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的作文 篇1
一直听说婆婆媳妇之间只有战争,因为她们是天生的敌人,水火不相容。想为人妻的我也曾十分恐惧丑媳妇见公婆的那一天。因为将成为我先生的他,是家中的小儿子,他的父母也就是我未来的公公婆婆自然对他格外关注些,我想象着二老对未来的小媳妇一定会特别地挑剔。
直到了那一天,我不得不怯怯地跟着他去见公公婆婆,自我感觉灰溜溜的,刚刚大病初愈的我黑黑瘦瘦的很憔悴,没有半点青枝绿叶的味道。我沮丧地等待着面试通不过。
但是很意外,婆婆一点都没有用陌生人的目光审视我,只是很亲切地拉住我的双手,慈爱地说:“阿三总说你很瘦、很瘦,其实还好呀,我比你瘦多了。”霎时,我的担忧害怕全没了,只感到婆婆那双粗糙、瘦骨伶仃的手十分的温暖,与妈妈牵住我的手感觉一模一样。我真的是个幸运的女子,除了有一个好妈妈,与婆婆居然也有一种天生的母女缘。
接下来的日子,我常常有种流浪漂泊多年的游子找到了失散多年亲人一样的感觉,有了安宁的归宿,好像他的家在许多年以前原本就是我的家。很自然,在当天我就将进门的称呼“伯父、伯母”改成了“爸爸、妈妈”,婆婆连声答应着,憨厚寡言的公公只顾“嘿嘿”地乐,甚至忘了答应。
从此,这个世上就多两位疼我爱我的老人,他们像我的亲生父母一样。只要有一个星期不见,他们就隔三差五地来电话,问我好不好,而我的心中从此也多了一重牵念,隔一段时间总要去看看两位老人,就像回娘家一样。
我和婆婆特别投缘,见了面总有说不完的话。特别疼爱孩子的婆婆什么家务都一人承包,不让儿子沾手也不让我这个媳妇插手。她洗菜、做饭、晾衣服忙来忙去的,我就像条小尾巴,跟着她转进转出和她聊天拉家常,叽叽喳喳地,弄得满屋子的声音。公公见状常常“嘿嘿”笑着说我们娘儿俩:“怎么有说不完的话?”
婆婆长年准备着我爱吃的零食,像话梅、山楂片之类的,就像我妈妈一样对我的嗜好知根知底。
她常常对我说起她年轻时公公被打成右派举家流落他乡,缺吃少穿受人歧视那段艰难心酸的往事,其实那时只要婆婆说一声“划清界线”就可以留在城市安安逸逸地过日子,但她从来都是坚贞不渝,坚定不移地跟公公上山下乡,受饿挨冻,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养育了一群孩子,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她对我说起这些时,常常会让我感动。她对自己的青春年华、对自己的爱没有半点患得患失的想法。
生活的磨难没有让两位老人心地灰暗,他们也没有半点对生活报复的心态,只是更加宽容、豁达、乐观。
家中乡下来的客人一拨一拨长年不断,善良的婆婆总是那么好脾气,铺床叠被烧水煮饭忙得不亦乐乎,从没半句怨言。
看着婆婆忙忙碌碌,与婆婆聊着天,我的心中常常被一种柔柔的幸福充溢着,我觉得婆婆不仅仅是疼我爱我的好母亲,也是我生活中的楷模。
真实的生活告诉我,婆媳是天生的亲人,是心连心的娘儿俩,根本不需要战争,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宣告:那些“婆媳难相处”的陈词滥调早就该被这个文明的时代淘汰了!
