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早早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开始听到了年的脚步,文化生活作文。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算一算,40天。
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农家的事,以大自然四季为一轮。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或者说,年是一种强化的生活。
这样,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平日竭力勤俭,过年时竭尽所能。缘故是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过年是人间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孩子一年一度灿烂的梦。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物。那么中国人崇拜什么?崇拜太阳?崇拜性?崇拜祖先?崇拜皇帝和包公……非也!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过日子”往往被视为生存过程。在人们给天地三界诸神众佛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神佛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又富裕的生活。这无非借助神佛的威力,实现向往;至高无上的是生活本身。
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到过了年,人们走出这年所特有的状态,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觉也随即消逝,好似一种幻觉消散。是啊,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于是,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福、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物事;打个比方,单说饺子,原本是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中学生作文《文化生活作文》。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都深深浸入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
而此刻,瓶子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绵,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来图解理想。
对于崇拜生活的民族来说,理想是一种实在的生活愿望。
生活中有欣喜满足,也有苦恼失落;有福从天降,也有灾难横生。年时,站在旧的一年的终点上,面对一片未知的生活,人人都怀着这样的愿望:祈盼福气与惧怕灾祸。于是,百年来有一句话,把这种“年文化心理”表现得简练又明确,便是:驱邪降福。
这样,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等年时吉语,便由此而生。这些切实的生活愿望,此刻全都进入生活。无处没有这些语言,无处不见这些吉祥图案。一代代中国人,还由此生发出各种过年方式,营造出浓浓的年的环境与氛围。长长40天,天天有节目,处处有讲究,事事有说法,这色彩与数字都有深刻的年的内容,这便构成了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
年是自然的,年文化是人为的,它经过了精心的安排。比方,年前一切筹备的目的都是为了家庭,人也往家里奔,过年大团圆的合家饭是年的最高潮;过了年,拜年从家庭内部开始,到亲戚,再到朋友,逐步走向社会;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就纯属社会活动了。这年的行为趋势,则是以家庭为核心,反映了对家庭幸福的企望与尊爱。
年文化是极严格的。它依照自己特有的内涵,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载体。拿物品来说,苹果代表平安,自然就成为年节走红的礼品;梨子有离别的味,在岁时便被冷落一旁;年糕可以用来表示高高兴兴,它几乎成了年的专利品;而鞋子与“邪”字谐音,便在人们口中尽量避免提及。年,就这样把它可以利用的一切,都推到生活的表面,同时又把自己深深的含义凸显出来。故而,年文化十分鲜亮。
浓浓的年文化,酿出深深的年意年味。中国人的年追求这种年意与年味,当然也就去加强年文化了。
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十分有趣。比如闹水的龙和吃人的虎,都很凶恶。但在中国的民间,龙的形象并不可怕,反而要去耍龙灯,人龙一团,喜庆热闹;老虎的形象也不残暴,反被描绘得雄壮威武,憨态可爱,虎鞋虎帽也就跑到孩子身上。通过这种理想方式,生活变得可亲可爱。同样,虽然生活的愿望难以成真,但中国人在不停地苦苦期待上,把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加以创造,将美丽而空空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一下子,生活就变得异样地亲近、煌煌有望和充满生气了。这也是过年时我们对生活一种十分特别又美好的感觉。
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人对生活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