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散文欣赏

2021-04-05 散文

  单位前面有一个游园,游园的中央,有一古朴庄严的亭子,取名三笔亭。为纪念本地三位颇具影响的书画大家所立,亭中间有一块偌大的石碑,除了启功亲笔题写的“三笔亭”三个大字外,背面还写有“情是故乡浓,月是故乡明”的怀乡之词。亭子除了给游园平添一些文化气息,也成了游人平时休闲憩息的地方。到了晚上,有一群豫剧爱好者,自备各种家伙式,什么古筝、二胡、板胡、横笛、电子琴、琵琶、笙,一应俱全,吹拉起来,“叽咕铿锵咣————”,看那架式,不比专业豫剧团差多少,登台献艺者,一个接一个,生旦净末丑,你方唱吧我登场,把个游园热闹得像唱大戏似的`。

  一晚,闲来无事,提着个水杯顺着声响,就转到了三笔亭前。一花旦唱得正起劲,听剧目好像是《泪洒相思地》,四周坐着站着的围了一大圈,凝神静气,申长了脖子沉醉在民族精粹带来的享受里。

  我找了一个角落停下来,想分享一下他们茶余饭后的乐趣,正好站在了乐器中那个敲着梆子的艺人身后。那人五十多岁,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眯着双眼,面带情感,两只胳膊半举在空中,左手拿着梆身,右手拿着梆锤,伴随着戏曲的节拍有力地击打着,胳膊敲击时带着整个上身也在摇晃,头也左右上下摇摆着。

  我的眼神慢慢地从唱者身上,转到了那个看似不起眼的梆子身上,没想到梆子还能有如此神功。手起手落处,响声清脆,干净利索,声声砸在词停句顿间,高昂时声如竹爆,低沉时如棒捶布。急促时手法顺雷不及掩耳,梆子刚一接触就顺势弹了回来,而那像钢音一样清昂的声音伴随着梆子的开合传了出去,混在多种乐器奏出的民族曲调中显得越发传神,响亮。缓慢时,老艺人的那双手会瞬间停留在空中,慢慢慢慢地往内收,等到恰到好处时,用力一击。这一击可以说不快不慢,前后之缝隙连根针都插不进,他不仅敲在了台上的演出者的节奏上,也震颤了听众的心房,使观众的心颤与梆子传出的振动频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闭上双眼,我细细地揣摩着前面的梆子声在戏中的份量,还有那老艺人那种表情,以及沉浸在梆子给他带来的无限沉醉中。

  上下左右,来来回回的梆子,在我面前慢慢变成了两根如椽巨笔,而那们老艺人则成了能双手飞舞的狂草书法家,该泼墨时,一笔下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那份凝重,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该惜墨时,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笔尖处留下的飞白,不湿不澡。下笔快时如流星在长夜中划过,在苍茫的天幕中留下刚劲闪亮的轨迹,慢时却如鱼翔浅底,柔情似水,像鱼尾摆出的水花纹路。一篇力作,从头至尾,章法工整,布局奇特,气韵流畅,一气呵成。

  老艺人的眼是不随便睁开的,一旦睁开,那便是台上唱到紧要关头,对视一下左边敲小鼓的那位,嘴里喊着,“帮、帮、帮帮帮帮——”。一梆子下去,正和敲小鼓的打在一个节拍上,那种默契,那种心照不宣,不是一年两年就能配合得好的。而这两位能做到,而且做的非常好,就像多年的夫妻一样,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心知肚明。

  听说,豫剧以前叫河南梆子,我至此才明白,梆子在整个戏里的作用。一台豫剧,演员能否唱好,气氛能否烘托出,全在一个枣木梆子,梆子是豫剧的灵魂,是豫剧的特色和优势。

【梆子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无聊散文欣赏11-15

懂你散文欣赏10-26

今秋散文欣赏04-18

漂泊散文欣赏04-16

足迹散文欣赏12-09

向北向北散文欣赏11-15

梦飞散文欣赏11-12

城市灯光散文欣赏10-31

嫩玉米散文欣赏10-26

才出虎穴又进狼窝散文欣赏 校园里的那些小树,你们困惑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