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2021-07-15 习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

  今天端午节,外公一大早就已经开始忙绿了。外公把从田埂那割回来的艾枝插在了门头上。外婆在泡下午包粽子用的糯米。我和姐姐还有小弟在院子里玩。

  这时,我90多岁的太婆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满脸慈祥的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了几个早就准备好了的漂亮香包,给我们小孩戴在了胸前。我低头闻了一下香包,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太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事。转身走进了房间里,拿出了一支毛笔和一个杯子。来到了我们面前。太婆在我们小孩子的额头上用毛笔,蘸了一下雄黄写了一个“王”字。可爱的太婆一边写,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转眼间,到了吃午饭时间了。我的“大厨外婆”。做了好多好吃的。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鲜美无比的油焖大虾、香酥味鲜的炸小黄鱼清脆可口的拌黄瓜、香气扑鼻的腊肉烧黄鳝、还有一小盘黄澄澄的咸蛋黄。看着一桌丰富的菜肴,我可真是垂涎三尺呀!我数了一下问妈妈:“不是说要吃五黄吗?怎么只有四黄呢”妈妈偷笑着说:“还有一黄在这呀!手里拿着一小瓶雄黄酒”。我们大家都笑了。

  吃完午饭后,太婆和外婆都已经开始在包粽子了。只见她们一手拿着挽好型的粽叶,一手抓起一把糯米,就左缠右绕的,一个个精巧玲珑的粽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精彩极了!太婆还和说了屈原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粽子的由来。

  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及传统文化知识。真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这阵阵儿歌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要问端午节的来历,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给大家讲其中一个吧: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边做官。昏庸的楚王总是听信那些奸臣、小人谗言,不听屈原的忠言。后来楚王竟把屈原削职流放了。在流放的过程中,屈原看见楚国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殃,惨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愤,于是跳江自杀。人们非常伤心,划船找屈原的尸体,还包粽子给鱼虾吃,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就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用包粽子、赛龙舟的形式表达对屈原的缅怀之心。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呢!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粽子几乎是每家每户过节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总是要先把粽叶泡上很长时间,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时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叶,围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馅料,诸如:花生米、红豆、肉、蜜枣等等。再用棉线捆起来,一个玲珑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但现在还不能吃,还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们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开一个热腾腾的粽子,蒸汽直冲天,而粽子活像个老爷舒服地躺在粽叶里。糯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金银剔透,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草叶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顾不上烫,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这真是个快乐且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3

  你们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天不仅仅能吃到粽子和绿豆糕,而且还能表达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4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正因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之手。想当年,屈原站在汨罗江边,哀叹国家衰败,奸臣当道,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入江中。人们为了纪念他,便设立了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艾蒿。走进楼道就闻到一股清香,带着一点苦涩味,据说艾蒿能避邪。还有的地方的人们还要喝雄黄酒,给小孩儿抹雄黄酒。传统医学认为初夏邪气重,皮肤多有寄生虫,所以要在端午节时饮用和涂抹雄黄酒、熏艾蒿来祛邪、驱虫、除病。浓郁的酒味混合着艾蒿的清香,估计邪气就不敢靠近了。

  钻进厨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哈哈,是粽子的味道。传说,当年屈原跳江后,当地的人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竹筒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粽子渐渐简化为用粽叶包了。吃粽子容易,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将2~3张粽叶错开折叠,折成漏斗状,将泡好的糯米倒进去,加几颗红枣,再把“漏斗”包起来,用棉线缠绕起来,系一个活结,吃的时候方便打开,再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就可以上锅蒸了。说完粽子,再来谈谈咸鸭蛋。刚买回来的咸鸭蛋可真把我吓了一跳,乍一看我以为是用泥巴裹着的。洗净之后,蛋壳呈青灰色。

