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
早就听说河姆渡遗址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领略了其蕴含的别样的美。
一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就被其中洋溢着的古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了。
馆内有许多先人的雕像,男女老少,或在野外钻木取火,或建造房子,或男耕女织……我们慢慢地走着,看到了先人用的一些碗和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还有一个先人拿着碗吃着饭。随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些先人穿的都是草做的衣服和裤子,有些妇女和男子甚至都没穿衣服。原来,这就是我们先人的生活方式,发展到我们今天,是经历了多少巨大的演变啊!
沿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继续去实地感受古文化气息。听说那里是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我们漫步到一个有小桥的地方,小桥上面铺着木板,显得特别古老,走过小桥,看到满地扎满树桩,扎得那么结实,而稻谷的遗迹让我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转而来到先人的草屋参观,那先进的“干栏式”建筑让我不得不惊叹:我们先人的建设技术太高明了!屋内耕作用具颇多,先人大多在辛勤劳作,也有小孩玩耍嬉戏,显得如此悠闲自在。
我一直沉浸在先人的那个年代里,不觉已来到了宽阔的姚江边,清澈的河水在轻轻地唱着歌,在阳光照射下泛起的阵阵微波不住地闪烁,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守卫着“河姆渡遗址”石碑,树枝随风翩翩起舞……
“走了,集合了!”同学的叫声喊醒了犹自沉醉在古老情景中的我,看着已经走远了的同学们,我急忙追了上去……
别样的河姆渡,别样的古文化,给人以别样的美!我爱河姆渡遗址,更爱先人留下来的古文化财富!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2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遗址。
一下车,远远望见一幢高大的红瓦白墙的房子,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好不气派!走近抬头一看,正面顶上的横匾中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八个流畅舒展、苍劲有力的立体镀金大字。
河姆渡南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约4米左右,叠压着4个文化层,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000年。遗址是1973年被发现的,经两年发掘,合计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文化6700余件,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等学科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上中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在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河姆渡遗址先民居住的是木结构“干栏式”建筑,运用榫卯木作技术。遗址发掘中,到处可见数量重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这种即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术的运用把中国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学家称为7000年前的奇迹。
接着,我们来到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簏、姚江北岸。曾被评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出土文物,如用大型偶蹄类动物肩胛骨制作的骨耜、陶猪、“又鸟朝阳”象牙雕刻件、骨哨、骨箭头、石斧等等,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展厅里的一个大型的仿古新石器部落生活的模型,形态逼真:上面是一片碧蓝的天空,下面是一片广阔的土地,群山环抱,流水潺潺,大树参天。河姆渡部落的人们就生活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他们建造房屋,围猎,种植水稻,煮饭劳作,和睦相处。与他们共存的还有各种热带动物。瞧,大象卷着鼻子在嬉闹,犀牛在原野上奔驰……真是栩栩如生。
这次外出游玩,我的收获真不小!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3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知道余姚有一个著名的河姆渡遗址。于是,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决定去河姆渡遗址参观。
首先我们参观了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古河姆渡人使用过的物品。有陶器、有木器、有石器,还有骨器,没想到距今7000年前的古河姆渡人这么伟大啊!更让我惊喜的是古河姆渡人早在7000年前就学会了种植水稻,这个发现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学会种植水稻的国家。
出了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了遗址发掘现场。我看见200多根木柱插在地上。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古河姆渡人住的房子是干栏式建筑,这能有效的防止雨水的侵蚀和野兽的袭扰,真是个伟大的发明啊!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河姆渡渡口。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双鸟朝阳”石雕。爸爸告诉我:“这是古河姆渡人崇拜太阳的标志。”太阳给万物的生长提供了无尽的能量,这其中也包括了水稻的种植。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参观啊!我作为河姆渡的传人感到无比的骄傲!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4
在余姚四明山北面有一个叫河姆渡的小镇,那里景色优美、鸟语花香。在河姆渡镇里有一条林荫小路,两旁古木参天。在小路的尽头,坐落了一座博物馆,它就是鼎鼎有名的河姆渡遗址,它无声地向我们呈现了七千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
一下车,我便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惟妙惟肖,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一进展览馆大门,一股浓重的“古”味扑面而来。里面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珍贵的文物,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陶罐了,那些陶罐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胖的、瘦的、高的、矮的,上面的图案有飞鸟,有走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景象。在7千年前我们心灵手巧的祖先便已发明了烧制陶器,突然一只“小猪”闯入了我的视线,它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陶塑猪,想来当时不是给孩子们当玩具,便是用来装饰的。
除此之外,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还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水果。他们吃得可真丰富,一点也不比我们现在差:还都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食品呢!
