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文

2021-02-26 诗歌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作文 篇1

  八年二班,

  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

  那个充满友爱关怀的班级,

  那个整天嘻嘻哈哈的班级。

  八年二班,

  虽然学习比不上别的班级,

  但是空前的团结。

  八年二班,

  以前的那些人都已经散了。

  无影无踪。

  我们都不可能在回到从前了,

  我们都已经变了,

  班级变了,

  身边的人变了,

  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我们唯独没有变的便是青春。

  青春这场盛宴,

  终究还是要逝去的,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把握。

  珍惜眼前的一切,

  青春,早晚会散席,

  谁都无法阻止。

  八年二的同学们,

  现实将我们磨练,

  可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这份情谊,

  对么?

诗歌作文 篇2

  你总说考试在即

  自己却在制造噪音

  那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旋律

  一次一次在音响重播

  你总讲不能攀比

  自己却总拿别人和我比

  你希望我学习别人家的孩子

  可你能否想想我们的感觉

  你告诉我做人不能骄傲

  自己却常神侃那光辉岁月

  就算你过去再优秀

  但那不也早成为曾经

  你教育我君子动口不动手

  自己却总拿出拳头

  要知道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如今可是文明社会

  你念叨吃糖不好

  无数次将它锁上

  抽烟喝酒有害健康

  也没见你放弃品尝

  给我点时间

  让我走进你的世界

  成为彼此的伙伴

  分担你的疲倦

  给我些空间

  让我建造自己的`世界

  随思绪蔓延

  把想象打开

诗歌作文 篇3

  孔雀向西飞,今朝更好看。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开:“咱娃是块宝,样貌长得好。学习成绩棒,奖状没处放。工作随你挑,美女随你找。”

  此生脾气牛,心志过云头。堂上启父母:“儿子体质娇,犹需多煅造。家中条件好,滴滴父母汗;儿子要独立,想吃自己饭。”

  父母大张口,婆婶都曰奇,姐弟不作声,外人只相疑。父母无奈何,只得随儿意:“孩儿已长成,应该靠自身。独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门!”

  此生不乐意,以背对双亲:“二老误儿意。儿子想独立,立志去西北。国家政策好,西部旺气开。儿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才。”

  “西部大开发?”二老心相疑,万分不乐意。东边招大娘,西边请阿婆,南边望二爷,北边喊三叔,亲戚聚一堂,都为此儿忙。

  二爷开尊口:“西部有啥好?环境太恶劣,困难一重重。我去十五年,归来两袖风!”

  大娘也帮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没得说,城中很难找。又是研究生,还愁没人要?”

  此生意志坚,就是不松口。任凭谁来说,就是不回头。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远。他对大家说:“大爷大娘们,叔叔婶婶们,城中安乐窝,小子并不爱。国家搞建设,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应该。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东部要发达,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国家就要垮。套用鲁迅话:我不建西部,谁来建设她!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孩儿意志坚,长辈壮我行!”

  众人听此言,倍感心灵撼。此子之选择,令人心底叹。心灵之选择,实在不简单。众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孔雀向西飞,今朝更好看。

  【点评】本文是采用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新编的形式,新颖别致,叙述了有志青年建设祖国,开发大西部的故事,非常感人。作为古诗,对韵律是有要求的,作者成功的表达,让旧瓶装新酒,芳香四溢。结尾“心灵之选择”点题升华。

诗歌作文 篇4

  本想找个清醒的时间来约见顾城,受“晓说”的影响,突然想去图书馆寻找他的存在。或许他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以至于我无法在罗列满蛛网与尘埃的书橱上瞻仰到诗人最初的遗容。

  作为一个诗歌的追寻者,或许更多时间自己是在进行一种狂热的追逐。可是生活总是这般喜欢玩耍。诗人走过之后,很难在人民的海洋里寻找到继以往昔的影子与波浪。我想找到一个神似的都是那般困难。诗人离开的年代,我还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半语子。心里想着,如果我可以早临人世几年与之同时代该多好。即便如此,我在山沟沟里,而诗人远在新西兰。

  也许我的生存环境也算得上是激流,但这绝不会像诗人夫妇所在的激流岛那般以此称道来得实在。树丛里的小屋是诗人夫妇存在的寓所。晓松只是做了片刻的停留,便匆然飘过,没有调头。一是当地人忌讳死了人的屋子;二是有精神的上等人是不希望反复打扰仰慕者安息的。看一眼已经足够,看一眼便可以记在心里,就是一个心愿嘛。树丛里婆娑的屋影已经连同来时的路印刻在每一个慕名而来的人的脑海里,而且他不会被任何繁杂的记忆所湮灭。因为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寻找光明。

  激流岛上的居民一直以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位伟大的诗人而自豪。岛上的每个出租车司机会认真的记录下几句英文版的顾城诗歌并为慕名而来的乘客朗诵。这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一种荣誉。而当同样的人物出现在以马列主义继承者的国家,他也会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别人要问可以换几个钱的买卖,没有什么人会把他看作是荣誉,那些以此为生的“红色资本家”也不例外。

  在岛上的集市,晓松在其间穿行,仿佛看到了当年诗人夫妇在此贩卖自制的煎饼与家养的小鸡的情景。多么安恬的生活,这或许便是诗人的节奏,当然现在已经成为了激流岛的节奏。而这种舒适的节奏,很少的出现在国内的城市或是乡村诗人这一阶层的日常生活里。此处倒是让我想起红场阅兵时斯大林同志经典讲话中提到的“脑力工作者”,那一代的‘俄国文人"的境遇更像是大陆诗人的现实写照,也会有复出之后的身体上的饥肠辘辘与百病缠身,精神上的压抑缺失与被驱逐被流放。就是这种对于思想的认知度,中国的路还要走很久。

  在岛上的博物馆或是商店,进门的墙上总会挂着顾城的铜制雕像,当然这是对诗人的敬仰所致。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和你讲顾城夫妇从前的日子。可能是一起生活过的人,对彼此的评价最为真实可信。一位老妇人表示:岛上的人都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伟大的诗人而感到骄傲。在今天如此开放的中国大陆,我们依然习惯于不区分政治与文学,依然习惯于文学为政治服务;政治为文学埋单。在这种思想下根生出来的中国文学也只能勉为其难的被称作“革命文学”。而由此为大众熟知的诗人,不是思乡却不愿回乡的挂名作协天天做邪的“老爷子们”,就是整天躲在贴吧里灌水拍砖闭眼睛说瞎话的“有为青年”。还好我在年轻人的心里看到了希望,才知道刻在石板上的不一定是名言,天天叨咕在嘴边的不一定是真理。

  写到此处,我呆坐了许久,我看到静止的红布窗帘上镌刻着一个十字架的暗影,哦!那是打褶儿了的窗框,哦!那是打折儿了的规矩。

  诗人已死太久,久的让我无法直视我的眼睛。假如我可以本能的走进诗人之角,我希望你——伟大的诗人,可以复活。

【诗歌作文4篇】相关文章:

1.《抗战诗歌》诗歌

2.诗歌话题作文

3.故乡诗歌作文

4.诗歌优秀作文

5.走进诗歌作文

6.遇见诗歌作文

7.遇见诗歌作文

8.诗歌作文:等待

9.长江长征诗歌诗歌

上一篇:三生石诗歌 下一篇:星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