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享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黄山集众山韵味之大成,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天下。从古至今,关于黄山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
“天下名景集黄山”,古往今来,黄山一直受到人们如此盛赞。的确,这是一座夺尽天工造物之神奇的山峰,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雁荡山的奇巧……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黄山后,留下一句极高的评价:“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集大成之美的独特魅力。
俊秀的峰峦划破波涛翻涌的云海直入重霄,缥缈得如仙家宝地
三足鼎立,三大主峰别样景致
黄山群峰林立,有名可数的就达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说。一座座山峰傲然挺立,或雄浑,或秀美,于天地间彰显着自己独有的风采。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高耸于山区中部,海拔高度皆在 1800 米以上,三足鼎立,蔚为壮观。
莲花峰海拔约 1864 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的第三高峰。此峰气势雄浑,中间主峰突兀,周围小峰簇拥,颇似莲花绽放,故名“莲花峰”。登上峰顶,恍若置身云霄,遥望四方,心旷神怡。在这里,还有一个奇观,就是峰顶四周的铁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连心锁,被寄予着恋人们心心相印、相爱到老的美好愿望。
在黄山群峰中,天都峰最为雄伟壮丽。从天都峰脚,沿“天梯”攀登 1 564 级台阶,即至以奇险著称的鲫鱼背。此处乃长 10余米,宽仅 1 米的石?,因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而得名。鲫鱼背两侧万丈渊谷,深不可测,人行至此无不战战兢兢。在古时,能登上天都峰的人寥寥无几,唐代的岛云和尚是现存文字记载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他曾留下《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光明顶为黄山第二高峰,亦是前山和后山的交会点。顶上平坦而高旷,不失为看日出、观云海的绝佳之地。
黄山四绝,令人惊叹的大美
千百年来,黄山数不尽的胜景,看不完的奇观令人流连忘返。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黄山绵延数百里,比比皆松,将这块宝地装点得生机盎然。黄山松以石为母,扎根于岩石裂隙,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彰显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它们苍翠浓密,形状不一,或刚伟挺拔,或虬根盘结,或翠枝舒展,那千姿百态,奇得让人叫绝。玉屏楼前的迎客松作为黄山的象征,已为众人所熟知。它倚崖而生,姿态优美,树干中的一丛枝丫斜伸出去,宛若好客的主人挥展手臂,在热情地欢迎八方来客。
黄山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巧石怪岩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从不同角度看去,怪石还会呈现不一样的景观,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
“自古黄山云成海”,由于地形原因,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日子多达 200 余天。云来雾去,变幻莫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涓涓细流,峰林、怪石、奇松飘浮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气象万千。而人置身其中,飘飘欲仙,恍若来到梦中的仙境。
黄山的温泉古称“汤泉”,常年不息,水质纯正,其味甘美,可饮可浴。传说轩辕黄帝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后,身上皱褶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誉之“灵泉”。黄山温泉,也确有一定的'医疗功效,沐浴其中,疲劳顿消,神清气爽,怡然之情自不用说。
夕阳下,耸立光明顶上的飞来石被染上了淡淡的金色,奇松怪石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季之美,艺术的灵感之源
黄山四季景色迥异,不论是春天的山花烂漫,夏天的流泉飞瀑,还是秋天的如霞红叶,冬天的银装素裹,都让人不胜喜欢。在四季之中,黄山的冬天别具韵味。当洁白的雪花追随着山风在天空飞舞的时候,黄山便换上了圣洁的银装。雪后的黄山,玉树琼枝,漫山的雾凇、雪凇、冰挂如冰雕玉砌,晶莹闪烁,好一个纯净的世界。
黄山的美,自然赋予文人墨客以无尽的创作灵感。翻开历代描写黄山的诗篇,“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等诗句扑面而来。从盛唐至晚清,描写黄山的散文就有几百篇,诗词更是达到两万余首。而黄山画派的大师们则从山水中不断汲取养分,将黄山的独特幻化为笔墨下的永恒景致。此外,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更为如诗如画的黄山涂抹上了动人的色彩。
【集大成之美的天下第一山的关于黄山的散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