在展馆的侧面,有排破旧的草房子。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些房子都是“悬空”的,而非“落地”的。原来是因为古时候人们的房子经常被洪水冲毁,所以便有了后来先用一根根粗壮结实的木桩,搭一个平台,再在平台上造房子。洪水来了,水只会从柱子间流过,上面的房子安然无恙。
河姆渡,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展现了我们祖先非凡的创造力。河姆渡遗址讲述的是河姆渡人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5
吱”的一声,大巴停在了校园的门口,我兴奋不已地上了车,去春游啦!我一路上哼着小调,欣赏着窗外的美景。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有着七千多年文明的河姆渡遗址。
下了车我看到了名扬四海的河姆渡遗址,也让我开始追寻河姆渡人,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到了河姆渡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潮湿的沼泽地带,那里有许多的野生动物。如犀牛、鹿、羊……他们用骨弹、骨标来捕捉动物。
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本以为祖先靠肉食为生,但考古学家发现的稻谷、米让我们大吃一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已经在那时种植水稻了。据讲解员阿姨说刚出土的的水稻还是金黄色的呢!现在因为年代久远了都碳化了,所以才变成黑色了。更了不起的是先人居住的房子有两层,就像现在的傣族竹楼,上层住人下层防蛇、防水。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已经有了种植稻谷先例和建造房子的工艺。
那时的河姆渡人还有对美的追求。用骨箫当乐器,用泥烧制泥猪、泥碗、泥盘周围还有很精致的花纹盘着。
我为河姆渡先人而感到骄傲,也让自己作为河姆渡的后人而感到自豪!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6
今天,我、弟弟、妈妈和外公外婆一起准备去东钱湖,可是车开到高速上,倾盆大雨就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地上就出现了许多水洼,为了安全起见,妈妈决定去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时雨也停了。停好车,我打开车门,顿时,清新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了博物馆大门口,上面写这个“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八个大字,走进博物馆,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动物骨头,说明这里以前有很多动物生活在这里,我又看见了很多陶制的罐子和木头做的劳作器材,让我知道了古代人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知识。离开了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了考古发掘区,那里立着一个个木桩和几座古代人的房屋。房屋是用木头做的柱子和横梁,屋顶盖着稻草,房屋离地面有一米多高,妈妈说这有可能是为了防止野兽攻击和下雨积水,我走进去,发现里面是用稻草做的房间。屋子里散发着发霉的臭气,这让我知道了以前的人很聪明,但同时生活条件很艰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回家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个印有余姚历史的笔筒,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虽然今天没有去东钱湖,但是参观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也是很值得的。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7
国庆长假期间,爸爸说,带我去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游玩。我高兴极了,早早地吃了早饭,戴好头盔,催着爸爸动身。可爸爸却说:“慢,你先去查阅一下有关河姆渡的资料,然后再走。”没办法,我只好上楼打开电脑,很快浏览了一下有关河姆渡的介绍,其实也是走马看花,心早就飞到河姆渡了。马上下楼对爸爸说:“爸爸,我看好了”。爸爸只是微微一笑,说了一句,“好吧,出发”。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目的地。
下了车,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房子,上面有江泽民爷爷题写的八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走进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河姆渡生态环境模型,我站在这个模型前,清晰的看见河姆渡先民正在田间劳作,不远处,一只猛虎仰天长啸,鹿儿撒开四蹄,飞奔而去。而一只大象却悠闲地在水里洗澡。一条鳄鱼慢慢地从河里探出头,游上岸来。这模型,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接着,我们来到第二展厅,第二展厅主要展出的是一些农作物及生产工具,对此我不是很感兴趣,但听导游说,河姆渡人早在很多年前已经懂得人工栽培稻谷,是很了不起的。然后我们又来到第三展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的柜子,柜子里陈列着许多工艺品,其中最显眼的要数“双鸟朝阳”了,这是一块长方形的象牙雕刻,远看这幅图案像一只蝴蝶展翅飞翔,近看却是由一个太阳和二只凤鸟组合而成。中间由五个大小不等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炽烈的火焰状。象征着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只振翅欲飞的凤鸟,互相对望,拥戴着太阳。图案清晰、精美,形象地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对鸟和太阳的崇拜。
随后,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一座草房前,这房子的下面竖立着大大小小的木桩,房子就搭建在木桩上。据导游介绍,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这样,既可防潮又可防止野兽侵袭。这种建筑称为“干栏式”建筑。现在南方的有些少数民族还存在着这种建筑。接着我们随着人群来到挖掘现场,那里还竖立着许多古老的,已腐烂的木桩。再往前走,我们还看见一口奇特的水井,井口是方的,四边分别用四根木条围成。水井的周围还竖立着28根柱子,上方还搭了蓬,远看像一个亭子。据说这是为了保护水资源,不让一些小动物、垃圾等脏东西掉进水里。看着这方形的井口,我想,这个“井”字大概从这里发明的吧!最后,我们来到河姆渡渡口,望着滔滔不绝的姚江水,我心想,河姆渡祖先真了不起啊!
