视线转到广场中央,天啊!广场中间竟然堆放着一根根树刺!每根都有4厘米长,一根根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直径大约有8米长的圆形。我想,如果人躺上去,岂不是会血肉无存?那这个摆设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正当我纳闷之时,一位身穿白色衣服的主持人拿着麦克风走到广场的正前方,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但我却听不懂,因为他是用湛江那独具特色的语言--雷州话来为我们演讲的这时,他把手一扬,指向广场的另一端。原来是家家户户都派一个代表,抬着鞭炮向广场中央缓缓走去。虽然在城市是不允许放鞭炮的,但在农村,它们可是重头戏。
“噼里啪啦!”在鞭炮声的迎接下,人们开始唤神了。他们拿起鞭炮,把它拆散,围在了那一堆刺旁,开始燃放。场外的人立刻躲在一旁,一阵阵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整个广场立刻被一阵浓浓的烟雾包围着,到处朦朦胧胧,白茫茫一片。但是,人们还在不停地放鞭炮,一阵连着一阵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响彻云霄的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开始请神了。只见五六个年轻的小伙子抬着神像用力地摇来晃去,尾随后面的,是一些赤着膀子的大汉在手舞足蹈,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而场外的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有的老大爷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有的年轻人想用手机把精彩的一刻拍下来,有的奶奶手里拿着一小撮香在拜神,还有一些胆大一点的叔叔,点燃了一些小鞭炮,掷到圆刺里去。
过了一会儿,只听妈妈喊:“来了!”我的视线立刻转移到了广场中央,只见一位大汉赤着膀子,手舞足蹈地挥舞着。他的眼睛大如铜铃,鼻翼张开,嘴巴呼出的仿佛不是气,而是法力。他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好像要把天撼动了;脚用力地踏舞着,仿佛要把地震动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躺在了那个堆满刺的圆堆里,滚了一大圈。我倒吸一口凉气,害怕地问妈妈,为什么那个大汉被刺扎到却没有感到疼痛呢?可妈妈却说,他已被神附体了,根本不知道在就在干什么。当那位大汉滚过刺堆后人们便纷纷涌上去,争先恐后地想把那些刺。听说,把刺放在家里,家人就会平平安安,放在牲口舍里,牲口就会长得肥肥壮壮。
家乡的习俗真是有趣又神奇!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10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从小,我就会唱这首童谣《行花街》。广州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
现在,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都有十大花街了。每个花市在主要街道搭棚架摊档售花,这些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花市的出入口处,都搭起迎春花市牌坊,绚丽辉煌,雄伟壮观,各有特色。腊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开始,十里花街就张灯结彩,“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整个广州融在一片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中。
除夕夜,也许祖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正在收看春节晚会,而我们却会去逛花市。吃完年夜饭,爸爸妈妈都会带上我,有时去天河花市,有时去越秀花市……无论哪个花市,都是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的。人们脸上都带着欢乐的笑容,仿佛把一年的开心与幸福都写到了脸上。大家手中拿着刚选到的“心水”花,一边逛着,一边与同伴闲聊。花市长街上那五颜六色的花儿,也仿佛和人们一样开心,在诉说着一年的收获与幸福,期望着美丽的憧憬!我最感兴趣的是每个花市的牌坊,雄伟壮观,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亚运、科技、西关文化等,设计都很妙。
这就是广州的花市,朋友们,你喜欢吗?欢迎你也来广州逛花街!
【民俗民风的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民风民俗作文十篇
2.民俗民风作文
3.民风民俗
4.民俗民风的作文
5.民风民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