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2022-02-21 议论文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1

  千年前,一位文人写下了一篇关于“生”与“义”的文章,千年来,这篇文章被人们传唱,脍炙人口,于是便有了舍生取义,于是便有了无数的人们为了正义而献出了生命。

  当我看到舍生取义,我想到了文天祥,想到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想到了林则徐被贬新疆,仍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想到了谭嗣同面对死亡,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呐喊;也想到了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

  展望古今,历史长河上并不缺少舍生取义的人:文天祥、谭嗣同、刘胡兰、秋瑾……仔细想一想,为正义而献身于革命中的人还真不少,尤其是28岁就英勇就义的夏明翰那一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誓言。是啊!为了正义,奋不顾身的人是千千万万的,正如同飞蛾追逐火光,追逐炙热,丝毫不怕这火是不是会无情的焚烧着他们那柔弱的身躯!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取义不一定舍生,鱼与熊掌可兼得?虽然会失去些利益,可生命是革命的本钱,有了生命,还会有什么实现不了呢?

  于是,我想起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让他所在的朝代有自己的史书,他选择了苟活,花了15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就是司马迁!

  为了一个并无交好的李陵触怒龙颜,的确没有人能够理解,甚至有的人心中会这样想:“一个傻瓜,为了一个不相识的人恼怒了皇上,必要吗?”可是,我却认为司马迁是对的,他与李陵之间虽无有意,但他站出来为李陵辩解却是大义!是因为他的职业是记录历史而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出来为李陵辩解,皇上大怒,下令将他贬入大牢,听候发落。此时,他仍不后悔,可是他必须在生与死中作出选择。生,他将会受宫刑,从此屈辱的活着;而死,他将不能再继续记录历史!

  为了历史,为了后人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历史,他选择了生,贫贱的活着,但他用余生编撰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让我们了解了先人们的故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可是,我要说取熊掌不一定要舍鱼,鱼与熊掌可得兼。

  有时候,选择死确实比选择生要容易得多,但真正的勇敢不是为了某件事壮烈得死去,而是为了某件事卑贱的活着。因为见惯了这个世界上太多的轰轰烈烈,所以更喜欢平平淡淡地选择生会更好——取义不一定舍生!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对待生于死、利与义的问题上,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孟子曾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此,舍生取义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进步的人生观被一代代仁人志士当作评估人生价值的'标准。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一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壮士豪杰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真理和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如群星般在历史的天穹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终于血洒秦宫,慷慨就义;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留于后世的状元郎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作了最好的注解;直至近代,“一腔碧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火花凝铸于铁镣之中、迸发于刀光之上,流芳百世、永照后人。

  去年,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对我们的意志和勇气也是严峻的考验。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虽然许多年轻的生命因此而一去不返,但面对这些,没有人退缩,大家前赴后继,在逆境中不沉沦、在挑战前不退缩,终于,我们戴上了胜利的桂冠。

  这就是舍生取义!它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永不屈服的民族,艰苦和磨难只会把我们锤炼得更加坚强。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谱写出一支支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的精神之歌。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3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句话像春雨,洗涤着我们的灵魂;像洪钟,震动着我们的耳鼓;像阳光,擦亮着我们的眼睛。品位生活,我们追求的确实有比生命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善良、道义。