这次旅行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我以生长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8
昨天,我们去认识了七千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进入宁波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博物馆,几千年前的文化就让人大吃一惊。
在几千年前,河姆渡这个村落就有了很多东西。锅盖有了,锅也有了,而且,他们还造出了灶台的雏形和蒸笼的雏形。他们的智商已经很接近现在的人了,他们知道把锅和地板隔离起来能防止火灾。
最让我惊奇的是河姆渡人做的针、罐子和房子。
他们做的针全是手工制作的,但是他们把针做得很光滑,针头十分尖,跟现在机器做得没有什么区别,而且针上的那个孔是用动物的牙穿成的,针上还刻着花纹。他们做的罐子更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他们在罐子上刻出猪(还没完全驯化的野猪)、鱼、鸟等很多动物,再加上这些罐子本来就很美观,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几千年前的罐子,倒像是现在的罐子。他们建造房子的本领也很大。他们会在离河流稍微远点的地方造房子,而且会因为地上很潮湿而用木头把房子固定在离地面一米左右的空中,还有稻草盖屋顶。
据说外国人不相信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但是,区区一个小村落就能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不仅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而且除了文字和科技以外,几千年前与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在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小瞧以前,因为那个时候跟现在已经很接近了。我们也要感谢他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9
上半年前,爸爸带我们去了余姚河姆渡遗址。
在车上的时候,爸爸一直说河姆渡遗址很好,我和妈妈也半信半疑。到了大门口,看见“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大字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进入了造型独特的大门,把票交给了服务员,一股浓重的“古”味顿时扑入眼帘!我被一件件文物所吸引,里面有骨耜、骨哨、骨箭头、石斧古代人居住的房子、还有还有一些古代划船用的木浆……这些都是古代人生活的工具,想象着他们以前就用这些工具造房子,过生活,真不简单。
博物馆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我往里面走,又看到了以前织布用的东西,可名字我就说不上来了。妈妈说,原始人生活的时候是农耕社会,他们都依靠石头生火,用标枪打猎,水井口是用木头围起来的,我感觉古代人真的好有想象力呀!再继续往里走,我又发现了很多以前的鱼骨头,鹿的角,牛的头等一些文物,我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了。
后来我们还在这里吃了午饭。这里的特产是茭白,所以十分的好吃,鲜鲜嫩嫩的,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啊!
从进馆到出馆,我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文物,并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0
参观河姆渡遗址我们余姚有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都鼎鼎有名的地方,那就是河渡遗姆址。呵呵,它的历史可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三倍呢!
你想想那时离我们有7000年那么遥远,如果你看了,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神奇了!
”但我也只是听说而已,很想去看一看。终于放暑假了,我就迫不急待地请爸爸带我去河姆渡遗址去一饱眼福了。在路上,我一直在好奇地想:“7000年前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吃什么穿什么?他们睡的床不会像现在的那么软吧?……”想到这些,我的激情和好奇心就更加猛烈了,一直催促着爸爸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到了河姆渡遗址。我开心得像只小兔子一蹦三尺高。来到大门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双鸟朝阳图,它是河姆渡古文化的代表,河姆渡遗址的标志,由三块巨大的石头叠起来,上面的图案惟妙惟肖,非常精美。
走进博物馆,看了介绍,我才恍然大悟,河姆渡遗址虽然已有7000年了,但直到1973年才在无意中被发现。古时候人们的房子经常被咆哮的洪水冲毁,聪明的人民就发明了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来抵御洪水:造房子时,先用一根根粗壮结实的木桩搭一个平台,再在平台上造房子。洪水来了,只会从房子下面的柱子中间流过,而房子安然无恙。我这才发现整个博物馆就是按干栏式仿造的,只是用水泥没有用木头柱子。7000年前的人们心灵手巧,已经发明了烧制陶器,作为日常用品,那陶器虽然比现代的粗糙些,但上面的图案也很精美。有一件东西大家看了,一定会同我一样开怀大笑的,是一个小陶塑猪,栩栩如生,非常可爱,我想当时可能是用来给小孩子当玩具的,或是用来装饰的。古代的人还真有生活情调的。他们团结友爱,分工合作,一天中有的在拉弓打猎,有的在田间劳动,有的在家烧菜做饭。勤劳聪明的河姆渡古人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他们的食物超出了我的意料,有米有饭,有鱼有肉,还有我说不上来的食品水果,看来古人吃的食物还真丰富,不比我们现代人差,而且都是“绿色”食品呢!