首先,不要想当然人云亦云把“婆媳一定会发生战争”当作生活的宝典。事实上,现在有许多老人都很开通,作为年轻一代的媳妇更没有必要死抱住陈规陋习不放,相信婆媳间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母女关系。
其次,要弄明白婆婆就是那个把你爱的人从小抚养成人,就像你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一样,都是劳苦功高,是对我们有恩之人。
最后一点最重要:千万不能在婆婆面前抱怨自己的丈夫、数落丈夫的不是。虽然你和她一样爱着那个男人,但婆婆的那份爱更无私无畏、不图回报。即使婆婆在你面前诉说儿子的缺点:他和他的爸爸一样一点不懂得体贴人,人也懒得要命……这种时光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了知音而痛快地把自己对男人的不满倾泻而出,你只能反着说:不过他脾气还是挺随和的,心地也不错。至多也就应付:还好啊,还算过得去。这样,婆婆会认为你和她立场一致,会觉得你通情达理、贤惠懂事而更喜欢你。
阅读的作文 篇2
五月,一个早熟的季节,莓与梅,童年与青春,快乐与青涩,在岁月的辗转中流逝了,出现了,交接,变换……
在外的五月,总要想起家乡菜地、小路边的莓,红滴滴的诱人,再透着幽幽的芳香,熟透软软的夹在指尖。当着烈日,四处收罗,最后满载而归。桂花树下的阴凉,甜甜、酸酸、软软、糯糯,心欲还没有填平,莓已囫囵吞下。
盼望着明天,盘算着明天还可以去哪里收罗……估摸着菜地黄花处掖着的那个半红莓明天该熟透了……
童真,可以没有烦恼,或许是不知道什么是烦恼,只是忧虑着如何捉住树上的知了,如何围攻小河里的虾兵蟹将,如何兜到水沟的游鱼。童年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和自然相处,如何从自然得到满足。
童年和自然一样,太单纯,小虾会自己钻进等待在后面的小手,泥鳅会佯翻的白肚皮死呆呆等你手到擒来……
莓,想了很多年,迟迟没有到嘴边,童年却远去了……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的青涩,青涩的朦胧。
以前没见着新鲜的`梅子,很想见见她。第一次相遇在五月的珠海,和她偶然遇上,便带回了家。
生命中能承受住那份隐晃的躁动,那份无缘的哀伤,那份唏嘘吗?
或许可以,或许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或许黛玉的独把花锄葬花吟。
青春的年代,感情的波澜是微妙的,涩得不得下咽,但是还是要在口里含着,吞不下,却又舍不得放下。
莓、梅,一个在遥远的地方,在外的记忆每年都要招手;一个出现在以前的梦里,现实中居然真的偶遇了,是那样的可笑。
人追逐着不属于自己的年代。
长大的童年,青涩的岁月,却在梦想实现时怅然那已划过天际的绚烂、纯真……
人一生行走在失落……
阅读的作文 篇3
最近,我去参加数十位同学的聚会,言谈得知,与会者有阅读习惯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没有阅读的习惯。我常说,习惯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是首当其中,学生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对书籍的感情,才能有自觉的读书风气形成;才能把阅读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学生们几乎无暇顾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更难培养对书籍的感情。据悉,有些学生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从学龄前就纳入了应试教育的系统,一两岁,三四岁就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考试操心,阅读习惯的培养从不闻不问,这是国民的悲哀!孩子上学后,语文课应该是与阅读最有关系的,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语文课不仅没有承担起它应有的作用,反而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对书籍和阅读的感情。历史和政治等课程也能培养学生对书籍和阅读的感情,但很少学生这么做,死记硬背,条块分割,填鸭式的方法严重损坏了学生的胃囗。为了应考,学生无暇顾及培养阅读的习惯,对于培养书籍的感情己经提不起兴趣。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我们不仅呼吁给学生减负,我们更要呼吁,目前应试教育制度一定要改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地亲近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在我看来,这比高考考了高分重要得多。
阅读的作文 篇4
打开书橱,我的目光往每一排书扫过,竭力寻找那本影响我最深的书。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我扫过所有书目,没有一本,里面的内容有深深影响我的。我有些丧气,走回写字桌旁,蔫蔫的用手撑起下巴,在脑海里尽力寻找。突然,我两眼发亮,嘴角微微上扬。
起身径直走向床边,拿起了一本,封面已经“目不忍视”的书,像得到了个宝似的,捂在怀里。
