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文

2021-02-25 西安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安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安作文 篇1

  西安的不夜城,很美,很热闹!

  今年夏天的暑假,爸爸出差带我去了世界十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夜晚十点,有很多人都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是西安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进入不夜城,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很大的喷泉,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五颜六色,格外美丽,喷出的水柱给夏日的夜晚带来了丝丝的凉爽。

  往里走走,道路两边就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店。有各种颜色的娃娃,还有一些女孩子喜欢的小首饰之类的东西……再往里走一走的那条路才是最有特色的。整条路被灯光照耀的五颜六色,有红的,蓝的,粉的,绿的……走在这样的条路上,我感觉自己把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在脑后了。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的就走到路的尽头,这时一座白色的塔矗立在我面前,七层高,古香古色的。有人在塔的底下搭了戏台,唱京剧。一些老人和孩子都坐在小椅子和小凳子上,在那里认真的听戏,不时还传来鼓掌叫好的声音,我想台上表演的人心里一定也很开心吧!

  爸爸给还我买了一个当地的网红甜筒,吃着冰冰凉凉的甜筒,我心里美美的,很开心。

  夜色渐浓,我和爸爸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不夜城。美丽热闹的西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安作文 篇2

  听说来到西安如同回到古代,我就来到了西安,来看个究竟。

  来到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陈列馆,一进去,顿时觉得有点阴森森。哇!走进去一看,到处是俑,多得不计其数,整齐地排列着,样子也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一只手举起来,好像拿着各式各样的兵器,似乎每时每刻都准备战斗;有的倒在地上,手脚也废了,好像刚经过一场血战;有的端坐在地上,手放好,堂堂正正,仿佛正在闭目养神;有的昂首挺胸,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坐在马车上,手拿鞭子,赶着马,威风凛凛;有的还戴着玉佩………怪不得秦始皇能统一全国,原来他的手下个个精神饱满。

  站在门口看着全景,感到秦始皇兵马俑复活了,拿着兵器,昂首挺胸,仿佛又要开战了!太壮观了!

  接着,我们又去看了西安的古城墙,城墙三丈高,表面砖块特别别致,用手一摸,好粗糙。旁边还长了好多枝繁叶茂的大树……

  现在已经是黄昏了,只剩下一片晚霞在天边,城楼更加壮观,我不禁想起古代的人民是多么充满智慧,这城墙是他们的血汗聚集而成的!

  我爱西安。

西安作文 篇3

  一直认为雨是有灵性的。那些跳跃的音符是时代变革,历史变迁的见证,代表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内涵。

  江南篇

  去江南的第一天便在南京城遇到了雨。虽说是在夏季,但金陵城的雨却依旧缠缠绵绵。空气里嗅不到一丝烦躁的味道,清新得让人的骨头都酥软了。笼罩在雨雾中的南京城显得朦胧而安静。街上的行人撑着一把把花伞,轻轻地穿过雨帘。一切都是那样慢条斯理,却又让人紧绷的心弦暂时得到放松。

  站在秦淮河畔,不禁又浮想联翩。仿佛回到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愁之中,又回到“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惆怅之中,再一次回到“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盛景之中。同样的古香古色,同样的船来船往,同样的吴侬软语,只不过已经穿越了太多沧桑,在轻柔之间多了份厚重。雨中的秦淮河,像是一位正在浣洗的少女,婀娜多姿而又风情万种。

  如同江南的雨,江南本身就是清新婉约的代名词。然而她却承担了太多的历史重担。还记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吗?江南儿女用精巧的双手一次次地抚平母亲的创伤,也使江南在妩媚中多了份成熟。

  西安篇

  依偎在秦岭的怀抱中,西安天生就有种厚重感。西安的雨较之于江南要更猛烈,也更豪放。西安的雨讲究实际而不会追求浪漫。在西安,你可能无法在荡漾的春色中寻找到雨的踪迹,因为那些情深雨蒙对它没有吸引力;但在干热的躁动里,雨却悄然而至,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和着轻风走来,又轻轻走过。西安的雨就是这样简单,不修饰,不张扬,却带给人们最舒适的感觉。面靠大山,吸收了山的精髓,西安的雨也显得稳重淡泊。

  就像西安的雨,西安城也是厚重的。这座山的城市是盛极一时的大唐都城,

  是显赫一时的古都。在它被国人瞻仰的时候,北京上海还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历史的变迁使它的地位不如从前,然而西安仍然淡然地走过历史车轮,默默迎来新的篇章。

