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外婆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婆作文 篇1
下个星期二,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重阳节,我们要孝敬自己的长辈。
这个周末,我要给外婆捶捶背、捶捶腿。星期六下午,外婆刚回到家里,我就让她坐到凳子上。外婆疑惑地看着我,问:“怎么了,宝贝?” “我要给您捶捶背、捶捶腿。” 我握起小拳头,在外婆的背上轻轻地捶着。
可是,这样捶,我不到一分钟,手就觉得有点累了。外婆说:“宝贝,你可以用像小榔头一样的捶背工具来帮你哦!”我听了,就连忙跑去拿来了捶背工具。
我用“小榔头”轻轻地捶着外婆的背,一边捶,一边问:“外婆,舒服吗?”外婆笑眯眯地说:“舒服舒服,真舒服。” “是重点好,还是轻点好。是左边多捶捶,还是右边多捶捶?”外婆回答:“轻点轻点,左边一点,左边一点,下面一点,右边一点……”外婆舒服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好像年轻了许多。
“外婆,我再给您捶捶腿吧。”外婆高兴地说:“宝贝长大了,懂得关心人了,我晚上给你做好吃的肉丸子。”我高兴的说:“谢谢外婆。”我手上的“小榔头”捶得更有劲了。外婆连忙说:“轻点轻点,宝贝。”
我一直捶到外婆要烧饭了才停下来
外婆作文 篇2
我的外婆今年58岁,她小时候没怎么读书,有许多知识都不会,但她是个好学的外婆,经常让我教她识字,我也很乐意教她。可惜她眼睛老花了,比较小的字都看不清,我只能找出几本婴儿读本让她读。
读第一遍的时候,外婆有许多字不认识;教她第二遍的时候,虽然还是有一些结巴,但比第一遍好多了;读了好几遍后,外婆终于能背诵了,我和她都开心地笑,好有成就感。外婆虽然读书少,但也一直会监督我的学习说:“小时好好学,长大学问多”等,有时候我到书店去看书,她也会拿一些字比较大的书,让我教她读;有时在家,外婆还会拿出我一、二年级的书来读,她会把不会读的字一个个地圈起来,等读完后再来请教我,我也会给她做一些简单的题目,如描红、背小诗、读简单的课文……
在学习时,外婆也会闹一些小笑话,记得有一次,我拿了一本趣味故事让她读,这个故事名字叫《干傻事的小狗熊》,读到“竹竿”的时候,外婆会读第一个字,第二个“竿”就读不上来了,在那里胡猜着读,听得我莫名其妙。于是我就会翻到有图片“竹竿”那里,告诉外婆:就是用这个植物做的东东噢,她才恍然大悟,马上把这个词读对了。看来,做小老师也是要点儿“智慧”的啊!
最近外婆换了一个新手机,是个智能手机,但她不会用,因为她以前的手机使用的是个老人手机。我先教外婆怎么打电话,手机下方有一个绿色的方块,点进去以后可以拨数字,但是很不方便,所以我把外婆常打的人加进了通讯录,只要点一下名字就行了,很方便。但是外婆还是有点不明白,于是我又教她了几遍,外婆终于会打电话了。后来我又教外婆怎么拍照。这样她到某一个地方旅游就可以拍照留作纪念了。
我爱外婆,下次外婆如果有什么不会读的或者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哦!做外婆的小老师,真是一件很幸福、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外婆作文 篇3
对现代人来说,或许毛衣已是过时的东西,它已经被各式各样的棉袄和羽绒服所替代。而我却对毛衣情有独钟,甚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时候,每年冬天,我一定会得到几件外婆亲手为我织的毛衣。立秋刚过,外婆就开始为我织毛衣了,她的手很巧,不到两个月,一件别致的新毛衣就穿在了我身上。那时,我特别喜欢乖乖地坐在外婆面前,看她为我织毛衣,两条彩色的毛线和两根又细又粗的针交叉在一起,没过几天就成了一件漂亮的毛衣。钉纽扣的时候,外婆也不马虎,把几颗精心挑选的纽扣一针一线地缝在毛衣上。织好以后,外婆还要把毛衣放在阳光下晒几天。穿上以后,果然蓬松舒服。
那时,我觉得这衣服是世上最漂亮的衣服,常常连外套也不穿,就直奔幼儿园。
后来,我回到宁波,升入小学,可外婆给我织毛衣的习惯并没有改变。每一年我都能从外婆托姨夫给我带来的`礼物中找到毛衣,而且每一次都那么合适。可我对毛衣已经生厌,觉得它土里土气的,一点儿都不漂亮。于是外婆每次打电话过来,我都骗她说非常合适。