这本我把它当做宝的书,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文豪写的,也不是什么国外大作家着的,它仅仅是一本由北京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把自己的学习经验编成的一本书——《等你在北大》。然而,它却把我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是很好的大学,有许许多多的人梦想考到那里,可是想要考到那里却并非易事。很多人问:那些考上北大的人,是不是天生脑袋就好使,要不然这么难考的大学怎么他们就考上了呢?而这本书正是疑问的答案。
它讲述的,是一个个北大学子们的学习故事、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名言。里面有一则令我印象最深的,它大概是这样讲述的:勤奋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东西,然而,勤奋不等同于整天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汗水只有和正确的方法结合才能被称作是勤奋,否则,只能算是盲干,只有傻瓜才会选择盲干。其实,大家的智商都是相差无几的。既然你现在还在和其他人坐在同一个教室里,那就说明你的智商和你身边的人是大致在一个水平线的,你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也都是经过你们的心理放大作用之后的结果。那么,在这种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呢?,答案只有一个——勤奋。
是啊,勤奋。在此之前,我常常听到父亲在我耳边唠叨,学习要勤奋要勤奋。但是,单单在耳边讲,而没有实际事例,没有理由,这个唠叨也是白唠叨。直至五年级上册那时,我对自己的学习有所觉察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勤奋真是个好东西,只要你肯付出汗水,成绩总归是有的。
五年级,当我还在为自己语文全班前三名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我的数学成绩却最低谷,一个个鲜红的数字,生生的刺疼了我的眼睛。我拿回家给爸爸签字,爸爸没有说什么。而正是这个态度,令我极其伤心。这时,我随手拿起了父亲给我买的书,想沉浸在书香里给自己解解闷。可是,好不凑巧,我拿到的正是这本《等你在北大》,里面的一句句学习名言,一个个勤奋事例,深深的在我心里记上一拳。从此,我下定决心要勤奋,向爸爸讨教学习方法,他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他先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
后来我依照勤奋二字的定义,学习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六年级:钟腾英
阅读的作文 篇5
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的、毫无倦意的阅读。——伍尔芙
在持续不断的、倦意迭生地忙碌时,我常常望着书房里那一撂撂的书,充满了对天堂的向往。有了这种向往之后,我所身处的境地便有了地狱一般的对比效果。三八节那天,我有点忍无可忍。我不管不顾这个节日的任何暗示和文化定义,下定决心中断了我固有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终止了许多个萌芽中的活动计划。我对家里人宣称:我今天只读书。同时,我告诫自己:你今天必须戒网。
在书房里挑书,只用了不足三秒的时间,连挑书的时间也是不容挥霍的呀。事实上也用不了那么多时间,渴望看的那些书早已排着长队等着点将,活像出征前壮心满怀而又跃跃欲试的将士们。选的是一个长篇。人和书一起投到了床上。似乎只有一张床的阅读才对得起这个天堂般的日子。
阅读是恣意的。那本书用的是我喜欢的轻质纸,但印刷字体非常别扭,是用隶书编排的。如果非得把文字弄得非同寻常,我更愿意看到像《四部丛刊》那样的散装古籍,活字的,楷体的,虽然一丝不苟,却有着一些书写人的笔性和笔误,前后的字体也许还会有小小的无伤大雅的不谐。而隶书这种书法字体,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在书法展览厅里、书法典籍里看到。阅读小说的连贯性不时地因为这种电脑隶书而受阻。不过,不快只是轻微的,对于一个饥不择食的读书人来说,掺杂着砂砾的米饭是不行的,但如果只是换下装盛米饭的美丽的青花瓷碗,将就一下可以容忍了。
那一天,我对自己的饮食状况非常满意,从早上开始,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我把一个小说囫囵下去了。而且,我阅读时的身份,完全是一个读者,而不是一个写作者。我的某些方面的能力退到阅读的境界以外,只有触须悄悄地随着文字伸张、潜行。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我像一片打着饱嗝的负重的海绵。而事实上,这一天里的三餐被我节省了一餐。饥与饱的概念好像与肠胃的饮食无关,却与我自己的吸纳状态有关。