  煮熟后,剥开蛋,不过剥蛋也是一个技术活,每次鸭蛋都被我“残害”。蛋黄是决定鸭蛋好坏的重要条件。好的蛋的蛋黄是有些红色的,差的就是黄色的。每年端午,我都想起了屈原,仿佛听到了他的哀叹……让端午的习俗一直传承下去吧!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6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7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8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传说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忠臣屈原,当时秦国攻打楚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人拿出准备的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节前奶奶就开始忙活开了,早早地着手准备好了粽叶。奶奶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再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硕大的菱角。包好以后,再放在锅里煮上一会儿,满屋子都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轻轻剥开粽叶,咬上一口,粘粘的,整个人浑身都沉浸在香味中。我多么盼望着端午节快快到来呀!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9

  一提家乡的风俗,我的脑海里就会立马浮现出一家人吃粽子的情景,而这正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捞尸,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就有了渔夫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食咬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些食物慢慢演变成了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我和弟弟就盼望着包粽子、吃粽子。有一年端午节,我和弟弟早早起了床,因为妈妈要教我和弟弟包粽子。

  首先准备食材:不同颜色的棉线、粽叶、糯米和自己喜欢的馅儿,我喜欢肉馅儿的,所以我准备了肉;弟弟喜欢蜜枣的,爸爸和妈妈喜欢红豆的。

  然后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是把两三片粽叶折成簸箕形状,我很快会了,但是弟弟却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学会;第二步是放入糯米和馅;第三步是沿着粽叶包裹起来,包成三角的形状;第四步是用线裹起来,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来区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里,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闷煮三、四个小时。出锅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和弟弟馋得口水直流,仿佛想一口就把它们全部吃掉。就连平时需要叫唤才知道吃饭的爸爸,今天也准时来吃饭了。一家人围成一桌,十分开心,我和弟弟无法抵御这香味,一个接一个抢着吃。吃了一顿粽子,几个星期都忘不了得味道,真是回味无穷啊!

  这就是端午节的习俗,是中华传统的文化,流传至今。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0

  “百里不同于风,千里不同于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说到端午节,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些绿色衣服、香甜肉馅的小粽子。

  我拿起一片又长又绿的竹叶,把它卷成一个三角形的“小碗”,把洗好的米饭放进去,再放几片培根,最后用一条又厚又白的“被子”把培根盖上,把竹叶折起来,用彩绳绑好,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做好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说:“小粽子,小粽子,你怎么看起来这么好看?我不想吃你。罪过是什么?我把你放进蒸笼煮三个小时再出来。好吧,这就是决定。”我命令母亲:“快,打开监狱的门,把小粽子扔进去,煮3个小时再放出来!”妈妈笑了,然后按照我的吩咐,把小粽子放进锅里。时间一天天过去,3个小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面而来。我赶紧拿起粽子,打开粽叶,咬了一口。竹叶的香味和米饭的粘稠感弥漫在我的嘴边,我咬了一口。这一次,我吃了熏肉,这使我有很多回味。吃完粽子,我舔了舔手指,跑到妈妈身边问:“妈妈,妈妈,粽子还在吗?我完了“然后,”妈妈说,“桌子上有很多东西。”妈妈还没吃完,我就冲到桌子边开始吃

  生活的每一点都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1

  端午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把粽子投入道河里不认让鱼吃到他的尸体,屈原投河自杀的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人们就把那一天叫做“端午节。”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且听我娓娓道来吧!

  我们的习俗分成四类,分别是赛龙舟、包粽子、抢鸭子、洗艾草澡。我先说赛龙舟,赛龙舟可比赛艇强多了,它油一个龙头,一条尾巴,大大的尾巴上可坐十来个人。每当裁判吹响口哨,就像运动员听到枪声,特工听见命令一般,一溜烟功夫地划了过去。陆地上的人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划龙舟的人也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个个用尽全力往终点划。

  然后说包粽子,先找大片竹叶。糯米密封四十分钟左右,然后在糯米里放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接着放进锅里煮半小时,煮好后打开锅盖,嗯!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看就很好吃。那时的你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吃,注意要先等它凉了才能吃,如果你想吃,不听劝告,等着烫伤吧!