一边参观我一边在想:“河姆渡先人后来到哪里去了呢?他们变成什么样了呢?我是不是他们的后人?”河姆渡遗址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这就是我对河姆渡遗址粗浅的认识。你若想进一步了解,还需要你亲自来体会。来我们余姚吧!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1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河姆渡遗址。
刚进河姆渡博物馆,浓浓的历史气息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到了7000多年前动物的残骸,有四不像的角,梅花鹿的角,鲸鱼的肋骨,大象的牙齿......各种动物的部位清晰可见。由此专家推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气候温暖湿润,大致与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相当,大自然赐予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绕的生态环境。我们往前走,看到了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它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有用石头和各种骨头制作的捕鱼利器,那真是手工佳品。河姆渡先民的居址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低丘缓坡。他们居住在用木柱,横梁和地板等搭建的干栏式房屋里,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炼泥制陶,纺线织布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路上,我和妈妈慢慢欣赏,一路听讲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叫漆木桶的物件,它长得一般,可用处确不一般。听说这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人也挺有艺术气息的。
我们参观完了博物馆,这就结束了吗?非矣,非矣!接下来我们到了1973年开挖保存的遗址,开始了在7000年前古人的土地上徒步,参观他们的“居住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人的干栏式建筑,比较适应南方水乡,被誉为“建筑史的奇迹。”它既可防潮又可躲避虫兽侵袭。至今仍盛行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我们又看到了木构水井,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井。
参观完遗址,我们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今天我感觉收获太大了觉得,学到好多知识,更是感叹我们祖先的非凡创造力。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2
星期天,我们一家去余姚河姆渡遗址游玩。
我们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后,一看“哇!”里面有古老的稻米、水碗、还有盘子等等,一些生活上的用品,真是历史悠久。
走着走着,就到了大展厅,里面玻璃柜子里有很多骨架、有路地上的、水里的、飞行的等等,最让我百思不解的是河姆渡遗址的标志,尽然在木头做的象牙上刻着。
看完博物馆,我们接着去看考古发播区。狭窄又陡峭的石头小路上走着,终于到了用木头搭成的桥。走在桥上静静地听一些原始人的故事。我不理解的问题都会一一解答。一路上我们看见有许多泥人和草屋,还有一间用稻草搭成休息室。
走啊走啊!我们看见了一间开着门的房子,我们往下看有一大群鸡和鸭,还是活着的。
上了台阶走进房子里,里面有许多蜘蛛网,一看就知道有很多年了。想到了博物馆的墙上写着:第4层文化距今7000----65000年了。里面有很多个房间,差不多有十来间,每一间的人都在做东西,有的在缝衣服、有的在编竹子、还有的在烧饭……忽然间听到一声讲解:“他们在编织的手工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那时候的要求了。”我听了之后,心里不惊赞叹,以前的人真聪明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余姚的母亲河—“姚江”,河姆渡遗址是历史最早最古老的文化,我爱河姆渡遗址这个地方。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3
桂花在河姆渡渡口飘溢着诗歌的芳香,静静地坐在枝如华盖的古树下,在陶埙和骨哨声中,等待着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碰面,穿越七千年远古文明的光芒。
小跑进那硕大的展馆,导游伸出食指,指向一个建筑,“这是河姆渡遗址最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同时也是举世瞩目的。”顿时,一股莫名的喜悦从心底迸发,忙跑到一旁,双臂撑住栏,抬起头注视着那独特的结构:密密麻麻的木桩,纵横交错的圆木,它们朝向一致,用桩柱绑扎的方式有立柱、架梁、盖顶。
内心霎时觉得自豪,我们的祖先是如此智慧!这种以架空基座为特征的干栏式建筑,是既具有防止蛇虫猛兽等危害,又可避潮湿。上可住人,下可豢养禽畜,忖出如此的妙法,怎能不让我的内心激动一番呢?
