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城西安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城西安作文 篇1
西安,是一个繁华的千年古都。它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小学的时候,我就向往着去西安。这次,我终于如愿以偿。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古都西安。西安果然不一样,连空气都带着浓浓的古都气息。虽然那时天未亮,但繁华的街道灯火辉煌,建筑物古色古香,远处还隐约能望见古城墙,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到达酒店略作休息后,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参观。几天中,我们参观博物馆,吹、做陶埙,还参加了许多文化活动。最后一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古城墙。
据说西安的城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墙,又称明城墙。来到城墙脚下,仰天望去,一段土黄色的城墙映入眼帘,它又高又宽,十分雄伟壮观。踏着轻快的步伐登上城墙,能俯视繁华的街道,整座古城尽收眼底。城墙是石砌的,还十分坚固稳当,不用担心会垮塌。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处地方了。在城墙上,许多建筑都是复古的,大段大段的城墙绵延不绝,设计合理,围绕着城镇,城墙上还有排水孔,我不禁被古代人的智慧所折服。
城墙上,脚下一块块的石砖缝中早已长满青苔,经过风吹雨打,石头的台阶也残缺不全,磨损严重。但城墙依然屹立不倒,似乎还能坚持许多年。一段一段古城墙都年代久远,但上面有许许多多人在城墙上来回走着,在古代,没有大型工具、车辆,人们经历很大的困难才能建成这坚固挺拔的城墙。看着这十分巍峨的城墙,我真是对古人十分佩服。
多天的研学之旅结束了,但这古城的所有风光文化都令我难忘。西安真是让我记忆深刻。
古城西安作文 篇2
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年的时候路过西安,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
我们买的门票背面介绍说,这座城墙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98座,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5984个,游西安古城墙。城外有护城河,四门跨河外设有吊桥。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墙。
我们是从南门上城墙参观的。南门也叫“永宁门”,算是南边的一个主城门。没有见到城墙之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城墙的事,我还以为城墙就是一堵普通的围墙,心想围墙有什么好参观的呢?再说,人又怎么能上到墙上,而且还能打仗呢?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串串的问号。可是等我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才知道这城墙好高啊!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且非常厚,这哪是普通的围墙呀。我们顺着城门边的楼梯,也就是登城马道上到了城墙的顶上。一上去,我就更惊奇了,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如果敌人进攻了,还可以开弓放箭。靠城里的那面墙稍低一些,只起了防护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站在城墙上,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古代的人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城墙,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一定很勤劳。这次我参观西安古城墙收获真大呀!
古城西安作文 篇3
我国西部有个古城叫西安,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那里还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西安的华山是五岳之一。清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座山都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华山分布为南、北、东、中峰。北峰是最矮的一座山,南峰最高。北峰半山腰有一股清泉,清泉旁有一个“巨石阵”。整体来说华山是一个绿色的海洋。
华清泉是温泉的天堂,里面有太子汤等温泉。温泉的温度是40度到50度。温泉可以治许多皮肤病和脚气。
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是泥巴做的。一批兵马俑就像一批真正的军队。
西安的物产有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的石榴王、香甜的核桃、鲜嫩的狗头枣、漂亮的蓝田玉等。
我喜欢西安城。
古城西安作文 篇4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我从课本中、电视中、网络中看到了许许多多关于西安的故事,那里还有我梦寐以求的秦始皇兵马俑。今年,我终于可以到西安看那向往以久的秦始皇兵马俑了。
刚进入西安市,就看到那宏伟壮观钟楼、鼓楼在古城墙的衬托下更加引人注目。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还游玩了大唐芙蓉园、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大明宫等8个景点,在大明宫,我见识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在历史博物馆,我了解到我们泱泱中华的历史变迁;在芙蓉园,我领略到了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了。
秦始皇兵马俑那神秘的面纱在导游阿姨的讲解中一点点被揭开。原来,秦兵马俑是当时西杨村农民在村南打井时发现的。后来考古学家们才发掘出了现在的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在这三个坑中属一号坑最大,坑内的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这些陶武士俑,有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形态逼真,个个栩栩如生。那些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生动再现了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威风凛凛,气壮山河的景象。导游阿姨还告诉我们,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颜色。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而且由于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很好的保护兵马俑,现在已经有大部分的兵马俑被回填了,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让兵马俑完美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啊,多美的西安,我可爱的家乡!