说说一个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当夜,当我放下书本去为阳台上的花草喂水的时候,我发现栽种三角梅的花盆面上起了酢浆草。酢浆草永远是白发的,白发是我们潮汕人的方言,就是野生的意思。第一株白发的酢浆草想必是哪一只雀儿有意无意带来的种子,紧接着就一株接着一株地滋生了,所有花盆面上的空隙地方都是。每年春天,都会有一场极尽生之灿烂的演绎。春天来了,酢浆草为那天堂般的一天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酢浆草不断地萌发、葳蕤,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很快地,紫红的花盏也一盏盏地高擎起来了。这些日子,我又回到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轨道里。只因为,天堂给我的滋养还在,焦虑比以前缓解了一些些。说起来奇怪,我从来不为自己写不出东西而焦虑,但没有时间阅读我经常会焦虑。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天堂般的阅读依然离我好遥远。幸亏家里还有一个可以窥探天堂的窗口,我只要稍稍停下手里的活儿驻足观望就是了。这个天堂的窗口通常通往的是我家客厅的那只藤编的长沙发。沙发之上有时会躺着一个持续不断地、毫无倦意地阅读的人。他其实离我很近,他是我的丈夫,我叫他老胡杨。老胡杨经常帮我干活,工作的,生活的,甚至他的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忙碌。然而,他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很快地在阅读中入定,像真正的胡杨那样,似乎那种高傲的姿态已经保持了上千年。老胡杨读书有着很多轶事,他不止买书成癖,还经常泡图书馆。几天前,他从图书馆借回一本书,无意间看到封三附贴的借书卡,竟然是他自己的名字孤零零地挂在那里。图书馆使用电脑登记也是近两年的事情,而这本书毫无疑义地,这么多年的等待就是与老胡杨的两场相觑。更叫人惊讶的是,好多年前借书的那个日子竟然不可思议地与这次的借书日期相同,时光仿佛都在这本书里凝聚不散。而他与书的那种契阔平生的情谊,在这个春日的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泽。
这就难怪了。有时午夜,看到老胡杨午夜合书而起,瘦削的脸上竟然有着酒后的微醺。宋代诗人尤袤有过一个关于“四当”的典故: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看来,离之不远矣。
这样的状态差距太大了,我还在索马里忍饥挨饿,人家已经在花前月下醉酒当歌。
天堂之门是怎样向我敞开的?
我明白了,当地狱也不收容我的时候,天堂的门自然会轰然洞开。
我病了。长期的伏案和端坐使我腰肌劳损,我的活动受限,只得卧床休息。忙碌被迫离开了我。
老胡杨把我要的书一本一本取过来,恰好网购的又一单书也来了,他把包装卸下之后也一并垒到了我的床头。守着那些书,我又惊又喜,似幻犹真。虽然,我翻身的时候,腰部还在疼痛,虽然,我疲累的手掌经常掌握不了一本书的重量,我又不得不反复翻身。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我还没有进入天堂饱餐之前,我已经闻到了天堂的气息。
我又看了一个长篇。看了我最喜欢的一位男作家的散文新作。看了汉娜·阿伦特写她同时代人的《黑暗时代的人们》和别人写她的两本传记。看了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看了一个细腻的女子写的《花间十六声》,考究花间词人和唐宋一些诗词里出现的十六种物件,屏风、枕头、梳子、口脂等等……是的,纯粹的杂览。没有人为天堂定了菜谱和范式。只有我确定自己就在天堂。
地球并没有因为我的停止劳作而停止运转。我偷偷地感慨了一阵,也乐了一阵。看完这些书的时候,我的腰肌也慢慢好转了,我可以下床靠在窗口边看阳台上的花草。午后的阳光照在酢浆草的花盏上,有着一种蓬勃的美丽。我的心地也因为天堂和酢浆草的双重润泽而黑亮和沃饶。而我们曾经用心经营的三角梅,倒是敛抑着,萧疏着。
通往天堂的路径也许本来就是阴差阳错。
阅读的作文 篇6
谈作文
朱光潜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幼时薄视艺事为小技,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心劳力拙,怏怏然废去。所以每遇年幼好友,就劝他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
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惟其惭怍,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
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他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小泉八云以美文著名,我们读他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一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1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学美术,学运动,都必须从小开始学,成人之后再学,就必然事倍功半,只能怏怏然废去。
