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经典试题师用

2018-03-30 说明文

  篇一:说明文经典试题师用

  说明文经典试题:﹙师用﹚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题。(11分)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

  【环保资料】

  ①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教(AQI

  【媒体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②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③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1.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综合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第一组材料“【环保资料】”里重点谈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第二组材料“【媒体信息】”突出说明了大气污染的危害。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上述文本的主要内容。

  【标准答案】(3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阅读上述文本,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3分)

  A.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华投资兴业。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具体内容的了解。

  【答题思路】材料中说:“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可见,A项的说法有误;材料中只是说“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并未说是重度污染,因此B项说法不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而并非已经如此,所以D项说法有误。

  【标准答案】(3分)C

  3.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题思路】画线句是将伦敦人的环保意识与我国部分人的自我环保意识作对比,要分析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标准答案】(3分)运用对比(比较),鲜明地突出了我国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薄弱,希望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4.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个性理解。

  【答题思路】这是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是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标准答案】(2分)示例:(1)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2)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5-8题。(11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

  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5.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根据内容提问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所提问题必须以第①段文字内容为载体,不能甩开原文随意提问;二、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即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兴趣,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不能人云亦云。

  【标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6.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3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列数字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

  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等等。

  【标准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7.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3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原文,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重点说明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对生理机能的不同反应,由此可得出答案。

  【标准答案】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8.依照下面示例,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测字解说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解答这题,先要将汉字拆开,然后指出其形旁和声旁,最后联合起来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能脱离汉字的字义,要言之成理。

  【标准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10分)

  碑与帖

  蒋勋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魏晋以后,书法界普遍认为?碑?与?帖?分别代表重拙朴厚和潇洒飘逸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魏晋之后南北朝形成了对峙局面,书法论述也一般习惯把?碑?与北朝连在一起,称为?北碑?。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主的'?帖?,自然就被认为是流行于南朝文人间的?南帖?。比如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有径...庭。 .

  ?碑?还原到原始意义,是指石碑上用刀刻出来的文字。这些石碑文字,最初虽然也用毛笔书写,但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技法的介入,这就改变了原来毛笔书写的线条美感。《张猛龙碑》字体端方,笔画厚重,许多线条的风格就不是毛笔容易表现的,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因此,?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

  一九六五年在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王闽之墓志》石刻,刻于东晋咸康到永和年间,永和九年正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那年。王兴之、王闽之也是王氏家族中的精英文人,但是从墓

  志石碑的字体来看,却与王羲之书风完全不同。碑文字体方正,拙朴刚健,点捺用笔都明显看出了刻工的刀法,不像?南帖?,却更接近?北碑?。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如果在汉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代始终以竹简书写为主,纸的使用微乎其微。魏晋则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纸帛书写到了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力。汉字在以纸帛书写的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婉转,或?行?或?草?,潇洒飘逸,创造了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充分体现了?帖?潇洒俊逸的书法风格。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从另一个角度看,书法史上?碑?与?帖?的书风问题,或许可以有新的理解。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

  9.从全文来看,作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解”指什么?(2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通读全文,弄清作者在文中主要说明的是什么,然后根据题干的提问,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本文着重说明了“碑”与“帖”由于材料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导致出现不同的风格,为此,文尾的“新的理解”即指这一点。

  【标准答案】书写材料的不同造成了“碑”与“帖”书风的差别。

  10.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⑴第二段加点词语“大有径庭”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⑵第四段的作用有哪些?(3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关键语句的含义、关键段落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第⑴题,要理解“大有径庭”的含义,首先要找到该词所在的位置,即文章第二段,然后通读该段,结合该段内容做分析。“大有径庭”意思是大有区别,在本段中,是指《张猛龙碑》、《兰亭集序》书法风格的差别很大。第⑵题试分析第四段的作用,纵观全篇,第四段处于文章中间,所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标准答案】⑴指南北书法风格差别很大。 ⑵承接上文,为“‘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作例证;为下文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解”提供依据。

  11.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你更欣赏哪一幅?请结合文章内容,从笔画的角度说说原因。(3分) 《张猛龙碑》(局部) 《兰亭集序》(局部)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汉字书法鉴赏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从笔画的角度仔细欣赏书法作品,分析作品的特征,也可将两幅作品进行比较,指出不同点。分析时,一定要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不能空谈。

  【标准答案】示例一:我更欣赏《张猛龙碑》,与《兰亭集序》相比,它的笔画厚重,点、捺用笔利落、刚硬。示例二:我更欣赏《兰亭集序》,较《张猛龙碑》,它的笔画灵动,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

  四、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13分)

  新国情·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约1/5的中国来说,土地资源显得尤为宝贵。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关系紧张局面进一步凸显,其中,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据新华社2007年4月报道,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据《人民日报》2012年10月报道,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

  土地类型多样,优质耕地少。我国国土面积中干旱、半干旱土地大约占一半,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各种地貌类型兼具,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人民日报》2012年10月报道,我国中低产田的比例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以上;有相当一部分耕地地块零碎不规整,田坎、沟渠、道路、坑塘面积过多,土地利用效率低。

  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据《半月谈》2011年2月报道,我国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0%。由于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易开发的土地基本上早就被开发利用了。国土资源部2011年7月4日公布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公顷,且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

  (节选自2013年《时事资料手册》)

  1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B.我国人均耕地为1.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

  C.我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公顷,且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干早地区。

  D.我国中低产田面积远多于优质耕地面积,有相当一部分耕地零碎不规整,田坎、沟渠、道路、坑塘面积过多,土地利用效率低。

  【答案】C

  【解析】这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提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宜整体把握原文内容,同时要紧扣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比较、甄别。此题B项中“我国人均耕地为1.5亩”,在原文里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改变了原意,此项不正确。

  13.请指出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总分结构。第一段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后三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解析】这道题分析短文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结构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再对所选材料作分析。分析时,应逐段了解大意,发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理解结构特点。本文第一段总说我国土地现状特征。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土地类型多样,优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三方面具体说明,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文章总分的结构特点了。

  14.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主要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判定说明方法,还要找到说明方法指向的说明对象,以及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本题列举我国内陆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数据,又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二者共同说明本段第一句话,目的是说明我国土地现状的一个特点。即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15.我国土地资源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3分)

  

【说明文经典试题师用】相关文章:

1.经典说明文作文:挑灯夜读

2.[试题检测]科技说明文阅读练习作文2000字

3.用“的”和用“地”

4.用that造句

5.四年级说明文经典作文:鲸的自述

6.花生说明文

7.小狗说明文

8.台灯说明文

9.托福说明文

上一篇:多媒体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说明文:如何购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