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傅散文

2021-12-06 [第四单元]写一篇散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师傅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师傅散文 篇1

  时光在岁月的长河里流逝,我的漫漫人生之路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春秋。人生中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一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

  但我的记忆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段时间内,称呼“师傅”曾经很流行。我在上海“驻沪办”工作的时候,见人总是张口“师傅”闭口“师傅”,那是对别人的一种尊称。

  其实“师傅”是教授技艺的人,是传授吃饭本领的人。师傅和老师不一样,老师往往是一个人教授几十个学生。而师傅则是一个人带一个徒弟,单传一个学生,当然也有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的。

  过去我参加工作的时候,都正尔巴经地拜过师傅。师傅不仅传授给我技术,传授给我知识,还关心我这个做徒弟的思想、生活、恋爱。逢年过节,我们做徒弟的按照规矩都会拎着“包头”恭恭敬敬地上门去看望师傅,拜见师傅娘。那时我们的师徒关系很好,感情也比较深厚,不象现在人情淡薄。

  我的一生中做过了很多事情,涉及的行业也很多,因此拜过的师傅不少,周仙牛、李爱玲、张晓晓、王连根、严阿尧、朱文龙、姚洪亮、刘维亚……

  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在我脑海显现,我非常感谢各位师傅对我的帮助,在此徒儿给你们叩首跪拜了!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农民工的大量进入城市,我们对人的称呼也有了改变,开始叫上“先生”、“女士”了,本来按照国际惯例还有一种“小姐”的称呼,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大家有意识地在迥避。

  而“师傅”的称呼则戴在了我们“农民伯伯”的头上了,像大菜师傅、剃头师傅、修车师傅、木匠师傅、泥水师傅、漆匠师傅、电工师傅、裁缝师傅。我们这些农民工“师傅”凭借手里的本领,再加上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在城市扎下了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在网上查阅,当电脑上键入“师傅”之时,同时也跳出了“师父”字样。“师父”多指传授于我们某项技术或者知识的人,相当于父辈。“师傅”是指对某些行当的权威或有技术的人的一种尊称。

  “师傅”也是一种比较笼统的称呼,人们往往在问路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别人就叫“师傅”。在工厂里称呼技术员也为“师傅”,而这个“师傅”所带的徒弟就要叫他“师父”。

  这都是很有道理的。称呼自己的“师傅”为“师父”,在保留了原有的传授知识或技艺的意思之外,还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那是对自己“师傅”深怀敬意。

  说起“师傅”的.由来,网上还有一则“大师傅”的民间故事。我觉得十分搞笑,就此引用一下。古代的时候有个皇上,来到修建宫殿的工地上,让各个工匠说说自己的本领,谁的本事大,就封谁为“师傅”。众多工匠谁也不服气,纷纷抢着在皇上面前表自己的功劳。于是皇上就把他们都封为了“师傅”。

  这个时候工地上有一对给工匠们做饭的姐妹,姐姐见工匠们都有封号,便也想凑热闹讨封。没想到那些被封为“师傅”的工匠们竟说:

  “做饭算什么行当?”姐姐听了很生气,就决定饿他们一顿。

  当工匠们干完活,都急匆匆地跑到饭棚去吃饭时,却发现灶房里没动烟火,就群涌而上一起责问姐妹俩。姐姐冷笑着对大家说:“做饭不算个行当,你们就自己做吧!”

  众人气坏了,赶紧去向皇上报告了此事,皇上笑嘻嘻地问大家:“这做饭的到底算不算个行当?”

  这些能工巧匠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连忙齐声回答道:“做饭算个行当!”

  “太算行当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俩找来,准备封她们为“师傅”。

  而姐姐则摇摇头摆摆手,指着工匠们对皇上说:“他们都是师傅,却做不了饭,给我也是这个封号,我不要!”

  “要封就要比他们大!”

  皇上说:“那就封你为大师傅吧!”

  姐姐一听乐了,接着又指指帮助自己做饭的妹妹,问:“她呢?”

  皇上也就顺口说了一句:“你是大师傅,那她就算二师傅吧!”