  接着说抢鸭子,当裁判员吹响口哨,运动员纷纷划到河中央,一手划桨一手抢鸭,折腾了一番河里的鸭子通通跑到运动员的手里。

  最后说艾草澡,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端午节虫子特别多,洗艾草澡是为了驱虫,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端午节的习俗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 端午节啊!端午节,我爱你!

  四川省新津县邓双学校三年级一班:杨乐添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2

  要说起家乡的风俗,我必然会仔细回想,因爷爷奶奶早逝,我便节假日去的都是外婆家。我是个“不合格"的家乡人,为何故说,因为我对风俗这是一窍不通啊,这可不是谦虚。

  记得我年幼时,5月5日端午节,外婆在三更半夜鸡鸣时便起床了,因鸡鸣很响亮,我便被吵醒了,睡眼朦胧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外婆并不拉灯,缘由是因灯太亮,担心吵醒我罢了,现在回想起来满满都是对我的爱呀,外婆轻悄悄的起床,轻悄悄的穿衣,麻利极了,接着便看看我,这时,我闭着眼睛只睁一条缝继续看她做事。

  外婆出去了不久便回来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奇特的香味,不用多说,香味便是艾草那独特的香味,外婆用艾草扫了房屋便一根根的插在墙缝中。用来净化空气,驱蚊虫,其风俗,有句俗诗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就是艾草。

  记得还有个方法,就是用药草洗漱。外婆粗识草药,外婆上了山,她对山了如指掌,一会儿采好了草药,大约10种,把它们洗干净和水煮,当水渐渐从清水转变成了好看的琥珀色就大功告成了。

  对了,还有一大主角就是吃粽子,粽子一开始就是纪念屈原的,因为屈原他杞人忧天。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好人。后来屈原想不开就投江自尽,百姓担心他被鱼儿吃掉,于是包了许多粽子,不让鱼儿吃掉他。

  端午节过了,我回到了家,这次端午节过得还挺开心的呢。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3

  端午节是我们柯桥的一个非常美好的节日,我们在过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多出一个平常用不着的比赛,这一个特殊的比赛,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才会有,那就是赛龙舟了,你们在端午节不只能大饱眼福才可以大饱口福呢,因为说到端午节的时时候,我们其中一个习俗是赛龙舟的,还有一个习俗,名字叫包粽子的。

  粽子外面的形状,像一个平看着的沙漏一般,但是么,它的漏沙子的地方变得圆了一些,他们一般都是用普通的米做的,但是虽然米是差不多的,不过你可以在里面放各种不一样的东西,放到粽子里面,有往里面放的肉的,这一种粽子,如果烧的时候火候和时间控制的好,那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在众多的粽子中,也免不了有几个比肉粽子差一点的,这个粽子叫豆沙粽,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粽子里面放了豆沙的,这个烧的好,可以咽下去,但是如果烧的很差,那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难以下咽了,再有一种中的的在有肉的基础上还加了蛋黄,那就叫做蛋黄肉粽了,它的口感很好,不过有时候他的蛋黄只有一点点,所以他就有了这么一个缺点了……

  跟粽子最有关的故事就是屈原投江了,屈原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听到了国家被灭亡的消息,选择了以身殉国,因为屈原高尚的情感打动了后人,就把屈原投江时的这一天定为了端午节

  端午节,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美好的人,美好的物,构成了一道柯桥的美丽的风光,家家吃着粽子,看着龙舟,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节日风光。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悬菖蒲;粽子香,香囊鼓,龙舟下水擂战鼓……”一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期间我可以品尝心中的绝世美味——粽子。

  “包粽子咯!”外婆拿出浸好的糯米、洗干净的粽叶、腌渍过的鲜肉,只见外婆把两片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一小把糯米,再拿了一块大约八厘米长、三厘米宽的肉放在糯米上,接着再用糯米盖在鲜肉上,然后用另一片粽叶把前一片粽叶裹上,最后用绳子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下一步就开始煮粽子了,外婆先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再放一些水淹过粽子,大火煮30分钟,热气腾腾的粽子就出锅了。一开锅,一阵粽香扑鼻而来,待剥开后咬一口,肉油而不腻,而且很软,我一下子就吃完一个,真是太好吃了,一般我都要吃两个呢!