“爷爷,干栏式建筑是不是很伟大?”扬起天真的脸,与爷爷的目光碰出慈爱的火花。爷爷摸摸我的头,“我以前住的地方就是用到了这种干栏式建筑,因为地域的潮湿,底层的东西老是要坏,用这种建筑,就不坏了,下面还可以放杂物。”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高大建筑,不是有架空层吗?不是有地下室吗?这就是先人的智慧,给予后人呀!中国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的!置身在如此高大的建筑中,心里能不感激起那河姆渡的先人呢?高楼虽大,虽美,却离不开那干栏式建筑深深的根基,河姆渡遗址如此深深的历史,如此地改变后人生活,是多么伟大!
河姆渡建筑还有一个特点是卯榫结构,即把木头用卯榫结构起来。这样使木料连在一起,结实而牢固。我家原来的房子,也是这种建筑。木结构,屋顶是青青的瓦片。四周墙壁就地取材是石头垒起来的。这一定是河姆渡建筑风格的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余姚市还有一批老城区,如管家弄,府前路一带,我前几天参观了一下。全部是卯榫结构,现在完好地保存着。余姚市有名的通济桥上的鼓楼,也是典型的卯榫结构。说到远处,连北京天安门城楼也是卯榫结构呢。可见,河姆渡卯榫结构的建筑风格影响的广大。
为了纪念河姆渡卯榫结构的建筑风格,余姚市最良桥的桥墩直柱,是卯榫结构的形状呢。
历史的辉煌,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使余姚“文献名邦”的美称永在,让“东南最名邑”的美赞永存!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4
今天是10月1日。我迫不及待想玩,而作业却毫无动摇的我早已跃跃欲试,上班的姐姐放下包,伸伸懒腰,显得十分有精神,喝道:“哦,休息6天,今早去何玩?”妈妈双手插腰,傲气地说:“去余姚买衣服去吧,‘吃’和‘穿’最要紧了”我那颗小小的心,活跃地跳动起来,拍手叫好:“随便哪儿,只要渡船过一夜,哪儿都ok。”姐姐沉思了一会儿,低声说:“要不,去余姚河姆渡吧,我以前学到过那么一篇课文,或者去金华双龙洞吧”接着又转头问我“婷婷,你学到余姚河姆渡的课文吗?”“哦?”我摸摸下巴,一副思考的样子,“啊!我想起来了,我上个学期学到过金华双龙洞这篇课文,可什么姆-渡我从未听说。”还是爸爸一口咬定:“婷婷和盈盈去买饮品和零食吧,我去把车子从米厂里开出来,喏,还有啊,要上厕所的早点上呵,高速公路可不是您的马桶哦!”我和姐姐去超市买东西去了,爸爸则去开新途观汽车咯,要30十多万哦,可不是一笔简单的数据,若不是妈妈东借西涉,哪来这豪华的汽车。
上了车,经过汽车内装的导航,一家子顺利到余姚河姆渡。到了河姆渡,把车子停到了停车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对我们说门票的事,姐姐出了五块钱,到景区玩的地方,那里隔了一条河,要乘船才能过去呢,五块一人,一个来回。到了河姆渡,太阳洒下一束束阳光。我们首先到进口处,我和姐姐拍了一张靓照,继续前进,一个指路牌映入眼帘,一窍不通的妈妈看了老半天,才看懂了厕所在哪个位置。首先呢是先到了河姆渡博物馆,不用钱,但要取票,让人难免觉得怪怪的。进了博物馆,眼前焕然一新,灯光十分微弱,有点晚上的感觉,又有点怕怕的,展现在眼前的是‘大象的牙齿’‘镰刀’‘祖先’‘人骨’等等,看得我惊心动魄,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了,还有草房观赏……
最乐的是爸爸给我买了心爱的玻璃球,也许是河姆渡留给我的纪念品吧!今天好精彩,那虽然十分渺小,但却是我人生的一个光彩,一片光辉。
一想起那精彩的时刻,我真是心潮澎湃啊!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5
我一直想去河姆渡,这次寒假,我终于如愿以偿。
车行45分钟,我们到了河姆渡。从书本上,我知道河姆渡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里面陈列的物品可真多啊!有骨器、陶盆、玉佩。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那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原始人居住的房子,很像云南的吊脚楼,,下面用粗木桩作支架搭建而成。由于新石器时期,河姆渡这一带经常发大水,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止水流进入上面的屋子。点击博物馆里的游戏,跟着游戏里的小原始人,我们先去河边伐木、割草,然后用绳子拖走,用斧、钺等工具搭建,可才搭到第二步电脑就死机了,但是我还是通过露天场景再现知道了搭建干栏式建筑有多么难,这是一项群体合作的工作:先用木桩打地基,再铺上用石斧成的木板,最后搭出屋子的框架,在屋顶及墙面铺上稻草,用细木条固定住,一座干栏式房子就搭好了。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6
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河姆渡书店也一改往日的宁静氛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原来这里正在举行新消息报社和书店合办的第一届“河姆渡书店中秋诗会”。
