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日记

2021-03-09 日记

学农日记1

  五下期末考试前,我和同学们参加了一次学农实践活动。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这次学农的地点——洞桥营地。

  今天是学农的第三天了,我们从营地走路到达了位于查口村的农业体验点。当地的爷爷奶奶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天下着雨,一路走来,我们的雨披雨鞋都湿了,连裤脚也湿了。休息了一会,爷爷奶奶就叫我们下地摘蔬菜了。我摘过草莓,还从没摘过蔬菜呢!

  终于来到了农田里,地上一片泥泞。我一不小心绊了一跤,险些摔倒。我的鞋底沾满了泥,我连忙踩进一堆野草中。我小心翼翼地走进苋菜地里,奶奶用一口标准的富阳话提醒我:“摘苋菜的时候,不要连根拔起。要先用指甲将菜柄掐断,再用手拔起来。”我依样摘了好几棵苋菜,放进菜篮里。雨水滴在苋菜上,显得晶莹剔透,让人感觉苋菜十分新鲜。

  除了苋菜,我们还摘了茄子、四季豆,挖了土豆。从农田里出来,鞋子上满是泥,走起路来沉甸甸的。奶奶教了我们几个擦去鞋泥的好办法:摘一棵无毒的植物,然后像抹布一样往脚上擦;或者,将脚伸进一个草丛中,然后用力摩擦,就可以擦去泥了。

  回到家里,大家开始一起准备午饭。我们打算做一道葱香土豆饼。生的小土豆皮很难剥,我们先将土豆煮熟,皮就好剥多了,只要撕开一个口子,然后轻轻一挤,土豆的衣服就脱去了。我们一会儿就剥好了两大盘。奶奶示范了一个标准的拍土豆姿势:用刀的侧面,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地将土豆拍成饼。我们排队一个一个拍土豆。有一位同学掌握不好力度,用力小了,土豆调皮地维持一个土包的样子;用力大了,土豆就成了碎末。奶奶就再次细心地教。他试了几次,终于拍出了完美的土豆饼。准备好椒盐和小葱,就可以起油锅了。先将灶膛里的柴火调小,把菜籽油倒入大锅中,然后将土豆饼一个一个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地煎炸。等一面略略焦黄了,就翻面。最后,撒上椒盐和葱花,用铲子搅拌均匀,香喷喷的土豆饼就可出锅啦!我和几个同学忍不住偷偷尝了一小块,嗯,自己做的,吃起来格外的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我从小就会背。通过这次学农,我体验到了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不能浪费。

学农日记2

  平心而论,我对这次学农是很期待的。对于老妈说我娇生惯养的言论我早已严重不爽,想借这次机会证明我的“强悍”!!于是在此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一天上网浏览令人毛骨悚然的蚂蝗图片。

  可是真正来到这里,冲击,除了冲击还是冲击。她家住的很偏僻,从宁乡四中要转3次车才能到达她所住的小镇,然后还要走大约40分钟的山路才能大她家。一路的颠簸的路途,逐渐萧条的景色。我隐隐了解到今后5天我要生活的地方。一路上,她一直在强调她家条件很差,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我知道,和我们比,她家肯定是有差距的。也许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扩大我们和她的差距,也许并没有她自认为的那样艰苦。我阿Q的这样自我安慰道。况且,本来就是来体验的,再苦我也不怕!!!

  我和孙一路上犹豫了好久要不要问她那个“你家有没有空调”的问题,最后还是忍住了没问,以免打击自己刺激她……

  真正到了她家,我想,当初我们应该犹豫的是,要不要问她“你家有没有电?”……万幸,她家有电。

  她家,一贫如洗。给我们住的房间,门上粘贴着“洞房花烛”的字样,据说,也是最凉快的房间。除了一张床,一张古老的已分辨不出木色的写字台,只剩下空空如也的水泥地。那张写字台,事后孙看了我的日记,指着它惊讶的问我:“写字台?”很显然,以她的定义,这不是写字台……

  大概是我们的.表情出卖了我们。她勉强笑道:“比想象中还要差一百倍吧?”我楞了楞,连忙摆手道:“没有没有,还好还好。”如果要我去演戏的话,我一定是最差劲的演员。她失望的表情同样出卖了她。她当时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吧?

  不久后,我们发现洗澡上厕所是个大问题。她家的浴室,那个勉强我称做浴室的地方。是一个比我高一点的地方,又黑又小,周围是泥墙,细看会在地上看到各式各样的昆虫。她家厕所,是非常典型的农村型,其结构之简单:一个缸上面两块木版,里面内容丰富……在此我不想多加描述~我率先冲进去观摩,在3米外的距离止步,不敢上前。孙在和我同样的距离回头……

  饭后,她叫我们洗澡,我们在“浴室”门口周围徘徊了好久,最终鼓起勇气对她说:“我们不敢。”

  后来我想办法,在我们住的房间洗,脚踩在一个很大盆里,用杯子往身上泼水。只有5天,这样我们都可以接受。关于上厕所,我呃……实在无奈。作为一个文明的21世纪高中生,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但由于求生本能,人体正常生理需要,我们——豁出去了!!!再说了,也可以施肥嘛……我和孙经过一番阿Q精神的洗礼后开始不再顾忌……

  这些问题解决后,我和孙决定做点什么。和她一起下田摘菜。她家是典型的自给农业,自给自足。当天要吃的菜当天摘了来炒。这一和城市迥然不同的过程,在我看来,洋溢着他们小小的幸福。当然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田里回来,发现身上多了10几个陀,用了易埃及强烈推荐的“黑鬼油”仍不见效果,这乡下的蚊子果然不是吃素的……

  饭前还有些时间,我们看她弟弟在扫稻谷,于是张罗着要帮忙。动作极其的——慢……还有门前那个有意思的压水棒(这个陌生的名词是在临走前一天我才知道的……),我和孙的生活用水都是用那个压上来的水。孙的力气比我小,所以压水的事都是我来。这里用的都是井水,很清凉。看着清澈的水逐渐溢满一个一个的水桶,这多少让我有点成就感。

  这里的空气很新鲜,四周都被树包围着,再加上是在深山中的丛林深处,很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晚上她们家都是习惯在屋前乘凉一小会儿,再回去睡觉。在这里看星星很漂亮。在城市只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我逐渐坦然了,这里也有很多在城市无法体验的东西,我想最后始终是得到的多。

  她实在是一个懂事到令人心疼的孩子。一样的年龄,可是成长却是这样的不同。她只比我大一岁。家里的家务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做。包括让我头痛无比的烹饪,她也游刃有余。和她比,我们拥有了太多的幸福。第一次这么深刻的体会到,我需要珍惜眼前。

【学农日记】相关文章:

关于学农日记12-20

学农03-13

学农日记作文1000字10-28

学农小结作文04-06

学溜冰日记01-21

学做菜日记10-29

悯农07-13

农夜07-13

学游泳日记 15篇09-12

鸡农生活02-28

愉快的一天日记 高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