  妹妹一听也高兴极了。就这样,皇帝金口玉旨,做饭的就成了“大师傅”,而帮厨的也就成了“二师傅”了。这个叫法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我的师傅散文 篇2

  在我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正式拜师学艺的师傅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干电工时期的师傅。在和他一起工作的十多年里,许多事情深深打动着我、影响着我,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还是1985年,刚满19岁的我,从石油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原铆焊分厂铆四车间成为了一名维修电工。入职报到的当天下午,车间主任将我领到机修班,向我介绍了此后带我干活的师傅。

  大伙都把师傅叫小隋。当时他二十八九岁,一米八的个头,浓眉大眼,是几年前从部队转业到厂里的。

  那个时候,铆四车间维修班由4名机修电工和4名机修钳工组成,除了负责车间的车床、铣床、天车、平衡吊等50多台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外,还担负着这些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我本以为,维护保养就是给机器抹抹油、紧紧螺丝,将表面擦干净,把检查应付过去就行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真到了和师傅一起保养设备的时候,我深深被他细致的保养工作折服了。

  师傅会把每台设备上的电机逐一卸下来、拆开,用木榔头将电机的端盖轻轻敲击取下,把转子从锭子中取出,用毛刷蘸着煤油一点一点将转子和轴承上的油污、灰尘清洗干净。看着师傅如此认真,我也照着他的样子做。当我准备将洗好的转子端放到平台上控干时,师傅喊我停一下,只见他快速抓起一把事先准备好的干净棉纱铺在了平台上,让我将转子轻轻地放在棉纱上。见我流露出诧异的目光,师傅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转子被碰伤,影响电机的平稳运行。

  待转子上的煤油控干后,就到了给转子轴承抹润滑油的时候。由于一颗颗滚珠间的缝隙很小,固体润滑油很难填到里面。师傅就用手指挖一块乌黑的润滑油,一次次地往缝隙里边挤压、边涂抹,直至他认为已填的满满当当,最后还要用手指将轴承两面的润滑油刮平,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将转子放进锭子里,对角紧好端盖上的螺丝……

  师傅不仅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而且在工作中事事处处勤俭节约,十分爱惜公司的财物。电机的碳刷磨损了,本可以换个新的,但他坚持拆下来在纱布上打磨成可接触上的表面,继续使用,即使把手弄得像搬过煤一样黑也不在意;接触器的触点烧坏了,他会把平时积攒的不能用的同型号的接触器的触点拆下来换上;每次维修换下损坏了的电器,他都要把上面的螺丝、螺帽等能用的东西拆下来归类存放,以便维修时使用;用完油漆,他会叮嘱我一定要盖好油漆桶,并且要用改锥木柄轻轻敲击桶盖一周,他说,这样密封得更好,油漆就不会凝固······我也向师傅学习,逐渐养成了回收、利用旧电器零部件的好习惯。

  2002年,因工作需要,我不再当电工。但此后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我都会像师傅一样做人、做事。

  师傅是宝石人的代表,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传承了石油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爱厂如家的美好品德,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对祖国石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宝石机械的深厚感情。每每想到师傅,就有一种能量,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前行。

  我的师傅散文 篇3

  每当我在工作闲暇时,脑海里总会有一个人物萦绕。起初还有些模糊,渐渐的变得清晰起来。他名叫徐才荣,个子不高,浙江绍兴人,满脸络腮的胡子,烟瘾特大,一天要抽好几包烟。

  认识他是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那时我18岁,刚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架子班。报到那天,第一个看见的就是他,他先对我点了点头。然后从上衣袋里掏出了一包大前门香烟,用右手拿住烟盒,左手中指轻轻在烟盒后面轻弹,其动作之快捷和麻利,瞬间一根香烟递在我面前,我直摇头说:“我不会抽”。他用眼睛斜瞟了我一下,没有开腔,马上自己把香烟点着吸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从工具箱里拿出搭架子的工具,在地上用粉笔画了一个搭架子的结构图。然后,又在结构图的四周画了几个点。“小张,你把这个结构图看一下。”我听见他的话,脸一下就红了,心里十分慌张。当时,我刚学搭架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心想,这老头子,又要叫我出丑,但我又不好意思说我不会,只有硬着头皮去看。

