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阐述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的技巧。
关键词:说明文;初中语文;阅读
说明文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以看出,中考说明文的阅读考查同记叙文和议论文一样,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注重选材的教育功用和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要正确地解答说明文的阅读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学生重视的。
一、区分说明文和议论文
学生往往分不清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议论文,所以常常在解答"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的题时,解答为"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议论文的知识,因此,首先应该弄清文体。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基本的表达方式,说明事物的特征和阐明事理的文章。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文章。
二、熟记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弄清说明文的对象,把握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题目,即"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
1.理清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一般情况下,时间、空间顺序都有明显的标志性词语,如,表时间顺序的名词有:从前、如今(现在)、以后,或者直接用具体的×年×月×日等。表空间顺序的名词有: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东面、西面、南面、北面等。如果没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一般可以判断成逻辑顺序。还有事物说明文多为时间、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多是逻辑顺序。
2.理清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应抓住中心句和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熟记常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此外还有引用、摹状貌、作诠释等。
特别不要把"作比较"说成是"对比",把"打比方"说成是"比喻".同样一个句子,在说明方法的解题中,应叫"作比较"或"打比方".而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的解题中,才答成"对比"或"比喻".也就是答题时,应认真审题,切记不要答错了知识的归类范畴。
4.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准确周密,从语言的风格上还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之分。
三、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说明文的阅读题,一般有以下八类:
(1)找准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2)概括说明内容,提取相关信息。
(3)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结构。
(4)掌握说明方法以及作用。
(5)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6)认识感悟。
(7)分析列举。
(8)归纳探究。
在这里,我不想一一去解说,我只想谈一下学生答题中的一些常见错误,教大家一点答题的技巧。
例如,在解答说明方法的题目中,有学生经常写错别字,把"举例子"写成"举列子";把"列数据",写成"例数字".不要看只有一字之差,你写错了一个字,这一分你就没有了。"例(lì)"是可以做依据的事物的意思,是一个名词。而"列(liè)"是行列,排成的行等意思,是一个动词,怎么能混用呢?
还有,在解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不会使用效果词,也会使得分大打折扣。现在我把常见说明方法的效果词总结如下:(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4)作比较,强调突出了……(5)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6)下定义,严密准确地说明了……
此外,还有关于加点词语是否能去掉,并说明为什么?很多学生只能答"不能去掉",至于"为什么?"就答不上了。这类题的答题技巧,可以运用这样的公式:不能去掉+解释词语+定性+加点词语使这个句子表达什么意思+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如,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中,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答案就应该这样答:不能去掉,因为"大体上"是限制性的词语,意思是"大致、大概",句中表达这是大致的分类,还有其他类型,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产生新的类型,该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要想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除了掌握说明文相关的知识和答题技巧外,平时多做阅读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实践中去运用知识,巩固答题技巧,养成习惯,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
【谈谈说明文阅读】相关文章:
3.说明文阅读技巧
4.说明文阅读方法
5.说明文阅读春联
7.说明文阅读题
8.感谢阅读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