  在青岛,东海边,一层层巨浪向岸边涌来,向游人展示着它的雄伟壮阔、波涛澎湃。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巨浪将一名女子卷入海中,只有那耀眼的红色上衣在水中时起时伏。岸边的人慌了手脚,喊着的,哭着的,跺脚的。可是风大浪高,无人敢施救。紧要关头,河南小伙魏青刚跳入水中向女子游去。海辽阔,浪雄壮,海中的魏青刚是多么渺小,当他刚抓住女子时,一个大浪又把他们冲开了。回到岸边喘息一下,他要求再次救人,救援人员只好将保险绳系在他的腰上,精疲力竭中他将落水的女子拖到岸边。在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典礼上,他的故事感动了一个又一个观众。商人落泪了,官员落泪了,青年学生落泪了。在我们感叹社会冷漠的时候,我们落泪了。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是善良,是道义。生活中实在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在汶川,在灾区,解放军战士正在为灾区人民搭建帐篷。一场地震,毁了人民的家园。遍地是瓦砾,是断裂的钢筋,到处是灾民愁苦的面庞。武警战士武文斌看在眼中,急在心中,他把对灾区人民的爱全都倾注在板棚的搭建中。他一趟又一趟地奔跑,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竟然牺牲在板棚搭建的现场。当看到电视上那穿着军装继续儿子事业的父亲时,我们哭了。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是善良,是道义。生活中实在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当听到某个煤矿老板对被困井下矿工不施救而逃之夭夭时,我们感叹他们生命的龌龊;当听到某个高官因贪而锒铛入狱时,我们感叹他们生命的苍白;当听到某个匪徒为了享乐而实施抢劫时,我们感叹他们生命的无力。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4

  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多少舍生取义,坚良死节的忠臣?他们为着追求光与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东汉末年一位名叫吉平的名医,忠于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漏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直至撞阶而死。

  南宋末年,在蒙古队伍的打击下,面临着亡国的威胁,文天祥毅然肩负者抗元的重任,号召四方的豪杰,下定决心抗元到底。但由于势单力薄,被元军俘获。他面对敌人的高官厚禄的劝降,仍不为所动,只求亦死而不求苟生。 显然,文天祥也是一位典型的爱国主义英雄。他死后,留下了许多爱国诗文,其中《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而文天祥也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项羽为有愧于山东父老自刎于乌江之畔。嵇康为义决然与山巨源绝交。苏轼被扣于匈奴后,宁死不屈。 屈原看楚国大好河山被吞噬,失望跳入江中。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这就是“舍生取义”!为了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现在,在与平的年代里,“义”并不代表舍弃生命,而是正义的替身,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一颗璀璨的明珠。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5

  在人们的道路上,会面临着许多重要的抉择,遇到许多利益权力的诱惑,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以“义”为重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舍生取义,因而被千古传诵,成为了不朽的史诗。

  汩罗江畔,以死报国

  汩罗江畔,只见有一个人在跪地仰天痛哭,走近才知这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得知楚国灭亡的消息,屈原顿觉万念俱灭。他怎么可能背弃祖国去追求个人的荣耀呢?“轰隆隆”一个巨雷响彻天地。苍老的鬓发被江风拂起,他步履维艰行走在汩罗江畔,望着波涛汹涌,一去不返的江水,停留了片刻,便毅然决然地向江中走去,一任江水没过他的双膝、胸口……汩罗江边,谁又明白他心中生与义的交织?在生与义之间,他终究选择了义。屈原,他以死报国,以示忠心。

  乌江水边,自刎而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苦奈何?”那英雄末路的血色残阳,在历史的上空回荡了二千多年。那一潭江水被微风吹皱了。他自刎乌江那一下,豪气冲天,震撼了古今多少人。没有人怀疑项羽是大丈夫大英雄,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出来,自刎乌江,这得需要多少的勇气?然而项羽做到了,他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演绎到了极致!

  受尽折磨,从容就义

  南宋末年,元军猖狂,面临着敌国威胁的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的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就义。但却由于势单力薄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名句。文天祥拒绝降元,最终就义。

  自古英雄多忠义,舍生取义,固然甚好,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中如果要做到舍生取义,就不乏会被人盖上“不理智,不正确”等称号。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舍生取义,我们要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去理智的做出正确的抉择。

  “义”是忠义、正义、义气,他比生命更为珍贵,在现在的生活中,他依然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但要理智抉择,愿义永存。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6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是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至理名言。孟子这里所讲的舍生取义,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惜牺牲生命。

  在中国古代的文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舍生取义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吉平,他忠于汉室,不满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欲与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诸曹。送药下毒的计划没有成功,曹操让他招出指使之人。吉平血流满阶,痛骂曹贼,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在近代,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