  吃粽子的时候我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楚国大夫,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因为遭馋去职,他被赶出都城。后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但是又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因此在农历五月五日那天,他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死后,老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他们怕水里的鱼虾会伤害屈原,就把饭团投入江中。后来人们在饭团外面包裹了粽叶,就形成了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5

  端午节是中国一年中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传承千年之久的节日。

  一提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的粽子,然后又会想起它的由来:古时候,在楚国有一个名叫屈原的大夫,当时的国君十分无能,屈原提出了许多强国政策,都被国君一一否决。最后,国君又听信小人谗言,将屈原放逐到泊罗江附近。国家灭亡,屈原悲愤至极,跳江自杀。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这便是最开始的粽子。现在的粽子则口味丰富,什么花生、板栗、鲜肉、蜜枣等,种类数不胜数。包的材料有糯米、蜜枣、芦苇叶子等,十分好吃。

  在端午节的时候,我看到了爷爷、奶奶在包粽子,便也萌生出了自己动手包粽子的念头。一场浩大的包粽子工程便开始了,我将叶子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再将糯米倒入其中,到了一半的时候,再放入蜜枣,然后撒上一层糯米,将上方多出来的一小片叶子尖包好,一个粽子形状便大致呈现出来了,接下来便用针一插一抽,一个粽子便大功告成了。放入锅中蒸煮,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闪亮登场了。

  将粽子翠绿的皮剥下来,露出了黄白色身躯,香气四溢,一口下去飘飘欲仙,那蜜枣更是点睛之笔,美味极了。

  这便是我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吃无比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6

  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热闹喜庆隆重的春节,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清明节,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节,许许多多的节日,让我们不亦乐乎,端午节便是其中之一。

  要问端午节的美食是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粽子了!要做粽子,得先找来米、粽叶、绳子,当然也可以加点肉、糖、花生等。我们做粽子的时候 ,首先把粽叶、米洗干净,馅料调好,把粽叶卷成一个封底的漏斗形状,再把米放进去,有馅料的话就把馅料放到米中间。放满之后,用粽叶盖好包起来,用绳子捆住,就大功告成。粽子要放到锅内蒸。煮好之后,拆开粽子,一股米的糯香,与粽叶的清香相混合,让你食欲大开,吃下一个,包你再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像所有的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是有传说的。听老人说,这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去职、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许多诗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不愿看到自己国家被灭亡,所以抱石投江自尽,爱戴他的百姓听到后纷纷赶到江边,用粽叶包着米饭投到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鱼龙虾蟹吃饱之后,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一代又一代,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特色。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7

  端午节那天中午,我们刚吃完粽子,爸爸就领着我去澄海看赛龙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端午节是有哪些传统习俗?

  爸爸笑眯眯地告诉我:"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很为国家着想,苦劝楚王要治理好国家和与邻国相好,但楚王不听,他十分忧愤投江自尽。楚国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清正的大夫,于是用竹叶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尸身。渐渐地,吃粽子就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听完爸爸的一席话,我茅塞顿开。

  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只见通往江岸的条条道路,人们潮水般地涌向江边。这时,时针指向二点正,"蹦"一声枪响,十八条龙船从上游鱼贯而下。顿时,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一曲雄壮的交响乐。"加油,加油……"竞赛到了紧要关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黄队加油,黄队加油……"的呐喊声。原来是黄队有点落后了,它的啦啦队在为它鼓气。黄队的鼓点更紧了,哨声更急了,黄船迎着浪花拼命地向前冲。最后,黄船得了冠军。

  船队的团结奋斗精神鼓舞了广大观众,岸边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哇,赛龙舟真刺激,这又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开心又有收获。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8

