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作文

2021-06-05 七夕节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夕节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夕节作文 篇1

  x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窗外,静谧的清晨再也听不见鸟儿深情的诉说,绚烂的朝霞也早已伴着薄暮空潭曲的愁雾浓云仙然而去,昨夜“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的在夜空中粲然而笑、搔首弄姿的群星也醉醺醺地痛饮着与明月交过杯的红酒,随着朝霞悄然沉寂在西方的碧海之中。一切都被渲染上了一层令人目迷神醉的诗情画意,一切也都沉浸在秦观《鹊桥仙》的无尽遐想里。七夕,一个令世人骚人搁笔、浮想联翩的节日;7.7,一个“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娇花照水的数字。当然,世人皆醉吾独醒,一贯不拒凡俗、特立独行的我对于此的看法,当然也是与人们大相径庭的。

  经过了舟曲、汶川特大泥石流的摧残,我千疮百孔的中原大地有变得惨不忍睹、满目苍夷。或许我们都能明白,不论怎样亡羊补牢,逝者都不会再含笑九泉,更不可能起死回生了,而生者终究摆脱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也终究无法抗拒星汉凄迷的寒夜“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的黯然神伤。历经了举国上下苦雨凄风的哀悼日,华夏儿女迎来牛郎织女所日思夜想的七夕。当然,从传统意义上讲,作为一个小学生的我,在这样的节日,也只能在“万人空巷斗新妆”之时噤若寒蝉地等待,披红挂彩的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那一刻,但或许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闭月羞花的时节,也只有在我淡妆浓抹的梦萦招蜂引蝶了。但在我看来,七夕并非仅仅是人们振臂高呼的情人节而已。今年的七夕,不也让我们铭记了汶川之殇,舟曲之殇了吗?七夕,应该凝聚着对未来的一种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的向往、憧憬与企盼,企盼的是美好的明天!为了七夕这个“忍顾鹊桥归路”的日子,为了与对方一往情深地相见,牛郎与织女不就在度日如年地企盼着吗?他们也同样向往着美满的未来,也同样憧憬着与自己海誓山盟的人相见。这是多么纯洁而有望穿秋水的寄托啊!而如今,真正能明白这种无私的寄予的人又有多少呢?难道七夕,就单单是为了与情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地相依相见吗?如果只是如此,那七夕便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谁人能真正体会到那胜却人间的憧憬与希望,谁又能真正懂得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背后所蕴含着的纯真的留恋与记忆呢?纵然这如梦似幻的七夕之是一个萧萧瑟瑟的神话,那书写下这样泣涕零如雨的传奇之人,也定然会希望后人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今年的七夕,不同往日,对于生灵涂炭的灾区人民,今后的每一年七夕,都是对他们最真挚的.祝福,每一个在七夕享受欢乐时光的人,也定然不会忘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灾区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多难兴邦的民族,但同时也是一个厄运打不垮的民族;七夕是一个美丽的节日,但同样也能寄予灾区人民最质朴但又无与伦比的希望与企盼。舟曲之殇,举国齐哀;汶川之痛,万民痛哉!七夕之时,我们定能够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而难民们也一定会不放弃生的希望,不抛弃对未来的憧憬与明天的向往,将这场与灾难的历久弥坚的战争持续下去!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七夕晚上的那一轮明月,定能够向灾区人民传达我们的心意!让我们都能在这空前绝后的七夕,一同为灾区祈福!七夕,漫谈……

七夕节作文 篇2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台湾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

七夕节作文 篇3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精选】七夕节作文集合三篇】相关文章:

1.精选七夕节作文200字集合4篇

2.精选七夕节作文700字集合7篇

3.精选七夕节作文500字集合10篇

4.精选七夕节作文500字集合九篇

5.精选七夕节作文800字集合5篇

6.精选七夕节作文300字集合六篇

7.精选七夕节作文400字集合7篇

8.【精选】七夕节作文400字集合六篇

上一篇:七夕节作文 下一篇:七夕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