B.作者羡慕他人善于写作,并不是因为他的写作真的很蹩脚,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C.有人认为写文章主要靠天资,刻苦练习没有意义,作者认为天资固然重要,练习也必不可少。
D.对莫泊桑这样的天才来说,费尽心力去写反而写不好,所以福楼拜让他烧掉写了十年的书稿。
E.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之所以能成为一流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起初的模仿阶段。
15.关于写作,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善于写作,可以看看他能不能轻而易举地写出别人早就想写,但又写不出来的语句。
B.写作有技巧,但说得出来的技巧都不是真正的技巧,真正的技巧是无法传达的,这就是所谓妙不可言。
C.写作离不开模仿,中国文人和欧洲文人在这一点上完全相同,都是从模仿别人的作品开始学习写作的。
D.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主要考议论文,影响到现代的写作训练,入手就写议论文,容易犯空疏俗滥的毛病。
16.请从如何写出优秀作品、如何成为一流作者两方面,概括小泉八云的例子所揭示的道理。(4分)
17.请根据文意,具体说说作者给初学作文的人指点了怎样的路径。(4分)
阅读答案:
14.AD(5分)(A项的表述把作者的个人经验当做普遍规律,不符合文意。D项错在曲解福楼拜让莫泊桑烧掉早期书稿的原因,福楼拜并不是否定费尽心力的写作。)
15.C(3分)(欧洲文人虽然也重视临帖,但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不能说中欧完全相同。)
16.①要写出优秀作品,必须咬文嚼字,反复修改;②要成为一流作者,必须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写作态度要认真,不能仰仗天资苟且从事。(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①先从阅读入手,(1分)在模仿中体会写作的基本技巧。(1分)②重视观察生活,表现生活,(1分)多写描写文和记叙文。(1分)(4分,意思对即可。只使用临帖写生两个概念答题,最高给2分。)
阅读的作文 篇7
“爹,别送了,回去吧。”他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没做声,继续跟在他后边。“爹,你回去吧,我一个人能行。”他有些催促父亲了。父亲含混地应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凡事小心点,多留个心眼。”父亲又叮嘱了他一遍,然后扭头蹒跚地往回走。父亲年轻的时候开山炸石,一块石头砸在了他的脚背上,留下了残疾,走路的。 望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这次去大学报到,本来,父亲说好了要去送他的。然而,临行的时候,父亲还是变了卦。也许,父亲太在意他的跛足,他怕他的形象给上大学的儿子丢了人。 “小二,你等等。”还没走出多远,父亲在背后喊他。不知道什么...飞翔的学费
初秋的天,有些热。
他走在前面,父亲离他不远,走在后面。
“爹,别送了,回去吧。”他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没做声,继续跟在他后边。“爹,你回去吧,我一个人能行。”他有些催促父亲了。父亲含混地应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凡事小心点,多留个心眼。”父亲又叮嘱了他一遍,然后扭头蹒跚地往回走。父亲年轻的时候开山炸石,一块石头砸在了他的脚背上,留下了残疾,走路的。
望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这次去大学报到,本来,父亲说好了要去送他的。然而,临行的时候,父亲还是变了卦。也许,父亲太在意他的跛足,他怕他的形象给上大学的儿子丢了人。
“小二,你等等。”还没走出多远,父亲在背后喊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又踅身回来了,看上去,父亲很着急,走路的姿势摇摆得像一架风车。
他快走了几步,迎上父亲。“怎么了,爹?”“爹,还是不放心你的学费哩。”他下意识地摸了摸缝在衬衣口袋里的钱,鼓鼓的,也硬硬的。这些学费,都是父亲东挪西借筹措来的。就为了这几千块钱,跛足的父亲,走村串乡,不知道跑了多少山路,也不知道说了多少好话。
“这钱,装在口袋里,爹还是不放心,要不,咱换个地方?”父亲像是和他商量,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哪……放在哪儿好呢?”他有些迷惑。因为在他想来,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地方能妥善地藏了这比命还重要的钱。
“要不,把钱塞进袜筒里,这样,穿在脚底下,是不是更安全?”父亲眼神中跳跃着兴奋和喜悦,仿佛一颗忐忑的心,就要藏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了。
父子俩坐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地拆开缝在衬衣上的密密麻麻的针脚,把钱分成两堆,极认真地塞进袜底,然后,再慢慢地穿上鞋,系紧鞋带。
