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似乎每时每刻都有足够引起人兴奋的东西(灾难、冲突、绯闻、奇闻、新款、打折……),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是“曝光”、“揭密”、“起底”…… 貌似这些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声色,可是细究起来除了满足一些猎奇和娱乐心理,并不能给我们的心智带来有益提高。互联时代好象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有足够的软硬件条件窥视他人,却常常忘了拿起镜子照照自已。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广告、肥皂剧、软文……的洗礼,我现在总是十分怀疑媒体的纯洁与公正(不是没有,比例太低!),媒体人几乎成为了一群为利益极尽忽悠能事的群体,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以来不管在工作与业余上,常做着与品牌,形象包装有关的事务,有时难免是这样的:为利益关系,不得不包装、筛选、美化,甚至不惜伪装…… 这几天家里做5S,整理书架和资料柜时,才发现我已经积压了好多“垃圾”,传单、期刊杂志、考试用书、商业书籍……有些是我自已的设计作品,不少装祯精美,外表看去许多貌似很值得收藏的,可是打开认真看看,绝对多数已是毫无价值,除了曾经给我带来些收入外已不存在其它意义了,只能给废品站,深感商业的短暂与虚无。
不妨有个假设:把当下我们眼前所有的信息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剥到最后,基本只剩下几个字:“买我的吧”。市场指挥棒下,连流产都可以包装得十分唯美……即便是时事新闻,剪辑和粉饰出的萤幕画面的可信度已是大打折扣了,“有图有真相”已被颠覆,微时代的浅阅读带给百姓的印象就是“外面事真多!”但是却不容易使人明白什么,最经常的是起哄和传谣。
有时我不免怀疑我们的媒体是不是太多了点?!---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信息?!许多信息真把百姓搞得无处藏身,没有一点自控力很容易就被俘虏,特别是小孩们。中学时学《桃花源记》,不免嘲笑他们的闭塞,可现实中人都羡慕他们活得比我们安然自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许正是陶渊明理想中桃花源的条件之一,想像桃园中人,若是人手一部IPHONE,四处的萤屏与监控,人人都成XX控, 时时关注秦汉风云,魏晋争斗,微信XX圈,天猫打折……也就无法有那种怡然自乐,超然物外的景致。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古代是时尚,到近代成为讥讽,如今的我们似乎又走向了它的反面-----一心只怀窗外事,两眼不视圣贤书。
美国换总统,国家换主席了,一样风声水起,流行时尚,明星八卦更如火烧云般瞬间消散........媒体上的纷纷扰扰,喧染着各色的政治秀,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他们好伟大,地球少了他们转不动。不知哪国有句俗语:天才和狗当总统没有太大区别,幽默却不无道理。我以为媒体上的那些“天下大事”貌似大家都可以插一手,但最直接的影响只是坊间谈资变化....平头百姓靠这个改变命运的(不管好坏)毕竞凤毛麟角.....它的作用远不如平日工作上伙伴的一个微笑或一句怨语……而由那些捕风捉影的信息惹的乱子却不在少数。
对纷扰的外界,我的观点是多包容,多思考,少掺和,但多数的人却是缺少包容,不加思考,喜欢掺和。我们总是花太多的时间关心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天下大事”,却很少关注自家。信息时代,独善其身是不容易的,随波逐流变得更方便。每日“三省吾身”对现在“穷忙族”来说似乎太多了,只是当下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拿出哪怕3分钟时间自省。
古语"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这顺序应是有讲究的,乱不得,可是貌似当下治国平天下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是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师,医师,专家……民主似乎是个好东西,为此世间纷纷扰扰,可笑的是其中多少人真有“当家作主”的德与能?连“修身”都没作足,何以“齐家治国”?天下太平是每个人都管好自已,而不是每个人都企图去管别人。只有把自下而上的每一步走踏实,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稳健,所谓“厚德”方可“载物”。当下太多人有“平天下”的壮志豪情,却不屑于把“修身齐家”的功课做足。
高世麟
【关于窗外事与圣贤书的散文】相关文章:
关于目标与梦想的散文12-20
关于与老婆诀别的散文12-05
与牙齿的恩怨散文11-11
难忘与追寻散文02-14
与灵魂私奔散文12-14
与阳光约会散文12-06
人与病散文11-22
自觉与自拔散文10-31
春花与做事散文10-30
与故乡的情分情感散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