诗会的活动项目很丰富。有飞花投壶,妙手佳句,笔墨中秋,绘诗画意,看图猜诗等等。同学们都玩的不亦乐乎!女孩子们都喜欢参加笔墨中秋,绘诗画意的活动,用巧手绘出节日祝福。男孩子们更喜欢飞花投壶的活动,投进去的手舞足蹈,投不进去的捶胸顿足。而我更喜欢看图猜诗的活动。作为一个小小诗词爱好者,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古诗词,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康震老师作画猜诗的环节,所以对于参加这个活动我信心满满。没想到第一局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明明脱口而出的诗句,愣是想不起诗名,急的我满头大汗,成绩也不理想。但我并不气馁,静下心仔细的看图听提示,成绩越来越好,挣了不少积分,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同学们对诗词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在积累诗词方面不能太死板了,要学会灵活运用。希望书店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国学发扬光大!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7
正月初四外公提议去河姆渡,大家都赞同,原因是以前我们想去但没去成。
我们的车开在山路上。山路十分陡峭,呈“S”形,“爸爸,你别急转弯好吗?”这话忽然出现在爸爸耳边。“这不是爸爸的问题,这是山路的问题。”我还看见了路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芽儿。有一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我想出了一句“春天来了柳先知”,明明是柳树先长出芽儿告诉我们春天到了,怎么会鸭儿先知道呢?
想着想着,就到了田螺山考古现场,远看像个蒙古包,近看是个类似足球场那么大的房子,里面有许多高低不平的坑。爸爸告诉我那些一包包的东西是挖出来的泥土。外公说,四不像在这住过。我说:“四不像不就是麋鹿嘛。”
外公说:“我们的祖先就在那儿。”外婆说:“我真不明白,遗址是移过来的还是一直留在那儿的。”河姆渡的考古现场有许多木桩子,那可是我们的祖先造房子的基础。旁边就是古渡口。是为了大家方便才造的。我坐在渡船上,碰了碰水,“哇喔,姚江的水好凉呀。为什么水怎么凉呢?是不是水刚解冻没化开呢?那为什么鱼儿不出来呢,哈哈,鱼儿都在冬眠呢。”
我觉得田螺山和河姆渡都是奇迹。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8
“鹤吐千秋祥瑞云,江畔河姆底蕴深。鹊衔明珠不锈城,仙水兴菰四明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河姆渡的后人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过人的智慧,创建了一个焕然一新、今非昔比的河姆渡。它就像一颗姚江边的明珠,更像一只腾飞的雄鹰。
爸爸说:“以前的经济不好,而且各种设施也不齐备,不过现在都改善了!”是啊,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工农业和基础设施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里是中国茭白之乡和华东地区不锈钢生产基地;这里邮电通信、电力供水、医疗卫生等基本设施完备,环境整洁,社会稳定。
现在,一幢幢千姿百态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妈妈说:“以前人们住的房子是平房,没有水泥地,一到下雨天就变得又潮又湿。”看看现在的房子,再听听妈妈说的那房子,真是天壤之别。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如今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马路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小鸟在唱歌,小花在跳舞,走在马路上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今天的河姆渡不光房子好了,而且在交通、通讯方面也发达了不少。听妈妈说,以前她去读书那时没有汽车,就连自行车也很少见,一天来回放学,包括中午吃中饭,一共要回家四趟,很不方便。不过,现在交通发达了,几乎每家都有了车子,走多远的路都很方便。而且在以前可是没有电话的,人们要通话还得大老远地跑去通知,多不方便。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不仅如此,大多数人还有一部可以随身携带的手机呢!
现在农民看病都有了医保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这是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事。农民还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接受专业医生的体检,农民的健康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祖国在腾飞,民族在腾飞,河姆渡也在腾飞!7000年后的今天,河姆渡传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谱写着一篇篇辉煌的篇章!愿在姚江边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愿腾飞的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19
姚江―我们的母亲河碧波荡漾,映出一艘轻快的小船,船上有几个系着兽皮的祖先。小船慢慢地驶去,远了,远了。这是哪儿?这里是河姆渡,七千年前古老的河姆渡文化就在这里诞生了!
