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古时作为长生不老之物传诵,因此古人就把它拿来比喻父亲,盼望父亲像大椿一样长生不老。而古代传说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游子出门远行的时候,常常要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的台阶下种上几株萱草,以免母亲惦念游子,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因此萱拿来比喻母亲。将“椿”、“萱”合称“椿萱”即代指父母,感恩父母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赞美、颂扬。
可实际上,在如今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竟退化为一种只是口头上的传播,每逢各种被冠上母慈子孝的节日边大作庆贺,几乎只要在外行走便能碰到卖祝贺礼物的。
每当目及此景,我也总会象征性地购买些礼物捎给我妈。象征性地?对,就是象征性地,我惊奇发现自己经常以孝敬,体贴父母的标签自誉,举无数节日,生日送给父母的礼物实际上初衷仅仅是为了攀比。这种心理十分的可怕,导致我在平日的生活里并不会时刻把感恩,孝敬怀在心中,并实践出来,而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别的日子刻意的表现。
将感恩变成了一种畸形的攀比心理,这还不可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不会想到感恩,总在无畏的获得却不知感恩,自己吃独食,好东西先拿走,居然想不到给家里关心,爱护你多年的父母,爷爷奶奶先尝尝,先试试,总让大伙儿都围着你转。
著名作家刘墉曾写过他的一次经历,在兰屿散步时,他遇到了一家人,他们正蹲在地上整理刚网到的鱼;并把鱼小心地分成四堆,也可以说是四种等级,当时他曾好奇地询问过其中之缘由,那男人先是指着最好的一堆鱼说:“男人鱼”,又指指剩下的两堆:“女人鱼;小孩鱼!”最后指着那显然又少又差的鱼说“老人鱼!老人吃的!”他后来时常想,为什么那老人家要吃最差的东西,又为什么当时那老人家,竞抬起头来,对他一笑?后来他才意识到那种笑,是因为自己的牺牲有了成果,而快乐地笑!这世上有多少为家庭牺牲的父母,尊长,就在晚辈的一句“他自己喜欢”的漠视下,慢慢凋零了?
更有甚,在一九三七年,西方社会学家在中国多年调查的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几乎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主要原因是农民的寿命太短,平均在五十岁以下,根本不可能活到多代同堂的年龄。又因为太穷而无法维持大家庭的运转。
中国这样一个盛行“多代同堂”的传统国家,实际上很少存在这类现象,仅仅存在与口头。
过去我们大多数人很穷,自然找不出太多理由。可是现在呢?我们是否在真尽孝,还是仅仅只是制造一种好像很孝敬的假象。
当你在心满意足的'享受奶奶或妈妈为你特别买的山竹时,你有没有询问过她们是否也吃吃,估计大多数时候,她们都会说:“我不爱吃,你喜欢吃,多吃的吧!”你是不是从此便在心中打下她们不爱吃这种东西的标签,你是否曾留意过她们眼中那极力掩盖的渴望?不,不曾,是的,那是因为你在家人长期关爱下,只会自私自利,一味地自转,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将爱吃的食物强行塞入她们口中时她们那激动,欣慰又开心的眼睛,即使她们嘴上一直抱怨“我不爱吃这,谁让你给我的?”
你注意过吗?
当你表面说爱母亲送的画,却在拿到之后束之高阁;嘴上说爱父母,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表面叫父亲别太辛苦赚钱,私底下一点也不节省;口口声声要母亲保重,接着却要妈妈做这做那时,你是否有想过自己真的在感恩吗?这就好比站在路边高喊“有人偷东西,捉小偷啦”,自己却吝于伸出援手,甚至落井下石一般。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其实孝敬父母应该从现在起,不是非得等,自己长大成家立业之后,小时候的孝敬也同样是奉养父母呀!
只可惜世上的子女,往往只有当自己当上父母,辛苦养大孩子后,才会感觉做父母的不易,想回头报答父母,可是却常常因为自己的子女更需要照顾,而没有余力去奉养父母,直到自己的孩子长大,终于有时间,能力去照顾父母时,他们却已经病逝或因年迈而死去。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心爱护父母,感恩父母,用一种强制的方式让他们接受到来自我们的爱,这不是一种强迫,而是在看破他们假装的客气后,坚持对他们的孝敬。
这们一来,等到哪天他们百年之后,在地下谈论时,也不会悔恨这一生养儿无用,对于我们来说,如此才能减少对父母照顾不足的遗憾,让他们在活着时尽享天伦之乐。这既是一种感恩,更是一种爱的回馈。
【感恩父母的方法的议论文】相关文章:
1.父母的要求议论文
2.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感恩父母的诗歌
4.感恩的父母作文
5.感恩父母的书信
6.感恩父母的诗歌
7.感恩自己的父母
8.感恩父母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