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座落在涪江边上,依山傍水,儿时的故乡清秀自然,异常美丽。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童年的记忆犹如袅袅炊烟,渐渐消失在时空的轮回中,唯有故乡的那条河,至今仍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或许是童年的大多快乐的时光都在那条河与河滩上吧。
儿时的涪江河很宽敞,枯水季节也有近百米宽,河水非常清澈,站在船上可以看清楚二、三米深水下的鱼儿觅食和嬉戏。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平坦辽阔的河滩,还有那浩荡的芦苇。
儿时的那条河,沿河有一条长约二公里的河堤,河堤的外面是一片宽约百米沿堤生长的芦苇带,再外就是一百多米宽,铺满各种形状卵石的河滩。河堤的内侧是一大片靑杠树林,用以保护水土不被流失。河的对岸除了一片芦苇外,还有一片青幽幽的松树林山坡,常年葱翠,远远望去,绿水青山,怡人的风景让人神往。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体育课就开设了游泳内容,小伙伴们最期盼的就是那一周两次的体育课,只要天气允许,大多数同学都要求老师带去游泳。那时体育老师正好是一位体校游泳专业毕业的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也特别喜欢游泳,只要同学们一要求,他就欣然同意。
游泳课选在一段河水流速缓慢,河底平坦的河段,老师将带有红白色浮筒的绳索圈定一个安全的范围,最深处的水位不超过110公分,谁违反了纪律,将被禁止一个月内不许上游泳课,因为害怕停上游泳课,同学们都不敢违反纪律。老师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学会游泳,他说游泳是一种技巧,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很有好处。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风和日丽,河边的蝌蚪和小鱼虾逐渐增加,这也是吸引小伙伴们常去河边的原因。下午四点多钟放学后,小伙伴都会邀约三、五个,冒着被老师发现,第二天上课挨批评罚站的危险,踏着斜阳的光辉,绕道去河边捉蝌蚪,抓小鱼虾。看着清澈的河水中成群结队自由自在游动的蝌蚪和鱼儿们,它们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又好像是在畅游它们自己的世界。伙伴们用双手捧起一二个小蝌蚪,仔细观察他们有没有眼睛鼻子,当看着它们在手心中无力的挣扎时,不免又有几分怜悯,好像自己被老师罚站一样无力反抗,这时就会轻轻的把它们放入水中,还给它们的自由。
寻找自己喜爱的小卵石也是小伙伴们的一种爱好,辽阔的河滩上铺满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和花纹的卵石,它们在柔和的春阳下绽放着各自的光彩。小伙伴们踏着凌乱的卵石,耐心细致的搜索光滑的、花纹好看的石头,把它们放入书包带回家,摆放在自己的房间欣赏,或者是第二天带入学校,在同学们面前显摆炫耀。
宽敞的河滩是放风筝的最好去处,每逢星期天,便有许多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到河滩上放飞。初学放风筝时总是飞不起来,或者飞不了多高就掉下来了,开始总觉得是风筝有问题,可是换过其他小伙伴能飞的风筝,自己还是飞不起来,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原来放风筝也有不少技巧,一要辨别风向,要逆风而动,面向逆风牵着风筝奔跑。二是要看风力的大小随时收放手中的线,风力弱时风筝向下滑动,这时要赶快收线或向后奔跑。风力太大时风筝可能被吹翻转,这时就要立即放长手中的线,让它飞得更高更远,直到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
徐徐的春风,明媚的阳光,深邃的蓝天上白云飘荡,一只只风筝扶摇直上,奔向数十米的高空,像翱翔蓝天的小鸟。可是,它们没有小鸟那样自由,因为它们不能那样自由,它们只有被牵制着才能借助风的托力升向空中,一旦风筝断了线,就会像折翅的麻雀掉落地面。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自由是相对的,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自由,有些事物需要有一定的制约才能发挥它的功能。
夏天,是涨水的季节。在上游普降大雨,或者河流的源头雪山融化时,会使河水迅速上涨,涨大水的河面蔚为壮观,两岸的河滩被江水吞噬,河面一下变成三、四百米宽,看上去是一望无边,犹如浩淼的海洋。江水卷裹着从上游冲来的木材、茅草屋棚、鸡、鸭、鹅、猪、羊,甚至有牛和马,汹涌的向下奔泻。偶尔也见抱着一根木材或树枝的人在激流中挣扎呼救,那时没有专门的救援队伍和先进的救援设备,望着水中呼救的人谁也不敢贸然行动,只能为他们祈祷,望上天保佑他们平安。
