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作文

2021-02-26 抒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抒情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抒情作文 篇1

  我一直非常喜爱安妮写作的经典作品——《莲花》。

  常常是在心情跌至谷底时,就会慌张地抓住它,如同掌握的是一株可以延留我生命的稻草。

  在书的扉页与目录之间的留白,早已布满多次阅读后掩埋的串串独语。那是一种对杂乱心绪的事后交待,而平复心情的就是安妮漂泊、忧伤、清冷的文字。我似乎能感觉到她在为我打开了一道通往神秘谷底的隧道之门,而那里是我早在千年以前就魂归的乐土。每每引我怀着莫名的虔诚赤足上路。

  曾经因为她名字里的“宝贝”二字,让我差点对之嗤之以鼻。当年泛滥的“美女作家”已经重重地污染了国人文化的清新空气。但是,幸好,我喜欢《莲花》的装帧。它让我一下子就回忆起童年时用过的暗布纹纸包裹的笔记本。因缘有时候就源自失之交臂的一瞬,从此我便深深地喜爱这个用生命的绵绵之力写作的同龄女人。

  像许多作家的经历一样,有些人大概并不喜欢沉默的她和她飘忽的文字。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你站立在飒飒的秋风里,将手中的碎屑散开,它飘落过谁的发梢,谁家的墙脚,那重要吗?我们之间原本就是陌生。

  安妮,莲花,世事,不同中惊人的相似。还是让我们各自静心独守心里那朵不败的莲花。

抒情作文 篇2

  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先生在《理性精神——大国崛起之关键》一文中说:理性精神与其说是一种精神,还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培养对终极知识的追求兴趣及随之而来的怀疑能力,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追问。利玛窦曾在《中国札记》里,批评中国人没有理性思维,缺少理性精神。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高考(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我发现今年部分省市的作文题,在这方面做了可喜的尝试。

  以往中国的作文试题明显地带有抒情性,而世界上一些教育大国,都比较重视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比如20xx年法国中学生会考作文题:1.对于真理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2.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3.解释托马斯·阿奎那作品的意义。

  这些作文考查的都是学生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再来看看去年美国高考作文题。第一个,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第二个,接受群体的价值观可以让人们免于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吗?第三个:鼓励不同意见的群体是否比不鼓励那样做的群体运行得更好?

  这种没有对错之分的考题是美国作文最爱出的一种类型,其考查的并不是学生在这方面的态度,而是看学生如何能把自己和点评作文的老师说服了。也就是说,要看你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如何把你的观点呈现在阅读者面前,然后用事例说服人,让人信服。

  欧美这几年的作文题,往往是直接采用问句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抛出矛盾,启发学生理性思考,省去了学生审题的时间,又不带有命题者的主观色彩和情感倾向,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认为作文题不单单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因为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事,它首先是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思想认识的事,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是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题和这个国家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高考作文《一家之言:高考作文题告别抒情》。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而这也正是高考作文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的意义所在。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首先是提升人的理性,对学生有更深切的人文关怀。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学,侧重于通过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培育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而高中语文则必须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

  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认为这种精神底子应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目前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针对其一些弱点,如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狂热偏激、好走极端、反教育、盲从、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独立分析问题、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对世俗的现象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反思的能力,对未来生活有一定的构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具有积极昂扬的状态,具有崇高的生活信念,屏弃假、丑、恶,追求真、善、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丢失思维能力,不能没有理性的底蕴,不能缺少了阳刚之气。我们处在高中语文教学岗位上的每一位老师不能不去思考我们能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下能学到什么。

  当然,作文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审美力以及理性思辨力既不是空中楼阁 ,也有别于昙花一现式的灵感。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来源于阅读中的隽永品味,更来源于作文教学中对思维训练的执着追求。板结的土壤结不出甜美的果实,只有在具备厚实的人文素养的心田里,才能绽放绚丽的理性之花。所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关键在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建设。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我们正处在鼓励创新展现自我的时代,鼓励打破“宗经”思维的束缚,更应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抒情作文 篇3

  爱是一缕阳光,有了它,人们不再畏惧黑暗和寒冷,勇敢的迎接下一轮太阳;爱是一场甘露,有了它,希望和梦想方被浇灌,生命方得以茁壮成长,爱是一丝微风,因为有了它,烟雾被拂散,人们才走出阴霾。因为有了爱,才可春满心田。

  春如爱,爱如母。它是如此平凡,可是我却时时都生活在她的繁茂枝叶下,她为我遮风挡雨。

  “孩子,起床了!”一句温暖如春的话拂过我的耳旁。我则是安心的闭着眼睛,静静等她晃我起床,每次这样,我都觉得自己似婴儿一般,在摇篮中接受母亲的爱抚,这时,我就会感觉到心中尤如春天般温暖。起床后,望着自己爱吃的早饭,就不免想到母亲每天比我起的要早,还为我准备早餐。坐在椅子上,我开始享受这美味的饭。直到吃完,我抬起头,看到妈妈温暖的微笑,才知春天的到来是这般动人模样。就在这春光煦煦之下,我踏上学校的道路,一切是那样的简单与自然……

  不知不觉太阳已悄然离开,只有皎洁的月亮守护人间,上初三,不免要与月同行,扑在题海之中,“歇一下,喝杯牛奶吧!”我回头看到手中的牛奶,再往上看去,又是母亲那充满微笑的脸。我只点下头,拿过牛奶,喝着下去,只见母亲的嘴角又犹如天上的月牙,又往上弯了起来。我想这便是我所拥有的特权吧!只有我才能享有这如春之般的微笑。