  中国科学界元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带着“相当于五个山地师”的智慧,回到中国。如果她留在美国,他必然有丰厚的物质条件,然而如果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今日的钱学森,可能只是千万留洋学子中普通乃至平庸的一员。

  再来看外国的例子。

  美国独立战争时有一位叫做黑尔内森,在英军的酷刑之下宁死不屈,最终被残忍地绞死。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这一生唯一一件遗憾的事就是只有一条生命献给祖国。”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今中外因舍身取义而青史留名的不乏其人。从个人角度来看,他们失去的东西是弥足珍贵的,但他们获得的东西,却不是用金钱可以买来的。

  我们生活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去“尽忠”,也不会像烈士在腥风血雨中献身。那么,“舍生取义”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又是何意呢?

  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

  他们身上那种永远不向恶势力低头,为中国发展奉献自己一生的精神,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永不泯灭的光芒!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篇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记

  滚滚的乌江在眼前咆哮着,奔流着,消失在他极目也望不到的天之尽头。他的头盔不完整了,可那血一般红艳艳的缨仍在固执地迎风飘动。满身的鲜血是否标志着他的生命已经接近完结?伤口很痛,可是比不上他心里的痛,曾拥有千万的jun队千万的武士千万的谋臣,如今却只剩下他孑然一身。剑,还握在手里,可是他还有力气再挥起这把沉甸甸的剑吗?也还有力气再重整旗鼓与刘邦争天下吗?

  刘邦!就是那个长他十几岁却比他奸诈狡猾几百倍的人吗?就是那个为了江山可以不择手段的人吗?就是那个曾在鸿门宴上对他服服帖帖口称项王的人吗?那么多的士兵,却在刘邦面前兵败如山倒,将他逼到了独立乌江的地步。这真的就是结局吗?

  他可以重来的,可以再让刘邦,也让天下人惊诧的,只要,只要他渡过这条江。江的那边,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江的那边,有对他翘首以待的乡亲;江的那边,有他再熟悉不过的人、永远期待他的人。只要他渡过这条江,一切都可以重来,可以再做项王。

  项王!这是个多么沉重的名字!做了项王,就得担上更沉重的责任,可能失去的是全部,甚至是————虞姬!啊!虞姬!那个天下最美最可爱的女子!为他付出了一切,青春,平静,甚至生命!可是,他并没有要她去死啊!他要的是她好好地活在世上,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过一辈子安详宁静的生活,这就够了!可虞姬她……怎么就那么傻呢?

  舍生取义。虞姬似乎就站在他眼前,依然那样楚楚动人。樱桃小口里轻轻的吐出几个字: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

  天地豁然开朗!虞姬不愿意辜负他,那个深爱的他,要她另找人家,那和死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舍生而取义!而他呢?能跨过这条江去面对他无颜面对的江东父老吗?真的有足够的勇气去苟延残喘吗?英雄还是懦夫,尽在一念之间……

  他已看到了对岸划过来的小船。

  船上有他所熟悉的声音:将军————

  他的嘴角泛起了浅浅的笑意,然后————仰天大笑,一生都没有这样笑过。

  他的眼角,泛起了一片晶莹。

  为了舍生取义的英雄梦。

  他,挥剑。在血色的天幕下。

  那滴泪,始终没有流下。就像他始终是个英雄————英雄,是无泪的。

  一个名字————项羽,横亘在天地间,那是一个英雄,一个有足够的勇气去舍生而取义的英雄。

  流星划破了漫长漫长的银河,露出项羽的脸。舍生而取义的勇气————永恒不变……

【描写舍生取义的议论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描写水的作文精选09-07

描写气象的谚语精选06-04

描写黄河的作文精选07-11

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精选12-05

描写春风的拟人句精选12-09

描写春天的拟人句精选09-01

描写时间的拟人句精选05-26

描写葡萄的拟人句精选05-16

描写自信的拟人句精选05-12

描写小溪的拟人句精选03-09

初中宽容议论文作文 我长大了中学生作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