今天,我整理衣柜时,无意间发现有半个衣柜都堆满了外婆为我织的毛衣,而且每一件的花纹、纽扣都不一样。我紧紧攥住这些毛衣,感觉它们沉甸甸的,里面包含了外婆对我深沉的爱,外婆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她对我的爱,而我却把它忽视掉了。
外婆织的毛衣帮我融化了冬天的冰雪,为我铺就了一条成长之路。
外婆作文 篇4
外婆个子瘦小,裹过脚。一头浓密的头发梳得齐齐整整,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显得精明能干。外公在母亲3岁左右就去世了,外婆独自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抚养长大。
打我记事起,每次过年,我都要去外婆家。一直到我上小学。
一到大年三十下午,母亲便早早地给我换上新衣,等着舅舅来接。姐姐和妹妹很是嫉妒,可我却闷闷不乐,非常委屈。眼瞅着家里的香肠啊、腊肉什么的都已上桌了,香气四溢。为什么我就不能在家里过年,偏偏要把我送走呢?那时,总以为母亲是讨厌我才把我送走的。
长大了,跟母亲说起这事。母亲笑了,说是因为我小时候身体不好,先生说必须去外婆家过年的。
薄暮蒙蒙,凛冽冽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舅舅骑着笨重的永久牌自行车,带着我匆匆往回赶。此时的乡村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散落在田野里的村落已亮起温暖的灯火,鞭炮声此起彼落。袅袅炊烟,如轻纱似的氤氲在村子上空。
我孤单单地坐在车后座上,紧紧地靠着舅舅。想着此刻家里,父母和姐姐、妹妹围坐一起亲情融融的温馨画面,鼻子酸酸的,一个劲地偷偷抹眼泪。或许正是由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才形成了我现在寂然寡语、脆弱敏感的性情吧。
终于到了几公里外的外婆家。外婆早已在门口等着了。
“舒儿来了呵!没冻坏吧。”舅舅的单车刚停下,外婆便赶紧把我抱下来,搂在怀里,暖着我冻得冰冷的小手。
吃过年夜饭,外婆就吩咐容表姐和梅表姐带我去玩。大我许多的容表姐、梅表姐常趁我不注意,就偷偷溜走了。于是,我只能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外婆,看她在厨房里忙忙碌碌。
除夕一过,到了 正月初一,外婆家可就开始热闹了。我的姐姐、妹妹,还有其他几个表哥、表姐妹们都会到外婆家小住几天。
这时,是外婆最开心也是最忙碌的时节了。外婆拿出一年没动过的木板、木匣等特制的做糖工具,让我们用井水清洗干净,就开始给我们做米花糖了。
外婆把事先蒸熟晾干的糯米倒入一口大黑铁锅里,加上铁砂翻炒。灶里的火被我们烧得旺旺的,锅里是“刷刷刷”的翻炒声。待糯米粒膨胀到极致后,外婆就倒入先前熬好的清糖水,加上少许熟花生米和黑芝麻,用锅铲拌匀。然后倒在我们清洗干净的木板匣内,压平凝固后,再用刀切成小方块,分给我们吃。
轻轻咬一口,脆生生的,糯米、花生、芝麻的香满嘴直溢,简直是世间罕见的美食。
童年时代,我们平时是极少能吃到糖的。而一到春节,外婆就会给我们做年糕、米花糖、苕丝糖、玫瑰糖等,可把我们一群小孩子乐坏了。在外婆家度过的那几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美好最甜蜜的时光了。
时光流转,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外婆也一天天的衰老了。
外婆去世后,我再也没吃过如此美味的米花糖了。慢慢的,对糖等甜食也不再喜欢了。
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再也没去过舅舅家了。
今年春节回到故乡,陪母亲去了舅舅家。老屋已经完全不在了,原来老屋的地基上,盖了一顺儿崭新的平房。外婆的坟在屋后的竹林边。墓碑斑驳,有暗绿潮湿的苍苔。坟上,枯黄的小草已透出点点绿意。
伫立在外婆的坟前,默默凝视着碑上模糊的字迹。不禁又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一段温暖美好的时光,想起了甜甜的、糯糯的米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