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是枞阳县,这里是铜陵市偏远的一个小县城,但在这里的文化习俗却也不少。
在枞阳县,最有特色的是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这足以说明它的重要地位。黄梅戏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其中我们枞阳算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
在我们这里,傍晚时分,在广场经常有老人在广场上运动,腰间总是带着小音响,一边走一边听,就好像青年沉浸在音乐里一样的回味。也有人在广场上架起一个幕布投影着给大家放黄梅戏看,没过多久周围就有许多老人来看黄梅戏,也有小孩子在周围玩耍大人们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偶尔也有路人经过,有兴趣的人也就在周围停下来看一看,有急事的人也听一听,然后,又赶路去了。
除了黄梅戏,枞阳的武术,也是名不虚传的。东乡武术在安徽很有名气,过去的枞阳县周潭镇,就是东乡武术的发源地,东乡武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拳术套路,二是械术套路。所有的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谱诀,东乡武术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用品哪怕是毛巾都可以成为武器,在中国是一门很好的武术。现在这些文化遗产,主要是用于自卫、健身,也用于现代反恐擒拿,武装侦查,让这些武术都得到传承,并使其重放光芒!
除了精彩的武术,在我们这里,节日的仪式也丰富多彩丰富,很有特色的。在春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过年,吃年夜饭,晚上看联欢晚会用来守岁;元宵节的时候我们会在家里吃着元宵;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吃着粽子,鸭蛋,还有豆子,只可是我们老家山里那边没有龙舟,只能在电视上看划龙舟比赛呀!
民俗作文 篇2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民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民俗。
民俗作文 篇3
民俗,本是些不经意的习惯罢了,当大家这已不是个人的偶然行为时,它也就有了文化的意味。
徐州是那样的古老,“自古彭城列九州”,经六千年文明的陶铸,乡风民俗中自然会有几分古朴与厚重。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办,徐州素有南国屏障、北国锁阴、五省通衢之称;南来北往,东游西荡的商贾僧侣、迁客骚人,或云集、或羁留,难免会留下些许印迹。一层层积淀下来,融入乡风民俗之中,如此又构成了徐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当我们走在大墩子古文化遗址,随意捡起一枚陶片,如同捡起一个美丽的传说。把它们串起来便是一部向我们走来的史传。现今徐州人使用的土陶器上,依然可见那史传中特有的纹路和色彩。不过,我们已将其归入了民间艺术的行列。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个村姑拎着这绘满花纹的陶罐去溪边汲水。远远望见劳作于田里的情哥哥,不禁唱起:“妹妹提水到小河,遥望哥哥在山坡,有心上前叫哥哥,又怕哥哥不理我。话难说,情难搁,亮亮嗓子唱首歌……”一不小心,罐儿摔破了,溅湿了姑娘的衣裳,也润泽了一册率意天真的徐州民歌集。
在徐州这方土地上,任意掬起一捧土,你便可以认定它曾被哪匹战马踏过。大大小小二三百场征战。饱经战火的山野间还会响起“牧童拾得旧刀枪”的悠悠歌声。黄水一次次扑来,黄沙一层层掩埋,受灾难太多的徐州人,脉搏里涌动着本能的顽强与抗争精神,汇聚成强悍的民风。
徐州人的重义贵友之风,大概滥觞于“季札挂剑台”的传说。人死信义在,何况活着的血性男儿?说到交友,不能不说到喝酒。无论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聚,还是细酌慢啜、谈笑风生的雅集,总是氤氲着古道热肠。徐州人喝酒爱打“酒官司”,且打起来没完没了,为得是让客人喝好。“喝好”的标志是几分酩酊后的称兄道弟、口无遮拦,否则便是主人失职了。“酒令大于军令”不知何时在这块土地上俨然神圣起来。
刘邦崛起于阡陌,徐州成了帝王之乡,于是徐州人的骨子里刻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狂傲。“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引车卖浆之徒亦不乏“大家风范”。刘三哥当了皇帝后回归故里,不是还要大宴乡亲、醉歌“大风”吗?看人家混的,衣锦还乡,落根归根,总萦绕在那么多游子的乡魂里。
活得艰难,便要想方设法多些“红火”,不然,岂不白活了?四时八节,那是该欢庆的日子,要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才好。平日里大吃大喝人家会耻笑你不会过日子,节日里冷冷清清、缺这少那,人家便会笑话你日子不过得不红火。
年是大节,入了腊月“草棒成神”,也就开始“办年”了。年货办得越多超好,馍馍蒸得又大又白,要笑开了“花”才好。正月十五是“小年”,蒸面龙蒸面灯蒸菜角、吃元宵,观花灯。二月二、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十王、九月九……直至腊八,祭灶,忙忙碌碌又是一年。节日里有种种嬉闹的形式,形式里又隐含着深蕴的情结。过年时,徐州人还会让牲畜们享受一番,“打一千、骂一万,大年早上吃顿饭”,农人要把饺子等美食送给老牛们吃,体现出黄土地上人与老牛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婚丧嫁娶是人生之大事,更需要排场,热闹一番。
