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清代高鼎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即风筝。风筝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据说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晚唐风筝用丝条或竹笛做成响器,随风而鸣,因而得名“风筝”。一说“风筝”得名于五代,始于李邺装上鸣响竹笛的纸糊风筝。②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到了唐代,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①清代高鼎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即风筝。风筝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据说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晚唐风筝用丝条或竹笛做成响器,随风而鸣,因而得名“风筝”。一说“风筝”得名于五代,始于李邺装上鸣响竹笛的纸糊风筝。
②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到了唐代,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宋代风筝品种增加,性能提高,在民间浸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广泛流行。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
③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现在,风筝已成为我国对外联系、发展经济的重要纽带。
④我国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大多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民和手工艺人,由于受地域文化、经济、风俗等因素影响,风筝制作者祖传世袭,相互观摩,有集体创作的性质,大江南北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他们按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习惯制作风筝,寄托人生乐趣和理想。我国民间风筝造型、用料、色彩、风格充满着浓厚乡土气息,主题鲜明,配合传统节令,装饰性非常突出。这些风筝风格粗犷,淳朴,一般就地取材,篾扎纸糊即成。
⑤据传,放风筝最早是为图吉利,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等快钻进云彩里的时候,就一刀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晦气没了”、“晦气走了”以图吉利。以后放风筝逐步成为人们的一项休闲活动,风筝的样式和制作材料、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放飞的时间也不仅局限于清明时节了,仰望天空,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18.文章第①②③段主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9.写出文章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0.下面是两则链接的材料,分别对理解那段文字内容有帮助?有什么帮助?请选择其中的一则,加以分析。(80——100字)(3分)
材料一:山东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举行一次。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世界许多地方也都有自己的风筝节。每年的三月,泰国旅游部门都要在首都曼谷市中心的王家田广场举行盛大的风筝节。来自泰国各地的风筝高手和爱好者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前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风筝盛会,展现放风筝的技巧,交流心得。每年此时,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把曼谷的'天空点缀得更加缤纷绚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曼谷市民和外国游客。
材料二:明清时北京人制作风筝的技术很娴熟、精巧,并形成了曹氏、哈氏、金氏和马氏四大风筝流派。其中“曹氏风筝”是指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制作的风筝,在扎、糊、绘、放四个方面更独特,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南鹞北鸢考工记》,对风筝制作、放飞的方式做全面论述。北京风筝的艺术造型基本上有五种形式。即硬膀、软膀、排子、长串和桶形等。硬膀风筝以“沙燕”为代表,它是模拟燕子的基本形态,并加图案化的作品。瘦沙燕显得娟秀俏丽,胖沙燕则凝重浑厚。软膀风筝中,以“鹰”为代表,骨架比较简练,羽毛的画法独具匠心,放飞时,能同活鹰一样,在半空中上下打转儿。长串风筝,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一种。这种风筝的制作是用许多圆形竹片串结而成,其长度可达30余米,每年春季在天安门广场或风筝节上都可见到一条长长的蜈蚣或蛟龙上下风舞于蓝天之下,别有情趣。桶形风筝如今已不多见,它是用绢制成,有六面或八面之分,每面绘有山水、人物、花卉等等,属于高雅作品。
【参考答案】
18.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及在当代的影响。
评分:本题2分。
19.摘引古代诗画中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我国宋代、清代风筝在民间的流传非常广泛。
评分:本题2分。
20.示例:
材料一:对理解第三段有帮助。第三段说明我国风筝在世界的流传和影响,本则材料具体说明了山东潍坊和泰国曼谷的风筝节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一个实例,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材料二:对理解第四段有帮助。第四段说明中国传统风筝的特点,比较概括,材料二则具体说明了明清时期北京风筝的技术,形成的四大流派及风筝的五种艺术造型,使人对这一传统工艺的技巧、风格特色有具体、形象的认识。
评分:内容正确,2分;语言通顺,1分。
【风筝的起源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2.酒事的阅读及答案
7.恐龙阅读题及答案
9.乌蜂阅读及答案