每当提起河姆渡,余姚人便自豪地竖起大姆指,说:“河姆渡的历史有七千年了呢!”可是,河姆渡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带着好奇心,进入了河姆渡历史博物馆。哇!里面有河姆渡人所做的各种陶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我一看到古人在盘子上刻的双凤朝阳,差点没把眼珠子掉出来;我还看到了古代人取火的钻子、针以及一些杀猎物用的长矛……
我又来到挖掘现场,有水井,有破裂的陶罐,最让我感慨的还是他们建的房子。那儿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缝隙间塞满了稻草。我很奇怪,这房子又不是水泥做的,怎么这么牢固、结实?它怎么经得起风吹雨打,到现在还没倒塌?进去一看,都是一格一格的'房间。古人一定过得无忧无虑吧!他们没有学习压力和工作负担,比我们快乐吗?他们的孩子睡懒觉会挨骂吗?唉,要是我能躺在这铺满稻草的木床上和他们住在一起该多好!
一句话,古代人真是智慧无穷呀!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20
小朋友们,你们一定都听说过河姆渡吧?你们知道河姆渡文化吗?作为河姆渡的后人,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河姆渡文化遗址被发现于1973年,是当时一个村民在挖土的时候发现的。经过考古学家的挖掘,发现的遗址是一个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个发现改变了过去认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仅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证明长江流域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祖先的发源地。怎么样?意义非凡吧?还有,河姆渡遗址挖掘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稻米,7000前年的远古人类就栽种了稻谷,并且至今保存完好,想想都不可思议吧?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出土,震撼了全世界!
现在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立了博物馆,总面积4万平方米,里面有四个文化层,文化层里压的全是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做成的生活用品以及动物的骨骸,大约7000多件。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以序言、图表、模型以及两个原始人的头像为重点,让我们完整的看到了古代人的“庐山真面目”。第二个展厅以“稻作经济”为主,以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为代表,讲述了远古人饮食生活状态,还原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的生活场景。第三个展厅展示了远古人类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让我们看到了原始人类的许多创新,发现了远古人的智慧。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应该对河姆渡有了一些了解吧?作为余姚人真为有这个遗址感到骄傲,没有参观过的小朋友快快来参观和感觉一下吧,你也一定会被远古人的生活震惊的!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21
终于放假了,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余姚。先经过一个可爱的樱桃园,大片大片的樱桃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头鲜嫩欲滴,我们赶紧提着小篮子走进去摘了起来。弟弟太馋了,一边摘一边吃,看他吃得那么津津有味,我也忍不住尝了几颗,“呀,好酸哪!”
摘好樱桃后,我们来到了清澈美丽的四明湖畔。我看见一棵棵杉树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水中,整片整片的芦苇亭亭玉立,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曳着,多美的画面啊!
中午肚子饿了,我们便在湖边的露天餐厅吃了饭。这让我想起了大连的一家海上咖啡店。当时,我们在上面吹着清凉的海风,望着蓝蓝的海水,别提有多舒服了!
走着走着,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现在我们面前。那里有很多古人住的房子,墙都是用木头围成的,而屋顶是用茅草盖的。虽然房子看起来很旧,但我觉得还是挺好看的,有一种原始的美。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余姚的鸣鹤古镇。这是从盛唐时期保留下来的古镇,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了。那里的食物可真多呀,我们吃了年糕饺,臭豆腐,山药片,雪糕
下午,我们开车去了宁波。天很快就黑了下来,我们便在宁波的天一广场看夜景。广场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绚丽多彩。广场上还有喷泉,时而惊涛拍岸,时而轻歌曼舞,真好看!怪不得会这么热闹。
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宁波老外滩走了走,我觉得这里有点欧洲的味道。听爸爸妈妈说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是由早期的欧洲人设计的。离开老外滩后,我们就恋恋不舍地回杭州了。
我特别喜欢旅行,它能让我发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妈妈答应我有机会一定会多带我出去旅行的。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22
今天妈妈带我来到河姆渡书店,我想这大假期的多不容易,怎么还让我来看书。
一进门,妈妈来到柜台前登记,工作人员给了妈妈三张卡片,负责登记的阿姨告诉我们:“这些卡片是用来积分的,每做一种游戏赢了就会有积分奖励。最后这些积分还能用来兑换奖品哟。”我一听还能玩游戏,这太好了!阿姨告诉我右手边房间里,来得早的同学们正在做游戏你可以过去看看。我走了进去,里面有一位大哥哥和一位大姐姐正在和小朋友互动,只见小朋友面前有白、黄、蓝、绿、红五种颜色的杯子,大哥哥说要根据古诗的顺序把杯子排列起来,先排练列完成的就算赢了,一共四局,谁赢的次数多谁就能得到积分。我一听是,排列古诗的顺序,不是太简单了吗?因为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监督我们背一首古诗,这可派上用场了。