  雨篇

  江南和西安都是经历太多的老人,它们携手走过千年沧桑。历史在这里沉淀,岁月在这里凝固。只不过一个是山,轻盈淡雅;一个是山,稳重成熟。

  江南的雨,朦胧灵性,柔中带刚;西安的雨,沉稳简单,刚柔并济。

  看雨听雨悟雨,在雨中与历史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原来雨是有灵气的,历史也是会说话的。因为历史的相随,雨有了内涵;因为雨的见证,历史变得多彩。

西安作文 篇4

  晚上,我的一位广东朋友来坐,一谈到国庆节去西安游玩,我的这位朋友顿生北方人的豪气,大声赞道:“西安羊肉泡馍,真好吃!”。去西安之前,他除了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再就是羊肉泡馍了。南方人这几年喜欢到西部旅游,好吃的他们除了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外,当然就是要亲自品尝一下这带有西部色彩的小吃了。如果是在广东,恰巧碰上了一位西安老乡的话,他提起羊肉泡馍时眼中放出的光,言谈中的兴奋劲,让你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以致于让他眉宇间仿佛都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不知这吃食到底有多解馋,叫人如此难以割舍。

  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就像到中国不登长城一样,是非常遗憾的。外国友人对吃羊肉泡馍也是着迷。他们来到西安,走丝绸之路,观骊山、登华山,观看兵马佣,再吃一碗羊肉泡馍,听一曲秦人的秦腔秦韵,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触摸着西部那座古老的城市。正如我的那位广东朋友一样,对陕西的小吃如此豪赞,更何况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呢?人都说陕西人恋家,也许他们丢不下羊肉泡馍的醇香,离不开关中那片古老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一种饮食总是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肉泡也是如此。西安的羊肉泡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大诗人苏东坡有诗曰:“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在西安盛行吃羊肉泡馍可能是宋代的事情。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今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羊肉泡馍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流传至今,象有名的“老孙家”就是老字号的泡馍馆。

  写到这里,我的那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故乡的村庄,老屋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儿时的欢快笑声,还有爷爷带我去吃羊肉泡时,边吃边用手擦着短胡渣上汤汁的一瞬,古铜色的脸上荡漾着老人家舒坦的笑容……想到此处,我的目眶渐已潮湿。

  屈指算来,来广东这片土地上十余年了,常日里忙于生意,无非以米饭为主食,四菜一汤,正宗的陕西小吃在这边是绝对吃不上的,但妻的厨艺绝棒,闲瑕之余,我们心血来潮时,认认真真地做一回,味道也着实解馋。我们从选料到配菜每一关都细心入微,生怕做不出家乡的那种厚重味。于是夫妻一同下厨,她和面、烙馍,我煮汤、掰馍,九岁的儿子也在边上瞎忙活,弄得全身是面,象个“小丑”,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说到馍,挺有讲究的,九分死面,一分发面揉在一起,待面团光滑圆润时,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放在平底锅上慢慢地烤干,我们叫它“托托馍”。掰馍时,要一块一块地掰,馍要掰得碎、大小均匀,这样煮了才入味,吃着才叫地道。不过,在家乡现在几乎所有的泡馍馆,都用机器绞馍,绞出来馍的大小,和用指甲掰的大小差不多,但机器绞的味道确实不及手工掰的好吃。

  羊肉泡馍要好吃,贵在于一个肉和汤,汤是高汤,将羊肉、羊骨头放进滚水里,加入大料熬制而成。馍掰好了,煮时还要加入蒜苗、粉丝、黄花、木耳等配菜,大火煮几分钟即可盛碗飨客。它绝对算得上是一种诱人的好吃食。吃的时侯,用筷子从碗周边开始边拨边吃,那吃食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我们一般吃的时侯就一些糖蒜、涪陵炸菜等佐菜,如果你还不解馋的话,可以再放些正宗的油泼辣子。一碗泡馍下来,吃得人满嘴流油,红光满面,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心中充满甜美幸福,感觉世界真的很美好。