他和父亲站起来,父亲看了一眼他的鞋,说:“这回,该没事了。”也许,父亲是真的放心了,他额头上的皱纹一道一道舒展开来,蓄积在其中的汗水,地滑了下来。
与父亲再次分别之后没走多长时间,他便觉得脚底疙疙瘩瘩的,不舒服。这段山路虽然只有12里,但他不知道是不是能坚持到镇里的车站。因为,他觉得脚底下又滑又湿——钱大概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找了一个山峁,他坐下来,慢慢脱下鞋,又小心地脱下袜子,他吓了一跳:由于汗水的浸泡,再加上脚底的磨蹭,上面几张钞票已经严重变形,而且,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了。他慌了,赶紧脱下另一只鞋,迅速扯下袜子,抽出里边的钱。也许,那一刻,他吓坏了,吓坏了的他慌得有些手忙脚乱,这时,一阵风刮来,一沓钞票,像平地里惊起的一群蝴蝶,飘飘扬扬,四散飞了起来——
他的脑袋“轰”的一声,一刹那,天塌地陷。
一张张的钱,就像四散了的魂魄,他赶紧四下里寻找。石头下、草丛间、树坑里、沟渠底、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他都找遍了。他一边找,一边哭,他不敢回去告诉父亲,怕父亲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一直找到下午,仍然有500元钱,不见下落。放弃寻找后,他果断地把剩余的钱重新装进那个衬衣口袋里,然后,抱得紧紧的,奔向镇里的车站——也许,他能做的,他该做的,只剩下这些了。
一直到大学,他都紧紧地抱着那件衬衣,以及衬衣口袋里的钱。交了学费,他已经没有一分钱生活费了。他没有把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学校,他只是说,自己家庭困难,需要勤工俭学。系里很爽快,除了在餐厅给他找了一份工作外,还减免了他的一部分学费。
开学典礼之后,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一路上,乘汽车,换火车,都很顺利。大学不错,系里的老师对他也不错,一切都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他。
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父亲说,前些日子,有人谣传说,一个学生的钱被风刮跑了,还有人说是你,爹没相信。爹说,这事不会发生在咱们身上,爹对你放心着哩。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只歪歪扭扭回了这么几行字,信的最后,是这样一句话:儿子,你长大了。
一霎时,他泪流满面。
阅读的作文 篇8
手执香茗,翻开诗集。
诗集,有着不同的情意与不同的情景,写的各有不同,表达出的情感也便不同。“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出便是情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出的便是江南风景。“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血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写出的是战争场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便是亲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写的是对爱国情的赞美。在诗集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心声,体会当时的作诗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诗集的真正含义,感悟出当中哲理。
合卷深思,感受诗人。
诗词大家中,最尊拜的人便是李清照了,读词背诗也大多都是她所写的。她与丈夫闲暇之时,一人手执一册,溪亭日暮,放舟轻渡,陶醉其中,忘记旧路,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花木扶疏,飞亭叠瀑,双脊双飞……在门前的四字成语依旧记得,可那欢乐的时光也易流逝,抬头看窗外残月,你欲说还休,物是人非,泪水在唇语间悄然落下,便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现在,却是变了许多,这时“凄凄惨惨戚戚”,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呀!可没有放弃,将感情与国家的情谊结合。
倚窗而望,竹林幽静处,月色朦胧处,抬头仰望上空,一群归雁掠过天空,一只孤雁远远尾随,品一个香茗,企求心中的安宁,不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才能让我们了解诗中情意,才能使我们知道诗中语言,才能让我们明白作者的胸怀!
书中情诗中意,道者叹,倚在窗下,再次进入书的世界,与书遨游,继续听风听雨,听书中人的喜怒哀乐愁。
【关于阅读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1.关于阅读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