退潮后是人们开始淘宝的时候,许多人会到河滩上去寻找从上游冲来沉留在河滩上的一些可用的东西,还可以捡到没有来得及退回水中的鱼虾。那时的乌木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木材,只要涨大水后,沉留在河滩上的就不少。那时的人们不知道它的珍贵和用处,人们宁愿去抢水冲来的生木材,也不要这种难看的宝贝,因此往往被一些人捡回家做柴烧,更没有政府和民众争抢的事情发生。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寻捉一种叫打屁虫的昆虫,这种昆虫在危急时会放出一种臭气来保护自己。退潮后,这种昆虫会来到潮湿的鹅卵石下休养生息,这时是捕捉的最佳时机。因为这种昆虫是餐桌上的美味,所以捕捉的人常常很多,包括成年人。
小伙伴们眼急手快,会搬开每一块可疑的石头搜索,往往会比成年人捕捉得更多,一上午可以捕捉二、三斤。回家后将捉来的昆虫先放入热水中,让其把体内的臭气完全排出,用开水烫好滤干,再用油爆炒熟透,加入盐、花椒面、辣椒面、味精等调料,就是一道无比诱人的美味佳肴,特别是在那个食物稀缺的年代,更显得特别珍贵。
秋天,芦苇开花了,大片大片的芦苇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白色的光,微风拂过,翻滚起一波一波银白色的涟漪,美丽极了。芦苇花素雅、高洁、飘逸,不争妩媚,超凡脱俗,柔中带刚。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的一首《咏芦》诗:“避世水云国,卜邻鸥鹭家。风前挥玉尘,霜后幻杨花。骨相因诗瘦,秋声诉月华。欲招芦处士,归去作生涯。”将芦苇花比作有才德而隐居的隐士,赞誉了芦苇花素雅清高的品格。
小伙伴们常常在一人多高的芦苇丛中捉迷藏,也不时折一束芦苇花拂向对方的脸上和颈部,那花儿柔柔的,痒痒的,拂在身上还真舒服。那时也不怕芦苇叶划伤皮肤,欢快的嬉闹声不时惊起一群群白鹭,扑腾扑腾地飞向天空。在芦苇丛中迷路也是常有的事,有时穿出芦苇时发现离原来进去的位置已经很远很远了。
芦花成熟后,花絮会随着风儿飘向空中,它们像羽绒、像雪花、像仙女散花一样漫天飞舞,它们轻巧、灵动,以各种姿态随着风儿飞过城市,飞过河流,飞过田园,飘向遥远的地方,带着它们的种子去播撒新的希望。
随着年岁的增长,童年逐渐成为过去,无忧无虑的时光逐渐被多愁善感和理性思维所取代。
上中学以后,捉蝌蚪和放风筝的时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早上迎着从远山刚刚升起的朝阳到河堤上跑步,到青杠树林中做操打拳,呼吸着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精神格外清爽。周末的夜晚和同学们在河堤上散步,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坐在河堤边上仰望星空,观摩银河,寻找北斗七星,看流星划破夜空的'瞬间美丽。同学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谈论前途和理想,曾经有多少青春的梦想在那河风的吹拂下飘向远方。
阔别三十多年后再重归故里,故乡的那条河,已经是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清爽身影。昔日的河堤被一条宽敞的滨江路取而代之,绵延数公里。平整的水泥路面,两边整齐的霓虹彩灯引人注目,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流,商铺的吆喝叫卖声,甚是繁华热闹,然而总觉得少了童年时的那种亲切,那种静谧和温馨。
芦苇和辽阔的河滩不见了,靑杠树林不见了,河滩上的卵石都被捡光了,被商贩们用作碎石修路赚钱。挖沙机把昔日平整的河滩搞得千疮百孔,夏天,这一个个大坑就成了下河游泳者的隐形杀手,听说自从河滩有了沙坑以后,每年都有不少人被无辜的夺去了生命。
由于沿途水电站的修建,分渠引水,加之自然降水量的减少,河面比童年时的窄了许多,再也没有儿时所见的那波澜壮阔,充满青春活力的气势了。河床大多裸露,坑洼不平,犹如一个憔悴的老人脸上布满岁月的皱痕。
现在的河流上游最窄的地方枯水季节不过二、三十米宽了,水深也只有不到二米,甚至可以徒步走过河去。河水污染更不用说,河边随时可见飘浮的垃圾,成片的白色泡沫,散发出阵阵臭味,昔日清澈的河水再也见不到了。河对岸两个化工厂的修建,更是使人烦恼,整日的废气废水排放更使这条河流和这座城市的上空硝烟弥漫。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生活上的便捷和物质上的繁华,但是如果只是一昧的追求发展,而不注意生态和环境的保护,那么这种繁华的背后隐藏更多的是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和生命的威胁。我们需要的是能真正带来美好生活的繁荣昌盛,而不是以健康为代价的虚假繁华,这种繁华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
多么怀念童年时的故乡河啊,不知何时再能见到那样的自然风光?
【故乡的那条河散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那条河04-22
那条河作文700字10-28
故乡的河07-13
想念那条白裙散文04-21
故乡的河作文【推荐】11-02
【热】故乡的河作文11-02
无名的河散文11-14
故乡的河作文3篇12-22
故乡的河作文500字08-03
故乡的河作文65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