爬上二楼这里更热闹了。这里有“绘诗画意”,“飞花投壶”,“以诗会友”,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以诗会友。是这样玩的:拿一张积分给老师,选一首古诗和一张书法纸,在一旁抄写古诗,写好的古诗让老师来指导评判,写的好老师会给出相应的积分奖励,写的不好老师会指出来让同学多加练习。很快我就写完了拿到老师面前,老师说:“嗯,写的还不错,再把垂直竖注意一下就更好了,来给你两张卡片奖励”我喜滋滋的接过卡片来。
三楼则安静多了,这里正在进行“看画猜诗名及诗人”,咦!一般不都是老师说诗名,我们背出古诗内容,怎么这里不一样?我提心吊胆的坐在座位上。第一张图是一座青山中间有一条银色的瀑布,看到瀑布我便想到: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便飞快地写在答题纸上。接下来两张图片,让我想了啊又想,虽然最后得到了积分,但是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古诗的重要性,娱乐性,还能修心养性。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23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日,拐角书店此门前。今年的中秋节,我们新报的小记者们应邀拜访了一家“拐角”书店——河姆渡书店。它的位置极其隐蔽,在光明广场的一条小巷子里,需要拐几个弯才能到,所以我给它起名叫“拐角”书店。
“拐角”书店虽然在很隐蔽的地方,但书店内部的环境却很好。整个书店朴素而又华丽,墙壁一律都是由木板粽设计的,楼梯扶手由透明玻璃和木板组合而成,黄色系的水晶吊灯述说着这个书店的故事。那讨人喜欢的手账本与手账贴纸等一律整整齐齐地坐落于木桌柜之上……整个书店荡漾着一种优雅的文学经典气味让人感到温暖且舒适。
“拐角”书店在中秋节三天内还设置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书法呀!画扇子那!猜古诗啊!还有投壶射箭……多到让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与此同时,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架构、动脑动手能力,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与经典,更让我们了解了古诗词与礼仪文化传统。
当然,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书法和画扇子喽!我和我朋友一起去画了富有中秋味很浓的团扇,又去练了一张硬笔书法。这两项均获得了老师的好评与赞赏,于是我们得到了奖励的小奖品,
我心里美滋滋的,真的是不虚此行啊!
今年的中秋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个“拐角”书店让我过了一个不平凡的中秋节。“拐角”书店虽然隐蔽,但却是一个很有趣,很好玩的地方,也是我们小学生周末看书画画的好去处!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24
周四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校组织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春游。
一路上,大家兴奋不已,哼着小调,欣赏着车窗外的美景,不一会儿,汽车把我们带到了有着七千年文化的河姆渡遗址。
一下车,抬头就看见江泽民爷爷题写的八个大字: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立体镀金大字流畅舒展,苍劲有力。走进博物馆真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往里走,便看见一堵高大的墙,那是河姆渡遗址地层示意墙。根据时间的先后分成了四个文化层,每一层都嵌着那个时期先人们创造的形态各异的器皿。再往里走,便看见几位劳动人民。有的扛着锄头,似乎刚刚干完农活,疲惫地准备回家吃饭;有的弯着腰,正在聚精会神地种水稻;还有的拉着弓箭,全神贯注地在打猎。我们还看见了水稻的化石,听导游说刚出土的水稻还是金色的呢!现在因为碳化了,才变成了黑色。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已经在那时种植水稻了,真让人不可思议啊!他们也为江南的“鱼米之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走出博物馆,沿着小路,我们看见了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茅草屋,还有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咦,他们的房子怎么与我们的不一样呢?原来,他们的房子叫“干栏式建筑”。当时的河姆渡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又为了防止野兽侵袭,所以先民们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体现了先民们高超的建筑技术。茅草屋内外布置着各类生活和生产场景。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忙着盖新房子,老人们在门口用石锅煮饭,孩子们嘻嘻哈哈围着石桌摆放石碗,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临近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次春游太有意义了,让我了解了历史悠久的河姆渡文化。我也为河姆渡人感到骄傲!
【河姆渡遗址游记作文(通用24篇)】相关文章:
遗址英文介绍10-28
金沙遗址的作文750字07-12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的作文12-21
参观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作文09-09
西溪遗址前的畅想04-19
游记小学作文(通用15篇)12-07
游记优秀作文(通用15篇)11-03
游记小学作文通用15篇10-25
草原游记作文通用15篇02-17
青海游记作文(通用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