喜事要“闹”,越闹越喜,闹亲闹喜闹红火。不闹就没了滋味。一个“闹”字道出了徐州民俗文化的主色调。但徐州人闹而不野,有着教养上的分寸和礼数上的讲究。没有狂欢节式的歇斯底里。如徐州人的“闹洞房”,一般都较为文雅,粗俗的做法往往受到指责。这或许是徐州“近齐鲁,尚儒学”的原故吧。徐州地区兴“送房”,众人围坐八仙子,唱起《送房歌》,让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欢天喜地地目送新人佳偶入洞房。还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如《撒帐歌》:“一把麸(福)子,一把枣(早),明年生个白胖小。”闹得多有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子孙满堂,寿终正寝的,徐州人叫“喜丧”。扬幡动乐、披麻戴孝的仪式中,确也升扬着一种隆重与庄严的气氛。
民俗作文 篇4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女,西藏以其博大、宽广、神圣养育了勤劳善良的藏民。藏民以他们特有的文化快乐的以自己的方式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
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顾名思义,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盐三种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提取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先将鲜奶加温煮熟,晾冷后倒入圆形木桶中,桶中装有与内口径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竖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圆盘,打酥油者紧握本柄上下捣动使圆盘在鲜奶中来回撞击,直到油水分离。这个过程就叫做“打酥油”。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现在,手摇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
喝酥油茶时还有一套喝茶的规矩。客人坐好后,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将酥油茶斟上。倒茶前将茶壶轻轻晃荡数下,意将壶里的茶搅均匀。饮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干,且不能发出响声。主人对客人的茶碗总是添的满满的,以表示礼貌。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摆着不要动,等告别时,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当地饮茶习惯。酥油茶营养非常丰富,喝后还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爱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一种家制酒。青稞酒制作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稍加降温后加进酒曲,装进木桶或淘罐加封发酵3——4天后,在加一定比例的清水,几天后便成了清爽可口的青稞酒。每当亲戚、朋友团聚或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给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无名指沾少许弹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后小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后满杯喝干。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送接哈达有讲究: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堆谐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从小就受到了歌舞的熏陶。他们用歌舞表达自己的各种各种感情活动及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理状态。藏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有人说会走路就是会跳舞,会说话就是会唱歌。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西藏的民间歌舞浩如海洋,而堆谐则是西藏民间歌舞中的一种。堆谐是藏语的读音,“堆”是西藏的一个地方,“谐”为歌曲之意。这种具有快节奏表演、粗犷朴素的舞蹈,后来被艺人加工提炼,又有了各种舞姿,如踢踏舞的强节奏、扣胸挟臂的舒情浪漫,都在堆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藏戏在西藏以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流传至今已相当普及,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艺术。
民俗作文 篇5
