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的吆喝声散文

2021-03-25 散文

  清晨,几声“卖面了!卖面了……”的声音穿破寂静的长空,破窗而入,将我从香甜的睡梦中惊醒。每当听到这苍凉高亢的吆喝声,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儿时买面的情景……

  大凡五六十岁的人,对过去吃面的影响一定是记忆悠新、刻骨铭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吃面靠粮票,穿衣靠布票,有了这两样东西,意味着你就是让人羡慕的城里人。那时候最热闹的地方是粮站,可谓是机器轰鸣,人流穿梭。尤其是到了月头发了工资,那粮站的开票处便排起了长龙,人们手里拿着面袋,等待着开票买面,一排就是大半天。那时候父母工作忙了,到了礼拜天,就由我去排队买面。尤其是到了开票处,也许是由于人多,开票处那漂亮姑娘的脸上一直没有表情,冷漠地打发着每一个排队的人。如果冷不丁冒出个关系户从后门开了票去提面,你就眼巴巴的望着人家把一袋袋的面往外抬,而没有关系的只能夏顶酷暑,冬顶严寒,老实本分地排队买面。那时候对于“关系”就有了一种敬畏之意,仰慕之心,心想长大了一定要和粮站的工作人员搞好关系,那吃面就不成问题了。

  七八十年代,粮食品种很单一,只有白面和黄面。白面也是分标粉和优粉,大米一般是不在窗口供应,都走后门供应了,一般普通人家是吃不到优粉和大米。那时候凭着粮票才能吃到百分之七十的'白面,百分之三十的黄面,但感觉还是经常吃黄面。有时候黄面太多吃不完,母亲就压钢丝面,伴上蒜,吃起来精到可口,过后肚子却胀的像个鼓,让人痛苦难忍。要么就做金裹银,一半白面,一半黄面卷在一起蒸的馍,大家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金裹银”,吃起来还真香甜可口。

  也许那时候物资贫乏,粮食紧缺,粮站掌握着全县人民的吃粮大权,不要说粮食局局长,就是一个部门的科长,也是高高在上,门庭若市。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批条的权力,就连那些当领导的也要求到他们的门下,低三下四,点头哈腰批条。

  记得83年生小孩之时,眼看着就要生产分娩,还没有买到小米,急得家人四处寻找关系。在粮站正巧碰上了和我在一起工作过的刘大姐。经问明情况,她抱怨我怎么不早说,因为她爱人就在粮站专门负责批条。就这样顺利的拿到了10斤大米,十斤小米,一袋优粉的白条,解决了燃眉之急,高兴的我仿佛拾到了一块金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有了这层关系,从那以后,就不用排队开票,顺利的吃上了优粉、大米。至今想起那位热心善良的大姐,心中就很感激,偶尔聚聚,也是特别亲切!

  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型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粮站更是首当其冲,站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那昔日让人羡慕的粮站工作人员也因此被改制,年龄大的退休,不够退休年龄的买断了工龄,只拿到了一年800元的买断费,日子过的很清苦。

  那曾经热闹的粮站也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当地繁华的商贸楼。随着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经营粮油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人们再也不用搭上时光排队买面。从此,粮票、粮证带着它曾今的辉煌和人们对它的留恋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给我们留下苦涩的记忆。

  如今,我们吃面再也不用走出家门,费心捞神买面。只要你听到那响亮、亲切的吆喝声,一个手势,他们便可以把面送到家里,还要放到你指定的位置,让你享受着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温饱的好日子。

  又一阵吆喝声传来,“卖面---了、卖面---了”是那么悠长、悠长!

【亲切的吆喝声散文】相关文章:

亲切造句11-09

亲切的老师作文10-18

用亲切造句05-02

材料作文:亲切的怀恋02-16

亲切的外婆作文350字10-28

天下最美的吆喝声作文600字10-28

亲切的怀念作文3000字09-06

家总是让人感到亲切02-03

亲切的怀恋作文600字(精选42篇)04-07

慧从静出的散文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