  今天,是中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而这一天主要纪念一位战国末期的伟大诗人——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在战国时,屈原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屈原被流放后,仍然为国着想,心中十分悲愤。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名著,其中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楚辞”这种文体也是他创立的。

  而端午节的由来也有许多传说,而最著名的传说主人公当然以屈原为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现在,我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朋友,你今天吃了粽子吗?快去吃吧!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9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大致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每到端午前后,在株洲城镇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乡下,人们一般都用翠绿的粽叶包粽子,通常是用玉米、红枣、红珠豆、花生、包谷、花豆、大豆、腊肉等搀和在用木碱灰和槐米浸染过的糯米中,用粽叶包裹成三角或小宝塔形,再用棕叶线扎紧,五个一串,放入锅中煮熟即可。清香扑鼻,令人食欲顿生。到端午节这天,株洲城乡家家户户在房屋门口用葛藤沿大门悬挂,将艾叶、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门两边,意寓祛病除邪。家里自配雄黄酒,全家大小轮流嘬饮少许。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

  我可爱的家乡,一年四季,节日不断:春天,春节的脚步姗姗来迟;夏天,一起庆祝党的生日;秋天,国庆的礼炮绚烂夺目;冬天,过小年的气氛感染全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欢乐不断。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0

  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粽子,每逢将近节日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吃几顿都是粽子,这也是我爱上糯米的原因。现在,粽子成了一种美食,可以随时买到好吃的粽子,只是始终吃不出记忆中的味道。 原本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老先生的节日,然而现在,身在他乡,端午节成为了我思念家乡粽子的节日,即使吃不到,也要想想。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大节目,说实话,我只见过一次,每次看赛龙舟的人特别多,家里人担心我们小孩不够壮,被人挤到河里去,所以极力反对我们参加这种热闹活动。 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比较简单,没有元宵、中秋那么重要。但是所谓的传统习俗也还是有三个的,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或是遗漏。一是要煮咸鸭蛋来吃,当然也可以有鸡蛋、鹅蛋等等。二是门上插艾草。艾草,据说能够辟邪,艾草的另外一个用处就是晒干以后,拧成绳子状,用火点住一头,慢慢燃烧,由于是绳子状,燃烧不是很充分,会有很多烟,而这些烟就可以用来驱蚊。所以端午节后,等艾草晒干,我们就经常这样在院子里点上艾草绳,用来驱蚊。三是吃桃子,我喜欢吃那种硬硬的青桃子,不是很甜,但有点甜;软的桃子太甜,而且桃汁会淋的到处都是。 其实,家乡的端午节的习俗就是这样,在简单中就能带出家乡的纯朴,和端午节节日的欢乐以及邻里间的一种互动。 唉,好想家,好想家里的亲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诚祝家里一切都平安!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记得买粽子吃哦!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端午节传遍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广大汉族地区,壮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如纪念屈原投江、始于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践训练水师、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和曹娥救父等等,这些说法经过历代加工,与端午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有:1、纪念历史人物;2、划龙舟;3、吃粽子;4、各种防五毒习术(贴端午符剪纸、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包等避邪物、兰汤沐浴);5、游戏,如玩斗草、击球、射柳等。与端午节相关的主要器具、制品有龙舟、粽子、五毒图、艾草菖蒲、钟馗画、张天师画、屈原像等。

  端午节起源于民间习俗,其中有不少活动都是健康向上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端午节渐渐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有较强的生命力。端午节对研究民间习俗的发展有重大价值,由于它是多民族共享的节日且包含跨国习俗,因此对研究民族文化往来、国际间文化交流、传统体育竞技、饮食文化等均有重要价值。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2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