1. 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2. 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3. 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4. 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5. 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6. 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7. 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8. 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9. 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10. 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11. 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 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13.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14.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15.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16.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7. 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18.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19.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民俗作文 篇6
“噼里啪啦!”窗外,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不绝于耳,唉,有啥办法,谁叫今儿是大年初一呀,一大早就消腾个不停。我迅速穿好衣服,敏捷的跳下了床。爸妈早就起床了,这不,在客厅里忙的那是不亦乐乎。老妈提着喷壶挨个给花洒水,老爸则穿梭于客厅与卧室之间,气喘吁吁搬着桌子。呼,又是一个忙碌的“年晨。”
我坐在沙发上似乎显得与庸碌的家庭气氛不怎么协调,要不,来干点活吧!说干就干,嗯……就从这地开始吧!我猛地站起身来,从卫生间里拎起一把扫帚,又端起一只簸箕,先将大门打开,把簸箕放在了门槛儿边,然后弯下腰,紧拽住扫把柄,随着两手的摆动,身子也向我的后方慢慢退后。地上的垃圾(这都是本人昨晚守岁时留下的“人造垃圾”)还真不少,过不多久,那杂乱的小垃圾便堆成了一座矮矮的小山,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乐得合不拢嘴,嘻嘻,待会儿爸爸妈妈知道后一定会夸我呢!想到这儿,我扫地的频率又加快了许多,很快,簸箕里就已铺上了一层薄薄的小灰尘小垃圾。我抓着扫帚,兴高采烈地拉着妈妈来看门槛儿边簸箕里的战利品。我喜滋滋的把守在门边,等着妈妈前来好好夸奖我一番,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天呀!”妈妈的一声大叫把我从喜悦中拉回了现实,只见妈妈急忙把即将要倒在门外的簸箕连同里面的垃圾又迅捷地搬回了家,又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扫把,踏出门外,将外面的垃圾一点点扫进家里。我惊得目瞪口呆,真是奇了怪了,平时,我们都是把家里的垃圾扫到外头,而现在,妈妈却将外面的垃圾扫进家里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放下扫把,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这个地方大年初一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扫地绝对不能从里往外扫,要不然,就会把家里的”财气“、“如意”给扫出去了;所以呢,要从外往里扫,这样子也就可以把外面的财气扫到我们家来了。”听罢,我连忙拿起扫帚,将外面的“财气”一股股聚往我家。
事后,我又在网上查到,其实,咱们江苏地区呀,在春节期间也有好多禁忌呢:诸如大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等等。透过这些习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我国古代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从这些老习俗背后领略到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民俗作文 篇7
每到过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自家院子里观看舞龙了!舞龙是要预约的,过完小年,家人就早早地把贡品准备好,在家里激动地等待龙灯的到来。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大年初一终于到来了。舞龙的人一到,我们就高高兴兴地跑到院子里观看,龙还没开始舞,院子里的人就激动的不得了。鞭炮响起了,龙也开始飞腾,鞭炮放得越响,龙也舞得越欢!
“哟呵·……”只听领队一声吆喝,龙头抬起来寓意龙醒了。然后身子也一点点地动了起来,随着噼里啪啦的鞭声,龙开始飞腾了。鞭炮燃起缕缕轻烟,巨龙在这云间飞腾。周围的小孩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大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快乐。爷爷拉着我的手,在龙的身体下钻来钻去,此刻好像自己也飞起来了一样。
鞭炮声越来越响,我害怕地捂住耳朵,却又止不住那种兴奋的感觉。只见一位身穿黄袍、手持龙棒的老先生走到龙头前,双手作揖,嘴里念念有词,虽然一些句子没听懂,但他那庄严郑重的样子让我大气都不敢出。接下来,只听他身后的一群人“嘿"的一声,鞭炮越发地响了,满天都是烟花。龙也舞得更欢了,龙头跟随着“龙珠”的人,旋出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弧线,龙身随着锣鼓的节奏,一圈圈地旋转,时而俯冲,时而昂首,场面甚是壮观。
