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300字

2022-02-07 民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300字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俗作文300字 篇1

  寒假开始了,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而孩子们也盼望过年。可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礼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孩子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孩子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民俗作文300字 篇2

  新春,我相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来,咱们废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讲一讲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新春吧!

  你知道咱们的传统节日新春都要有那些东西呢?嘿嘿,没错,新春咱们要准备:鱼、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买鞭炮、对联和福字。下面,就让我讲讲我这一次过年的经历吧!

  早上(当然,不是过年的那天早上),老妈带我出去买鞭炮、对联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摆满了买年货的摊子。我对老妈说:“老妈,咱们先期买鞭炮吧!”老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走进了一家买鞭炮的店铺,我相中了几盒小鞭,我对老妈说:“老妈,我要这些。”“没问题。”老妈爽快的说老妈也买了些挂鞭。

  买完鞭炮,老妈又带我走进了卖福字合买对联的地方买了一些福字、对联等回到家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买完了东西,我们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对联堆在了门上和墙上。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老妈每年货的经历(以前都在爷爷家玩,没空去),怎么样?

民俗作文300字 篇3

  我的家乡在农村,家乡的风俗很多,最热闹的就是元宵节的走会。我们村分为三个排:中排,东排、西排。每年的元宵节都要走会,一般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正月十六、十七东西走。这三天,全村的人都会参加,加上串门的,看亲戚的,看朋友的,还有三里五乡来凑热闹的,简直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严严实实。

  为了这个会,一进腊月,村里人就开始忙活,打扫卫生,屋里屋外,屋前屋后,都打扫干净,所有东西都焕然一新,还要备足年货皂甙亲戚朋友。街道要张灯结彩才能显示节日的气氛,村里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街道两旁,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异常壮观。

  到了正月十五,村子开始热闹起来,显示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们一个个精神十足,把鼓敲得震天响,显示着各排的气势。各村的表演队也上场了,扭秧歌的,唱戏的,练武的,每隔不远就是一个。观众们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街道旁有各种摆摊的,卖糖葫芦的,棉花糖的,画糖人的、吹糖人的,还有各种小玩意,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民俗作文300字 篇4

  进入新源民俗艺术博物馆,我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有知识的海洋,有智慧的大山,有历史的皇宫,仿佛一个古代的民俗山洞,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砖雕,它们有唐代的,也有明代的,大的有老虎,小的有食盒,有的是皇宫贵族使用,有的是老百姓所用,都做工精美,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展厅的“如瓷之家”。我们跟着讲解员观赏了很多陶瓷。我最喜欢的是青花碗。青花碗分大碗、小碗和中碗。它们全身淡蓝色,身上画着不同的图案,绿叶衬托着花朵,显得格外美丽。它们虽然没有钻石的光芒,也没有水晶的富贵,但它们身上散发着淳朴的味道。它们是古代人用来装食物的,就像现在我们使用的冰箱。

  在博物馆,我们遇到一个大学生在刺绣工艺品。听说就在高陵,有一位民间艺人叫做牟玉娥,1916年出生于高陵张卜乡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她酷爱刺绣,在20xx年临终前三年加班加点完成了十二生肖袖珍绣花鞋和100双虎头鞋,还创作百虫百花绣帐等一大批精美的工艺品,为中国争得了极高的荣誉。

  夕阳西下,谁也不肯走。是啊,谁愿意离开这个仙境般的世界呢?

民俗作文300字 篇5

  今年“五、一”节,我和妈妈一起游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青云山位于安丘市东,是沂蒙山的余脉,东北西南走向,半绕安丘城。听了导游阿姨的介绍,我恨不得马上变成小鸟,飞到青云山。

  当我们来到青云山脚下,抬头仰望,整个山都被雨雾笼罩着。山上,金碧辉煌的寺庙若隐若现。

  我们开始爬山了。

  青云山有很多名胜古迹,像“接云寺”。“揽月塔”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接云寺。接云寺是由正殿、偏殿、麦姑庙,魁阁四个部分组成。我们先到了正殿,里面供着三皇圣祖,又来到了偏殿,里面有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医。

  看完接运寺,我们需要过一个吊桥,游人都在桥上用力摇晃桥,把桥弄得东倒西歪,我脚下一滑,摔倒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过了桥就到了少数民族村寨。在那里。我饱览了傣族,佤族,哈尼族的风俗特色。他们载歌载舞地欢迎游客。看到了他们的房屋,他们的服装。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自有各自的风俗,特点。我喜欢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俗课。我会记忆犹新的。

民俗作文300字 篇6

  一大清早,一声声吆喝声便传遍了整个大街小巷,小街上人很多,多得好像容不下这么多人,虽然有些嘈杂,但也十分的热闹。每个人从身边路过,伴随着一阵阵香气,伴随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什么东西令他们如此幸福?早点。

  孝感早点并没有上海那样食物美味,又不如重庆那边辣得有特色,也没有国外那边满街的芝士味。我们孝感的早点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最淳朴的。

  孝感米酒,应当属于最出名了,由于它选才考究,制法独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又闻着有种隐隐的酒香,却怎么也喝不醉,食用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品种也很多:枸杞米酒,槐花米酒,桂花米酒,樱桃米酒,银耳米酒......,种类繁多,但样样都十分美味。

  老人带着小孩去吃热干面,老人呢,在旁边点壶龙井品茶,小孩就在旁边吃着,吃完抬起头来,满嘴都是芝麻酱,用小手一擦,却越擦越脏,热干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后,再淋上芝麻酱,香油,香醋,葱等配料,更具特色.吃起来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有种很爽口的辣味。

  中午,吃早点的人们都散了,但卖早点的人们又忙了起来,准备着第二天要卖的早点。

民俗作文300字 篇7

  早上起床后,我匆匆的吃完早饭,就和妈妈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对联。家中有两副对联,一副贴屋门上,则另一幅帖街门上。

  家乡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拿着椅子和胶带,放好位置用胶带固定好对联,将对联贴好以后。家乡就要打扫屋子了。妈妈负责屋顶和墙壁的干净,而我负责擦桌和扫地。为什么没有爸爸呢?因为爸爸在忙着挂灯笼。我认真的把桌擦得干干净净,妈妈更是夸张,她把家乡的家打扫的一尘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张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里的水可真凉呀,把我的手冻的直发抖,可是我并没有退缩,继续着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点左右,家乡才把家里收拾完。

  到了晚上,家乡都会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觉。直到过新年的早上,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之中。我出门一看,真是满是“红花”红满地呀。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光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民俗作文300字 篇8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对联,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吃饭的时间到了,在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为这样可以去除“怪兽”来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灯要一直点着,这样可以表示来年前程光明无阻。到了晚上要包饺子,在包的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一切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到了半夜12点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因为12点后为新年,放鞭炮是喜庆新年,这个时间放鞭炮表示万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

【【精品】民俗作文300字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汇总8篇01-07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汇总9篇12-10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汇总八篇11-26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汇总7篇02-05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汇总5篇01-28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汇总五篇04-19

【精品】民俗民风的作文汇总7篇02-27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五篇06-06

【精品】春节民俗作文5篇12-14

【精品】民风民俗作文合集五篇12-10

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民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