  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他用一双眼睛盯着我,一动也不动,我本来就不会,这样被他看着,我头上的汗珠开始冒了出来。幸好这时,工长把他叫走了,我才松了一口气。从那以后,他每天搭架子,总是把我叫上。有时,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他总是叫我过来搭架子。我当时从心里特讨厌他,但又不能在脸上表露出来。

  他很少说话,休息时,他总是一个人站得远远的,望着遥远的天空,由于架子班都是男孩子,大家在一起,有时唧唧喳喳,会拿他开玩笑,但他总是笑一笑,也不生气。我不喜欢他,我有时也笨手笨脚的。但他从不批评我,我不问,他也不主动教我。一个月后,他成了我的师傅,说心里话,我当时很不情愿,但那时是班长安排的,班长有权决定谁当我的师傅,我一点反抗的理由也没有,自从当了他的徒弟以后,他对我的要求比以前更严格,只要一闲下来,他总是教我怎样搭架子。就这样,被他折磨了好几年,我搭架子的水平也开始慢慢提高了,在我进入架子班的第5年,师傅退休了。

  当然,在那时我的师傅是班里搭架子的高手,我也是班里唯一的高中生,师傅经常叫我多看书,关心我的生活。有时看到食堂的伙食不好,他会从家里带点好吃的给我。但班里也有几个同事说我师傅小气,年轻人与他裹不到一起,说他斤斤计较。这些缺点,做师傅的人都有点。大家说话时,看见我来了就有些吞吞吐吐,他们怕我去传话。可是,有一件最叫我丢脸的事,师傅为了涨一级工资,不惜装病。其实,我知道是大家冤枉了他,师傅当时真的是生病了,但大家都这么说,我也没有办法替他去争辩。

  后来,我带着一帮人出去搭架子时,师傅教我的一招一式,正好派上用场。我从心里感到师傅当时为什么对我严格要求,他那样做,不是害我,而是为我好。不久,我就被派到一个工地负责承包架子工程,总包方有一个监理,对我们搭架子的水平不放心,也许当时我还年轻,他要求与我一道检查搭的架子。刚出去不久,天就下起了大雨,我们打着雨伞检查架子是否牢固,结果很满意。从那以后,那位监理对我的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弯,并且对我们搭架子的水平也很满意。后来,我才知道,那位监理也是学搭架子的。我当时想:如果不是师傅这些年的言传身教,也许在这位内行面前,不知要出多少洋相。

  2004年,我去浙江绍兴,到我同事的一个工地上,我再次遇到了他,他在这个工地上当顾问。当时,我百感交集,看见师傅比以前更老了,人也没有以前有精神。我想:师傅退休以后,应该在家里享清福,带老伴出去旅游。但实际情况与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原来他的儿子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好几年了,女儿单位效益比较差,一个孙子和一个外甥跟他们住在一起。他和老伴的退休金要维持一家的开销还不够,他只有到外面去挣点钱,补贴家用,我这才知道师傅小气的真正原因。因为那个家庭需要他的支撑。

  如今,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像师傅当年一样带了徒弟。但我没有像师傅当年要求我一样,去要求他们。我在想,我的徒弟离开了我以后,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能够单独去飞翔,我老了以后,会不会像师傅一样,我也不知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尊重师傅,要尊重所有的人,徒弟的成长就是师傅的骄傲。作为徒弟的我一定会牢记师傅的教诲,决不辜负师傅的栽培和期望。最后我要对师傅道一声:“师傅,您辛苦了!”

【我的师傅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我的师傅茅浩明的散文

2.曹师傅的手

3.我的爱人散文

4.我的娘亲散文

5.我的宝贝散文

6.我的记性散文

7.我的眼里散文

8.我的门牙散文

9.我的儿子的散文

想起我的羊妈妈散文 从此,我是你的温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