古城西安作文 篇5
从铜川到省城西安,能给我大脑中打下烙印的不是笔直的街道,也不是街道两边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而是古城东城门外环城公园里唱戏的人了。十几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有人在唱戏的时候,不免就会想起在西安的那些日子。
为了生计,那年我在西安留住了几日。正是盛夏季节,西安的气温高达三十八度。奔忙了大半天后,我实在受不了夏日的酷暑和炎热,于是就急匆匆的找了家条件较好的旅店住下。服务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姑娘。她见我浑身被汗水湿透,忙上前为我把电扇打开,随即又打来一盆热水请我洗脸。我原打算用凉水的,见她已把水端来,也就只好罢了。姑娘似乎看出我对热水不感兴趣,忙笑着解释道:“凉水洗脸只是一时舒服,过会会更热,还伤身;热水不碍事,洗后就凉快了......”
姑娘说完,冲我笑了笑,出去了。
洗把脸后,我静心地坐在电扇前,任凭风儿吹过我的全身。她说的对,夏天用热水还是好。当我彻底感到周身凉爽的时候,姑娘走进了我的房间。此刻正是下午五点半。
“这会不热了吧?”她随口说道。
“不热了。”我回她。
“听口音你不是我们西安人。”
“我是河南人。”
“你喜欢看戏吗?”
“喜欢啊?”
“你这阵要是没事的话,朝东走不远,出了东门就有人唱戏,不要钱的。”
“这么热的天,不要钱谁给你唱戏?”我不解。
“是这样的,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班子,别小瞧了他们,个个都是戏迷,唱的蛮好的。不信的话你去看看......”
姑娘走后,我就寻思,也许她说的是真话,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况且这是个几百万的大城市哩。反正没事可做,出去看看吧。
西安的街道很直,没有弯。我不敢坐车,现在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人多,车内温度会更高。那女服务员也说不远。虽然我没有去过东门,但是,跟过路的一打听,不多时就来到了城墙下;城门洞朝东的方向正上方有三个大字“长乐门”。我不知道这三个字是哪个朝代哪位书法家所书,但笔体刚劲有力。走进高大深厚的门洞,我便听到了秦腔曲牌中那高亢欢快激烈的板胡声了。
我朝北面看去,有两摊唱的是秦腔;朝南面望去,有一摊是在唱豫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成的这种规律,的确很合理。一条宽宽的街道把这两种戏曲隔开,你唱你的秦腔,我演我的豫剧;谁爱看那个剧种自由选择,互不影响。我听到过许多人说起河南人的事,据初步统计,河南人的数量在陕西有百万;在中国,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河南人。多么使人惊讶啊。可见河南人的众多和他们的适应能力···这么大的西安城有多少河南人,我不知道。如果在这里只有秦腔这一个剧种的话,那么就很难满足河南人的的要求了。山东、安徽、也有绝大一部分的人喜欢河南戏。少小离家,乡音难改。必定还是家乡的戏听起来顺耳、亲切些。
这些唱戏的人,大都是离退休职工;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其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晚年活的有意义、开心点罢了。使用的乐器都是自己从自家带的,就是搭伴唱戏的人少。不过这也无所谓,围观的群体里有很多是喜欢唱戏的。乐器一响,有的人嗓子眼就痒痒的,于是就主动要求为大伙唱上一段。一个接一个,这很像是观众演唱赛。虽说这些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可是,唱的时候也是字正腔圆的,掌声不时地从围观的人群里响起.......
在西安环城公园,除了唱戏纳凉外,再没了别的行事。纳凉的、散步的。总会被这呛人的锣鼓声倾倒。散步的止住了步。乘凉的提起在青石上放了许久的屁股,匆忙走向锣鼓骤响的地方。围观看戏的人大都站立着,这里没有可坐的地方。看戏的人喜欢两臂交叉的抱在胸前,头随着戏曲的节拍悠然地晃着。晃进秀楼、晃进宫殿、晃进几千年的历史长河。
中国人有一种通病,那就是,当有几个人围在一起的时候,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多人相互围拢过来,凑在一起,似乎是想看啥热闹,其实什么也没有。这种古怪的场面,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可以见到。这是一种源于骨髓里的病变,很难医治。
在地摊上看戏,有时候也可以听到或看到名角的戏。也许是哪个名家路过此处,被看戏的认出了,盛情难却,就唱上一两段。不过这机会很难得。
是夜了,没有人挪动自己的双脚;锣在敲,鼓在响。戏还在唱......我的肚子也在唱。
真可谓一曲《窦娥冤》动地感天;
一曲《铡美案》丑恶善美在眼前;
一曲《花木兰》妇女的腰板挺的端;
这种独特的戏会,别的地方有没有,我不知道。她源于民间,用于民间,是百姓的精神食粮。最大的作用就是她具有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百姓最知道什么是美和丑,什么是善和恶。
转眼好多年过去了,古城西安现在还有这样的戏会吗?好想再去感受一下那样的场景。真美啊。
【古城西安作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1.西安古城作文
2.游西安古城作文
3.古城西安作文
4.古城西安
5.游古城西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