  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3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飘香,龙舟闹。在端午节当天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和看赛龙舟。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段传说。爱国诗人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受到旧族的反对。在五月五日那天,他怀着悲愤和绝望的心情跳进了汩罗江。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和虾吃他的尸骨,就把粽子扔进江中并通过赛龙舟来赶走鱼虾。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特意邀请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来为我们做示范。首先,我用右手把两张干净的粽子叶卷成圆锥形。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糯米舀进粽叶里。接下来,把剩下的粽叶盖过去。最后,用细线把它捆好。眼看就要完成了,可是,俗话说的好看起容易做起难。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总想着钻出来透透气。哎,无奈之下我只好再向家长请教。家长手把手耐心的教我,我终于把粽子包好了。

  放学回到家,我飞快地做完作业,打开电视机,观看划龙舟比赛。比赛开始了,有红队和黄队。红队先超过黄队,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过了一会,红队慢了下来。黄队看时机成熟了,就像脱缰的野马赶了上去,最终黄队赢了。

  在端午节里,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这个过程,这种气氛,这种乐趣,真让我回味无穷!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的历史了。

  端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出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经常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最终导致屈原被赶出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江边去凭吊屈原,百姓们怕鱼龙虾蟹咬屈大夫的身体,便入江里投饭团、鸡蛋等食物喂鱼龙虾蟹,后来就发展成粽子,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各地共有的习俗,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我们家乡则用箬叶包粽子,包成三角形,粽子除了用上等糯米,里面的馅却不一样,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无论是什么馅的粽子,我都爱吃。

  端午节那天,乡下老家都会举行赛龙舟活动,赛龙舟可有意思,每条船上除了十几个桨手和一个舵手外,还要放一个大鼓,桨手们听着鼓声落桨,动作整齐划一,河面上锣鼓动喧天,桨手们喊着号子用力划桨,岸上的观众高声呐喊,场面非常壮观。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热闹非凡的划龙舟,我从心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5

  端午节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个节日为何而来,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会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许是因为老家地处平原,没有吃米的习惯,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必备吃食,即便是备受宠爱的饺子,也不是主角儿。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太好的时候,端午节的特殊只是体现在早饭上,即糖包子和咸鸭蛋。糖包子,用发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红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这样,糖包子在平时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显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为什么吃咸鸭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家乡的人以面食为主,不爱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鸭蛋刚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对于小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时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欢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锅的时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馋的孩子往往拿起刚出锅的糖包子就吃,结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烫的直叫。

  咸鸭蛋平时吃的也少,因为鸭蛋贵,一般家里养有鸭子的人家才会经常吃到咸鸭蛋,若是会过日子的妇人,还会把积攒下来的咸鸭蛋卖掉。没有咸鸭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鸡蛋来代替了。

  小时候,早饭吃好就是过端午了,因为午饭又和平时一样了,能吃的起饺子的人家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早上的糖包子和咸鸭蛋越来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饺子到慢慢变成了主要的过节吃食,一到做午饭的时间,家家厨房里都传出“笃笃笃”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6

  每到端午当日,家家户户的主妇将买回的箬叶(菰叶或芦叶)、糯米等物,浸泡水盆中。苏州人端午节非但要自己吃粽子,还要用它来祭祀祖先。端午粽品种繁多,按它的形状来分,像秤锤的叫秤锤粽,像枕头的叫枕头粽,三角形的叫三角粽,老苏州则把它叫“小脚粽”。箬叶里除糯米以外,人们还常在里面加入其他物品,如肉、豆等等。于是就有了鲜肉粽、火腿粽,赤豆粽、绿豆粽、豆瓣粽、枣子粽、豆沙粽等等。只用粽米包裹而不放馅心的粽子,叫做“白水粽”。过去多用艾草灰汁来煮粽子,称作“灰汤粽”。

  端午节苏州一家子人的习俗。一大清早,苏州人将艾草束成人形悬挂在大门边框上或厅堂门前,主妇用菖蒲浸水洗脸洗头发,并给起床的孩子头上戴上虎头帽,贴身穿虎头肚兜,外穿五毒衣,脚上穿虎头鞋。主妇除了包粽子,还要上街买回鱼、鲜肉、茭白等时令蔬菜,中午要烧一桌端午饭菜。