  至此,我终于明白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为什么就洋洋洒洒地写了整整六七万言,明白了他笔下那些老字号的大馆子,还有那琉璃厂的那个《信远斋》。想想看,一种看似简单的.美食,它虽不及山珍海味丰盛,不及满汉全席排场,但它质朴凝重,却被赋予了一种生命,有着灵性的美。一碗羊肉泡馍融进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记载了几多历史文化的沧桑,一千多年古老而又神秘,羊肉泡馍却历久弥鲜,深入人心,没有失传,其独到之处,只有你亲自尝了才知道。

  我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秦腔,咬字运腔,高低宛转,豪放亢腔,我终于明白了关中大地上的一种美,一种粗犷的美,一种厚重的味道,厚重的文化。

西安作文 篇5

  西安的景,迷人至极。

  西安的大雁塔是迷人的。

  到达西安已是下午,我们稍作休息,便于夜幕为伴,沿大雁塔徐徐漫步。正值大雁塔华灯初上之时,霓虹闪烁,各色光柱如彩虹般,或横贯,或流动,或喷射。灰蓝色的天幕被映得五光十色,以夜幕做衬,塔身四周已被闪耀得黄光缭绕,雄伟而壮丽,静穆且迷人,这美丽千年的魏巍佛塔。

  西安的音乐喷泉是柔美的。

  倏得,不知何处喷薄而出几束淡紫色的光柱,喷头于喷泉池底咕嘟作响。音乐徐徐地响着,轻柔柔地,无数支喷泉踏着节奏,自泉底涌出,高高细细地泵向天空。地灯的光渐变城黄绿色,满池翠绿的细细水柱,如春雨过后山间破土而出的春笋,摇摇曳曳,尽显生命之活力。灯光渐变,水柱哗哗然分散,款款下降,入有无数只神奇的手,在舞池中挥舞着锦帛;魔幻般的色彩已经炸开,然后拖着细长的尾巴奔逃,又飘飘然滑落到地面。那些尾巴们不知何时幻化成嫩绿的柳枝,正在缕缕缭绕的白烟中舒展着婀娜的身姿。随着音乐渐进,水柱冲天而起,继而散落如万粒珍珠。在我仍回味之间,又变幻为柔柔水散蒙蒙水雾,放眼望去,雾海迷茫,不羁如海啸,乖巧似溪流。音乐渐渐明快,灯光也幻化成红色,粉红雨雾在池中飘渺着,朦朦胧胧,亦将众人的眸子一致吸引。

  良久,我悟破眼前这迷境。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他们的无穷变化便是瞬息万变的云,转瞬即逝,即逝即珍惜。

  西安的兵马俑是精美的。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互相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神态自若、昂首挺胸,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似乎在思考作战计划;有的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肃,仿佛一场恶战就在眼前;有的双手紧握、胸有成竹,仿佛已胜券在握;有的手持利刃,神态庄重,似乎随时准备冲锋,上阵杀敌……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细微的呼吸声。月有阴晴圆缺,如此精致的俑坑中也有在开采时被损坏部分部位的兵马俑,仿佛在控诉着人们的不珍惜。不过,尽管有些许瑕疵,却也增添了不少不同的美感。

  西安,迷人且散发着永恒魅力。

西安作文 篇6

  暑假里,我有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趟古都西安。你们知道吗,为什么要称西安为“古都”呢?因为西安曾是十三个王朝建都的地方,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说到西安大家肯定会想到“兵马俑”,可是我却对西安的古城墙“情有独钟”。西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唐朝皇城墙的遗址上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

  站在城墙下面远远望去,城墙高大而又雄伟。城墙的砖是黑灰色的,古时候没有水泥你们知道砖是靠什么粘在一起的吗?我来告诉你们吧:那就是石灰、土和糯米汁的混合物,古人是不是聪明呀!

  站在城墙顶上,“啊!墙顶上的路好宽呀!”在上面可以乘游览车绕城墙一圈,也可以租自行车自己游览。城墙好大哟,根本望不到边,我和妈妈骑双人自行车用了100分钟都骑不到一圈。听导游说:“古时候皇帝住在城墙里面,城墙外住的是大臣,老百姓只能住在郊外。”

  我们在城墙上还看到了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等很多军事设施。

  西安的城墙真是名不虚传啊!

【西安作文6篇】相关文章:

1.旅游西安作文

2.西安旅游作文

3.西安风景作文

4.游西安作文

5.西安旅行作文

6.西安游作文

7.西安小学作文

8.美丽西安作文

9.西安行作文

上一篇:西安作文 下一篇:西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