  我躺在床上,看着月光从窗外撒到写字台,想着每天平淡的生活中点点春意,我知道我每天生活在春的爱中。而春又在我心中驻扎很深,我知道我的心田装满春。

  原来,我每天都被爱包围着,每天都被春温暖着,这些是我的生活,春满心田是如此简单。

抒情作文 篇4

  有一个小匣子叫做思念。思念是快乐的享受。而我在这美好的记忆。我表妹的家在浙江。平时很少回重庆,虽然我很少联系她。但她那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却深深地刻在了的脑海里。每当看到那些4、5岁的小孩快乐地玩耍的时候。我就会不禁想到那年暑假发生的一幕……那天,太阳公公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懒洋洋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我了,热死我了!”我和小姨刚出门,脸就像抹了一层油似的,亮晶晶的。妹妹的脸也红得像个苹果。走了一段路后,妹妹觉得有点渴了,于是对小姨说:“我要吃冰淇淋!”小姨立马答应了。看见小姨答应了,妹妹就像只快活的小鸟,高兴得手舞足蹈。拿着钱跑向了冰糕店。买了一个巧克力味的冰淇淋,吃了起来。我见了心里直痒痒。要知道,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冰淇淋呀!我顿时觉得喉咙里火辣辣的。真想去把那支冰淇淋抢过来。哼,真吝啬都不给我买一支。每次到我家来,妈妈总是买许多好东西来招待你们。你们居然连几块钱的冰淇淋都舍不得给我买,真是的。“可真好吃呀!”这时妹妹吃得更加津津有味。我看着那冰淇淋,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哎呀,妹妹你为什么早不买,晚不买,偏偏这个时候买呢?难道你不知道我现在正渴吗?妹妹肯定是故意吃给我看的,让我羡慕她。哼,我才不上你的当呢!可是想着冰淇淋那好吃的味道,我又不禁咽了咽口水。这时,妹妹走来看了看我那干裂的嘴唇,似乎想起了什么。她跑过去对小姨说:“妈妈,给姐姐也买一支吧!”小姨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妹妹拿着钱也给我买了一个冰淇淋。看着她那天真可爱的笑容。我不禁想到了每次她到我们家我总是把妈妈给表妹准备的东西抢过来一个人吃。唉,没想到我这个做姐姐的还没有妹妹懂事。虽然妹妹那么幼稚,但她却比我这个做姐姐的更懂得为他人着想。我不禁为自己以前所做出的事而感到惭愧,我真不配做她的姐姐。经过这件事后,表妹成为了我那个小匣子里最亮的一颗星!

抒情作文 篇5

  “有朵花儿真奇怪,有时闭来有时开,雨天开在大街上,花根就在手里载。”我女儿谜语卡片上的一则谜语,读过两遍至今还记得。之所以记得,不在谜语本身,而在它的谜底——伞。

  现在若是个雨天,你走在大街上,远远望过去,真还是跟上面谜语描述的很是贴合,五颜六色的朵朵花儿在大街上缓缓流淌,烟雨迷蒙的黄昏时分,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这无疑是雨天的一幅美丽画卷。 写到这,我突然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油纸伞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我倒是经历过桐油布伞的年代。记得那会儿我上小学二年级,家里买了一把竹子做的桐油布伞,给我下雨的时候上学用。这种伞很是笨重,必须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撑起来;竹子做的伞柄和伞枝,蒙上厚厚的老棉布,里外都刷上了桐油,可以防水,但桐油的味道很重,往往用了几个月还有桐油味儿钻到你鼻子里。还记得我那会儿,由于力气太小,根本撑不起来桐油伞;只能让家里大人先撑好,我举着上学,到了教室不收伞,就那样放着,放了学再撑回来。但无论怎样,总比没有伞顶着个蛇皮口袋强得多。那个年代,伞的颜色很是单一,黄桐油色基本就是标准色,只不过是新一点和旧一点的区别。

  80年代末的农村最时髦的伞,应该是全自动洋伞了。化纤的伞面,钢条支架,轻便又舒适。 那个时候,一家有一把全自动洋伞也是让人羡慕的事儿。我小学快毕业时,终于淘汰了那把笨重的桐油竹伞,买了一把全自动长柄洋伞,至今还依稀记得拿到伞时候,心里美滋滋的那种感觉。一次雨后拿着伞在小树林里奔跑,不小心伞把勾到了树上折了,心疼的不得了,更担心回家后会被父母一顿揍。

  也许正因为那个年代的贫苦与物质匮乏,伞很多时候倒成了情感的承载。那时候,家里的伞常常都是孩子用的,大人下雨的时候继续顶蛇皮口袋或是塑料薄膜;一把伞下通常不是一个人,可能是兄弟、姐妹,抑或是父子、母女,也可能是同学、师生……那个年代,我们常因为某人帮自己撑伞,或是某人为自己送伞,被深深感动……

  如今的伞,已经不只为防雨, 对于女士来说,用来防晒倒成了主要用途,所以有了五花八门的防紫外线伞。十几块钱一把伞,一家有四五把伞已经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下雨的时候,车站边,商店门口,常常有些人兜售应急用伞,十块钱一把,便宜实惠。

  现在的孩子,断然是体会不到那个连伞的颜色都很单调的年代了,开头的那个谜语若是放到那个年代,估计大人们也猜不出谜底。

  如今,每当我撑伞走在雨中,常常莫名地闻到一股桐油味儿,忆起那些童年和伞有关的往事。

【【必备】抒情作文5篇】相关文章:

1.【必备】抒情作文三篇

2.【必备】抒情作文五篇

3.【必备】抒情作文六篇

4.【必备】抒情作文八篇

5.【必备】抒情作文四篇

6.【必备】抒情作文3篇

7.【必备】抒情作文九篇

8.【必备】抒情作文9篇

9.【必备】抒情作文8篇

上一篇:抒情作文 下一篇:抒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