  老苏州端午节第一件事是在厅堂中挂一幅钟馗像,并到药店买回雄黄和在黄酒中,配制成雄黄酒。中午开饭前,老苏州将小孩叫来,先用手醮着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一“王”字,再将部分雄黄酒洒在庭院四周。还有的人家煮燃苍术、白芷等中草药,烟熏室内,并用艾草、菖蒲烧汤沐浴。还有的人家以“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最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共享清凉解毒的端午饭菜,共饮雄黄酒,共祝端午节健康快乐。午饭后,主妇将香包给孩子带在身上,有的在自己手臂上缠上五色丝线,叫做“长寿线”或“长命缕”。全家人一起到书场听上一回书,说的是《白娘子》一折,讲的是白素贞端午节误食雄黄酒惊现蛇形的故事,听说书先生将苏州端午节的风俗娓娓道。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7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大开了一个眼界,对包粽子有了新的认识。

  我乖乖地坐在姥姥的身旁耳濡目染,简单的包粽子还能难住如天才般的我,我认为我自己能够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的粽子是非常的不容易呀!

  终于开始动手了,我激动的心也燃一烧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也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最底下放了一个又红又大的一颗枣,再用已经浸泡好的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非常得意,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了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姥姥替一我解了围---弄掉了一些米,我这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了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菜一碟,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了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一圈,我还认为姥姥包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一不小心拉了一下绳子,只听见"哗啦"一声,粽叶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三只。

  粽子熟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快乐。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8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名端阳、蒲节。端午节习俗多,主要有:插艾草,吃五毒饼、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带香囊等。

  又是一年端午节。清晨,露珠从花上滚落,钻进泥土里。“吱——”我和奶奶从屋里出来,拿两个小凳子,奶奶笑着,抓起一把米,对我讲道:“这粽子要用蜜枣,花生、糯米合起来做,外面要用粽叶包住”。说着,糯米已经洗好,我们祖孙二人相对而坐。映入眼的是备好的食材,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一片叶子,卷成三角形,放上米和枣,哎呀,没地方放枣了。奶奶招呼我看她的包法,奶奶包粽子速度很快,眨眼间就包好一个。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弄几下,结果,粽子形不错,但绳系不上。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怎么这么难!我撅着嘴说:“奶奶,我不想包了”。“加油,你要绕着系,奶奶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又拿起清香的粽叶,围成三角形,挖一勺白净糯米,点缀上几个小花生,塞入一颗蜜枣,封上口,轻轻绕上绳子,一枚可爱的小粽子就出世了!“终于包好了”。我伸伸累酸的腰,高兴地喊。“我包粽子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一个个粽子变成一盆粽子。一口大锅,添上水,生上火,小粽子就开始在水里游泳,水越来越热,它们上下窜动,盖上盖子,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锅中散发出清香,怎么还没好,我的耐心就要被时间磨尽时,奶奶喊了一声:“小馋猫,可以吃了”。我立马捞出一个粽子,小心剥开,洒上白糖,白白胖胖的粽子进入口中,甜丝丝的感觉,加上米香,妙不可言。

  这个端午,我收获了包粽子的方法,美味的粽子。端午节,我爱你,更爱你那甜甜的味道。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9

  夏季最令我难忘的节日要数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吃着糯米夹着红枣的粽子,使人忍不住想起它的来历。

  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被奸臣所陷害,不得不背井离乡。他想起奸臣陷害他人的场景,想起朝廷腐败的场景,一边走,一边吟诗。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江边,他叹了一口气,气愤地跳入汨罗江。村民们看见了,就拿起用竹筒包好的糯米,乘着小船,向屈原跳江的地方驶去。他们纷纷扔下糯米,为的是让鱼、虾、龟等动物吃饱之后,就不会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

  屈原跳江的这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端午节吃竹筒划小船,到后来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