当龙尾和龙头相对时,也就是高潮时,我们纷纷拿出烟、肉、鱼、鸡、鸭这些准备已久的贡品,庄重地放到前面那张大的`黄色桌子前摆好。听姥姥说,人们之所以这样敬龙、爱龙,是因为传说龙是神,有替天行道、降灾赐福和支配乾坤的巨大力量和权势。所以它可以让天下有九年水灾,七年旱灾。但是我们如果敬重它的话,它也可以保佑我们幸福平安。所以人们觉得龙有威可敬,有德可怀,便着意求龙祛祸布福。大人们纷纷领着小孩子们虔诚地磕头作揖,心里默默地祈祷着新年新气象。
“砰!”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烟花散开,金色的阳光映衬着,仿佛化成了千万条新的希望坠落下来。刚才的那位老先生拿出了一大堆红布条,说是能保平安。平安谁不想要啊!大人小孩便一窝蜂地拥了过去。
那条黄色的龙围着院子游走了一圈,又游向别处了,我们当然是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也跟着那条可以保平安的龙走到另一个地方。但不论走到哪里,人们对它的喜爱是不变的,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永远不变的。
民俗作文 篇8
傣族在普洱全区均有分布,以景谷、孟连、澜沧、江城、宁洱、墨江、普洱居多。景谷、孟连的为傣那支系,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江城土卡河的为傣社毫支系。景谷傣族多住平房,土木结构,以茅草或瓦覆盖,进门为中厅,设煮饭、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支有铁三脚架,厅中铺床,供待客用,中厅左右两厢小房为主人寝室。房屋结构有落地式和干栏式两种,干栏式的掌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放柴禾和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冬暖夏凉,以竹木为建筑材料,以杂木为主,多用红毛树、锥栗树、黑荆树当柱,以竹片或木片做椽.房顶盖草排或板瓦不等,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木板或竹笆围墙,楼后搭有晒台,孟连、澜沧、江城整董等地傣族居住干栏式屋。江城土卡河傣社毫支系人居住落地式鸡罩笼房。
景谷傣族的服饰,男子头缠白头巾,节日期间爱戴毡帽、身穿白布对襟衣,宽裆子。妇女穿统裙、上衣为宽袖敞领,领口上衬白布。多数人喜欢白、蓝、黑三色,老年多穿深色,少女喜穿浅色。老幼均喜戴银耳环、玉手镯男子有纹身习俗,从四肢到胸部、背部都可纹,纹身图案较多,有动物形态、花卉图案,更多的则是刺些祈愿祝福之类的傣文,或是佛经中一些有影响的名言。傣绷人服饰,妇女喜爱紧身短上衣,深色长统裙,系银扣腰带,耳坠小巧的银耳环,喜欢白包头,多数用自纺自织的横幅红花条纹包头。新中国建立初期,也有以此花纹布为裙的,故被他族称为“花腰傣”。傣绷男子服饰趋于汉化。老年人穿大摆裆土布裤子,对襟土布上衣,戴毡帽或包白布包头。妇女留长发,不编辫子,只是挽结在后脑上插上银发针,然后用花包头盖上,傣绷人普遍喜欢黑色服装。傣社毫男子不纹身,不镶牙,已流行时装,妇女上身穿紧身白布衣服,两襟对开,钉有12对银质双纽扣,下身穿青色统裙,坠耳环、头包头巾。
傣族青年谈情说爱称为“另卜少”、意为串姑娘。有邀伴进行的,有单独进行的,相爱后要互相送信物如花边带子、耳环、首饰等。结婚无须双方父母同意,但须按婚俗完成各项聘礼,方许成婚,婚龄一般在20岁以后。结婚聘礼较多,景谷江东傣族婚前下聘,男家须给女方家长酒2壶、肉5斤、面条4把、红糖20余斤,柴1500斤,吃奶钱100元。此外要送给媒人猪头一个、枕头一个,鞋子一双,还要送给头人若干斤米和肉。婚后回门要给女家2元4角钱,一丈布。傣绷人的婚姻较自由,只要双方相爱,即可告诉父母请媒提亲,用钱做聘礼,数量多少根据各自财力而定。由于受婚配条件限制、傣绷人普遍为近亲结婚,没有同姓不婚的限定,婚礼较简单,穷困的备办些芭蕉、甘蔗等果品和烟酒,请亲友来祝贺举行仪式即可,富裕家杀猪请客吃饭,不搭棚不抬轿,也不吹拉弹唱,举行婚礼时由长者拴魂线,教以做人的道理,祝福贺喜,夫从妻居较为普通,从居多少年,由双方商量决定。
景谷傣族行火葬和土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要火化。死人后要请佛爷念经超度亡灵,主人家备办佳肴殿给佛爷和尚,要杀猪牛井招待亲友和帮忙的人。超度亡灵后把尸体抬到林里埋葬,头朝东,脚朝西,用白布裹尸后用木板或竹笆出殡,葬后不垒坟,不立碑,后人也不扫墓。年节日到佛寺赕佛、滴水,由佛爷念《滴水经》,把后人献给的祭物献给亡灵。有名望和僧侣等级高的佛爷和尚死后要竖碑,形如佛塔,从“撒迪”级起,地位越高碑塔级越多,碑上刻花卉图案,无文字。傣绷人死后,要请佛爷和尚念经超度,家人为死者做功德,然后用木板做棺材埋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行火葬。傣社毫人死后行土葬;殡殓用棺,垒坟为志,但无碑文,仅用石块围圆。成年人死后,要杀一头水牛、一头黄牛作祭品,出殡要请哈尼族“嫫庇”推算选择。
民俗作文 篇9
瑶族的婚礼是这样的: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
而瑶族的礼服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喜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瑶族的节庆活动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是瑶族隆重的“盘王节”。节日里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整个舞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民俗作文 篇10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主要的活动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给他们。
结尾: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推荐】民俗作文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4.民俗作文合集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