  去年的端午节,依然记忆犹新。早上一醒来,便闻见一股艾草香味。我一骨碌翻下床,走到厨房,妈妈正在做粽子,妈妈说:“文博,我们一起包粽子吧,包完了咱们就看赛龙舟去。”我答应了一声就跟着妈妈包粽子了。包粽子有个技巧,一只手托起艾叶,另一只手夹起一块红枣,放在艾叶上。将艾叶放在桌上,放少许糯米,把艾叶两边卷起来,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做好了。

  大老远的地方,就已经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了。桥头挤满了人群,岸边人山人海,五艘龙舟一字排开早已准备就绪,就等那枪声发号施令。只听得“砰”地一声响,五艘龙舟争先恐后,两岸的呐喊声不绝于耳。“一二,加油”一艘龙舟已到达终点,人们大喊胜利。

  艾叶发出的香味,它是想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屈原,不要忘记五月初五,我们的习俗——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30

  端午节的来临骚扰着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来,看赛龙舟。年年龙舟都是我爸爸那条船胜利。不知道今年会怎样!

  我刚到江边一看,哇!他们都做足准备,老一辈的人们都手持香火,对着长江行了几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边……一会儿精彩开始了。他们头上系着绳子,拿着船桨,只见船头的那个人拿着鼓吹气势耽耽,很是威武。开始了,船员们坐正姿势,握紧船桨,蓄势待发,“咚、咚、咚……”随着鼓点的加速,船只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随着整齐统一的口号声,20多条船只不分上下,像鱼儿般穿梭水间。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条龙舟领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穷追不舍,我大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终点了,眼见着后面的船只奋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们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咚咚咚咚……”密集的鼓点似乎在鼓舞着满船的将士们,“加油、加油、加油”口号声越来越响,啊!爸爸所在的船只获胜了!我大声欢呼。

  随着比赛的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包粽子。

  包粽子比赛开始了,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纪轻轻的叔叔阿姨们、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们,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线缠上,动作流利没有一丝犹豫,看得我眼花缭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接近尾声了,看着奶奶们盆里慢慢的粽子,我们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当益壮啊,别看年纪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个均匀、漂亮。

  赛龙舟、吃粽子,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31

  要说起习俗,就要说起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其实在我们江浙地带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为国而死却被投入江中的伍子胥,当时百姓在端午节,也就是说他的祭日。于“江溯涛迎涛神”的赛龙舟。

  端午节,大家必吃不可的也就是粽子了。

  粽子又称“角黍”,是为了鱼儿不肯食楚国大夫屈原,所发明的美食。

  端午节那天清早,早早的就听见水在滴滴答答的响,原来是大人们开始淘糯米了,“刷刷刷”屋里顿时时飘满了清香,咦,为什么还有一股树叶的香气呢?喔!原来是芦苇叶,只见妈妈先将叶子、糯米、粽绳洗干净,再用剪刀,剪去中叶小须,将粽叶光滑的面朝里圈成漏斗,将再放入糯米,最后合起来用绳子给他五花大绑就完成了。然后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放入蒸笼中。给他来个桑拿浴。

  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裹上白糖,咬了一口,软软糯糯的入口即化,真好吃!

  说起端午节,还有人会想到赛龙舟,这是一种竞赛,考验的是团队的协作能力,力争第一,只听见锣鼓喧天。“一二一二”叫着口号,有一支队伍夺冠后笑容满面,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因为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比赛,并不完全为的是输赢,而是为了一种乐趣,一种参与,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传统精神延续下去。

  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菖蒲做为重要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将家中打扫干净,将艾叶,菖蒲插在家门前,为了辟邪祈求吉祥,而现如今,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看见门口摆放着艾草菖蒲,为端午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的我们应该认清历史,研究历史,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下去,并创造出新未来!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32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产生了众多节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直到现在,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呢!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00字(通用32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通用20篇)

2.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通用15篇)

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通用15篇

4.端午节习俗作文(通用10篇)

5.端午节习俗作文(通用15篇)

6.端午节习俗作文通用15篇

7.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通用21篇)

8.写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通用30篇)

9.家乡的习俗端午节作文(通用20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下一篇:端午节的习俗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